专题1: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 硫和氮的氧化物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硫的氧化物

+2e
【∴思S考O】2既从有化氧合化价 性,又有还原性。
角度分析二氧化硫
是否具有氧化性和
还原性?
SO2的还原性
a.b与. 与O2卤的素反单应质: 2的SO反2应+ :O2催化△剂 2 SO3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溴水褪色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氯水褪色)
途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
⑷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比空 气重、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课 1、与水反应生成酸
堂 SO2 + H2O
H2SO3
小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结 SO2 + 2NaOH Na2SO3 + H2O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SO2 + O2 4、漂白性:
品红溶液
2SO3
催化剂
褪色
小结
与水反应6 与硫化氢反应13
漂 白 性10
二 氧 化 硫
用途14
与氧气反应9
与氯水反应13 酸雨的形成13
课堂练习
1.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SO2作还原剂的是B D A.SO2+NaOH=NaHSO3 B.2H2O+SO2+Fe2(SO4)3=2H2SO4+2FeSO4 C.SO2+2H2S=3S+2H2O D.Cl2+SO2+2H2O=2HCl+H2SO4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可逆
不可逆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14)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广州大学实验中学黄建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⑵使学生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
⑶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⑷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⑵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3、情感态度目标⑴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⑵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序号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引出课题1、展示空气质量日报。
2、提出问题,引出学习课题。
1、观察空气质量日报。
2、思考问题。
创设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情境2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1、提出问题:①气体物理性质可从那几方面分析?②怎样用实验证明SO2是否溶于水?2、引导学生归纳SO2的物理性质。
1、思考问题、共同讨论。
2、确定实验方案,探究。
3、归纳SO2的物理性质。
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3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从组成上引导学生分析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2、联系生活实际,引出SO2的物质特性(漂白性)。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4、分析SO2中S的化合价,引导学生推测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5、引导学生归纳SO2的化学性质1、思考、分析,推测SO2的化学性质。
2、讨论、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4、书写化学方程式。
5、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懂得化学研究的方法,掌握SO2的化学性质,熟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4 可逆反应1、引导学生分析SO2和水的反应,引出可逆反应。
人教课标版 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二氧化硫ppt

返回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H2O反应 SO2+H2O SO2+CaO=CaSO3 SO2+2NaOH=Na2SO3+H2O SO2+ NaOH = NaHSO3 SO2+Ca(OH)2= CaSO3↓+ H2O SO2+Na2SO3+H2O=2NaHSO3 SO2+CaSO3+H2O=Ca(HSO3)2 SO2+2H2S=3S +2H2O 还原性比较强,能被氧气、氯水、溴水、碘水、硝酸、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氧化 2SO2+O2 催化剂 2SO3 Cl2+H2O+SO2=2HCl+H2SO4
返回
练习
1.把 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是否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往里滴加少 量稀硝酸又有什么现象?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
2.把等物质的量的SO2 和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则漂白性( D ) A增强. B.可能减弱 C.变化不大 D.减弱 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选用试剂 ( D) A.澄清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溴水 D.饱和NaHCO3溶液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 二氧化硫
第1课时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备 二氧化硫的用途 练习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L水大约能溶解40LSO2气体)
返回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3、工业上可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来制取
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材深度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

反应方程式为 N2+O2—————2NO。 (2)NO 是一种无色、不溶于水的 气 体,在 常 温 下 很 容 易 与
空气中的 O2 化合 生 成 NO2,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NO+O2 ——2NO2。
(3)二氧化 氮 是 红 棕 色、有 刺 激 性 气 味 的 有 毒 气 体,密 度 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 于 水。 二 氧 化 氮 溶 于 水 生 成 硝 酸 和 一氧 化 氮,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NO2 + H2O ——2HNO3 +
b.二 氧 化 硫 的 漂 白 作 用
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c.SO2 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③用途
a.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b.用于杀菌消 毒 等;c.用
于工业制备三氧化硫。
(2)三 氧 化 硫
催化剂
①SO3 的 工 业 制 法 :2SO2+O2 췍==△=췍2SO3。
要点1 硫元素与硫单质
(1)硫 元 素 的 存 在 ①游离态的硫 存 在 于 火 山 喷 口 附 近 或 地 壳 的 岩 层 里,火 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 含 硫 化 合 物,如 硫 化 氢 (H2S)、二 氧 化 硫 和三氧化硫等。 ②化合态的硫 主 要 以 硫 化 物 和 硫 酸 盐 的 形 式 存 在,如 硫
铁矿 (FeS2)、黄 铜 矿 (CuFeS2)、石 膏 (CaSO4 ·2H2O)和 芒 硝 (Na2SO4·10H2O)等 。
③ 硫 是 一 种 生 命 元 素 ,组 成 某 些 蛋 白 质 时 离 不 开 它 。 (2)硫 单 质 的 性 质 ①物理性质:俗名 硫 黄,黄 色 晶 体,质 脆,易 研 成 粉 末。 不 溶 于 水 ,微 溶 于 酒 精 ,易 溶 于 二 硫 化 碳 。 ②化学性质:硫 (或 含 硫 物 质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首 先 生 成 二
必修一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材分析

本节在全书中的地位
一,本节是必修1最后一章中第三节,继学习了常见非金属氯,硅之后而 设计的非金属化合物的学习,选取了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二,根据课程标准,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 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 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2、二氧化硫的性质
• 在学习二氧化硫时,可以提出二氧化硫中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及其所属氧化物的 类型是什么等问题,预测二氧化硫的化学 性质并以实验验证。
• 建议安排下列活动: (1)根据二氧化硫中硫为 +4价,居于中间价态,推出二氧化硫既有氧 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 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2)学生分组实验: 二氧化硫与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 硫与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二氧化 硫与品红溶液。(3)记录现象,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得出结论等。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 酸性 氧化 物
• 氧化 性还 原性
用途
• (1 )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 与水反应
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 逆反应的概念,建议说明这一概念的涵义,为学生今后接触更 多的可逆反应,以及学习化学平衡等奠定基础。
① 和碱性氧化物反应:SO2 + CaO= CaSO3 ② 和碱反应: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有关,因此在本章中,把二者单独作为一节来学 习。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3、SO2的漂白性和防腐性
4、SO2的漂白性利用
……
[学生结论]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SO2也不例外,切忌走向极端,只有合理利用,才能物尽其用。
六、课时作业设计:
1[思考]: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
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小组活动]: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①分析SO2可能有的性质,②探究SO2导致酸雨的可能途径。(组内探究,组间交流)
[教师点评]:……
[投影7]从SO2变成H2SO4的可能途径:
液相:SO2H2SO3 H2SO4
SO2+H2O H2SO3、2H2SO3+ O2== 2H2SO4
[教师]这种酸是亚硫酸。它很不稳定,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又会分解成SO2和H2O,那我们怎样用化学的语言来表示这样的反应呢?
[投影3]SO2+ H2O========H2SO3
[教师]这样的反应,叫可逆反应,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在同一条件下同时也会分解成CO2和H2O,同样也是可逆反应。
2、教学方式:
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课前布置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搜索与二氧化硫有关的新闻,激发学生思索,使学生较快地投身于学习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教师引导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
硫(1)硫的存在形式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石膏(CaSO 4·2H 2O )和芒硝(Na 2SO 4·10H 2O )。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熔、沸点低。
(3)硫的化学性质 ①硫的氧化性a 。
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反应:2Na + S == Na2S 。
b 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如:Fe+S==FeS ;2Cu+S==Cu 2S 。
c 硫蒸气与H 2的反应:H 2+S==H 2S.②硫的还原性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 2=====SO 2③硫与碱反应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
3S+6NaOH==2Na2S+Na 2SO 3+3H 2O 。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 的氧化性比Cl 2弱. ②不管O 2多少,S 只能被氧化为SO 2。
因为把SO 2氧化为SO 3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2. 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SO 2↑Cu+2H 2SO 4(浓)==CuSO 4+H 2O+SO 2↑(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 2。
高一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基础知识】一、二氧化硫1、硫俗称,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的固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首先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易液化。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探究1】实验4—7填表(1)具有的通性:(注意联系CO2性质)①与碱反应,如 SO2+NaOH—SO2+Ca(OH)2—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SO2+CaO-。
③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 (同时或不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思考1】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H2和O2, (是或不是)可逆反应(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或有些有色物质褪色,其褪色原理主要是,加热或日久又会复原。
(如工业上常用SO2漂白纸浆,以致报纸放久会变黄),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比较SO2与Cl2漂白性的不同(3)具有性:【探究2】如果把SO2和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溶液的漂白性强弱的变化?是否增强了?将SO2通入到氯水中时,发生反应生成,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SO2还可与O2、酸性KMnO4溶液、HNO3等氧化剂反应,其中与O2反应需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才能反应生成S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以当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
(4)具有性(依据以下方程式判断)SO2+2H2S = 3S + 2H2O SO2+I2+2H2O=H2SO4+2HI二、三氧化硫1、SO3是一种___ _氧化物,溶于水生成____ __ 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链接】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主要依据哪些污染物?___、____、_____。
1、二氧化硫的来源:实验室:_S+_O2—;_Cu+_H2SO4(浓)—______;_Na2SO4+_H2SO4(浓)—______工业上:____________工业尾气,_FeS2+_O2—_________。
2、氮氧化物的来源:_NH3+_O2—______;汽车尾气。
一、二氧化硫1、硫,俗称,色粉末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溶于水。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SO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辨析】可逆反应: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举两例反应酸性氧化物这一通性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与O2的反应——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____性,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工业上制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硫酸酸雨如何形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SO2或亚硫酸有漂白性:二氧化硫或亚硫酸有漂白作用,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利用品红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辨析】氯水也有漂白作用,次氯酸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中国有句农谚,叫“雷雨发庄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填以下项目的编号)A.破坏臭氧层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②在含Cu+离子的酶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NO2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O,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④简要说明变化③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小于原压力的2/3 _____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标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二氧化硫D.悬浮颗粒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①不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性质是4、SO2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C.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D. 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5、酸雨放置时酸性略有增强,原因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1、与有机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SO2漂白性的实质,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SO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性漂白:漂白剂具有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1)氯水、Ca(ClO)2的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而是HClO。
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复原,其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
Ca(ClO)2在水中极易发生水解,或与CO2反应生成HClO,从而表现出漂白性。
(2)H2O2、Na2O2的漂白性: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自动分解:2H2O2=2H2O+O2↑,因此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纺织工业常用它作漂白剂,就是利用它的氧化性。
Na2O2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与水或者稀酸作用时,生成过氧化氢,并猛烈放热。
生成的H2O2在受热情况下立即分解放出氧气,表现出强氧化性:2Na2O2+2H2O=4NaOH+O2↑。
因此,Na2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漂白剂。
(3)臭氧的漂白性:O3分子是不稳定的,氧化能力远比O2强,且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所以,当有水存在时,O3是一种强力漂白剂,还用于水和空气的消毒。
3、吸附性漂白: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异同及鉴别1、物理性质。
相同点: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水。
不同点: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液化。
2、化学性质。
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 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CO2+H2O H2CO3SO2+H2O H2SO3②都能与碱反应。
用量比不同。
可以生成两种盐。
SO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都是先生成沉淀。
当SO2、CO2过量时又溶解。
不同点:①二氧化硫常表现还原性.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 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碳不能.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碳不能。
③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不同。
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3、鉴别:①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鉴别。
②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鉴别。
三、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NO2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的变化差值进行计算.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根据反应:4NO2+O2+2H2O=4HNO3当V(NO2)∶V(O2)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此时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当V(NO) ∶V(O2)【例1】北京市最近规定进京汽车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因为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有毒气体)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
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2转化。
(1)写出NO和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
其原因是:(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a.植树造林b.开发氢能源c.使用非机动车d.控制汽车进城e.使用无铅汽油解析:一辆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有几个地方排出污染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尾部排出的废气。
废气中主要含CO、NOx 及碳氢化合物。
CO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NOx是汽油爆裂时,进入的空气中氮和氧化合而成。
碳氢化合物中含有烷烃、烯烃和芳烃、醛等,有的是汽油原有成分,有的是氧化产物。
让学生明确汽车尾气成分有利于认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要治汽车尾气。
大城市中汽车多,大气中NO含量较高这是因为,汽车引擎在工作时产生高温高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N2+O2=2NO,矿物油中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SO2,不完全燃烧产生CO,治理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用铂、钯合金作的“催化转化器”,使之发生反应,NO与CO反应生成N2和CO2,SO2催化氧化为SO3。
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根本方法是植树造林和开发无污染的氢能源。
答案:(1)2CO+2NO N2+2CO22SO2+O22SO3(2)反应除生成了N2外,还生成了增加空气酸度的CO2和SO3(3)a、b【例2】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出的物______。
解析:要正确解答本题务必清楚题给实验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排列顺序不可变更的原因.装置①为检验产物H2O,只能放在装置②③之前,因为若放在装置②③之后或装置②③之间,则气流通过装置②或③一定要带出水蒸气,则无法验证使CuSO4变蓝的水蒸气是否是反应生成物.装置③和装置②位置也不得变更,因为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验证CO2前一定要排除SO2的干扰。
答案:(1)SO2、CO2H2O (2)SO2CO2(3)SO2、CO2H2O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载体3.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其原理是()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5、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2与NO C.O2与N2D.NO与O26.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CO2溶解于水D.Cl2溶解于水7.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