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线性分析报告表(doc 2页)

合集下载

MSA计量型量具线性分析模板

MSA计量型量具线性分析模板

0.000 #DIV/0! #DIV/0! #DIV/0!
0.000 #DIV/0! #DIV/0! #DIV/0!
0.000 #DIV/0! #DIV/0! #DIV/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0.000 0.000 0.000 0.0置信带以内,所以 测量系统线性可被接受。
#DIV/0!
截距:
b y ax
#DIV/0!
对于给定的X0,α 水平置信带是:
S
y
2 i
b y a xi y
i
i
gm 2

#DIV/0!
低值:
1 1 x0 x2 2 S b a x0 t gm2,1 / 2 2 gm xi x
试验次 数
偏倚
最佳拟合直线:
yi axi b
1 y
xi
yi
其中:
=
a 斜率:
xy gm x x
2
1 gm
( x)
2
#DIV/0!
a 斜率:
xy gm x

1
x
2
1 gm
( x)
2
y
1 2 1 x0x 2 S 高值: b a x0 t gm2,1 / 2 2 gm x xi
x0 低值 高值 y
0.000 #DIV/0! #DIV/0! #DIV/0!
0.000 #DIV/0! #DIV/0! #DIV/0!
确定t统计量: t b
b s 1 x gm x j x

MSA测量系统(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分析报告

MSA测量系统(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分析报告

XXXX作业文件文件编号:JT/C-7.6J-003版号:A/0(MSA)测量系统分析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作业指导书批准:吕春刚审核:尹宝永编制:邹国臣受控状态:分发号:2006年11月15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量具的稳定性、偏移、线性研究作业指导书JT/C-7.6J-0031目的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的测量分析。

3职责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测量系统技术应用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术语4.1偏倚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标准值)的差值。

4.2稳定性(飘移)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3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变差。

4.4重复性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准备5.1确定测量过程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a)控制计划有要求的工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b)有SPC控制要求的过程,特别是有关键/特殊特性的产品及过程;c)新产品、新过程;d)新增的测量仪器;e)已经作过测量系统分析,重新修理后。

5.2公司按GB/T10012标准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6分析研究过程 6.1稳定性分析研究1)取一样件,并建立其可追溯到相关标准的参考值。

如果无法取得这样的样件,则选择一个落在产品测量范围中间的生产零件,指定它为基准样件进行稳定性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表格

测量系统分析表格

目录1102-01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表1102-02 量具极差法分析表1102-03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1102-04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 1102-05 量具稳定性分析报告1102-06 量具偏倚分析报告1102-07 量具线性分析报告1102-08 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2009年度M2变速器总成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表-序号量具名称编号分析内容分析人员计划日期完成日期结果备注12345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量具极差法分析表量具名称/编号:评价人A:评价人B:评价日期:产品名称:特性名称/要求:日期:编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编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量具名称量具编号工件名称工件规格检测参数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分析人员/日期编号:量具偏倚分析报告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日期:基准值次数12345678910平均读数偏倚=观察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 (可用规格公差代替)偏倚%=偏倚/过程变差 100%=分析结论:特殊特性的系统偏倚%≤10%:接受。

一般特性的系统偏倚%≤30%:接受。

偏倚%>30%:不能接受:分析人员/日期:量具线性分析报告编号: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日期:产品编号12345基准值 x123试4验5次6数789101112平均值偏倚 y极差(y = b + ax)a= b=线性%=|a| 100%= %分析结论:特殊特性的系统,线性%≤5%:接受。

一般特性的系统,线性%≤10%:接受。

线性%> 10% :不能接受。

分析人员/日期:编号: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A:评价人B:评价日期:产评价人A评价人B品12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满足限值填“Y” ,不满足限值填“N”。

跟我学一步步学Minitab的使用 (2)进行量具的线性研究

跟我学一步步学Minitab的使用 (2)进行量具的线性研究
进行量具的线性研究 如何进行量具的线性研究
大家好!今天我们谈谈:“如何进行量具的线性研究”。这是计量型量具所必须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
线性
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移值之间的差值
就是偏移在不同量程是 不同的,这些不同的偏 移之间的差别就是量具 的线性
线性
如何获得一个量具的线性?
一般先获得不同量程的偏移,然后比较这些偏移量的差别来获得线性的值
这是截距b
这里P值为 0.315 , 大 于 0.05;可以判定 偏移是可以接受 的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7:对分析获得的数据进行解释
斜率指的是:线 于 0.05;可以判定 线性是可以接受 的
y=-0.00167x+0.04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7:对分析获得的数据进行解释
采取的例子如下。测量后的基准值填入表格中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3:让经常使用该量具的操作者测量每个零件m≥ 10次
按照如下表格记录以整理测量结果
必须随机地选择零件 ,从而减少评价人对 测量中偏倚的“记忆 ”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4: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分析 在Minitab工作表中,按照如下方式整理好数据
拟合的回归线 在 95% 置 信 区 间内(红色 线),说明线 性是可以接受 的
y=-0.00167x+0.04
对斜率的解释:斜率为 -0.00167;表示量程每增 加1mm,偏移会减少 0.00167mm
今天就谈到这,欢迎大家交流!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5:选择分析方法: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 在Minitab菜单中,统计>质量工具>量具研究>量具线性和偏倚研 究
线性分析步骤 步骤6:在弹出的选项中,按如下方式进行选择

MSA分析报告

MSA分析报告

XXX 公司计量型MSA 分析报告日 期:实 施 人: 评 价 人: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分析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审 核:批 准:2017年2月23日陈秋凤、雷丽花、欧阳丽敏 X 志超数显卡尺(中间检验) XXX计量型MSA分析报告目录稳定性 (1)偏倚 (4)线性 (7)重复性和 (9)再现性备注: 对于有条件接收的项目应阐述接受原因.第一节稳定性分析1.1 稳定性概述在经过一段长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即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变化。

1.2试验方案2017年02月份,随机抽取一常见印制板样品,让中间检验员工每天的早上与晚上分别使用数显卡尺对样品外形尺寸测量5次/组,共测量25组数据,并将每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1。

1.3数据收集表1 稳定性分析数据收集记录表1.4 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1.4.1 不允许有超出控制限的点;1.4.2 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1.4.3 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1.4.4 连续14点交替上下变化;1.4.5 连续3点有2点距中心的距离大于两个标准差;1.4.6 连续5点中有4点距离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1.4.7 连续15点排列在中心线的一个标准差X围内;1.4.8 连续8点距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

1.5数据分析图1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Xbar-R控制图从图1 Minitab生成Xbar-R控制图可知,没有控制点超出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1.6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判定对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第二节偏倚分析2.1 偏倚分析概述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2.2 试样方案2.2.1选择一个被测样品,确定样品的外形尺寸基准值x,样品外形尺寸基准值通过__铣边工序所使用的泛用型尺寸测量机重复测量10次取测量均值获得。

MSA分析报告(精编文档).doc

MSA分析报告(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XXX 公司 计量型MSA 分析报告日 期:实 施 人: 评 价 人: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分析结论: 合格不合格 审 核:批 准:2017年2月23日陈秋凤、雷丽花、欧阳丽敏张志超数显卡尺(中间检验)XXX计量型MSA分析报告目录稳定性………………………………………………………………………………………1偏倚………………………………………………………………………………………4线性………………………………………………………………………………………7重复性和再现性………………………………………………………………………………………9备注: 对于有条件接收的项目应阐述接受原因.第一节稳定性分析1.1 稳定性概述在经过一段长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即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变化。

1.2 试验方案2017 年02 月份,随机抽取一常见印制板样品,让中间检验员工每天的早上及晚上分别使用数显卡尺对样品外形尺寸测量5次/组,共测量25组数据,并将每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1。

1.3 数据收集表1 稳定性分析数据收集记录表1.4 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1.4.1 不允许有超出控制限的点;1.4.2 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1.4.3 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1.4.4 连续14点交替上下变化;1.4.5 连续3点有2点距中心的距离大于两个标准差;1.4.6 连续5点中有4点距离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1.4.7 连续15点排列在中心线的一个标准差范围内;1.4.8 连续8点距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

1.5 数据分析图1 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Xbar-R控制图从图1 Minitab生成Xbar-R控制图可知,没有控制点超出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1.6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判定对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线性和偏倚分析

线性和偏倚分析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概述使用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可评估测量设备操作范围内的精确度。

选择覆盖量具操作范围的部件。

每个部件必须有一个参考值。

例如,一名工程师要评估量具的线性和偏倚。

该工程师选择5 个表示测量预期极差的部件。

每个选中的部件均通过布局检查进行测量以确定其主要测量值。

一个操作员使用量具随机测量每个部件12 次。

在何处可找到此分析要执行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请选择统计 > 质量工具 > 量具研究 >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

何时使用备择分析●要在具有交叉数据的情况下完整分析测量系统,请使用交叉量具R&R 研究。

●要在具有嵌套数据的情况下完整分析测量系统,请使用嵌套量具R&R 研究。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的数据注意事项要确保结果有效,请在收集数据、执行分析和解释结果时注意以下准则。

每个参考部件必须具有已知测量值参考值是参考部件的已知标准测量值。

在测量系统分析过程中,将参考值用作主值进行比较。

例如,您使用已知重为0.025 g 的参考部件校准天平。

应按随机顺序收集数据如果不随机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可能会有误导性。

选择表示测量实际或预期极差的部件。

跨测量实际或预期极差选择部件,可以评估您的量具是否对量具测量的所有部件大小具有相同准确度。

一个操作员应执行所有测量单个操作员应测量所有部件和所有仿行,这样来自不同操作员的量具变异才不会成为因子。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示例一位工程师想要评估用于测量轴承内径的测量量具的线性和偏倚。

该工程师选择了五个表示测量预期极差的部件。

按布局检查测量每个部件以确定其主测量值,然后由一位操作员随机测量每个部件12 次。

该工程师之前使用方差分析法执行了交叉量具R&R 研究,确定该总研究变异是16.5368。

1.打开样本数据,轴承直径.MTW.轴承直径.MTW2.选择统计 > 质量工具 > 量具研究 >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

3.在部件号中,输入部件。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线性)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线性)
3
g mg ∑ ; X - (∑ X) / mg ∑
2 2
h. 截距 b = ∑ Y / mg - a * (∑ X / mg) ; i. 线性拟合优度 R 2 = a 2 j. k.
s= Y - b∑ Y - a∑ XY ∑
2
X ∑ Y ∑
2 2
- mg * (
2
) 2 ]s
1
⑥ 作图(EXCEL 的 XY 散点图)包括: a. 95%置信区上限 ;
2
b. 95%置信区下限 ; c. 回归直线 ; d. 偏倚点 ; e. 偏倚平均值 ; f. 偏倚 0 线; ⑦ 分析: a. 若“偏倚 0 线”完全在拟合线置信区间以内,则测量系统可被 接受;否则不接受; b. 若 R 数值过低,则表明线形模型对于数据是不合适的。 c.
t a ≤t ( gm -2,1-α/2)
2
且 tb
≤t ( gm -2,1-α/2)
, 则测量系统对所有的参考值具有相同
的偏倚。这个偏倚必须为 0,该线性才可被接受。 不可接受情况下进行原因分析: --仪器需要校准,缩短校准周期; --仪器、设备或夹具的磨损; --维护保养不好-空气、动力、液体、过滤器、腐蚀、尘土、清洁; --基准的磨损或损坏,基准的误差-最小/最大; --不适当的校准(没有涵盖操作范围)或使用基准设定; --仪器质量不好-设计或符合性; --缺乏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 --应用了错误的量具; --不同的测量方法-作业准备、载入、夹紧、技巧; --随着测量尺寸不同, (量具或零件)变形量不同;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错误的假设,应用的常数不对;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测误差(易读性、 视差) 。 以上具体请看《测量系统分析》 (第三版)的 P92-P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