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合集下载

肾上腺素受体知识归纳总结

肾上腺素受体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α、β肾上腺素受体所在位置及影响一、血管上的受体(注:缩血管反应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一)激动血管上的α1受体——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1.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2.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的血管也都呈收缩反应(二)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血管收缩。

1.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血管壁的α受体密度高,血管收缩较明显;2.皮肤、粘膜、肾和胃肠道等的血管平滑肌α受体数量多,收缩最强烈;3.对脑和肺血管作用——十分微弱,有时由血压升高而被动地舒张;4.静脉和大动脉的α受体密度低——收缩作用较弱。

5.使三角肌和括约肌收缩。

(三)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血管舒张——降压。

1.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占优势——血管舒张;2.激动冠脉β2受体——舒张血管。

3.激动α受体——三角肌和括约肌收缩。

4.激动β受体——膀胱逼尿肌舒张。

(四)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强大的舒张作用。

原理:β2受体激动药的主要作用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它与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构型改变,激动兴奋性G蛋白(Gs),从而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转而激活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PKA),通过[Ca2+]i(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下降、肌球蛋白轻链失活、钾通道开放三个途径,最终引起平滑肌松弛反应。

1.人气道中主要是β2受体。

它广泛分布于气道的不同效应细胞上,当激动β2受体时,气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肥大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过敏介质、增强气道纤毛无能运动、促进气道分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气道粘膜下水肿等,均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喘息。

2.激动骨骼肌慢收缩纤维的β2受体,引起肌肉震颤。

(五)激动α受体和β2受体——可能致肝糖原分解。

(六)激动α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α2受体——位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在介导交感神经系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中枢与外周。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应用的研究进展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应用的研究进展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应用的研究进展安慧玲;杨君;陈枚洁【摘要】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是继β1-AR、β2-AR后发现的又一β肾上腺素受体.β3-AR广泛分布于脂肪组织、心脏、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脑组织等.β3-AR属G蛋白偶联家族,可通过结合Gi和Gs发挥生理、病理作用.在脂肪组织中,β3-AR介导脂肪分解、促进能量代谢及产热效应;而在心血管系统中,β3-AR可介导心肌负性变力效应及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目前,对于β3-AR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9【总页数】5页(P3470-3474)【关键词】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一氧化氮合酶;脂肪组织;心力衰竭【作者】安慧玲;杨君;陈枚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地班,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至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并调节这些器官的功能。

副交感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α、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ceptor,β3-AR)是继β1-AR、β2-AR 后发现的又一β肾上腺素受体。

1989年,Emorine等[1]最先在人类脂肪细胞中克隆出β3-AR基因,并于豚鼠和猫心脏中发现β3-AR。

1996年,Gauthier等[2]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心脏移植者心内膜活检,首次在人体心脏组织内发现了β3-AR的mRNA。

迄今,研究者对β3-AR的分子结构、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β3-AR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病理生理状态下发挥的功能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M、N、α、β受体详解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所以我给大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希望大家自己以后注意点!1. 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

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

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不同,分为NM(nicotinic muscle, 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 neur, 或称N1受体)受体。

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

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 受体。

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即NM受体(nicotinic 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

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 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

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

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产生类似的效应。

近年发现M 受体有五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

M4 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

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的临床应用
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 。
○临床应用: △心脏复苏: §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 §适用于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的抢救! §作用机制:α受体兴奋,使冠脉灌注压增加,保证心肌
和脑的优先供血,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 。 §剂量和方法:1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治疗无效时
可每3-5分钟给药1。
△治疗过敏性休克: §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组
α1 α2 β1 β2
0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注:α1 、α2:血管收缩;β1:变力活性、窦房结活性(变时性); β2:血管扩张。0无活性;+~活性递增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 ○药理作用: △ α受体兴奋: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 β1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 △ β2-受体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并抑
临床常用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活性
药物 多巴胺
多巴酚
副肾
去甲肾 去氧肾 异丙肾
剂量 1-2μg·1· -1 2-10μg·1·1 10-20μg·1·1 2-10μg·1·1 >10μg·1·1 0.01-0.05μg·1·1 >0.05μg·1·1 0.5-3μg·1·1 10-50μg·1 2-10μg·1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的分类:
○肾上腺能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去甲 肾
胺等
上腺素、多巴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酚妥 拉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肾 上腺素能受体的信号途径
付玉健 2011年10月22日
肾上腺素是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占总分 泌量的80~90%。为儿茶酚胺化合物。由嗜酪细胞 的甲基移位酶将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而成。
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在接受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各种器官中存在着与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起反应的受体,称为肾上 腺素能受体。
两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肾上腺素能激动α 和β 两类受体,产生较强 的α 型和β 型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 型(α 1α 2 )受体产生较强的作用,对β 受体 激动作用很弱。药物反应的方法,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 及β 两大类型,这两个受体又可细分为若干受体亚型(见 下图)。它是能被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素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
α 受体分布 α 1 ——血管平滑肌(皮肤、粘膜、部分内脏)、瞳孔 开大肌、心、肝 α 2 ——血管平滑肌、突触前膜、脂肪细胞等 β 受体分布 β 1 ——受体主要位于心脏、 脂肪组织及肾血管 床、 血小板、 唾液腺和胃肠道、 肠系膜动脉 β 2 ——支气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胃肠道、骨骼 肌肉、肝脏和肥大细胞、子宫、脂肪细胞以及肾脏组织。 β 3 ——脂肪

M、N、α、β受体详解

M、N、α、β受体详解

前言:学习医学的学生们经常弄混这些问题,所以我给大家提够一个详细的资料,希望大家自己以后注意点!1. M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和各种腺体。

M受体家族可分为5种亚型,较为公认的是M1、M2、M3三种亚型。

2.N受体的分布:N受体根据分布不同,分为NM(nicotinic muscle, 或称N2受体)受体和NN(nicotinic neur, 或称N1受体)受体。

NM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细胞膜),N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

N受体位于神经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为敏感,故将之称为烟碱受体或者N 受体。

N受体胆碱亚型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即NM受体(nicotinic muscle)受体(又称N2受体)及神经节N受体(又称N1受体)。

神经N受体与中枢N受体又称NN受体(nicotinic neuronal)受体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的简称,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

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等。

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覃碱结合,产生类似的效应。

近年发现M 受体有五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兴奋和胃酸分泌;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激动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M3受体主要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

M4 和M5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药理学分型。

M1、M2、M3这三种受体均有各自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阿托品对这三种M受体均可阻断。

α受体又称“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肾上腺素能药物

肾上腺素能药物
非选择性α 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α-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α 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α1-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β1 β1-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β1 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α 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α-受体拮抗剂
CH3 N CH2 N H
N
N
N
妥拉唑啉 Tolazoline
HO HO NH2
OH H N CH3
β2− β2−受体激动剂
N上取代基对α-和β-受体效应的相对强弱有 上取代基对α 和 受体效应的相对强弱有 上取代基对 显著影响。 显著影响。使β-效应增强最有效的取代基为 效应增强最有效的取代基为 异丙基、叔丁基和环戊基。 异丙基、叔丁基和环戊基。
β2-受体激动剂 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能药物 adrenergic drugs
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分为两大类 受体: α受体: α1(α1A,α1B,α1D) α2(α2A,α2B,α2C) 受体: β受体: β1, β2, β3 肾上腺素受体的所有已知亚型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 肾上腺素受体的所有已知亚型都属于 蛋白偶联受体超 家族 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均由三部分构成:受体蛋白、G 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均由三部分构成: 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均由三部分构成 受体蛋白、 蛋白、效应器酶系或离子通道。 蛋白、效应器酶系或离子通道。不同的肾上腺素受体亚 型偶联的G蛋白种类不同 激活的酶系不同, 蛋白种类不同, 型偶联的 蛋白种类不同,激活的酶系不同,产生的第 二信使物质也不同
H N CH3
NH2 O CH3
CH3
去氧肾上腺素 Phenylephrine
OH H N CH3 HO
甲氧明 Methoxamine

_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_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马旁回、扣带回等处密度最高。在蓝斑、脑干 A4、A5、A7 区仅有 α2A- AR 亚型分布[4]。
α2- AR 由 450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组 成 , 为 7 次 跨 膜受体, 含有多个亲水区与疏水区, 其疏水区迂 回 进 出 细 胞 膜 , 由 20~25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组 成 的 α 螺旋结构组成。其亲水区包括 3 个胞外环和 3 个 胞内环。
临床药物 的 开 发 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α2- AR 亚 型作为靶标是筛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药物的理想 工具。 1. α2- AR 的分型与命名
肾上腺素受体是指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 素结合的受体总称。根据肾上腺素受体药理学特 征, 分为 α和 β两大类。
随着选择性配基的出现, α肾上腺素受体又可 分 为 α1 和 α2 两 种 受 体 亚 型 , 其 中 α2 受 体 亚 型 , 在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又可表达为三种亚型, 分别为 α2A (α2D)、α2B 和 α2C。α2A、α2B 和 α2C 的基因 依 次 定 位 于 10、2 和 4 号 染 色 体 上 , 基 因 命 名 为 α2C10、α2C2 和 α2C4[2]。这 3 个 α2- AR 亚型的重要 结构与功能区域是较为保守的, 但各亚型间氨基 酸 同 源 性 仅 50%。 啮 齿 类 动 物 中 RG20 基 因 与 人 α2C10 基因高度同源(84%), RG20 基因编码的 α2D- AR 与 α2A- AR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高 达 89%, 但 二者的药理学特性存在差异, 表明 α2D- AR 是 α2A- AR 的种属变体, 故未被列为 α2- AR 的亚型[3]。 2. α2- AR 的分子结构特点
目前,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已成功从乳猪或乳 牛 肝 脏 中 提 取 出 了 较 为 纯 化 的 HSS, 并 获 得 了 国 家新药证书, 有注射液、口服液等多种形式, 已 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重症型肝炎、急性肝炎、慢 性肝炎、肝硬化等均有良好的疗效。由于我国是 肝炎大国, 而且 HSS 的原料来源广泛, 制作流程 较为简单, 制品可以批量生产, 冻干保存, 所以 有非常理想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效应器 眼 心 虹膜辐射状肌 睫状体肌 窦房结 房室传导系统 心肌 血管 冠状血管 皮肤粘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 脑血管 腹腔内脏血管 唾液腺血管 支气管平滑肌 胃肠 胃平滑肌 小肠平滑肌 括约肌 膀胱 逼尿肌 三角区和括约肌 子宫平滑肌 竖毛肌 糖酵解代谢 脂肪分解代谢 受体 α1 β2 β1 β1 α1,β1 α1 α1 α α1 β2 α1 β2 β2 α2 β2 α1 β2 α1 α1 β2 α1 β2 β1 收缩(扩瞳) 舒张 心率加快 传导加快 收缩加强 收缩 收缩 收缩 收缩 舒张 收缩 舒张 舒张 舒张(可能是胆碱能纤维的突触前受体,调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舒张 收缩 舒张 收缩 收缩(有孕子宫) 舒张(无孕子宫) 收缩 增加 增加 效应
β2(主要) 舒张
β2(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