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1)
法规 第五章

(三)常见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A、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 B、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C、违法办学、招生、颁发学业学位证书及向学生收费的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D、招生考试中舞弊作弊的法律责任 E、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责任 F、教师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G、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H、打击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I、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
•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
★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
a、必须有法律规范的规定(法律规定性) b、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国家强制性)
c、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归责的特定性)
d、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责任的专权追究性) 2、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法律责任---行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违法而应当
行为分析、法律责任主体、执法机关及处理
(四)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
学生伤害事故-----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1.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运动伤害、课余伤害、校外活动事故。 2.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设备陈旧老化,
未及时修复或拆除;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体罚或变相体罚; 安全保护措施不力;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学生自尊心较强,心理承 受能力低。
3.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
•教育保护责任与监护责任——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是两种法律制 度。学校没有法定的监护职责,而有法定的教育保护职责。但学校接 受监护委托时,要承担监护职责。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4.《办法》所规定的重要内容: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在教育活动中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履行对于保障学生权益、维护教育秩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育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机构的法律责任1. 学校管理责任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学生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学校还应当对教职员工进行教育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确保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
2. 教育质量责任教育机构应当依法提供符合教育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教育服务。
学校应当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还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和监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3. 学生权益保护责任教育机构应当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欺凌、虐待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同时,学校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匡助。
二、教育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1. 教育教学责任教育从业人员应当按照教育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赋予匡助和指导。
2. 学生安全责任教育从业人员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危(wei)险物品和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教师还应当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问题。
3. 学生权益保护责任教育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不得进行体罚、虐待等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追究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人员在履行教育法律责任过程中,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追究。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规》课件:第5讲 教育法律责任及救济

(4)过错构成了承担责任的要件,也由此产生了抗辩 的理由。其抗辩的理由就是无过错,只要证明自身无过 错,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教育法律责任
主要内容
法律责任的概述 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责任的抗辩与免责事由
一、 法律责任概述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每个公民
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义务),人民法院有责 任(义务)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狭义的法律责任,专指行为人违反了有关法律 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定后果。本章所讲的法律 责任是指后者。
(1)在具体的责任构成中,过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 成要件。确定行为人的责任,不仅要考察其行为与损害 事实的因果关系,还要考察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只有行 为人在主观上存有过错,才应当承担责任。
(2)过错在整个责任构成要件中占有最终的和最核心 的地位,不能与其他构成要件比如违法行为、损害事实、 因果关系等等量齐观,同时还要在过错的范围内来理解 和考察其他构成要件。
(二)法律责任的类型
法律责任的类型是指承担法律责任方式的类别。 对法律责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分类 标准,作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其中最为常 见的分类是按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作 出的划分。
之所以以此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因为在引起法 律责任的条件中,违法行为是最主要的条件。 依此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1、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
的民事法律后果。 (1)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
第五章 教育法律责任

剖 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学生豆奶应 由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自行生产、 销售学生豆奶。而在这起事故中,吉林市万方科工贸有限责任 公司在未办理吉林省学生豆奶产品准入证的情况下,超出国家 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范围,擅自生产、销售万方牌学生豆奶致 使6362名在校学生在饮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源性疾患,构 成了损害事实。因此在本案中,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1、含义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应当 依法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
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根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当违法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才能受到刑事制裁。
2、教育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 (1)承担教育刑事法律责任的根据是严重的违法行
为。
(2)教育刑事法律责任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
(3)教育刑事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
3、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刑法》第32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刑法》第33条:“主刑的种类如下:(1)管制;(2)拘 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 《刑法》第34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1)罚金;(2) 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 用。”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
1、必须有法律规范的规定 ——责任的法律规定性
2、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责任的国家强制性
3、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 ——归责的特定性 4、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
——责任的专权追究性
二、法律责任类型
按照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
– 行政法律责任
– 民事法律责任
解。
(3)教育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课件

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教育领域中,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破坏国家考试制度等行为。
承担方式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对于情节严重的教育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维护国家教育秩序和教育公平。
违法行为程度
损害事实是指违法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害结果,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损害事实的认定
损害事实的证明
损害事实的程度
受害者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损害பைடு நூலகம்实的存在,如医疗证明、鉴定结论等。
损害事实可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不同程度的损害事实对应不同的法律责任。
03
02
01
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是否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
THANK YOU
详细描述
教育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类型。
总结词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刑事责任则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法规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罚处罚,如有期徒刑、罚金等。
《教育法律责任》ppt课件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01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总结词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学生或其他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因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详细描述
教育法律责任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它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确立和履行,对于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学生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三个角度,详细介绍教育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机构的法律责任1. 教育机构的合法性责任教育机构应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办学活动。
教育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确保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2. 教育机构的安全责任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教育场所的安全。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供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措施,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教育机构的信息披露责任教育机构应及时向社会公开辟布办学信息,包括招生信息、学校规章制度、师资情况、学校财务状况等。
教育机构还应当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学生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4. 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责任教育机构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确保学生接受全面、均衡的教育。
教育机构还应对教材进行审查,确保教材内容合法、健康、科学。
二、教育工作者的法律责任1.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责任教育工作者应按照教育教学要求,认真备课,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育工作者还应及时批改作业,赋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反馈。
2. 教育工作者的保密责任教育工作者应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得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教育工作者还应遵守学校的保密制度,不得将教育机构的商业秘密和教学资料外泄。
3. 教育工作者的纪律责任教育工作者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教育工作者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进行体罚、变相体罚等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
4. 教育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引言概述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育法律责任的明确和执行对于保障教育的公正、有效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教育机构的法律责任1.1 教育机构的合法注册和运营合法注册是教育机构的基本法律责任,教育机构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注册并取得合法经营资质,确保其合法运营。
1.2 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安全保障教育机构应承担教学质量和安全保障的法律责任。
他们应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并采取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3 教育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诚信经营教育机构应履行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向社会公开教育机构的基本信息、教学质量和安全情况等,并诚信经营,不得欺诈、虚假宣传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
二、教育工作者的法律责任2.1 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应遵守教学行为规范,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言行举止的规范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进行身体惩罚、精神虐待或者其他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
2.2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保密责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得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教师还应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不得未经授权使用学生的作品或者知识产权。
2.3 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加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三、学生的法律责任3.1 学生的学习纪律和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学习纪律和行为规范,包括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尊重师长和同学等。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有做弊、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3.2 学生的安全责任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不得进行欺凌、暴力或者其他危害他人的行为。
学生还应积极参预校园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3 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学生应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或者知识产权。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学校管理、师生关系、教育质量、学生安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育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一、学校管理责任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管理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学校应当依法办学,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学校章程、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学校应当设立并完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 学校应当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4.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二、师生关系责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师生关系,应当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师生关系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侮辱、歧视或虐待。
2. 教育工作者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和困难。
3. 教育工作者应当尽职尽责,认真备课、讲课,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育质量责任教育机构应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教育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2. 教育机构应当配备合格的教师,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
3. 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4. 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学生安全责任教育机构应当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