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保藏的说明

合集下载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一、原理:1.休眠状态:微生物菌种在低温下可进入休眠状态,减缓代谢活动,延长存活时间。

2.冷冻保存:通过降低温度到零下或较低的温度,减慢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3.干燥保存:通过去除菌种周围的水分,降低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4.冻干保存:先冷冻再干燥保存,通过冷冻降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活性,再通过干燥去除冻结水,使菌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保存较长时间。

二、方法:1.冷冻保存:(1)使用离心管或培养管制备菌种的蛋白质保护液,可以是细胞培养基、缓冲液等。

(2)将培养物转移到保护液中,使其悬浮均匀。

(3)加入保护剂,如甘油或DMSO(二甲亚砜),提高菌种的冷冻抵抗力。

(4)将混合物分装到小容器或冻存管中。

(5)使用特定的冷冻方案,将菌种快速冷冻,并存储在低温下,通常为零下80℃或更低的温度。

2.干燥保存:(1)用无菌技术转移到无菌条件下的试管中。

(2)将菌种培养在无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3)收集培养物,将其平均分布在无菌试管或培养皿中。

(4)将试管或培养皿放在无菌的通风柜中,使培养物在无菌环境下干燥。

(5)将干燥的培养物贮存在干燥无菌容器中。

3.冻干保存:(1)将培养物转移到无菌离心管或培养皿中。

(2)使用细菌培养基将菌种制备为细菌悬浮液。

(3)在细菌悬浮液中加入保护剂,如蔗糖或甘露醇。

(4)将混合物分装到冻干瓶中。

(5)使用低温冷冻机将菌种冷冻为固体,再将其放入冻结干燥机中进行冻干。

(6)将冻干的菌种贮存在密封的冻干瓶中。

4.长期保存:通常,冷冻保存和冻干保存可以实现长期保存,但仍需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存条件。

在微生物菌种保藏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和温度。

2.制备合适的保存液:保存液的配方和pH值应与菌种相适应,以保证菌种的存活和精确性。

3.保持无菌操作:在菌种保藏过程中,需保持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污染。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通过选种育种获得的优良菌种,在生产和保藏过程中,还会不断地产生变异,甚至衰退。

菌种保藏的任务就是在广泛收集具有优良特性的生产和科研菌种基础上,将它们妥善保管,使之不死,不杂,菌种优良性状不误退丧失。

1.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主要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地创造一个微环境条件,设法使微生物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泼和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

这种微环境主要是使菌种长期处于低温、干燥、无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中和剂等状态中。

微生物菌种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很少会发生变异,从而达到保持其纯而不死、壮而不衰的良好性状。

生产实践中常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及营养体,给以不适合其萌发、生长、繁殖的条件,可进行较长时期的保藏。

一个较好的保藏菌种方法,首先应能长期保持菌种原有优良性能不变,同时也应考虑到方法本身的经济、简便。

2.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保藏的具体方法很多,其保藏原理、应用范围及优劣也各有千秋。

各种方法所适用的微生物种类和效果也有差异。

一个菌种用哪种方法保藏较好,需要根据设备和菌种的具体情况决定。

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适用范围广。

具体方法是将各类微生物的菌种接种在不同成分的适宜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丰满(也有建议稍以生长即可)后,置4.c左右的冰箱中保藏。

每隔。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3-6个月,需进行重新移植新鲜培养后继续保藏,如此连续不断。

引法保藏简单,存菌率高,具有一定的保藏效果。

3.半固体琼脂柱保藏法及石蜡油封保藏法此法与斜面保藏法不同小异,仅将斜面改为直立柱,培养基中琼脂量减少,接种方法由斜面划线改为接种针穿刺,待菌在穿刺线上长成后置4.c左右的冰箱中保藏。

也可加无菌石蜡油(150-170。

C烘箱灭菌1小时)覆盖,即配合使用石蜡油封保藏法,抑制生物代谢,推迟细胞老化,防止培养基水分蒸发,因而能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

如果用无菌橡皮塞,则保存效果更好。

砂土管保藏法土壤是自然界各类菌种的栖居志所,这与土壤粒对微生物起保护作用和提高它们的存活率有关。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1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也是生物资源的基础。

微生物的保藏需要充分的考虑长期保藏的要求,能有效防止细菌的腐败,缩短菌株检疫和检测所需的时间,还可以提高细菌新特征的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性,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可能涉及各种复杂的方法,需要更加正确和有效的保藏来保护和维护菌株。

1.1定期替换培养基微生物菌种的保藏通常使用加入防腐剂的培养基进行贮藏,但是由于长时间的贮藏,培养基的成分会逐渐减少,菌株也会逐渐衰老,这可能会影响到菌株的存活率和活跃度。

所以,贮藏前应加入新鲜的培养基和抗生素,定期替换新鲜培养基,以保证菌株的流动性。

1.2贮存条件的控制正确控制贮存条件,如温度、湿度、控制空气的酸碱度等,可以使菌株的活跃性或存活率保持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细菌能够在室温(25度)下长期贮存,但是会减慢其增殖和繁殖的速度,同时还要注意湿度,太过潮湿会使细菌存活率降低,尤其是嗜水性细菌;而太过干燥则会造成菌株衰老,影响菌株的存活率并降低其活力。

1.3贮藏容器的选择贮藏容器也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种类的容器来保存。

一般来说,普通细菌能够在塑料袋或瓶中长期贮存,只需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新的瓶或袋,但对于致病细菌则必须使用带有封闭口的易破袋。

1.4贮藏环境的更新贮藏环境的更新也是保藏细菌的重要环节。

定期更换菌种本身的培养环境,例如移动菌瓶到新的室温,或将菌瓶置于新的室温环境中,可以有效提高菌种的活跃性,同时也可以更换新的培养基和抗生素,定期更新贮藏环境,有效规避细菌衰老的问题,确保细菌的存活率和增殖率。

以上就是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主要涉及到定期替换培养基、贮存条件的控制、贮藏容器的选择以及环境的更新等,只有正确地运用它们,才能确保菌株的存活率和活动性。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一、前言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保障菌种的长期保存和研究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菌种的常规保藏技术,确保其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使用。

二、常规保藏技术1. 冻干法(Lyophilization):将培养的微生物菌株悬液在前冷冻过程中给予低温、高真空条件,使其中的水分直接从冰态升华为气态,从而避免了常规冻存法中由于结冰时水晶体的生成对菌体的危害,从而达到保存微生物菌株的目的。

操作步骤:a. 微生物培养物经适当稀释后应当倒入试管中,滴入约1ml 20%乳糖溶液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待乳糖凝固后,在加入4ml 0.5-0.7%匀浆的2%干燥乳铁粉液,将试管摇匀,再灌入16ml混合液保持无气泡,放置于冰浴上。

b. 待培养物温度达到0摄氏度,再清洗喷雾器,灌入76%露醇20ml,培养物放入冷板上,适当时间后将试管封口放入冷板上经杀菌后真空泵连接,把真空泵打开,通过真空泵提供的条件慢慢降低压强,一般12小时后真空泵关闭。

c. 提供适当温度下作干燥处理,通常使用倍耐安减压干燥器空干40-80小时,干燥后的干燥灸试管,将试管放入吸气瓶中后置入-40—-50摄氏度低温冷冻管内低温保存(一般保存温度为—40摄氏度或更低),备用空干矿温度—20摄氏度或更低。

2. 酶解冻存法(Enzymatic freezing):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结合酶解冻存方法,经冻干后的菌种耐冻性和储存时间明显提高。

操作步骤:a. 将微生物分别接种于琼脂平板上,预培养24小时,取2-3份储备品。

菌液于冻干菊花瓶中进行前冷冻,真空抽气消耗20分钟。

b. 平均地用EP管管接受,采用3次“起冻—冷冻”的方法完全冻干,最后0.1至0.3ml真菌液在5摄氏下冷冻6小时,然后在5摄氏下还原18小时。

c. 移除冻存,延长试验保存时间。

必须在-80摄氏下保存。

3. 液氮冻存法(Liquid nitrogen freezing):液氮冷冻法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冷冻保存方法,在液氮的作用下,微生物菌种在-196摄氏度下冷冻,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微生物指的是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由于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食品加工、制药、环境修复等,因此对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主要包括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和液氮保存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保存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微生物保藏中的应用。

一、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微生物保藏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降低菌种的生长和代谢速度来延缓细胞死亡,从而使菌种长时间保存。

常见的冷冻保存方式有两种:低温保存和液氮保存。

1.低温保存低温保存常用的温度为-80℃。

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加入附加剂(如甘油、蔗糖)后,迅速冷冻至-80℃,然后保存在低温冰箱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2.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一种极低温的保存方法,常用温度为-196℃。

液氮保存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微生物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液氮保存通常需要配备专门的液氮保存设备,如液氮罐和液氮冷冻器。

虽然保存设备和条件较为复杂,但是液氮保存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二、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通过去除菌种的水分来实现菌种长时间保存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常温干燥保存和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1.常温干燥保存常温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均匀涂布于无菌玻璃片或滤纸上,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干燥。

干燥后的微生物菌种可以直接保存,也可以以泡脱水的方式进行保存。

常温干燥保存适用于耐受干旱的微生物菌种。

2.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

首先,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下冷冻,然后在低压下去除水分。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可以保持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三、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冷冻在液氮温度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如前所述,液氮保存要求采用极低温的液氮温度(-196℃)进行保存。

菌种保藏的原理

菌种保藏的原理

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是指将微生物菌株进行冷冻或干燥等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和保持其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菌种保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低温保存原理。

低温保存是目前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通过将微生物菌株置于低温环境中,可以减缓细胞代谢速率,降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延长菌株的保存时间。

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减缓,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减少,从而减少了微生物的死亡率,延长了菌株的保存时间。

二、干燥保存原理。

干燥保存是另一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通过将微生物菌株置于干燥环境中,可以去除细胞内的水分,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株的保存时间。

在干燥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被大大减少,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受到抑制,细胞代谢活动减缓,从而延长了菌株的保存时间。

三、冷冻干燥保存原理。

冷冻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株先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的一种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保存结合了低温保存和干燥保存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持菌株的遗传特性和保存时间。

四、液氮保存原理。

液氮保存是将微生物菌株置于液氮中进行保存的一种极低温保存方法。

在液氮的极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几乎停止,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大降低,从而极大地延长了菌株的保存时间。

五、保存原理的应用。

菌种保藏的原理在微生物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保存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菌株的保存时间,保持菌株的遗传特性,为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菌种保藏的原理主要包括低温保存、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和液氮保存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降低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活动,延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有效地延长了菌株的保存时间,保持了菌株的遗传特性,为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经常需要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保存,都应遵循安全、存活、生物学特性不变以及避免差错等原则。

一、保藏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供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三类菌(毒)种由设有专业实验室的单位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2009年7月16日,卫生部颁布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68号),《办法》规定保藏机构是指由原卫生部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应具有符合要求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既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又能够保证所保藏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质量的设施、设备、技术操作人员和规章制度。

《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实验室设立单位应建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藏保管制度,落实安全责任部门和专人进行管理。

有关机构按照规定从事临床诊疗、疾病控制、检验检疫、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以保管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其保管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名单应当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落实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与控制,设立专库专柜,单独储存,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

关于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说明

关于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说明
PCT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讨班-2007
关于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说明 (细则13 13条之二) (细则13条之二)
1、提交程序 – 说明书没有包含任何有关生物材料保藏事项的说明情况下 ,可另页说明。建议使用RO/134表。 ,可另页说明。建议使用RO/134表。 RO/134 – 若指定以色列IL、日本JP、韩国KR、墨西哥MX以及土耳其 若指定以色列IL、日本JP、韩国KR、墨西哥MX以及土耳其 IL JP KR MX TR,则上述的另页说明,应形成说明书的一页。 TR,则上述的另页说明,应形成说明书的一页。 2、SIPO作为受理局的具体操作 SIPO作为受理局的具体操作 – 请求书清单页 请求书清单页 – 可能影响到国际费用
关于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说明
PCT巡回研讨班-2007
关于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样品保藏的说明 (细则13 13条之二) (细则13条之二)
1、要求提供保藏说明的原因 PCT申请要求有保藏的说明,是根据各个指定国的国家法 PCT申请要求有保藏的说明,是根据各个指定国的国家法 的要求,通常是为了充分公开所要求保护的发明 2、微生物保藏事项: —— 保藏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 在该单位保藏生物材料的日期 —— 在该单位保藏生物材料给予的保藏号 —— 任何补充事项,适用时参见附件L 任何补充事项,适用时参见附件L 3、附件L 附件L 4、保藏单位: 、保藏单位: (加入布达佩斯条约的国家61个;国际保藏单位37个 (加入布达佩斯条约的国家61个;国际保藏单位37个) 加入布达佩斯条约的国家61个;国际保藏单位37 CCTCC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武汉) CGMCC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北京)
PCT巡回研讨班-20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人或代理人档案号
国际申请号
关于微生物保藏的说明
(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13之2)
A.对说明书第页,第行所述的已保藏的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材料的说明
B.保藏事项更多的保藏在附加页说明
保藏单位名称
保藏单位地址
(包括邮政编码和国名)
保藏日期
保藏号
C.补充说明(必要时)更多信息在附加页中
D.本说明是为下列指定国作的(如果说明不是为所有指定国而作的)
E.补充说明(必要时)
下列说明将随后向国际局提供(写出说明的类别,例如:“保藏的编号”)
由国际局填写
由受理局填写
本页已经和国际申请一起收到
国际局收到本页日期
授权官员
授权官员
PCT/RO/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