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保藏及基本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snt26322010微生物菌株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snt26322010微生物菌株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株常规保藏技术规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菌株的保藏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菌株保藏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保存微生物资源,还可以保证菌株的纯度和活力,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建立规范的微生物菌株保藏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微生物菌株常规保藏的技术规程。

一、菌种的准备1. 材料准备:培养基、试管、培养皿、离心管等实验所需的材料。

2. 菌种的提取:从已有培养物中提取所需的菌株,保证菌株的纯度和活力。

3. 菌种的鉴定: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确保菌株的准确性。

二、菌种的冻存1. 冻存液的制备:选择适合菌株的冻存液,通常为含有甘油或DMSO 的冻存液。

2. 冻存管的准备:在冻存管中加入适量的冻存液,标明菌株的信息。

3. 菌种的冻存:将培养后的菌株接种在含有冻存液的冻存管中,迅速冷冻保存在-80℃或液氮罐中。

三、菌种的复苏1. 冻存管的处理:将冻存管取出,迅速放入37℃的水浴中进行解冻。

2. 菌种的接种:将解冻后的菌株接种在适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 菌种的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筛选出复苏后的活力菌株。

四、菌种的长期保存1. 长期保存液的制备:根据菌株的特性选择适合的长期保存液,通常为甘油、DMSO等。

2. 长期保存管的准备:在长期保存管中加入适量的长期保存液,标明菌株的信息。

3. 菌种的长期保存:将培养后的菌株接种在含有长期保存液的长期保存管中,保存在-80℃或液氮罐中。

这就是微生物菌株常规保藏的技术规程。

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确保菌株的保藏质量和稳定性,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菌种资源。

希望以上规程能够对微生物菌株保藏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也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菌株保藏技术规程,共同促进微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菌株的保藏对于科研工作以及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菌株保藏技术规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存微生物资源,保持菌株的活力和纯度,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微生物菌种如何保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传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当遇到冷冻或干燥等处理时,会很快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传代培养保存法。

传代培养就是要定期地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奶等常用生产菌种的保存。

传代保存时,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

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

若为产*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钙。

一般地,大多数菌种的保藏温度以5℃为好,像厌氧菌、霍乱弧菌及部分病原真菌等微生物菌种则可以使用37℃进行保存,而蕈类等大型食用菌的菌种则可以室温直接保存。

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①菌种管棉塞经常容易发霉;②菌株的遗传*状容易发生变异;③反复传代时,菌株的病原*、形成生理活*物质的能力以及形成孢子的能力等均有降低;④需要定期转种,工作量大;⑤杂菌的污染机会较多。

二、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

此法可防止干燥,并通过限制氧的供给而达到削弱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目的。

其具有方法简便的优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宜冷冻干燥的微生物(如产孢能力低的丝状菌)的保存,而某些细菌如固氮菌、乳*杆菌、明串珠菌、分枝杆菌、红螺菌及沙门氏菌等和一些真菌如卷霉菌、小克银汉霉、毛霉、根霉等不宜采用此法进行保存。

即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载体上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

常用的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如:①土壤保存法:主要用于能形成孢子或孢囊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方法是在灭菌的土壤中加入菌液,立即在室温下进行干燥或使菌体繁殖后再干燥,然后冷藏或在室温下密封保存。

保存用的土壤原则上以肥沃的耕土为宜,土壤需风干、粉碎、过筛和灭菌。

使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后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是:取适量土壤(5克),置于塞有棉塞的试管中,加水或加入充分稀释的液体培养基(以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然后高压灭菌。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关键技术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关键技术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关键技术
目录
01 一、微生物菌种保藏 方法
02
二、微生物菌种保藏 关键技术
03
三、应用实践及注意 问题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微生物菌种是生物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资源,它们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应用价 值。然而,微生物菌种的保存和保藏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微生物细 胞的生命周期短暂,且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珍贵 的资源,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关键技术。
2、需要根据菌种的特性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保证 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
3、在使用液氮保藏方法时,需要注意液氮的纯度和保存容器的密封性等问题, 以免影响菌种的存活率和保藏效果。
4、在菌种保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和交叉感染等问题,以保证菌 种的纯度和质量。
5、需要注意菌种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衰退和失活的菌种,以 保持菌种种群的健康和稳定。
三、应用实践及注意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一般 来说,对于一些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冷冻保藏和液氮 保藏是常用的保藏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藏方 法和操作条件。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菌种保藏过程中,需要注意菌种的来源和背景信息的记录和整理,以便 更好地了解菌种的特性和进行相应的管理。
2、种子管理
种子管理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的种子管理包括对菌种的纯 度、质量、稳定性和活性的监控和维护。在菌种保藏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菌种 进行纯度检测,确保菌种的纯度和质量。同时,需要根据菌种的生长特性和环 境条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 以维持菌种的稳定性和活性。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一、前言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保障菌种的长期保存和研究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菌种的常规保藏技术,确保其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使用。

二、常规保藏技术1. 冻干法(Lyophilization):将培养的微生物菌株悬液在前冷冻过程中给予低温、高真空条件,使其中的水分直接从冰态升华为气态,从而避免了常规冻存法中由于结冰时水晶体的生成对菌体的危害,从而达到保存微生物菌株的目的。

操作步骤:a. 微生物培养物经适当稀释后应当倒入试管中,滴入约1ml 20%乳糖溶液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待乳糖凝固后,在加入4ml 0.5-0.7%匀浆的2%干燥乳铁粉液,将试管摇匀,再灌入16ml混合液保持无气泡,放置于冰浴上。

b. 待培养物温度达到0摄氏度,再清洗喷雾器,灌入76%露醇20ml,培养物放入冷板上,适当时间后将试管封口放入冷板上经杀菌后真空泵连接,把真空泵打开,通过真空泵提供的条件慢慢降低压强,一般12小时后真空泵关闭。

c. 提供适当温度下作干燥处理,通常使用倍耐安减压干燥器空干40-80小时,干燥后的干燥灸试管,将试管放入吸气瓶中后置入-40—-50摄氏度低温冷冻管内低温保存(一般保存温度为—40摄氏度或更低),备用空干矿温度—20摄氏度或更低。

2. 酶解冻存法(Enzymatic freezing):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结合酶解冻存方法,经冻干后的菌种耐冻性和储存时间明显提高。

操作步骤:a. 将微生物分别接种于琼脂平板上,预培养24小时,取2-3份储备品。

菌液于冻干菊花瓶中进行前冷冻,真空抽气消耗20分钟。

b. 平均地用EP管管接受,采用3次“起冻—冷冻”的方法完全冻干,最后0.1至0.3ml真菌液在5摄氏下冷冻6小时,然后在5摄氏下还原18小时。

c. 移除冻存,延长试验保存时间。

必须在-80摄氏下保存。

3. 液氮冻存法(Liquid nitrogen freezing):液氮冷冻法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冷冻保存方法,在液氮的作用下,微生物菌种在-196摄氏度下冷冻,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保藏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保护方式,对于研究、应用和开发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真菌、细菌和酵母菌。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下,使其生理活动缓慢,以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常用的保存液有甘油、甘露醇等。

4. 菌种保存:将菌株用保鲜膜包裹,放入保存管中,加入保存液,密封保存管。

5. 冷冻保存:将保存管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进行冷冻保存。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保藏方法,适用于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与干燥剂混合,使其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实现微生物的休眠状态。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干燥剂: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氧化钙等。

4. 菌种混合:将菌株与干燥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5. 干燥保存:将混合物均匀地散布在无菌培养基上,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三、冷冻冻干保存法冷冻冻干保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菌株保藏方法,适用于难保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放线菌等。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干燥,从而保护微生物的活力。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如甘油、甘露醇等。

4. 冷冻过程:将菌株加入保存液中,放入冷冻机冷冻至低温(通常为-80℃)。

5. 冻干过程:将冷冻的菌株经过真空排气、结冰降温等步骤进行冻干处理。

微生物的菌种保藏

微生物的菌种保藏

培养物)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1cm,使培
养物与空气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
垂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
— 1—
• 菌种保藏方法
微 生
3.砂土管保藏法

将砂与土分别洗净、烘干、过筛,
的 菌 种
装于小试管中,砂土的高度约1cm, 121℃蒸汽灭菌1~1.5h,间歇灭菌3
保 藏
次。50℃烘干后经检查无误后备用。 将待保藏的菌株制成菌悬液或孢子
— 1—
斜面低温保藏法操作步骤
1.斜面低温保藏法 2.固体穿刺保藏法 3.液体石蜡保藏法 4.沙土管保藏法 5.甘油保藏法
— 2—
• 菌种保藏方法操作步骤


1.斜面低温保藏法
物 的 菌
(1)贴标签 将注有菌株名称和日期的标签贴于试管斜面的正下方。 (2)接种 将待保藏的菌种用斜面接种法移接至注明菌名的试管
悬液滴入砂土管中,放线菌和霉菌也
可直接刮下孢子与载体混匀,而后置
于干燥器中抽真空约2~4h,用火焰
熔封管口(或用石蜡封口),置于干燥
器中,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
— 1—
• 菌种保藏方法

生 物 的
4.甘油悬液保藏法 此法是将菌种悬浮在甘油蒸馏水中,置于低温下保藏,本
菌 种 保
法较简便,但需置备低温冰箱。保藏温度若采用-20℃, 保藏期约为0.5~1年,而采用-70℃,保藏期可达10年。
— 2—
• 菌种保藏方法

生 物 的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
菌 种 保
完全后,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 时间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菌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菌种保藏是重要的微生物基础工作。

菌种保藏就是利用一切条件使菌种不死、不衰、不变,以便于研究与应用。

(一)常规保藏方法1 目的1.1 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1.2 掌握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2 原理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

其原理却大同小异,不外乎为优良菌株创造一个适合长期休眠的环境,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

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依据不同的菌种或不同的需求,应该选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一般情况下,斜面保藏、半固体穿刺,石蜡油封存和砂土管保藏法较为常用,也比较容易制作。

3 材料3.1菌株待保藏的适龄菌株斜面3.2培养基肉汤蛋白胨斜面,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

3.3 试剂10%HCl无水氯化钙、石蜡油、五氧化二磷。

3.4 器具用于菌种保藏的小试管(10*100毫米)数支、5毫升无菌吸管、l 毫升无菌吸管等、灭菌锅、真空泵、干燥器、冰箱无菌水、筛子(40目、120目)、标签、接种针、接种环、棉花、牛角匙等等。

4 流程斜面保藏→半固体穿刺保藏→石蜡油封存→砂土管保藏5 步骤5.1斜面保藏5.1.1流程标记试管→接种→培养→保藏5.1.2步骤5.1.2.1贴标签取无菌的肉汤蛋白胨斜面数支。

在斜面的正上方距离试管口2-3厘米处贴上标签。

在标签纸上写明接种的细菌菌名、培养基名称和接种日期。

5.1.2.2斜面接种将待保藏的细菌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在斜面上作划线接种。

5.1.2.3培养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

5.1.2.4保藏斜面长好后,直接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这种方法一船可保藏三个月至半年。

5.2半固体穿刺保藏5.2.1流程标记试管→穿刺接种→培养→保藏5.2.2 步骤5.2.2.1贴标签取无菌的半固体肉汤蛋白等直立柱数支,贴上标签,注明细菌菌名、培养基名称和接种日期。

5.2.2.2穿刺接种用接种针以无菌方式从待保藏的细菌斜面上挑取菌种,朝直立柱中央直刺至试管底部,然后又沿原线拉出。

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及技术要点

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及技术要点

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及技术要点摘要:微生物保存是依据菌种变异快的特点,通过一定方法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

本文对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进行概述,并分别阐述药品微生物菌种的主要保存方法和工业微生物菌种主要保存方法。

只要选择恰当的保存方法,才达到良好的保存效果,真正实现保存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技术要点现阶段,微生物产业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其中在发达国家占有生产总值比重较高。

在微生物产值的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其中在工业、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工业微生物菌株和药品微生物菌株的保存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其保存方法是否合理对保持菌株的优良特性十分重要。

1、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概述微生物菌种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单元,其表型特征极其相似,并且与同属其他菌种有差异很大[1]。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菌种的繁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其保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菌种的原有活力和形状,更好的完成微生物检验等工作。

基于此,要做好优良的菌种的选择工作,将其代谢水平降低到最低,保证菌种不发生变异并保持相应的活性。

菌种保存方法还要考虑到保存方法的经济性与便捷性,主要是操作成本以及生产推广使用的可行性。

2、药品微生物菌保存方法阐述2.1 斜面低温保藏法此方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保藏法,主要是将微生物菌种转移培养到斜面培养基中,待到微生物菌种全部覆盖于整个斜面之后,将其低温保藏,温度一般为4℃。

通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微生物菌种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转培,通过保藏方法以及不断转培进行菌种的保藏。

该方法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单、对操作设备要求低,并且菌种的存活率比较高。

此方法适用于多种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其保存菌种的时间为几个月,并不适合需要长期保藏的菌种。

在温度为4℃的情况下,菌种一般还具有一定的代谢水平,会使菌种的活性降低。

同时,反复多次的培养菌种,容易使菌种发生变异,引发感染现象等。

2.2 石蜡油封藏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培养成熟微生物菌种斜面,采用做过无菌处理并去除水分的石蜡,将培养斜面进行封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石蜡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指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最适条件 下培养好后注入灭菌的液体石蜡,使其覆盖整个 斜面,再直立放置于低温(4~6℃)干燥处进行 保存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 操作步骤:
液体石蜡预处理 斜面培养物制备
将菌种悬浮于保护剂中,在-80℃冰箱中冻结保存的一种 长期菌种保藏方法。
准备冷冻管 准备保护剂 ( 10%-15%甘油) 准备菌悬液(细胞、孢子或芽孢悬液) 制备冷冻管(取菌悬液和保护剂至冷冻管)
保藏( -80℃,2~5年)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80℃冰箱冻结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安瓿管的准备
清洗
选用中性玻璃材质的安瓿管; 2%盐酸浸泡8~10h,自来水冲洗至中性,蒸馏水冲洗2~3次; 置于烘箱中烘干。
棉塞
打棉塞,160℃定型2h;
标签
激光打印标签,标明菌株编号和保藏日期,大小约10×20mm。 喷码于安瓿管外,160℃固定20min。
真空干燥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在开动真空泵后应使真空度在15min内达到66.5Pa,随 后逐渐达到26.6~13.3Pa,在此条件下,样品将保持冻 结状态,其中水分则不断升华,干燥才能顺利地进行。
终止干燥时间应根据下列情况判断:
安瓿管内冻干物呈酥块状或松散片状 真空度接近空载时的最高值 样品温度与管外温度接近 选用1~2支对照管,其水份与菌悬液同量,当其水分完全蒸发时视为
退化 不易退化
保藏成本 高 较高 低 较低 高
操作性 简单 比较简单 复杂 复杂 复杂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
程序降温控制技术
冷冻速度慢:细 胞内水分外渗多, 细胞脱水,体积 收缩。 冷度速度快:细 胞内水分没有足 够时间外渗,细 胞内结冰。 冷冻速度非常快: 细胞内冰晶非常 小或称玻璃化状 态。
Teliospores : Puccinia spp。 Source: /~pi/enpp/p athology/images/dayl.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
❖ 包埋固定化技术
是在藻酸钙颗粒或其他基质中进行的。含有藻酸钠的菌悬浮液 加入氯化钙后会形成藻酸钙固定化细胞,细胞一旦固定化,便可采取 传统的冻干保藏方法进行保藏。这种固定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真菌中, 并延伸至线虫和藻类。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微生物菌种保藏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基本原理是在挑选优良纯培养物并使其处于休 眠状态基础上,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休眠的 环境,使其长期保存后仍能保持菌种原有的优 良特性。
基本措施是低温、真空、干燥。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冻干样品制备
制备斜面培养物; 将保护剂用无菌吸管注入到斜面培养物上,用吸管刮取斜
面上的菌体,使菌体均匀地悬浮在保护剂内。 用长毛细滴管将菌悬液分装到安瓿管内,0.1~0.2ml/管,
操作时要把带有菌悬液的长毛细滴管直接插入安瓿管的底 部,勿使菌液沾在管壁上。
对于1微米直径的纯净水滴,只有当冷却速率高达107℃/秒时才 能实现“玻璃化”。
31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保藏菌株要求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 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 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
2010版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国内认可的菌种收藏机构
1979年7月,全国第一届菌种保藏管理会议正式成立中国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委员会下设7个全国性菌种保藏 管理中心及机构所在地: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CGMC),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中国农科院区划所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抗菌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ACC),中国医科院医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 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FCC),中国林业科学院
菌株代数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美国药典(USP)中规定:“将微生物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内,每萌发一 次即称为一代,”并规定“菌种的传代次数(自原始菌种冻干粉起)不得超过5 代”。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USP) provides that: "to microbial inoculation to a fresh medium on / in each germination time is referred to as a generation," and provides that
干燥、低温、无氧、保护 剂
-80℃冰箱冻结法 低温(-80℃)、保护剂
超低温(-150℃或-196 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保护剂
保藏时间 3~6 月 1~2 年 8~10 年 2~5 年 10 年以上
保藏设备 冰箱
菌种活性 易退化
冰箱
退化
-80℃冰箱、真空冷冻干燥 机、封管设备
退化
-80℃冰箱 程控降温仪、 液氮运输罐及液氮罐
灭菌
121 ℃,30min.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保护剂的准备
保护剂:12%脱脂牛奶蒸馏水溶液,2~5ml/管; 灭菌锅加热至沸腾,将牛奶管放入锅中,113℃灭菌
20min; 打开放气阀缓慢排出蒸汽,取出灭菌后脱脂牛奶试管,迅
速放入凉水中冷却; 30℃培养2天,无菌检查合格后备用。
干燥完结
预冻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制备菌悬液、经分装到进行预冻之间的时间不宜超过1h; 分装完成后将安瓿管立刻放入-35~-40℃冰箱预冻1h,
使菌液完全冻结; 可采用分段式预冻,先将分装好的安瓿管置-20℃冻30
分钟,再放入-80℃冰箱冻30min; 采用离心式冻干装置时勿需预冻。
❖ 使用方便; ❖ 保藏时间较长; ❖ 对设备要求高(-80℃冰箱); ❖ 运输不方便。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指悬浮于保护剂中的菌种经程控降温后,移置于-196℃ 的液氮或-150℃左右的液氮气相中保存的一种长期菌种 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冷冻管准备 保护剂制备 保藏培养物准备 预冻
同“-80℃冰箱冻结法”
— 将程序降温系统预冷到4℃,将制备好的冷冻管放入其中,以1℃/min降温 速率降至-35℃; — 使用程序降温盒。
保藏
将预冻后的冷冻管转移至液氮气相(-150℃)或液相(-196℃)。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esxtcreaeinds5ofgethneerpaatisosnag. e“s (from the original strain from freeze-dried powder) must not
我国的GMP认证中也如此要求,并且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典也已做出“菌种 的传代次数(自原始菌种冻干粉起)不得超过5代”这个明确的规定。
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 保藏时间长; ❖ 保藏效果好,菌种不易退化; ❖ 对设备要求高(程控降温仪、液氮罐),对人员操作水平
要求高; ❖ 保藏成本高。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不同保藏方法的比较
保藏方法 定期移植法
保藏原理 低温(4℃)
液体石蜡法
低温(4℃)、阻断氧气
真空冷冻干燥法
灌注石蜡 保藏
液体石蜡法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 操作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 对设备要求不高,对人员操作水平有一定要求;· ❖ 菌种易退化、污染。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真空冷冻干燥法
指将保藏的菌种细胞或孢子悬浮于保护剂中,经 预冻后在真空条件下使水分升华,再经真空封存 后保存的一种长期菌种保存方法。
微生物保藏及基本操作技术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 姚粟 博士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微生物菌种保藏
菌种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材料,是 发展生物工程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是国家的重 要生物资源。
菌种保藏管理要求各保藏中心必须具有保藏菌种 的详细历史及有关实验资料。并对其所负责保藏 的菌种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方法保藏,避免菌 种的污染或死亡。
Mycelium radiating from an alginate bead on an agar plate. © M.Ryan / Mycologist 15: 66-69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
玻璃化技术
就是用极快的冷却速率,使细胞及其所处的溶液来不及形成冰 晶,一下子以“非晶体”的方式固化下来,可以阻止冰晶体对细胞的 破坏作用。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与洁净室管理技术培训班,北京,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