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合集下载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概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规模等。

2. 故宫的建筑特点:宫殿布局、建筑风格、工艺技术等。

3. 故宫的艺术价值:文物藏品、书画、陶瓷、玉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故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故宫的兴趣。

2. 讲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介绍宫殿布局、建筑风格、工艺技术等,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建筑之美。

3. 分析故宫的艺术价值:介绍文物藏品、书画、陶瓷、玉器等,引导学生欣赏故宫的艺术之美。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故宫建筑示意图,并简要介绍其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开展故宫主题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陶瓷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绘画示意图和简要介绍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故宫》教案设计

《故宫》教案设计

《故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故宫的由来、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和描述故宫的建筑特色。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故宫的由来、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和描述故宫的建筑特色。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有关故宫的图片、视频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PPT。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温馨整洁。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故宫吗?它是中国古代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下面我通过PPT向大家展示故宫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并说说你们对故宫的了解。

(教师出示故宫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描述。

)2.感知故宫(15分钟)教师: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办公和接待外宾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它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教师播放故宫的视频资料,学生观察并做记录。

)3.探究故宫(30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故宫的建筑特点?请你们说一下。

(学生观察记录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故宫的建筑特点。

)教师:非常好,故宫的建筑特点主要有:屋顶是黄色琉璃瓦,屋顶上有许多飞檐斗拱;宫殿的门和窗户是红色的,并且有特别美丽的图案;故宫的院落布局严谨,即前有门、后有院,左右对称等。

这些特点是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一致的。

4.历史意义(15分钟)教师:故宫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见证了明、清两个皇朝的辉煌,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体现。

(教师讲述故宫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建造背景、使用年限、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故宫的由来、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介绍
本教案致力于介绍中国宫殿建筑的瑰丽之美,重点聚焦于北京故宫,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设计理念以及文化背景。

目标
- 了解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 理解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

-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内容
1. 中国宫殿建筑的历史和特点(200字)
- 介绍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帝王的王陵、祭祀建筑到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

- 说明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如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红色
墙体等。

2. 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300字)
- 介绍北京故宫的建筑组成,包括外城、内城、三大殿和后宫。

- 解释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理念,如朝向、单行对称和
倍数对称等。

- 分析北京故宫建筑的文化意义,如尊重天地、强调君权等。

3. 学生参观北京故宫的体验(200字)
- 鼓励学生亲身参观北京故宫,感受宫殿建筑的氛围和美感。

- 引导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观察建筑细节,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
内涵。

- 鼓励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创作,表达对北京故宫建筑之美的
理解和感受。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宫殿建筑的瑰丽之美以及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文化背景。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故宫》教案(精选3篇)

《故宫》教案(精选3篇)

《故宫》教案(精选3篇)《故宫》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法与学情分析:本课语言简洁生动,犹如一幅详细的工笔画,教材内容不难理解,不必细细分析,讲解,破坏语言美感。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细读、精读、品读,有感情地读,再现出故宫这一幅美丽的画卷,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爱美的情趣,增强语言感受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自行选择内容学习,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并以不同的方式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故宫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的宫殿——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

通过课件感受到故宫的美,带上大家那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智慧的心,咱们到字里行间去旅行,来一次独特的集体旅游。

高中历史6.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6.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故宫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建筑上的主要特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故宫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包括五部分内容: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实际上就是从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概括讲述了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这些内容讲两课时。

本课的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由骆宾王的诗句引出古代宫殿建筑的主导思想──通过规模庞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表现王朝的巩固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宫殿的实际使用意义。

第二,北京故宫的巨大价值──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关于中国历代皇宫相继损毁的原因,教材并未直接说明,这里作一解释。

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虽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但却极易为火灾、兵燹所毁损,特别是中国古代有一种恶劣的传统,就是新兴王朝大都习惯人为地毁灭前朝的宫殿、都城,认为这样可灭掉上一代政权的“王气”,使其永远不得复辟。

当然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是它的历史代价是惨重的,中国古代宫殿几乎都毁灭了,只有明清故宫是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皇宫。

清军入关后直接承继了这座宫殿,并未做大的改造,特别是清朝灭亡后,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样就使北京紫禁城完好地保存下来。

关于故宫与世界其他几个著名宫殿的比较,可参考以下几个数字。

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建筑面积不到故宫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相当于故宫的九分之一;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号称欧洲最大的宫城,面积还不到故宫的一半;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故宫的十分之一;日本东京的皇宫面积尚不及故宫的三分之一。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故宫博物院》的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的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故宫的布局和建筑特点。

(2)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欣赏故宫的艺术价值。

(3)采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宫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宫的概况: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

2. 故宫的布局:外朝、内廷、御花园等。

3. 故宫的建筑特点:宫殿、楼阁、殿堂、园林等。

4. 故宫的艺术价值:绘画、书法、陶瓷、玉器等。

5. 故宫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文化交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故宫的布局、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故宫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故宫的布局、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故宫,亲身体验古建筑的魅力,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宫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故宫的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故宫的布局、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故宫,亲身体验古建筑的魅力,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故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

教学难点:1. 故宫建筑的细节构造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故宫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故宫的建筑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故宫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2. 教师讲解故宫的建筑风格和构造特点,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听讲解,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

1. 教师展示故宫的艺术品图片,如瓷器、书画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艺术品的特点和美感。

3. 教师讲解故宫艺术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龙纹瓷器的历史意义等。

4. 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解,了解故宫的艺术价值。

四、文化遗产保护(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看法。

3. 教师介绍故宫博物院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措施。

4. 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故宫的感悟和认识。

3. 教师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故宫,亲身体验其建筑美感和艺术氛围。

2.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文物修复、举办文化遗产保护讲座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学会欣赏古代建筑和艺术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故宫的艺术价值和代表性文物。

教学难点:1. 故宫建筑群的布局和构造。

2. 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故宫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故宫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故宫建筑群(15分钟)1. 教师讲解故宫建筑群的布局和构造。

2. 学生通过课件和实地考察,了解故宫的主要建筑和功能。

三、故宫的艺术品(15分钟)1. 教师介绍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特点和代表性文物。

2. 学生欣赏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文物的保护与传承(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物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意义。

2. 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和传承文化。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地考察和欣赏文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故宫的建筑风格与技术(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故宫的建筑风格,如斗拱、飞檐、琉璃瓦等。

2. 学生通过课件和实地考察,了解故宫的建筑技术特点。

七、故宫的日常生活与习俗(15分钟)1. 教师介绍故宫的日常生活和皇家习俗。

2. 学生通过课件和实地考察,了解故宫的生活场景和传统习俗。

八、故宫的文化活动(15分钟)1. 教师讲解故宫的文化活动,如科举考试、宫廷艺术等。

2. 学生欣赏故宫的文化艺术品,了解其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第1课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了解北非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认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二)学科指导意见:
1、基本要求:了解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故宫所体现出来的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2、发展要求:认识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故宫的建筑时间、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知道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知道故宫博物馆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知道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中轴线;了解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四)重难点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
二、课前预习(填空题)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故宫,旧称________,始建于___朝______年间。

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仍爆出原有的_____未变。

②位置:原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③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_________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___和北部的_____两部分。

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____、____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_____之美;内廷以______为中心,后面是_______,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风格具有____之美。

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____方,体现一国之君“__________”的传统观念。

④遵循原则:以______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外朝建筑多用___数,内廷多用___数,___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布置在故宫的_____线上,共同矗立在巨大的三层____上。

①太和殿:俗称“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____门、端门、____、太和门。

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____形式。

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___、冬至、_________及__________、命将出征等。

②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___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_________之用。

③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____法,每年____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
_____,殿后面有最大的御路石__________。

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内廷是皇帝和家眷的_____区。

后三宫是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的两侧是众妃嫔居住的________,西六宫南侧是_______。

坤宁宫北面是______,是专供游乐的地方。

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________所在地。

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①建筑思想:除了满足帝王_____、_____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突显_________;故宫布局井然有序,突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____线,突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_____秩序。

②建筑特点:整体气魄宏大,在细部装饰上非常____,__色和__色构成了故宫的主色调。

三、教学设计(教案)
(一)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故宫的修建:
时间: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历史沿革: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仍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未变,明朝14位和清朝10位皇帝先后在住在这里,统治长达491年。

2、故宫的位置:
明清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

紫禁城位于城的中心,平面呈长方形,四边城墙各有一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3、故宫的布局
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

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饱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命令的场所。

建筑风格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和慈宁宫等,是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

建筑风格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二)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1、三大殿及三台
三大殿是外朝宫殿的主体建筑,最初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加上东边的文华殿、西边的武英殿合称“外朝”。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代表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宫殿。

明清两代,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皇帝启用太和殿。

3、中和殿:规模最小,主要用于皇帝大典前短暂休息的地方。

4、保和殿: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地方。

殿后面的云龙石雕。

(三)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
1、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

2、后三宫:跨过乾清门,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台基只有一层。

3、东西六宫:后三宫的两侧分别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
4、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型,是清朝后期的政治中心,同光两朝,曾是“垂帘听政”的地方
5、御花园:供皇帝及家眷游乐的地方
(四)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故宫博物院概念——我国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文物包括实物与图书文献两大类
(五)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1、建筑思想: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体现等级制度。

故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

故宫继承了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

(1) 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主要体现是“中轴线”
(2) 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3) 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
修建时间、历史沿革
位置 基本布局:外朝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内廷的主要建筑 及其功能、特点 故宫建筑遵循:封建传统礼制、阴阳五行学说
三大殿及三台
太和殿:名称、建筑特点、艺术效果、用途 中和殿:用途
保和殿:用途;云龙石雕
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养心殿 东西六宫
御花园
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馆:涵义、特点、藏品种类、陈列方式
建筑艺术的瑰宝:建筑思想、建筑特点、中轴线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三大殿 内廷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