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责任体系制度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内容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内容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内容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责任落实。

企业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人,明确他的职责和权力;设立安全生产责任部门,明确各个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明确工作机构的职责和管理权限。

二、措施落实。

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措施,并落实到位。

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员工遵守;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保证操作规范;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准备好各种应急措施。

三、培训落实。

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安全知识宣传等;要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

四、监管落实。

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强对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执行。

五、提升落实。

企业要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坚持的原则,通过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培训落实、监管落实和提升落实五个方面的内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指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科学、规范和有效,各级领导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实施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使企业安全生产从上到下有条不紊、有序有力地开展。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如下:一、五落实1. 安全生产政策的落实:企业应分析采用的管理模式、现有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制定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使之成为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将安全生产政策落实到公司的各级管理层次中,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2. 安全生产组织的落实: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包括生产流程、人员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

3. 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备、可操作的安全生产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安全生产知识普及计划等。

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制度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够使制度得以落实和执行。

为了保障落实制度,企业还需要制定明确的制度执行和监控机制。

4. 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之一,各级领导人员要履行好安全生产责任。

要对全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将员工安全生产责任融入到员工晋升、奖励等方面。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还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提出相应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有序开展。

5. 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企业要制定完备合理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组织措施,相应的有针对性地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此外,企业还需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员工和企业财产和声誉。

二、五到位1. 到位责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

根据企业法人制度,企业领导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将职责制度落实到位,对下级岗位的有关人员负责、有力、有为、用心。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助于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面、有序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其中,"五落实五到位"制度是指五个落实要素,即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和整改落实,以及五个到位要求,即到位宣传、到位建设、到位教育、到位监管和到位应急。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五落实五到位制度。

一、责任落实: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岗位和单位,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

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将其逐级下达到每个岗位和个人,明确各级责任、任务和目标。

同时,要加强对责任的考核和激励,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失职、渎职、乱职行为进行问责。

二、制度落实: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修订和完善制度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制度要明确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应急演练等方面的要求,并对相应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员工熟知制度内容,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工作。

三、措施落实:措施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企业要确定并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设施的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作业规范等。

同时,要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在实施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环境,做到措施合理、科学,且易于操作。

四、检查落实: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机制,明确检查的频次、内容和责任人。

检查要全面、细致,包括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作业操作的规范等方面的检查。

检查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并追踪督促整改。

同时,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整改落实: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企业要及时组织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

整改要有具体的措施和时间安排,整改计划要明确,并落实到岗位和责任人。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位。

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举办安全生产主题活动等方式,增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认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要加强对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

要加大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要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要加强对各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及时整改隐患,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六、总结。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严格落实责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是指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及规范,实行全过程安全控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健康、持续、顺利发展。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详细介绍: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履行责任的责任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安全投入的机制,确保安全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要明确安全管理部门成员的职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的落实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规范化、制度化等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档案系统、安全分析评估制度、安全检查评估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各类管理制度,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企业要建立安全评估机构,确保安全评估工作规范、科学、严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化制度、检查制度、安全认证制度和安全监测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保障管理制度等各类制度,确保全员安全、全流程安全。

四、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及规范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及规范,遵循国家、行业和企业安全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生产安全标准,确保生产全程符合安全标准及规范。

企业要建立生产标准制度、安全管理指导制度、施工安全标准制度等各类制度,确保全方位、全流程的安全控制。

五、实行全过程安全控制企业必须实行全过程安全控制,从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到报废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程跟踪和控制,实行全员安全培训,加强技术培训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是企业标准化安全生产的重要指导目标,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一、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三、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四、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五、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六、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五到位)2015年3月1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安监总办〔2015〕27号,以下简称《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为了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好《五落实五到位规定》,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快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特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制定《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近年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但是,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事故总量依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责任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

企业是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市场主体,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其中企业领导责任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分析近年来的事故可以发现,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管理薄弱等造成的。

只有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领导责任,从源头上把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包括制度、责任、权力、义务等安全管理要素的有机结合,用于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是指在建立和运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落实和到位:一、责任落实到人。

将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每一位员工,使所有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安全负有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使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

二、责任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责任能够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将责任分解到各个层级和各个岗位,形成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格局。

三、制度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标准、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确保制度的全面、准确、有效执行,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文化落实到位。

营造安全生产文化,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强化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关注的良好氛围,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的文化内涵和行为准则。

五、监管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和制度的行为进行追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

总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培育文化和加强监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五落实五到位
总经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新
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落实,2015年3月1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五落实五到位》(安监总办2015]27号),内容包括:
(1)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领导小组
成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承担相应责任。

(2)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必须落实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3)完善并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成立安全生
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4)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绩效考核
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5)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安全投入到位,
安全培训到位,并向社会公示。

(6)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
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
责任体系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制度如下:
第一条: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亲自动手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统一部署、指挥、推动、督促。

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包括: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

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党组织书记要和主要负责人共同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领导责任,也要抓安全、管安全,发生事故要依法依规一并追责。

建立统一领导、科学指挥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
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安全生产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作出决策部署。

党组织书记和主要负责人,每半年组织开展1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同时,督促副职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第二条: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按照“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

领导班子成员中,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既要对具体分管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始终做到把安全生产与其他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所有领导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分管什么工作,都必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担负起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副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协助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具体领导;其他副职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支持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
职的工作,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副职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全方位、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隐患整改责任,督促隐患和问题整改。

第三条: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主要负责人担任,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促进安全生产与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步协调进行,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效率。

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定期分析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统筹、指导、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建立完善安委会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安委会会议,切实发挥安委会研究部署、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

第四条: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予以保障。

同时,配齐配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鼓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
资格证书,可适当外聘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五条: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并严格履职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定期向党组织书记、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业绩考核部门报告考核结果,并与业绩考核和奖惩、晋升制度挂钩。

报告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内容。

第六条: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并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确保责任制落实到位。

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
用,加大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隐患排查整改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积极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改善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加强企业安全素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健康、文明、和谐的安全生产价值观,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和职工的思想意愿和行动自觉。

每年组织开展全员岗前培训教育,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主要负责人、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坚持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现场带班、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和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达标活动,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重视职业病防控,按规定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和条件。

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向劳动者如实告知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职
业病防护用品。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按照规定制定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改进完善预案。

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进行效果评估。

发生事故要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效处置,防止延误救援、扩大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