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含答案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长相思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辋.川(wǎnɡ)木槿.(jǐn)黍.米(sǔ) 涟漪.(yī)B.停泊.(pō) 旷.远(kuàng)清斋.(zhāi) 河畔.(pàn)C.粮饷.(xiǎng) 竹笋.(sǔn)聒.噪(ɡuō) 吹拂.(fó)D.悲吟.(yín) 荠.麦(jì)怆.然(chuàng) 危樯.(qiánɡ)项,“黍”应读“shǔ”。
B项,“泊”应读“bó”。
C项,“拂”应读“fú”。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迟:晚。
漠漠..水田飞白鹭漠漠:形容广漠无际。
B.危.樯独夜舟危:危险。
予怀怆然..怆然:悲伤的样子。
C.煮芹烧笋饷.春耕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难赋深情..深情:深厚的感情。
D.身向.榆关那畔行向:朝着。
故园..无此声故园:家乡。
项,迟:慢。
B项,危:高。
C项,深情:这里指深切的悲痛之情。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D.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项,“算”为领字,后面应停顿。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项使用了比喻,其他三项均使用了拟人。
5下列各项中,对诗句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选用了“漠漠”和“阴阴”两个叠音词。
“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写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旅夜书怀》《新城道中》《积雨辋川庄作》《扬州慢》《长相思》

①广漠空蒙、积满水的田间,白鹭翩翩起 飞;幽深茂林中黄鹂互相唱和。
②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有色彩 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写动 态,一写取声音,③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积 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极妙地表现 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3、鉴赏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特 点。 寓情于景的手法,写诗人隐居山林之乐。在山中松林 下,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写清 幽孤寂,实际上写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厌倦。 4、鉴赏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用两个典故,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 绝俗念,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野老,诗人自谓。 此二典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新城道中(其一)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为什么不直说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 檐间连绵雨声呢? 诗人正想去山里,连绵阴雨天突然晴了。 一是“东风” 善解人意,“我”要进山,东 风为进山创造了条件,有委婉表达之妙。二是 因诗人想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故对檐间没完 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 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 了。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昔 日
今 日
“竹西佳处” “名都” “春风十里” 繁华 对比 热闹 (虚写) “青楼梦好” 昔盛 今衰 “空城” “荠麦青青” 破败 的感 (实写) “废池乔木” 荒凉 伤 “清角吹寒
《旅夜书怀》《新城道中》《积雨辋川庄作》

在诗歌的第二和第三联中任 选一联,试分析其意境美。
示例:①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 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 初日象挂着铜钲。②诗人用比喻的 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 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③同时诗人 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
示例:①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 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②诗 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活了“野桃”、 “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 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③ 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 乐。
田园生活 田园风光 隐逸生活
淡泊情怀
积雨、空林 烟火、饷东菑 漠漠水田、白鹭 阴阴夏木、黄鹂 观朝槿 折露葵 野 于与 人世 无无 碍争
旅 夜 书 怀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折回成都, 投奔严武。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 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 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 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连用两典 ,一正用一反用,书写诗人 宁静淡泊自然的心境。 野老是诗人自谓:我早已去机心,绝 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 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可以免除尘世 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 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 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共同构成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 ——表现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 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 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山下
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把饭菜准
备好,便提携着送往
东面田头——男人们
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
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如下是有关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第一首:《村行》唐·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译文】:春天过了一般的时节,在南阳西部,柔软的桑叶覆盖了整个村庄。
轻风吹拂下,垂柳轻轻摇曳,细雨点点洒落在回塘上。
牧童披着蓑衣,歌声悠扬,篱笆边,穿红裙的少女悄悄张望。
我解开半湿的行装,主人热情地端上了鸡肉和米饭。
【简析】: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绘,不仅表现了春天乡村的美丽风光,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温情的乡村画卷。
第二首:《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奏着琴弦,又发出悠长的啸声。
在这深邃的树林里没有人知晓我,只有那明亮的月亮前来与我相对照。
【简析】:这首诗通过“独坐”、“弹琴”、“长啸”、“深林”、“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个超脱尘世、静谧安宁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第三首:《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译文】:在朦胧的野烟之中,有一座桥梁若隐若现,我站在石矶的西侧,向正在溪水中悠然自得的渔船询问那传说中的桃花源究竟位于何方。
整日里桃花瓣儿随波逐流,如同粉色的蝴蝶在溪水间翩翩起舞,那传说中隐藏着桃花源的洞穴在哪呢?【简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一座桥梁若隐若现,仿佛悬浮在野烟之上;诗人在石矶旁向渔夫询问桃花源的所在,暗示了对传说中的桃花源记那种理想世界的追寻。
第四首:《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友准备好了鸡肉和黄米饭,邀请我来到他的乡村之家。
绿树环绕着村庄,青山在村郭之外斜斜地延伸。
2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五、《长相思》 1.清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 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纳兰明珠。22岁进士中 第后被康熙留在身边担任侍卫,30岁时患急病去世。
他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感情真挚浓烈, 景象逼真传神,却又流露出淡淡忧伤,被称为“纳兰 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扬州慢》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 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 景象。作者以反衬作起笔,概写劫后扬州荒凉,抒发 《黍离》之悲。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诗中当年扬州 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
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对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
代表作品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鸟鸣涧》 《使至塞上》,作品收入《王右丞集》。
2.厌倦官场的声音——《积雨辋川庄作》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唐玄宗后期,日渐骄奢,权臣杨国忠与李林甫等奸臣当 政,贤相直臣受排挤,朝政混乱,社会黑暗。王维厌倦 官场生活,晚年曾经在此隐居,“居常蔬食,不茹荤血, 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信奉佛教,寻访山林,《积雨辋 川庄作》是在此隐居时所作。
3.寓情于景、于事 前三联写了“东风”“晴云”“初日”“野 桃”“溪柳”等景物,无不给人以清爽愉悦之感,这也 正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最后一联叙述农家之乐也 是写诗人之乐。
《扬州慢》 1.虚实相生 上阕“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作者想象中的昔 日扬州繁华的景象,虚写。“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青”,虚实结合。下阕虚写杜牧故事,虚实结合写二十 四桥。虚实对比突出昔盛今衰的感慨。
《旅夜书怀》 本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诗人借眼前之景抒 写心中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此时的他就似这飘 零的沙鸥,转徙江湖,从而写出了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 景况,反衬了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 情。
乐府(44首)

乐府(44首)1、《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塞下曲》王昌龄〔唐代〕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秋夜曲》王维〔唐代〕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桃源行》王维〔唐代〕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5、《清平调·其三》李白〔唐代〕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6、《行路难·其三》李白〔唐代〕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7、《长相思·其一》李白〔唐代〕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8、《蜀道难》李白〔唐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宣.泄寒暄.渲.染喧.宾夺主B.门扉.徘.徊悱.恻文采斐.然C.青冥.沧溟.薄暝.死不瞑.目D.谛.听孝悌.啼.哭涕.泗横流【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xuān,xuān,xuàn,xuān;B项,读音依次为:fēi,pái,fěi,fěi;C项,均读míng;D项,读音依次为:dì,tì,tí,tì。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蒸藜黄鹂露葵海鸥B.危樯絮帽西崦春耕C.解鞍荠麦窥江俊赏D.豆蔻榆关聒碎凄惋【解析】D项,“凄惋”应为“凄婉”。
【答案】 D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樯独夜舟危:高漠漠..水田飞白鹭漠漠:形容广漠无际B.官应.老病休应:应该阴阴..夏木啭黄鹂阴阴:幽暗的样子C.煮芹烧笋饷.春耕饷:用食物款待别人杜郎俊赏..俊赏:眼光很高的鉴赏D.聒.碎乡心梦不成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予怀怆然..怆然:悲伤的样子【解析】B项,“应”意为“认为是、是”。
【答案】 B4.下列诗句或词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D.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解析】C项,“算”为领字,后面应停顿。
【答案】 C5.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________;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________。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________。
①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②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③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备战2022高考语文提升训练12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含解析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提升训练12 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根底稳固层]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危.樯独夜舟危:形容词,高奉命于危.难之间危:形容词,危险B.犹厌.言兵厌:动词,厌恶夫晋,何厌.之有厌:形容词,丑恶C.纵.豆蔻词工纵:连词,即使,纵使白日放歌须纵.酒纵:动词,放纵D.山中习静观.朝槿观:动词,看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观:名词,景象B[B项,“何厌之有〞的“厌〞,意为“动词,满足〞。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说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夜雪.初霁雪:名词作动词,下雪B.聒碎.乡心梦不成碎:使动用法,使……碎C.中原北.望气如山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隔叶黄鹂空.好音空:形容词作名词,空的D[D项,形容词作动词,空有。
]3.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夜书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夜书怀》中表现作者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夜书怀》中,作者以沙鸥自况,抒发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野外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辋.(wǎng)川东菑.(zī) 朝槿.(jǐn)B.危樯.(qiáng) 铜钲.(zhèng) 西崦.(yān)C.饷.(xiǎng)春耕初霁.(jì) 荠.(qí)麦D.怆.(cāng)然豆蔻.(kòu) 窥.(kuī)江【解析】B钲:zhēng,C荠:jì,D怆:chuàng。
2.下面对《积雨辋川庄作》颔联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述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B.水田与白鹭两种景象互相映衬、配合,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形成色彩浓淡的差异。
D.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
【解析】无“画中有诗”。
3.下面对《旅夜书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
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
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
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冷寂得很。
B.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C.后四句即景抒怀: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
“官应老病休”是说官职本来应该因自己年老多病而罢休。
对此诗人并未有什么不满。
D.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
此诗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解析】“官应老病休”本是反话,诗人的本意是说官并非因“老病休”,此句表现了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4.对《扬州慢》词中表现“黍离之悲”的诗句所作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 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一个“名”字,表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市;“竹西佳处”,以杜牧诗句进一步表明扬州的声名远播。
总之,开篇八字,即写出耳闻目睹的扬州繁盛景象。
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引杜牧诗句,想象往昔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热闹兴旺;“尽荠麦”,则表明今日映入诗人眼帘的,竟是一片荒凉。
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诗人赋物以人格化,一个“废”字,深刻揭露金兵罪恶的铁蹄对扬州的践踏,对繁华的破坏;如今连水和树都憎恶侵略战争,更况人乎?D.“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如果说上面所写均是视觉与感觉形象的话,此句则写了听觉与感觉——一座空城,更映衬出“清角吹寒”的凄冷和荒凉,更凸现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解析】A项的表述,不符合试题的要求——试题要求“表现《黍离》之悲”,而本项所表述的则是昔日扬州的繁华,可见与题意相悖;再者,昔日的繁华,完全是诗人想象中的境界,但本项中却用了耳闻目睹....一词,显然错位了。
二、语段精读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5.这首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案】__拟人、比喻、对偶。
__6.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何特点?【答案】__写景与叙述相结合。
前三联以写景为主,后一联以叙述为主。
__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__表达了诗人出巡路上的喜悦之情。
__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8题。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__思乡之情。
__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范成大黄鹄飘然下九关②,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③,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注】①周子充:周必大,字子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大臣,为人刚正。
奉祠:宋代所设祠禄之官,不需任职,只领俸禄。
周在孝宗时期遭权奸排挤,请祠得到批准。
②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善高飞。
九关:天宫九重关门。
③倾盖:车盖倾斜,停下车子。
盖,车盖。
《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江船载月、月客同回,诗人想象周子充的归乡之途,有明月为伴,充满诗情画意。
B.诗中“沾巾”一词语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诗相同。
C.结尾诗人抒发感慨,虽然再会之期难料,但尚可喜的是彼此鬓未斑白,来日方长。
D.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写离别不落凄切缠绵的俗套,情感豁达慷慨,深沉而爽朗。
【解析】“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诗相同”错。
本首诗中的“沾巾”是离别之泪,而王勃诗中是不要流泪。
10.请从“送归”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__①有对友人的赞美欣赏,周子充归去如黄鹄飘然而去,有明月相伴,洒脱不羁,飘逸自在。
②有对友人的劝解宽慰,离去并非博得高名,既然身退,还是姑且开怀面对。
③有对友人留恋和对重逢的期许,曾经相知情深,虽然别后无期,好在我们还鬓未斑,犹可期许。
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③。
【注】①鸣髇血污:鸣髇(xiāo):即鸣镝,是一种响箭。
《史记·匈奴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
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
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D)A.“落日塞尘起”开篇营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下文“胡骑”“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却终究不堪一击,令人痛惜。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二句,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
词人以“季子”自比,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写自己因倦于宦游,意欲归隐田园,植橘置产。
表达了词人辗转官场,经历沧桑后,归于恬淡,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
E.全词上阕颇类英雄史诗开端,下阕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多处用典故寄寓情志,颇见雄豪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12.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__①少年时意气风发、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
作者以“季子”自拟,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
②欲归隐却仍心系国事的矛盾心态。
作者“欲去江上”种橘置产,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只须谋“富民侯”之安逸清闲。
实则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欲去而不忍去的矛盾心情。
③壮志难酬,年华易老的愁苦愤懑。
“今老矣,搔白首”与上阕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深忧时不我待,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
__四、高考热点13.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王老师的短信留言,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王老师,您好!我是你的学生小明。
在高中学习中,我的成绩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这都是您不放弃耐心见教的结果。
您精湛的教学技艺,令同学们十分看重,今将劳燕分飞,谨祝教祺!【答案】①__“建树”__改为__“进步”__;②__“见教”__改为__“帮助”__;③__“看重”__改为__“敬重”__;④__“劳燕分飞”__改为__“分别”__;⑤__“教祺”__改为__“工作顺利”__。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
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____①____,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
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的本义。
于是,人们纳闷了:____②____,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
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
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____③____,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答案】__①由“日”和“月”组成;②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③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__1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第二次发射遭受失利,这并非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第一次失利,却很可能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一次失利。
其实只要我们做足了充分准备,科学实验是可以避免失败的。
另外,失败的经历也会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只要牢记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就一定可以避免失败再次发生!①做足了充分准备,科学实验也不一定能避免失败。
②__失败的经历不一定会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__。
③__牢记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不一定可以避免失败再一次发生__。
五、读写创新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
就一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
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
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
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