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高一物理必修一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 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
Kg,以v0 = 2m/s的初速度沿山 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 30 路程x = 60m,求滑雪人受到的 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导出公式:vt 2- vo 2 =2ax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 的位移。 N
f
O
F
G
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 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 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 移等。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 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牛顿第二定律 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运动 学量)。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 解决问题(一)
高一物理 明龙
一、牛顿第二定律
复习: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力 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跟合力方向相同。 2、公式:
F=ma
注意:(1)同时性 (2)同向性
二、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 :v = vo+a t 位移公式:x= vot +at2 /2
静止开始经过16m时, 速度为16 m/s, 求
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答案】80N
F
【练习2】用弹簧秤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
上做匀速运动, 弹簧秤的示数是0.40N. 然后
用弹簧秤拉着这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1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2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 F/m(k=1)→F=ma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3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六节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4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物理的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与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

以下是对这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2.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定义为位移随时间的导数。

3. 加速度定义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是正、负或零。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保持不变。

5.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产生相等大小、反向作用的反作用力。

三、机械能与动量守恒1.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定义为1/2mv²,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2.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闭合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4. 动量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性质,定义为质量乘以速度,p = mv。

5.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当系统内部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四、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1. 万有引力是质点间由于引力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质点间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2.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质点之间的引力关系,F = G * (m₁m₂/r²),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量。

3.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的,大小为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4. 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动时,其运动受到地球引力的约束,成为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

通过对高一物理四个单元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牛顿定律和运动守恒定律的应用。

这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是理解和掌握后续物理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关键。

高一浙江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浙江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浙江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物体加速度变化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2. 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的引力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成正比3.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成力为矢量和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力4. 惯性、摩擦力和弹力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摩擦力: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弹力:弹性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物体间热能的传递2. 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物质内部热能的传递热辐射:通过热辐射传递热能3. 物质的热膨胀性质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4.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力对物体做的位移相关的工作三、光学1. 光传播的直线性和光的反射光传播的直线性: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线遇到边界时改变传播方向2.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光的色散:光经过折射后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光谱3. 镜子成像和透镜成像镜子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或孔径后发生偏离的现象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描述物体带有电性质的性质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电势场2. 静电场和电势差静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电势差:单位正电荷从一点到另一点所做的功3. 电流和电阻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电阻: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4. 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导体、电源和元件组成的环路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引起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机械波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的机械波传递声能2. 声音的特性和声速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质等特点声速: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3. 声音的反射和共鸣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声音的共鸣:声音与物体固有频率相符时共振增强4. 噪声与保护噪声:超出人耳可接受范围的声音噪声保护: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上是高一浙江物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高一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些知识点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引起物体形状、速度和方向改变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通常用矢量表示。

力的两个重要性质是大小和方向。

大小决定了物体所受的力的强度,方向则决定了力对物体的影响方向。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运动规律与力的关系。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需要外力作用才能改变其状态。

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该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来自于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且大小与方向相等。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将这些力按照一定的法则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与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研究物体运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有关物理量。

四、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引力,该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 = mg表示,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五、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或滑动的力。

归纳高一物理知识点

归纳高一物理知识点

归纳高一物理知识点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一、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它身上的力,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重力1.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2.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重力的公式为F=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三、运动的描述1. 位移:物体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位移。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

4. 动量: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5.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所有力都是成对存在的。

四、功和能量1. 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功的公式为W=Fs,其中F为力,s为位移。

2. 功的单位为焦耳(J)。

3. 能量: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动能、势能、热能等。

五、机械波1. 机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

主要包括横波和纵波。

2. 波长是波的周期性特征,表示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

3. 频率是波的周期性特征,表示单位时间内波的振动次数。

4. 波速是波传播的速度,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六、电学基础1. 电流:电荷的流动。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来描述。

2. 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也可以理解为电势差。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4. 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可以表示为I=V/R。

七、光学基础1. 光传播的直线性: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反射现象。

3. 光的折射: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现象。

4. 光的色散: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角度不同,造成分散现象。

八、热学基础1. 热量:物体传递的热能。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1.物理量与单位-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和物质的量-衍生物理量:面积、体积、速度、加速度、力、功、功率等-国际单位制(SI):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常用单位换算: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力、功、功率等2.运动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 经常用于描述运动的公式:v = u + at, s = ut + 1/2at^2, v^2 = u^2 + 2as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4.力与运动-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和第三定律的应用-含有多个力的系统的平衡5.万有引力-引力定律: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6.动量与能量- 动量:p = mv-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内,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能:K = 1/2mv^2-动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非弹性碰撞或能量损失,则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7.工作、功和能量-功:W=Fd,其中W为功,F为力,d为位移-功率:P=W/t,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功与能量的转化-功率与能量转化的关系8.静电学-静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场强度:E=F/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场力,q为电荷量-电势差:V=W/q,其中V为电势差,W为做功,q为电荷量9.电路-电流:I=Q/t,其中I为电流,Q为电荷,t为时间-电阻: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电阻的串并联-电功率:P=VI,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10.光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球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

高一数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数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数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代数与函数1.1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应用1.2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应用1.3 指数、对数及其运算性质2. 几何与三角2.1 基本图形及其性质(如正方形、矩形等)2.2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3 圆、圆周角及其性质3. 概率统计3.1 基本概率问题的求解3.2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和相关性3.3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1.1 牛顿运动定律1.2 力的合成与分解1.3 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条件2. 电磁学2.1 电荷、电场与电势2.2 电流、电阻与电势差2.3 磁场与电磁感应3. 光学3.1 光的反射与折射3.2 镜子和透镜的成像规律3.3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以上仅为高一数学物理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下面将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和归纳。

一、数学知识点详解1. 代数与函数1.1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应用一次函数又称线性函数,其表示形式为y = kx + b,其中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截距表示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包括函数的增减性、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图像的平移和伸缩变换等。

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常常用于描述线性关系,如速度、利润等。

1.2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应用二次函数的一般表示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满足a ≠ 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顶点坐标、对称轴、零点和最值等。

在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常用于描述抛射运动、几何问题等。

1.3 指数、对数及其运算性质指数和对数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指数表示底数连乘的次数,对数表示在指数运算中的未知数。

指数和对数具有一系列运算性质,如指数运算和对数运算的互逆性、指数法则和对数法则等。

指数和对数的应用广泛,常用于解决指数增长问题、科学计数法、复利计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所以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相同。

表达式为。

(2)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与矢量性
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来说,它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只由它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

当它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这便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含义。

(3)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指明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关系,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决定的。

但是物体究竟做什么运动,不仅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比如一个正在向东运动的物体,若受到向西方向的外力,物体即具有向西方向的加速度,则物体向东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后,物体再在向西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向西做加速运动。

由此说明,物体受到的外力决定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而不是决定了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所受的合外力以及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共同决定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类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大小相等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作用点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性质相同不一定相同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个力的变化,不影响另一个力的变化
本文链接: ://..//xuexizongjie/28007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