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题做题经验之谈
行测图形推理复杂图形的快速识别与解答

行测图形推理复杂图形的快速识别与解答在行测考试中,图形推理是一个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尤其是面对复杂图形时,更是容易感到无从下手。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复杂图形推理其实也并非难以攻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针对复杂图形的快速识别与解答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复杂图形的特点。
复杂图形往往元素众多、排列组合多样、规律隐藏较深。
这就需要我们在观察时更加细致、全面,同时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寻其中的规律。
一、从图形的整体特征入手观察图形的整体特征是解题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从图形的对称性、封闭开放性、曲直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1、对称性对称性是图形推理中常见的考点。
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以及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等。
例如,如果一组图形中大部分都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观察对称轴的数量、方向是否存在规律。
2、封闭开放性判断图形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如果一组图形中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交替出现,或者封闭图形的数量呈现一定的规律,那么这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3、曲直性观察图形是由曲线构成、直线构成还是曲直混合构成。
有时,图形中曲线的数量、直线的数量或者曲直的交替情况会存在规律。
二、分析图形的元素组成在观察整体特征之后,我们要深入分析图形的元素组成。
1、元素种类查看图形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如果元素种类不同,可能存在元素替换或者元素增减的规律。
2、元素数量计算图形中某种元素的数量,比如点的数量、线的数量、面的数量等。
这里需要注意,不同的图形可能需要计算不同的元素数量,比如三角形的数量、四边形的数量等。
3、元素位置关注元素在图形中的位置关系。
比如,元素是在图形的内部还是外部,是在顶点、边还是中心位置等。
三、留意图形的叠加与遍历1、叠加图形的叠加包括直接叠加、去同存异、去异存同等方式。
当我们发现一组图形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时,可以考虑叠加的规律。
2、遍历如果一组图形中包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出现的顺序和次数不同,那么可能存在遍历的规律,即每种元素都要在每个图形中出现且出现的次数相同。
中考几何解题技巧

中考几何解题技巧
中考几何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图形认知:首先要熟悉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练习和观察,掌握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 绘制图形:遇到几何问题时,尽量将图形绘制出来,并按照已知条件进行标记。
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出解题思路。
3. 利用几何定理和公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几何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和计算。
例如,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
4. 利用对称性质:如果题目中存在图形的对称性质,可以利用对称性进行推理和计算。
例如,利用对称轴或对称图形的对应部分相等的特点。
5. 利用反证法:有时候可以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或推理。
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所假设的条件是正确的。
6. 多角度思考:如果某种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7. 培养逻辑思维:几何问题常常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在解题过程中
要注重思考和推敲每一步的合理性。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结合上述技巧,可以提高在中考几何题目上的解题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公务员图形推理的题目特别难,感觉没有提升,怎么办

公务员图形推理的题目特别难,感觉没有提升,怎么办一、图形推理的复习和考试建议(一)复习建议1.图推的复习思维图推的练习不建议占用大块时间,可以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每天练习的题量不用多,但需要每天坚持练习,保持对图形的敏感度,同时,要学会总结图推的规律,建立思维体系。
2.图推的练习方法平时练习图推时,可以每天花十分钟做十道题,如果没有看出图形规律,先别着急看答案,而是先把这个题拍个照或记下来,白天有空时思考一下这道题,可能会“灵光乍现”,突然看出图形的规律,我自己就经常有这种体验,这样印象会非常深刻。
(二)图推考场思维在考场上,遇到一道一眼看不出规律的题,很容易陷入反复思考。
等你想通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其他模块时间不够了。
所以花生老师建议,在考场实战时,图推可以分三次来做:(1)以 10 道图推为例,在做判断模块时,先花 3-4 分钟把3-5 道简单题搞定;(2)在判断模块做完时,再回头花 2-3 分钟看看剩余的图推;(3)剩余的图推题目交给涂卡时再看,那时候经常会“灵光乍现”,即使没看出来,也没有遗憾,也不会耽误速度。
二、图形推理的定性分析记忆口诀:“屈臣氏整风”1.屈:曲线直线(1)题型特征: 图形线条很多;没有阴影;没有明显数量规律(2)案例茎图形都是纯曲线或纯直线,可以想到直线性的定性方法,135都是曲线图形,是一组;246都是直线,是一组。
2.臣:对称考察是不是对称图形。
(1)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旋转,图形样式不变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度完全重合(2)常见考点:对称轴的性质、数量、方向(三大哥),重叠、多条对称轴位置关系、分割数量(3)轴对称的提示:z、s、风车、太极、平行四边形;正三角形、五角星、正六边形分别提示 3、5、6 条对称轴(4)案例茎图形都是对称图形。
当我们想到对称性检验法时,146是轴对称的,是一个群;235是一个中心对称的群。
3.氏:相同或相似图形考察是否存在相同元素或存在相同图形;重叠部分和外部图形是否是相似的;内部图形和外部图形是否相同或相似。
初三数学做图形练习题技巧

初三数学做图形练习题技巧在初三数学中,图形练习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题型。
掌握好做图形练习题的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三数学做图形练习题的技巧。
一、理清题意,细致观察做图形练习题首先要理清题意,仔细观察图形的特征与要求。
掌握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当遇到一道要求计算面积的题目时,要先确定图形是什么类型的。
是矩形、三角形还是梯形?再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所需的边长或高度等信息,最后应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二、图形画法要规范准确在做图形练习题时,图形的画法要规范准确。
应该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来保证所画的图形的准确性。
例如,当遇到一道要求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题目时,要确保三边比例合理,三个角的度数正确,三个角的和为180度。
只有通过精确的画图,才能够确保题目解答的正确性。
三、善于应用几何定理几何定理是解决图形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做图形练习题时,我们要善于应用几何定理,通过几何关系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遇到一道要求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AA(或AAA)、SAS、SSS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推理证明。
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定理,才能够在图形练习题中游刃有余。
四、灵活运用解析几何方法解析几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图形练习题时,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解析几何的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和利用坐标计算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遇到一道要求证明平行线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坐标系,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斜率的关系来进行证明。
灵活运用解析几何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解答图形练习题。
五、多做题,积累经验最后,多做图形练习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我们能够熟悉各类图形的性质和应用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解题技巧。
除了课本上的习题,我们还可以找一些其他的题目进行练习,如参加奥数、竞赛题等。
三角形几何题解题技巧

三角形几何题解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在解三角形几何题时,一个超级重要的技巧就是标记已知条件呀!就好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先把地图上的关键点标记出来一样。
比如说有个题告诉你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条边,那你就得赶紧把这些已知的宝贝给标记好,这样解题不就有方向啦!
2. 哇塞,要特别注意特殊三角形啊!像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它们可都有独特的性质呢!就好比游戏里的隐藏技能。
比如遇到等腰三角形,马上就知道两腰相等呀,这能帮你在解题中找到好多关键信息呢,可不是超级有用嘛!
3. 嘿呀,画图绝对是个超棒的技巧!把题目中的三角形画出来,直观又清晰,就像是给题目拍了张照片。
比如说一个复杂的几何题,你画好图后,一下子就能看清各个边和角的关系啦,是不是很神奇呀!
4. 别忘了找等量关系呀!这就好比在一堆乱石中找到宝贝一样。
比如在三角形中,内角和始终是 180 度,这就是个很关键的等量关系呀,利用好它,
解题就能势如破竹啦!
5. 哇哦,转换思路也很重要哦!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条路呗。
比如,本来想用求角度的方法,发现不行,那就试试求边长啊。
这就好像本来想走前门,结果锁了,那咱就走后门呗,总能进去的啦!
6. 还有哦,多练习才能掌握这些技巧呀!就像学骑自行车,不练习怎么能骑得好呢。
多做一些三角形几何题,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啦!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这些三角形几何题解题技巧,能让你在解这类题时更得心应手,加油去运用吧!。
数学几何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几何问题解题技巧数学几何问题是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解决几何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几何问题解题技巧。
一、画图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第一步是画出几何图形。
通过准确地绘制所给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在画图时要注意几何图形的形状、比例和准确度。
二、利用已知信息解决几何问题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已知信息。
读题时要将已知条件逐一列出,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知信息,可以通过几何定理或公式来推导所需的结果。
三、几何定理的灵活运用几何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定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们。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需要将不同的几何定理相结合使用,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四、角度与边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时,角度与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几何图形中的角度和边的长度,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
利用角度与边的关系,可以推导出所求的结果。
五、相似和全等三角形相似和全等三角形是几何问题中常见的概念。
当我们遇到几何问题时,可以尝试通过相似或全等三角形来求解。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值相等,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相等。
通过应用相似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六、运用代数解题在某些情况下,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来解决。
我们可以用变量表示未知量,列方程,然后通过求解方程来得到答案。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相结合的情况。
七、结合图形推导有些几何问题无法直接得出结论,需要通过推导来解决。
我们可以在几何图形中引入辅助线或辅助点,通过推导和类似三角形等方法来解题。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数学几何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画图法、利用已知信息、几何定理、角度与边的关系、相似和全等三角形、代数解题以及结合图形推导等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以上的数学几何问题解题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图形推理答题技巧

图形推理答题技巧图形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以下是一些图形推理答题技巧:1.观察图形规律:在解答图形推理题目时,首先要观察所给的图形,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能包括形状、线条、数量、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2.尝试不同解题方法:对于图形推理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可以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组合关系、旋转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3.注意图形中的细节:在观察图形时,要注意图形中的细节,如线条的长度、角度、形状等。
这些细节可能会成为解题的关键。
4.推理出正确答案:在找到图形之间的规律后,需要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这个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力,尽可能多地考虑不同的情况和变化。
5.练习和总结: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图形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来熟悉不同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加深对图形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图形推理需要观察力、逻辑推理和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因为时间不足而影响答题质量。
图形判断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以下是一些图形判断的技巧:1.观察图形特征:在解答图形判断题目时,首先要观察所给的图形,注意其特征和变化。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形状、线条、数量、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2.分析图形规律:在观察图形特征后,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能包括对称性、组合关系、旋转方向等方面。
通过分析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变化和趋势。
3.比较相似图形:在图形判断中,有些题目会给出相似或相关的图形,需要对其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相似图形的特征和规律,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题思路。
4.运用排除法:当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时,可以尝试使用排除法。
通过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答案或选项,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效率。
5.总结经验教训:在完成图形判断题目后,需要总结自己的答题经验。
注意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答题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行测图形推理如何快速解题与提高准确率

行测图形推理如何快速解题与提高准确率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图形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图形推理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
那么,如何在图形推理中快速解题并提高准确率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熟悉常见题型和规律图形推理的题目类型多样,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常见的题型包括位置类、样式类、数量类、属性类和重构类等。
位置类题目主要关注图形元素的位置变化,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例如,一组图形中,某个元素可能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一定的格数。
样式类题目通常涉及图形的形状、线条的组合和遍历等。
比如,图形可能通过相加、相减、求同、求异等方式进行变化。
数量类题目则需要我们观察图形中元素的数量关系,如点、线、面、角的数量,以及笔画数、部分数等。
属性类题目侧重于图形的自身属性,如对称性、曲直性、封闭开放性等。
重构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平面图形来推断出立体图形的形状或者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只有熟悉了这些常见的题型和规律,我们在解题时才能迅速找到思路。
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解决图形推理题目的关键。
在看到一组图形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
先看整个图形组的大致特点,是相似还是差异较大;再观察局部的细节,比如某个元素的变化、线条的走向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特殊元素,如特殊的形状、颜色或位置突出的部分,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线索。
三、运用排除法和代入法当我们面对一道图形推理题时,如果一时无法确定规律,可以采用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观察和分析,先排除明显不符合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代入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将选项中的图形代入原题中,看是否符合所推测的规律,如果不符合则排除。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四、多做练习题熟能生巧,多做练习题是提高图形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题做题经验之谈怎样做图形题?寻找图形规律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 图形大小的变化2 图形旋转或移动及旋转方向上有无规律3 图形相对称或相似4 图形组合与叠加的变化5 图形阴影部分的变化6 图形构成元素数量递增或递减的变化7 图形构成元素笔画的相同或增减的变化8 图形构成元素移动方向的变化9 图形构成元素组成或分解的变化10 图形构成元素形状的变化11 多个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部分对于折纸题,建议大家平时多增强自己的空间立体感,主要是看立体图里的相邻面在平面图里是否相邻,这样会简单一点对于碎片拼接的题目,主要是看角和边的契合,一般拼出来的都是标准图形对于带有数字性质的题目,大家要按照数字题的思路来走图形推理系列练习已经五十多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资料拿出来和别人快乐的分享哦祝愿大家开心如意!下面是追加的网上的经验总结哦!图形推理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图形推理主要3个题型,1个是先给4个图形,找符合规律的图形,2是先给图形3个图片,推理右侧以给图形两个后面的第3个,3是图形折叠行判断推理能力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个人的判断推理能力的判定,能够反映出该人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
国家公务员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对象、内容都是非常复杂的,而工作的目标、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而,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判断推理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为更好完成日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
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
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
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
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
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
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
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
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
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
图形的大小变化解题技巧1、仔细观察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
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
2、找出规律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
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
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
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
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
3、选择正确答案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
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
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
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
考霸心经(二)---数运篇,秒杀数学运算题的无赖解法!大家好,我又来聒噪了!对于数学运算题,系统的解题思路我就不再罗嗦了,因为我相信任何一本公务员辅导教材的系统讲解都比我的只言片语强的多.不过有多少人能在紧张的心态下和有限的时间里把那些标准化的解题方法都施展开来呢?作为一个智商不高又极容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于是我逐渐琢磨出了一些不用正儿八经运算也能八九不离十做对题的"投机取巧大法",这里总结出来与大家共享.大法一:逐项递推法:对付数列式运算,且项数较大的情况。
例1:十阶楼梯,小张每次只能走一阶或两阶,请问走完此楼梯共有多少种走法?A.55B.67C.74D.89解:如果直接求算走十阶楼梯的各种情况,复杂而易出错.而如果逆向思维,假设只有一阶楼梯,只有1种走法;假设有二阶楼梯,则有2种走法(一阶两步和两阶一步);假设有三阶楼梯,则有3种走法(一阶三步,两阶一步一阶一步,一阶一步两阶一步);假设有四阶楼梯,则有5种走法(一阶五步,一阶三步两阶一步,一阶一步两阶两步,两阶两步一阶一步,两阶一步一阶三步),以上都是很快就能枚举出来的,一观察,1,2,3,5,明显的和递推数列,所以该数列延伸下去是8,13,21,34,55,89,正好是选项D.例2:1+2+2^2+2^3+2^4+...2^99解:如果记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自然很快,不过即使不记得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小到大逐项递推1 = 1=2^1-11+2= 3=2^2-11+2+2^2= 7=2^3-11+2+2^2+2^3=15=2^4-1因此原式=2^100-1总结:上述办法是在项数(或可能性)众多,而脑子又发蒙一下子找不到直捣黄龙的办法时用的,有时可以起死回生.大法二:倍数猜测法:对付自然数环境中出现比值的情况.例3: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的1/3给了乙,然后乙又将自己现有苹果的1/3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的1/3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的几个苹果?A7 B10 C13 D15解:分苹果,是一个典型的自然数环境,因为苹果的个数一定是一个自然数,注意题干,甲分了1/3给乙,又求甲,可知甲的苹果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否则其1/3不可能也是自然数),观察选项,只有D是3的倍数,锁定!例4: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公路,甲、乙合修6天修好公路的1/3,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的1/4,剩余的三人又修了5天才完成。
共得收入1800元,如果按工作量计酬,则乙可获得收入为()A.330元B.910元C.560元D.980元解:观察题目可知,工酬是计算到元,并无小数,所以各人的报酬就是自然数了.又发现乙工作了13天,所以乙的收入=13*一个自然数,即是13的倍数,很快就挑出B.大法三:余数代入法:对付分组分队分不干净的情况。
例5:如果每一把长椅子上坐1位老师和4位学生,就有3名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一把长椅子上坐5位学生,就有2个空座位,问至少有多少位学生?A.13B.19C.23D.28解:看题干,求学生数量,跟老师没关系,迅速判断老师的数量是一个干扰信息.凡是分组分队分不干净的情况,都有一个隐含前提,总数量不变,假设为A,应这样解读题干:A除以4余3,除以5余3,代入选项很快得出C. 注:A其实可以为20n+3,当n=1时,A最小为23.当然,我们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这些根本不用考虑.大法四:参照值法:对付题目中有明显的参照值(可以提高选项区分度的值)的情况.例6:计算:1+1/(1+2)+1/(1+2+3)+1/(1+2+3+4)+……+1/(1+2+3+……+99+100)的值为()A.999/1010B.200/101C.888/999D.101/99解:注意到原式=1+一个正分数,所以一定比1大,可以立即排除A.C;再观察最后一项数的分母,有没有想起小学语文里学过的小高斯做算术的故事1加到100=5050? 根据通分的基本原理,原式值的分母必然是5050的因数,立即选B.例7:2004*(2.3*47+2.4)/(2.4*47-2.3)A.2003B.2004C.2005D.2006解:观察,整个算式是在2004的基础上做乘除,因而算式的值应该是2004的倍数(包括分数倍)关系,而A\C\D 选项只可能与2004有加减关系,惟独B可能(1倍),选B.大法五:假设特殊值法:对付比值/比例/浓度/价钱/不定式等问题特别好用.例8: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之比是29:71,其中陆地的四分之三在北半球,那么南、北半球海洋面积之比是多少?A.284:29 B.113:55 C.371:313 D.171:113解: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大致是30:70,就设陆地全面积为30,海洋全面积为70(同时可知全球面积为10 0,半球面积为50),则北半球陆地为30*(3/4)=90/4,南半球陆地为30*(1/4)=30/4;所以南半球海洋面积为50-30/4=170/4;北半球海洋面积为50-90/4=110/4.显而易见,比值为170:110,选D.例9:已知某数N除以45余12,则N的12倍除以45的余数是多少?A.26B.19 C13 D.9解:假设N就是12(除以45得0余12),12的12倍除以45余数为9,很快得出.大法六:最无赖的办法,利用选项关联大蒙猜:对付选项存在关联、暗示着答案的情形,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难题和最后关头搏一把时.例10:龟兔赛跑,全程5.2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0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地跑,兔子却是一边跑一边玩,它先跑一分钟,然后玩15分钟,又跑两分钟,然后玩15分钟,又跑3分钟,然后又玩15分钟......那么先到达终点的比后到达终点的快多少分钟?A 104分钟;B 90.6分钟;C 15.6分钟;D 13.4分钟解:首先统一单位,跳过陷阱,兔子分速为1/3千米,乌龟分速为1/20千米。
从而可知兔子跑全程要15. 6分钟正好是C选项;乌龟跑完全程要104分钟,正好是A选项.揣摩出题人心理,A/C都是迷惑选项,不选.再看问题是求"快多少分钟",所以答案必然是通过跟15.6或者104有关的减法得出的,而很快发现选项中就隐藏着一个减法104-90.6=13.4.马上猜D.第一.分解图形元素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及其组合组成的,所以分解和考查图形的元素非常重要。
第二.识别元素属性每种元素都有多种属性,如元素的种类、数量、位置、朝向、长短、大小、形状、角度等等。
点一般要考查它的数量、颜色(是否实心)、位置等的变化。
线要注意长短、交点个数、笔画、朝向等。
面要注意它的面积大小、形状、角度、边的数量、重心位置等等。
识别规律一般就是要找出图中一个或几个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属性的一种或几种变化。
应试者要注意抽取图形间的共同元素、属性,关注其变化规律,这也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第三.“最大符合原则”在图形推理题中,应试者要做的是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合适”的答案。
一般来说,题干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不止一条,也就是说并非仅有一个元素的一种属性具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可能还存在与同一元素的其他属性或其他元素相关联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