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系列讲座第二讲语文考试基本规律 靳老师2
语文老师该看的书推荐

语文老师该看的书推荐1.《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于永正著教好语文,其实并不难。
于永正老师数十年耕耘课堂,对语文教育有着系统思考,他还培养数十位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教师读后,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2.《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I(阅读教学卷)》于永正著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阅读教学方面的课堂实录,大致按年段顺序排列。
靳家彦、杨再隋、高林生等名家点评。
语文教师品读这些课例,可以迅速提升教学能力。
3.《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II(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于永正著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习作教学方面的课堂实录。
张庆、周一贯、汪潮等名家家点评。
语文教师从这些课例中会得到不少启发。
4.《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李虹霞著美国最佳教师雷夫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
于永正作序盛赞: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支玉恒著这是一本为小学语文教师量身定做的书,有关课堂教学的诸多难题,支玉恒老师用120个课例为你做出解答,与你分享他的教育感悟。
仔细揣摩,定会给你带来诸多启发。
6.《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蒋***晶著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晶老师力作!倪文锦、王荣生、吴忠豪、徐冬梅推荐!7.《语文科课程论基础》(2023版)王荣生著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8.《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王荣生著本书是著名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代表作,专门论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
9.《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薛法根著“为言语智能而教”从儿童智能发展出发,确定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由此聚焦教学核心目标,重组语文教学内容,并贴近儿童的'学习心理,设计板块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用课堂教学实践来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开辟一条科学化的语文教学新路。
10.《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薛法根著《爱如茉莉》《匆匆》等16个经典的教学课例,展现了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的教学风格与课堂艺术,简简单单而又扎扎实实;崔峦、杨再隋、成尚荣、彭钢、潘新和、张华、吴忠豪等14位全国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的精要点评,让你看到艺术背后的思想与理念,看到精彩背后的方法与技巧。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基础题大纲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基础题大纲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语文科目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语文基础题则是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部分。
以下是对 2024 年全国高考语文基础题大纲的详细解读。
一、字词积累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分量。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汉字的读音、写法、意义以及多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例如,“粗犷”的“犷”字读音(guǎng),“癖好”的“癖”字写法等。
同时,对于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也是考查重点,像“差强人意”“首当其冲”等容易被误用的成语,考生需要明确其正确含义和使用语境。
二、病句辨析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考生要能够准确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病,并能进行修改。
比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因为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句话就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改为“他因为不但学习好,而且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三、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考生需要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和运用。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
四、文学常识涵盖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考生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如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的作品风格和代表作;也要了解现代文学的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的创作特点;对于外国文学,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五、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官职、礼仪、历法、地理、服饰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职能,“冠礼”“笄礼”的含义等。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也是高考的考查内容之一。
六、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的重要保障。
考生要掌握逗号、句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
2022高考语文冲刺押题(高考考纲解读)系列专项2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2022高考语文冲刺押题(高考考纲解读)系列专项2正确书写规范汉字【2020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要紧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020年《考试大纲》规定: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A,识记。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是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
所谓“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明确要求高考不考查冷僻、繁难字。
正确“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规范常用汉字”,即能够区分并书写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差不多剔除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差不多的能力。
汉字考查要紧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考查别字,一样不涉及错字;二是选用单项选择的命题形式;三是逐步从与字音、字义联合考查中分离出来单独拟题,偶然也有字音、字形的组合命题;四是别字数量尽可能减少;五是考查的重点是音形相近易混的词语、成语或熟语;六是题干要求多种多样,富有变化;七是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紧密,干扰性强,困惑性大,不易直截了当作出判定。
【高考考点】考点1:形似字(4)部首、偏旁不同。
如“惴、湍、端、瑞”和“稗、碑、俾、萆”等。
要辨别和记住形似字的细微差别,一要辨记笔画,例如:分析.—拆.散、仓.库—昆仑、..学徒.-迁徙;..三要辨明读音,..二要辨记偏旁,例如:蓝.天—篮.球、治.理—冶.炼、干燥.—急躁;例如:锦.(jǐn)绣—绵.(mián)延、茶.(chá)余饭后—如火如荼.(tú)、悲伤(āi)—衷.(zhōng)心。
【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秣马厉兵B.忽略题词肄业优哉悠哉C.联手呼唤惆怅屈意逢迎D.伏法寂寥任性对薄公堂【答案】A关于常用的同音字,必须辨明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经常和什么字一起用,如此才能幸免用错写错。
2024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024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掌握不同读音下的常见组词,通过多做练习加强记忆。
- 易错字形,像“寒暄”的“暄”(易写成“喧”),“再接再厉”的“厉”(易写成“励”)。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对形似字进行辨析,理解字的意义有助于正确书写。
2. 词语运用。
- 近义词辨析,例如“必须”和“必需”。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使用。
要了解成语的本义、比喻义等,注意成语使用的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语序不当。
如“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正常语序为: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女教练”。
- 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搭配)、动宾搭配不当(如“开展并策划了这次活动”,应先“策划”再“开展”)、主宾搭配不当(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不是“季节”)等。
-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滥用介词“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成分赘余如“大约”“左右”同时使用。
- 结构混乱。
例如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和“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
- 表意不明。
如“几个学校的领导”,可以理解为“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或者“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
- 不合逻辑。
包括自相矛盾(如“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概念并列不当(如“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于“经济作物”)等。
银川初中语文教学名师靳老师简介

银川初中语文教学名师靳老师简介
摘要:
1.靳老师的基本信息
2.靳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靳老师的教学成果和荣誉
4.靳老师的社会影响和评价
正文:
靳老师,全名靳玉华,女,汉族,1965 年出生于宁夏银川,是一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初中语文教学名师。
靳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非常独特,她坚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她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她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靳老师的教学成果丰硕,她的学生在各类语文竞赛中屡屡获奖,不少学生还因此而考上了心仪的高中。
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曾获得银川市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还被评为银川市语文教学名师。
靳老师在教育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推崇,被誉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
同时,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次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和资金,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生挚爱是语文聆听靳家彦先生谈语文教育

一生挚爱是语文——聆听靳家彦先生谈语文教育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李卫东我跟随靳家彦先生学习语文教学艺术已经十余年了。
在靳先生的家中,在外出讲学的间隙,我常常聆听到靳先生对语文和语文教育的感受。
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让我受益无穷。
语文教育是靳先生一生的挚爱。
对语文,对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靳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
现以问答体选录靳先生的对我的一些教诲:李卫东:您是怎么爱上语文的?又是怎么打下深厚的语文功底的?靳先生:要说爱上语文,就跟家学渊源有关了。
我的父亲是一名书法家。
四岁时,父亲就教我读古诗文、习毛笔字。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家姐弟三人就已经坐在院子里朗朗读书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童年时就烂熟于胸。
我的伯父饱读诗书又去德国、美国留学,家中有大量藏书。
我没事就跑到伯父的书房里去看书,有时读得如醉如痴。
《论语》《老子》《诗经》《左传》《三国志》等大量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
读师范时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我每天都吃不饱肚子。
但我却把读书当作唯一的精神支柱,用读书来忘记饥饿。
学校图书馆里有恨多藏书,我在三年时间里几乎读完了图书馆里有价值的藏书。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书都是在这段时间里读的。
我认为,少年时代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对读过的书记忆深刻,儿时读一些名著可以滋养人的一生。
我现在拥有的文化素养,基本上得益于少年时代饥不择食般的苦读。
李卫东:您是怎么走上教师这一行的?靳先生:记得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有一位教我们语文的女老师,是从辅仁大学家政系毕业的,叫张凤女。
每个周末,她总是带我们到他家去排话剧,内容大多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故事。
我很喜欢她,不知不觉地,就把她当作我的楷模了。
就在我三年级那年冬天,父亲病故了,我才9岁。
母亲望着我们挨肩的姐弟三人,哭干了眼泪。
就在我幼小的心比冰还冷的时候,张老师来到了我的家里。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基础题大纲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基础题大纲关键信息项:1、考试范围2、题型设置3、知识点分布4、分值比例5、难易程度6、考试时间11 考试范围111 现代文阅读1111 论述类文本1112 实用类文本1113 文学类文本112 古代诗文阅读1121 文言文阅读1122 古代诗歌阅读1123 名句名篇默写113 语言文字运用113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132 辨析并修改病句113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134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13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14 写作12 题型设置121 选择题1211 单项选择题1212 多项选择题122 填空题123 简答题124 写作题13 知识点分布131 语文基础知识1311 字音字形1312 词语理解与运用1313 语法知识1314 修辞方法132 古代文化常识1321 古代官职1322 古代礼仪1323 古代文学流派133 文学作品鉴赏1331 作品的主题思想1332 作品的艺术特色1333 人物形象分析134 写作技巧1341 立意与选材1342 结构与布局1343 语言表达与修辞运用14 分值比例141 现代文阅读约占 XX%142 古代诗文阅读约占 XX%143 语言文字运用约占 XX%144 写作约占 XX%15 难易程度151 基础题约占 XX%152 中等难度题约占 XX%153 难题约占 XX%16 考试时间161 总考试时间为 XX 分钟162 各部分的建议答题时间分配21 现代文阅读具体要求211 论述类文本2111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112 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有清晰的把握。
2113 能够分析文本的逻辑结构和推理过程。
212 实用类文本2121 能够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如数据、事实等。
2122 对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或现象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2123 能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评价。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题大纲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题大纲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语文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对 2024 年高考语文必考题的一个大致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这类文本通常会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前沿观点和研究成果。
考题可能会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核心概念的理解、对论点和论据的分析,以及对作者观点和论证思路的把握。
例如,给出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影响的论述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观点是否合理,论证是否严密。
2、实用类文本阅读多以新闻报道、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形式出现。
重点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对实用文体特点的了解。
比如,给出一则关于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报道,要求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3、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主题等方面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可能会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探讨作品的主题内涵。
比如,提供一篇短篇小说,让学生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选取的文言文可能来自史传、诸子百家等经典著作。
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掌握,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可能会要求学生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概括人物形象或事件经过。
2、古代诗歌阅读涵盖了唐诗、宋词、元曲等。
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比如,给出一首古诗,让学生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名句名篇默写这部分通常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句,包括诗词曲、文言文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1、词语运用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包括成语、俗语等。
通过语境中的选词填空、词语辨析等题型来检验。
2、病句修改让学生判断并修改句子中的语病,涉及语法、逻辑等方面的问题。
3、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识别和分析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只
不只
不管
如果
还是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变型·考查的实质·标本]
在左右搭配恰当的词语间连线。
①表情 迷醉
陶醉
②一次 不止
不只
③……音乐……书籍 不管 如果 还是 。 或者
专业意识——精明阅读 “归纳”是阅读的基本思维方式;“检索”是顺应 考试实际,对“归纳”的明确和强调。 *
分割两类信息,是生活中不自觉的常态;“检索加 工”体现这种生活常态的“专业意识”。 *
据题精答——阅读专业意识 根据题目,精明解答 ①所有阅读材料都由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构成;
②答案信息是答案依据,干扰信息为保证区分;
③考场两件事:检索答案信息,加工答案信息;
④正确快速的关键:经检索排除干扰信息滋扰。
三、阅读基础:语言运用表达
㈠选择题目(3题、9分)
据题精答——近义成语
①检索相异语素,比较差异;
[再变型·考查的实质·标本]
连线,使左右词语在直接意义关联上最合理。
南风
两岸
绿水
绿荷丛中
荷塘
摇
[试题标本二]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 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书籍。 A.迷醉 B.陶醉 不止 不只 不管 不管 还是 还是 那是音乐、绘画 *
实践性
加工侧重落实语文的主观性、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 性质所必然
㈣考试内容取向的侧重 ⑴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导向 ⑵加强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加强考查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⑷加强考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试题规制样式的调整和内容取向的侧重,都要经
由语文考查来实现,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都要
求进一步认识语文学科的实质。 *
C.迷醉
D.陶醉
不只
不止
如果
如果
或者
或者
脸上是
的表情
*
迷 醉
迷恋、沉迷
√ √
陶 醉
快乐、满足
我
一次感受到
*
不 止
限于次数
√
不 只
限于范围
那是音乐、绘画 不管……还是
书籍
排除条件关系
√
如果……或者
假设选择关系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C.迷醉
高考语文系列讲座第二讲
语文考试基本规律
一、高考语文试题的规制样式
㈠高考语文试题的三大流派
A.课标派(全国新课标一、二、三卷)
B.独创派(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
C.传统派(天津卷、山东卷、浙江卷)
㈡2017年全国课标卷的规制
序号
一、35现代文阅读 ㈠9 ㈡14 ㈢12
二、35古诗文阅读 ㈠19 ㈡11 ㈢5
三、20 四、60
表达 语言 运用 表达 17 18 19 20 21
写作
论述 文学 实用 文言 题目 材料 作品 文章 文 类型 阅读 阅读 阅读 阅读
检索 1 2 为主 3 兼顾 检索 加工 加工 为主
古代 名篇 诗歌 名句 阅读 默写
写作
10 11 7 8 12 4 5 6 13 14 15
16
㈤检索是阅读的基础意识,首要环节
[试题标本一] 把备选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方括号,使下面这段景 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到了德胜桥。 [ 2 ]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 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 3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 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 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1 ],池中
②检索相应词语,确定依据。
[例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例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 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 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 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 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 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 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条件二:高考环境任务决定语文试题实质
高考试题无论何种形式,本质特征都必然为“答
案信息”和“干扰信息”相交织。这是不以命题人主
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
无论解答何种题目,根本原则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 两类信息——“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分割, 检索加工答案信息。 *
高考的环境 任务所必须 检索主要体现语文的客观性、工具性 结合
9
22
红字为选择题
二、高考语文备考的基本意识
㈠高考语文备考要义
不同阶段
语文学习
主要任务 充实知识 提高能力
比
喻
打造刀剑
语文备考
明确规律 强化意识
快速正确 获取高分
磨砺锋刃
语文考试
使用刀剑
㈡高考语文基本要点 内 容
基本意识
据题·精答
思维运作方式
阅
写
读
作
检索·加工
据题·发挥
一以贯之:体味景语悟情语
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
意。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
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变型]
为下列各句选择有确切根据的直接描对象。
[变型]为下列各句选择有确切根据的直接描述对象。 A.[ 2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 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B.[ 3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 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 C.[ 1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 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①南风 ②绿水 ③荷塘
语文考试 检索 根据题目指向,从 文本中提取出答案信息 的过程; 加工 通过推断联想,使 答案信息实现题目要求 的过程。
㈢决定高考语文实质的条件 语文学科的性质、高考的环境任务
条件一: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考查实质
检索·加工
高考语文的思维运作方式 检索
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 加工 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实现题目要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