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合集下载

工业园各功能区域的定位和功能描述分析

工业园各功能区域的定位和功能描述分析

工业园各功能区域的定位和功能描述分析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工业园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坚持开放合作、多元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体现了工业园不断发展的需求,通过与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通常会更加注重环保建设,通过采用新型的环保技术和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园区的建设还可以逐步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环境的美化,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工业园已逐渐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竞相打造的经济增长极。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借助工业园的优势,推进区域产业升级、扶持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质量水平等。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工业园定义工业园是指为满足工业产业的需求,规划建设并集中安置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和相关设施的区域。

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也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政策、投资资金、企业布局和科技配套等。

(一)定义要素1、区域限制工业园必须具备一定的区域限制,其边界应当明确划定,并且应当符合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区域限制可以是地理位置的限制,也可以是政策和法律的限制。

2、企业数量工业园内应当集中安置一定数量的企业。

这些企业可能属于同一行业或者不同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具备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3、设施配套工业园应当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物流和生活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当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和员工的生活需求。

4、政府支持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

能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各种方面的支持,以促进工业园的发展和壮大。

(二)类型划分1、按照所有权分类根据所有权可以将工业园划分为政府型、企业型和混合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1.本文概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地理的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地理核心能力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应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和地理价值四个方面。

随后,文章分析了这些核心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中。

本文还探讨了在评价和评估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地理素养。

本文提出了中学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能力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旨在为中学地理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地理核心竞争力概述地理空间的概念是指个人对地理现象、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知。

它是地理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框架。

具体而言,它包括:空间定位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和表达地理位置,理解经纬度、地图投影、比例尺等基本地图语言,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

空间格局认知:能够分析地理要素在空间中的分布特征、格局和成因,了解区域分化、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规律。

空间联系和过程分析:能够洞察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如扩散、迁移、叠加,以及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强调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上对某一区域的自然特征、文化现象、发展条件和挑战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评价。

主要包括:区域特征识别:识别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人类地理特征(人口、经济、文化、城市、交通等)及其内在联系。

区域异同比较: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了解区域分化规律、区域类型分类及其在全球、国家、地方等多个尺度上的表现。

区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区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发展挑战,评估区域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探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路径。

地理实用性是指应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观测、调查、实验、模拟和规划等各种实践活动。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关键词】区域定位能力;心理地图;空间思维【中图分类号】g630中考中地理属于开卷考查,很多学生对于初中地理涉及的很多基础性知识掌握偏差,尤其是基本的读图定位能力。

另一方面,从近年来的高考趋势可以看出,地理学科对于读图能力越来越重视了。

在高考的地理考题中,带有图示的题目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总结说地理是”无图不题”,并且一些题目对于读图能力的要求也是相当地高,如果学生的读图能力存在欠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实际上如果能联系地图,把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让学生建立心理地图,那么区域定位便不再困难,位置判断准确了,那么联系当地的地形、气候等基本自然条件,各种图表也就可以读懂了。

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世界地图的教学为例重点谈一谈地理读图中的区域定位。

一、从经纬网入手,让学生能在区域地图上确定经纬度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定位能力,首先就要从认识常见的经纬网图开始教起。

高中地理中涉及经纬网的地图类型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景观图等,在这些众多的地图中,每一个地图都有自己的种类以及用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这些有经纬线的图上进行经纬度的准确判读,能熟练确定图上某点的经度、纬度,包括东经西经的区别,南北纬的判定,半球的确定等。

二、以几条重要经纬线为基准,教学生画世界轮廓图有老师强调记图,这是没有问题的,要让学生记图,所谓记图就是对图示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记忆,记图可以说是我们进行读图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倘若学生的脑海里没有留下任何图形资料,这样在读图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资料可以调出来用。

因此,为了让学生记住地图,做到”心中有世界”,建立心理地图我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做:根据世界地图和学生一起观察世界地图的图形的轮廓、形状,进行抽象和简化,然后手把手教学生画世界简图,步骤如下:⑴画一条直线:注意位置;⑵确定一个点:北回归线和90°e的交点,也是恒河入海口附近;⑶画一个三角形:从⑵点开始,向东画一个三角形(中南半岛)并和第一条直线右端相连;⑷画一个三角形:从⑵点开始,向西画一个三角形(印度半岛),并画出波斯湾;⑸确定一个点:(0,0)⑹注意欧洲和非洲西部:从第一条直线左端开始过了北回归线开始往东折回,一定要避开(0,0)点,保证这个点在海洋上;⑺非洲东部向北直接连接波斯湾;⑻画一条直线;⑼确定一个点:西经90°和北纬30°的交点,也是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附近;⑽经过(30°n,90°w)画一个半圆;⑾半圆东端和⑻线东端相连;⑿半圆西端和⑻线西端相连;⒀南美洲东侧最东约35°e;⒁南美洲西侧全部位于90°w以东;⒂确定一个点:南回归线上90°e和180°的中间那个点;⒃以⒂点为中心画一个椭圆;⒄画出南极洲。

“三招”提高地理区域定位能力

“三招”提高地理区域定位能力

“三招”提高地理区域定位能力摘要:区域空间定位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跨越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和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正确性,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传授学生三招技巧,以帮助学生轻松解决问题。

关键词:区域定位;熟能生巧;心中有图;实战演练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36-01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只有摸清了学科特点及高考出题规律,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学科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综合性和联系性,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的研究分析,发现高考试题往往都是从地理区域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区域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问题。

如果区域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可以说,区域空间定位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跨越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和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正确性,提高学习效率。

高考地理试题多数题目都有图,这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根据地图提供的地理事物提取相关信息去解决地理问题。

所有的地理事物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来表述,因而较强的区域定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快捷有效地提取信息,从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区域定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地理成绩的高低,这一能力的要求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

通过高三地理教学多年的摸索,笔者积累总结了一些办法,为中学地理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在进行区域定位时,通常都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地理坐标定位法,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等等。

这些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方能运用自如,而且往往还要多种方法同时使用才能正确解题。

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和区域图分析

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和区域图分析

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和区域图分析作者:黄榕贤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7期摘要:区域图的判读和解析是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一,是高考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定位区域图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关键词:区域图;高中;地理;定位地图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有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而且地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平面化,是最简单的表述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方式,因此学生需要借助地图来学习地理。

基于此,识图能力成为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考试也将识图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在高考中经常见到的地图以区域图呈现,主要类型有: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统计图、剖面图等。

文综地理大题部分经常以区域图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掌握。

鉴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图并掌握区域图的分析方法。

一、如何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一般不会是学生平时见到大图,而是从大图中截取出来的小图或者变式图,这样,学生的读图难度增大了,不容易空间定位。

具体来说,进行空间定位,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经纬定位学生可以观察区域图上的经纬度,利用经纬度来判断区域图的空间位置。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经纬线及其对应的地理事物。

有的教师概括出了经纬交叉的47个点,学生可以对照地图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重点记忆。

2. 根据相对关系定位有些区域地图根据经纬度不能清楚辨识出来,这时可以根据事物的相对关系进行定位,通过与明显的事物比较在方向、距离上的关系,确定该事物。

例如,东边是东北平原,西边是内蒙古高原,那么中间的山脉应为大兴安岭。

3. 建立经纬网记忆坐标系建立经纬网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坐标系。

一个好的坐标系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还可以大幅度缩短经纬网完成的时间。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选取北纬30度和东经120度作为坐标系的坐标轴,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东经120度大概穿过我国首都,向南看,可以看到长江入海口;向北看,可以观察到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平原。

区域定位的方法与技巧

区域定位的方法与技巧

例2【2009重庆】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C.黄土高原 B.巴西高原 D.伊朗高原
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C.甜菜、亚麻 B.花生、咖啡 D.亚麻、花生
题。 表1
海拔/m 北京 31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纬度 39°55′N 经度 116°24′E
兰州
福州 甲地 乙地
1517
84 110 1891
36°03′N
26°02′N 34°44′N 25°04′N
103°49′E
119°19′E 113°42′E 102°42′E
7.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且图例
中典型作物为水稻、油菜,说明此地位于我国江淮地
区。B选项正确。 【答案】1选B.
【答案】36.(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 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常
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 消费市场。 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
位条件。
【解析】根据我国海岸线轮廓位置的提示,甲为上海港、 乙为宁波北仑港、丙为广东湛江。 【答案】(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 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 水深不稳定。
(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
短,运价低、建设成本低的优势。

区位特征

区位特征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区域空间定位方面的考查非常突出,
不仅分值比例高,而且出现频率也高,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
容。试题往往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中给出 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 断其他问题,因此,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特征以及 空间联系规律,已成为地理备考的重要能力要求。
例 2 (2015· 全国新课标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
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 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 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
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 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 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
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④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
实地长度约为110千米;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实地长度也 约为110千米;其他任意纬线上经度相差1°,长度为: L=110千米×cos φ ),进而求出某地的经、纬度。
(2)海陆位置定位法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 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些特性可以确 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例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 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 (3)相对位置定位法 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 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4)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包 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 洲、世界分区、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 小、轮廓形状等。

区域图的定位与判读

区域图的定位与判读

区域图的定位与判读区域图是某个特定区域内多种地理要素的载体,也是地理试题的重要信息载体,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高考常将区域图与文字材料或表格相结合,以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为主旨,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为思维主线,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等。

一、区域空间定位(一)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1.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20°E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30°E,30°N)。

(见图a)2.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经线、10°E和20°E,40°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见图b)3.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记住7—8—9,即70°E、80°E、90°E,纬线记住1—2—3,即10°N、20°N、30°N。

(见图c)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60°W~120°W,纬线:30°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50°N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见图d)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40°W~80°W,纬线: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见图e)6.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120°E~150°E,纬线:23°26′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

(见图f)7.中国的控制性经纬线我国位于73°E~135°E之间;100°E(经过青海湖、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海口)、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附近)、40°N(经过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