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
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对人因工程课程的学习,我发现人因工 程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
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
班级:
姓名:
一
• 公交车的重要性 • 座椅设计不合理
二
三 四
• 把手的设计不合理• 内座位安全存在隐患公交车的重要性
公共交通,承载民众出行 环保——废气排放少 公交车内部设施存在不 合理,需要改进。 缓解交通压力 出游方便
座椅设计不合理
77路公交车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的测量结果
601
把手的设计不合理
改进方式
忽略了一大部分小个乘 客够不着把手的状况,不 符合人因工效学· 将原来的把手改进为一个 可拉伸装置的把手,适合 各种身高需求的乘客
内部座位安全存在隐患
次不安全座位
改进:
最不安全座位
最不安全座位
不在危险区域设座位,危险降临时, 可以机动逃生,保证生命安全。
最安全座位
椅面 高度 椅面 宽度 椅面 深度 靠背 宽度 靠背 高度 靠枕 高度 靠枕 宽度 靠背 倾角 靠背扶 手 高度
无
驾驶员座椅
380
480
420
480
520
无
无
可调
乘客座椅
380
400
420
400
550
无
无
104度
601
77路乘客座椅间的平均距离为35 cm, 部分后排的座椅距离仅为30cm
间距稍微有些小了,乘客进出座椅时有些困难
座椅设计改进
根据人因角度设计的新座椅的各尺寸
椅面 椅面 椅面 靠背 高度 宽度 深度 宽度
驾驶员座 椅 最小 400 403 (最 小)
靠背 高度
宇通公交车内摆门设计

公交客车车门设计[摘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交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部分。
可以说,公交车已经是现代年轻人日常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了。
特别对于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在自身资金不足以支持购买小轿车的情况下,公交车由于便捷环保并且便宜等特点,成为了他们出行交通工具的最佳选择。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之后,经过对公交车双内摆门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以及内摆门的助力、驱动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最终设计出密封和门泵的构造。
除此之外,对于主要部件外的一些内摆里的重要附件也进行了选择、筛除以及设置,同时设计并改进了出现的门轴脱落情况。
在对目前内摆门的一些设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之后,我们总结对比了国内外的相关公交车的一些设计情况,以此来发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再加以改进完善,这也是本次公交车门的设计意义所在。
公交客车车门的设计涉及的知识不仅仅与人体工程学、机械结构工程学以及流体力学有关,同时也涉及了这些先决知识之中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整个设计将会包含整体的经济性和工艺性。
[关键词]内摆门;传动机构;驱动系统The Design of Bus DoorAbstract In people's daily life, bu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bus has become a necessar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 daily travel of modern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for young people in big cities, they have a certain sen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en their own funds are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the purchase of cars, buses become the best choice for them to travel because of their convenie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heapness. In this paper, after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structure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double inner swing door of the bus, as well as the power and driving system of the inner swing door, the structure of the seal and the door pump is finally designed. In addition, some important accessories in the inner pendulum besides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selected, screened and set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falling off of the door axle is designed and improved. After investigating and researching the design of internal swing door, we summarize and compare the design of relevant bus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find the shortcomings in this area in our country, and improve it, which is also the design significance of this bus door. The knowledge involved in bus door desig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rgonomics, mechanic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fluid mechanics, but also involves the research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mong these prerequisite knowledge. The whole design will include the overall economy and technology.Keywords:目录引言 (4)1公交客车车门布置 (5)2公交车内摆门运动件总体设计 (10)2.1内摆门运动机构设计 (10)2.1.1确定铰链臂的相对位置以及门的铰接点和滚子的中心 (10)2.1.2机构各位置的定位与尺寸计算 (14)2.2开度、入口大小的选择确定 (17)2.3公交车内摆门的干涉校核 (18)3车门部件设计 (22)3.1公交车内摆门框架设计 (22)3.1.1公交车内摆门框架设计方案选择 (22)3.1.2内摆门门摆的设计 (23)3.2密封结构的设计 (26)3.2.1内摆门密封结构的方案选择 (26)3.2.2内摆门密封材料的性能要求 (28)3.3内摆门控制方式 (29)4内摆门气动系统总设计 (31)4.1气动装置和气动防夹系统的工作原理 (31)4.1.1气动原件的工作原理 (31)4.1.2气动防夹系统的工作原理 (34)4.2门泵选型计算 (35)4.2.1气缸负载计算 (35)4.2.2气缸缸筒壁厚的计算 (35)4.2.3气缸耗气量的计算 (37)4.2.4气缸进气口直径计算 (37)4.3连接方式的选择 (38)4.4气缸的密封设计 (38)5气动防夹装置的原理及改进措施 (40)5.1传统防夹系统的结构 (40)5.2传统防夹装置弊病 (42)5.3不同于现有气动防夹措施的改进 (42)结论 (45)致谢词 (46)参考文献 (47)引言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城市公交系统的满意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包括公交线路覆盖范围、车辆舒适度、班次频率等方面的问题;实地观察主要关注公交站点的建设情况、车辆的运行状态等。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市民对城市公交系统整体满意度
较高,约有60%的受访者对公交系统比较满意。
然而,也有
约3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交系统不满意,主要原因包括公交
线路不通、车辆拥挤、班次不规律等。
改进建议:针对调研结果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
建议:一是增加公交线路,尤其是连接城郊地区和交通枢纽的线路;二是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增加车辆投放量,减少拥挤;三是优化班次安排,增加高峰时段的公交频率,提高运行效率。
结论:城市公交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于市民
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城市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改进方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城市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公交车系统可行性分析

公交车系统可行性分析引言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扮演着连接城市内外的重要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对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行的公交车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交车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优势分析1. 交通解决方案:公交车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较于私人汽车,公交车拥有较高的运载量,能够大量减少机动车的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环境友好:公交车系统的建立能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
尤其是选择使用电动公交车,可以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成本效益:与私人汽车相比,公交车乘坐更为经济实惠。
对于没有私人交通工具或者不愿意驾车的人们来说,公交车是他们出行的首选。
此外,对于长时间的通勤或长途旅行,选择公交车也有利于节约成本。
4. 便于管理和控制:公交车系统的运营可以通过后台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包括调度、票务、行车路线等,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
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建立公交车系统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对公交车的运营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控制。
其次,需要制定高效的车辆调度系统和行车路线,确保公交车的及时到达和服务质量。
最后,还需要发展先进的支付系统,方便乘客购票和使用公交车服务。
经济可行性公交车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然而,与其它交通建设相比,公交车系统无需拓宽道路和修建新的交通设施,相对来说成本较低。
其次,公交车系统能够吸引更多乘客,从而增加收入。
同时,通过合理的票价制定和政府补贴,也能够确保公交车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公交车系统的建设能够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轻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公交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公交车系统还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报告

.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班级:工硕51 姓名:曹小鹏学号:05083013Word 文档.一、来源与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越来越发达,公交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
另外,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各方面都有更高品质的要求。
对于乘客来说,公交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公交车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首先应该考虑到乘客身体舒适、安全的因素,尤其在中国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一定班次数下,一般公交的座椅根本无法满足乘客的数量需求,在城市中到处可见挤得没有缝的公交车。
因此,对于车厢内扶手及栏杆的需求相对很大,但是网上、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公交车的设计不合理,头顶的扶手太高或是太低等等问题。
另外,有很多人抱怨公交车的上下阶梯过高或者太窄,不够安全,有些公交车上车/下车时没有扶手,影响乘客上下车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
对于有座的乘客来说则存在着另外一个舒适度的问题,尽管一般人乘坐公车的时间不太长,但是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年代,对于公交车座椅的高矮、前后间距的设计也是需要符合大众生理特性的。
对于驾驶员来说,长期保持固定不变的坐姿使他们的腰部、臀部疲劳,现在社会上也都知道驾驶员最容易地腰间盘突出,这就是长期驾驶给驾驶员所造成的伤害。
一些公交车为了节省空间,将驾驶员的操作空间减少,导致驾驶员在驾驶时腿无法伸展,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不舒适度,另外还降低了公车的驾驶安全性。
由上,可以看出现有的公交车的设计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对于乘客,对于驾驶员使用公车时的安全性、舒适性等都没有考虑全面,或者有些根本就不考虑,是让人去适应“机器”,而不是让“机器”适应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因此在公交车的设计中有很多需要改进,尤其是在乘客的拉杆以及驾驶员的座椅设计两方面。
二、意义:通过对常见的公交车中一些设施的研究,经过实地调研,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公交车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人因工程的知识提出新的设计方案,使得乘客乘公交时更加舒适、安全并且减少驾驶员腰部和臀部的疲劳程度,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公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公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是指对公交车辆、车站、候车亭等公交设施和设备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公交车辆管理:包括车辆的购置、配置、保养、维修和淘汰等方面的规定。
要求车辆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
2. 车站管理:包括车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要求车站必须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设有良好的候车设施、安全设备和导向标志,保持整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3. 候车亭管理:包括候车亭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要求候车亭必须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设有防雨、遮阳、通风设备,保持整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4. 设备管理:包括公交设备的购置、配置、保养、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规定。
要求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便利。
5. 安全管理:包括公交设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灭火设施、紧急疏散设施、防护栏等的设置和维护,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以上是对公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 1 页共 1 页。
公交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尊敬的读者:今天,我们将探讨的主题是公交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交公司作为城市交通运营的重要一环,其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乘客乘坐安全、公司运营成本以及员工管理等诸多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公交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资金管理方面针对公交公司而言,资金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运营成本较高,往往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
然而,一些公交公司在现金管理、资金调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公司日常运营出现困难。
2. 安全管理方面公交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关注重点。
然而,一些公交公司在车辆维护、安全检查等方面存在疏漏,给乘客乘坐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 人员管理方面员工是公交公司的重要资产,而在人员管理方面,一些公司存在着员工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公司的运营效率不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理公交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机制,包括资金监控、使用规范、资金流向清晰等方面的措施,有效避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公交公司在车辆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需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对车辆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确保乘客乘坐安全。
3. 提升员工管理水平公司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个人观点和理解公交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运营效率。
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加强内部控制也需要公司整体战略的支持,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督。
总结公交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而又长期存在的难题。
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管理水平等对策研究,可以有效改善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司整体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水平。
在深入研究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研究

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不同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并提出改进方案,本文将对该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方法及结果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并在不同地区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中进行了抽样。
问卷包括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公交车班次、车内设施、站点设置等。
经过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调查结果:1.公交车班次:市民对公交车班次的满意度较低,晚点、间隔时间过长等问题是主要反馈。
2.车内设施:市民对车内设施的满意度较高,多数公交车具备了座位、空调等基本设施。
3.站点设置:市民对站点设置的满意度较低,站牌不清晰、站点过于密集等是主要问题。
二、改进方案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旨在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1.增加公交车班次:根据市民需求和出行情况,合理增加繁忙线路的班次,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
2.提升站点设置:对于站点不清晰、密集度过高等问题,建议将站点规划进行优化,提供清晰的站牌和指示,合理调整站点布局。
3.改进车辆设施:除了维护车内设施的正常运行外,还应关注市民对舒适性的需求,如加装更多座位、提供良好的空调系统等。
4.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公交车司机的服务意识和驾驶技能,加强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5.引入智能化服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引入智能化服务系统,包括实时公交信息查询、在线购票等,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三、改进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改进方案的效果,我们将在一定时间内对改进后的公共交通服务进行监测和调查,以了解城市居民的满意度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我们鼓励市民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公共交通服务。
四、结论通过对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公交车班次、车内设施和站点设置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改进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公交车内部设施的分析与研究班级:工硕51姓名:***学号:********一、来源与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越来越发达,公交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
另外,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各方面都有更高品质的要求。
对于乘客来说,公交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公交车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首先应该考虑到乘客身体舒适、安全的因素,尤其在中国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一定班次数下,一般公交的座椅根本无法满足乘客的数量需求,在城市中到处可见挤得没有缝的公交车。
因此,对于车厢内扶手及栏杆的需求相对很大,但是网上、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公交车的设计不合理,头顶的扶手太高或是太低等等问题。
另外,有很多人抱怨公交车的上下阶梯过高或者太窄,不够安全,有些公交车上车/下车时没有扶手,影响乘客上下车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
对于有座的乘客来说则存在着另外一个舒适度的问题,尽管一般人乘坐公车的时间不太长,但是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年代,对于公交车座椅的高矮、前后间距的设计也是需要符合大众生理特性的。
对于驾驶员来说,长期保持固定不变的坐姿使他们的腰部、臀部疲劳,现在社会上也都知道驾驶员最容易地腰间盘突出,这就是长期驾驶给驾驶员所造成的伤害。
一些公交车为了节省空间,将驾驶员的操作空间减少,导致驾驶员在驾驶时腿无法伸展,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不舒适度,另外还降低了公车的驾驶安全性。
由上,可以看出现有的公交车的设计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对于乘客,对于驾驶员使用公车时的安全性、舒适性等都没有考虑全面,或者有些根本就不考虑,是让人去适应“机器”,而不是让“机器”适应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因此在公交车的设计中有很多需要改进,尤其是在乘客的拉杆以及驾驶员的座椅设计两方面。
二、意义:通过对常见的公交车中一些设施的研究,经过实地调研,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公交车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人因工程的知识提出新的设计方案,使得乘客乘公交时更加舒适、安全并且减少驾驶员腰部和臀部的疲劳程度,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另外,可以将研究的结果提交给公交车公司或者公交车制造商,可以让公交车制造商改进其设计以获得更好的市场占有率,对于公交车公司则可以作为一定的标准来选购公交车。
尤其几年后西安地铁的开通会吸引一部分原来乘坐公交车的乘客,因此公交公司应当有更人性化的公交车辆,使得乘客感觉舒适、安全。
三、研究对象研究选取313路和607路公交车,因为313路和607路在学校附近都有停靠站,是我们平时经常乘坐的,对其了解的情况较多,因此选313路和607路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结合我们现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让制造公交车的公司能改进设计和生产,或者给公交车公司在选用公交车时能够提供一定的而标准,提高我们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据调查,这两路公交车的品牌都是“骊山”,313路与607路属于不一样的公交车,313路是西安比较新的公交车,投入工作不满三年,而607路公交车大多使用时间比较长了,通过这两路公交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对比出西安新的公交与旧公交间的差异,从而看出公交车制造商在设计方面的进步。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
2.实地采集数据,图片。
3.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了解乘客/司机对现有车内设计和设施的感受和意见。
4.对比。
通过了解不同公交车的情况,找出不同公交车设计的异同点,从而发现公交车设计上的不足。
5.查找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理论以及数据。
通过上网以及阅读书籍,了解设计座椅及拉杆的原理。
6.将新设计的座椅及拉杆等跟现有公交车的座椅及拉杆对比,发现现有公交车设计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公交车的改进方案。
7.运用建模软件将我们设计的改进方案(如乘客及司机座椅)做成实效图,直观有效。
五、313路和607路公车对比及分析5.1 313路公交车与607路公交车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的对比椅面高度椅面宽度椅面深度靠背宽度靠背高度靠枕高度靠枕宽度靠背倾角靠背扶手高度驾驶员座椅400 500 420 500 500 270 500 可调无乘客座椅380 450 400 450 550 无无110度870椅面高度椅面宽度椅面深度靠背宽度靠背高度靠枕高度靠枕宽度靠背倾角靠背扶手高度驾驶员座椅380 480 420 480 520 无无可调无乘客座椅380 400 420 400 550 无无104度601313路乘客座椅间的距离为26 cm,607路乘客座椅间的距离为35 cm。
607路座椅间距比较合理,乘客就出座椅都很方便;而313路座椅间距稍微有些小了,有些乘客进出座椅时有些困难。
对于公交公司来说,座椅间的间距越小,他们可以放置的座椅数越多,吸引的乘客就越多。
而间距小了以后,可能会使一些乘客的舒适度大大降低,有些乘客的脚没办法伸直,有些乘客进出座椅时比较困难。
313路司机坐椅有靠枕,而607路没有,这样司机长时间驾驶时会感到肩不舒服。
A 驾驶员座椅的对比:313路驾驶员座椅相对比607的高些,宽度也相对较大,对于驾驶员而言相对比较舒适。
两者的深度相同,且都是根据人体测量统计数据来设计的,相对都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
两车驾驶员座椅最大的区别是313路车有靠枕,而607没有,在靠背高度上两者的差异不大。
据调查,313路公交车投入运行的时间晚于607,607属于老一代的公交车,两者同属“骊山”品牌,313在设计时明显注入了很多人因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
从靠背倾角来说,两者都是可调的。
两者都没有扶手,这是由于公交车特殊的功能决定的。
公交车设计时驾驶员的作业空间很小,有扶手会影响驾驶员各方面的操作。
总体来说,607路的驾驶员座椅比313的体积偏小,三维方向都小,而且没有靠枕,没有313路符合人因工程设计。
B 乘客座椅的对比:313路乘客座椅的高度与607相同,但是椅面宽度相对较607的多5mm,对于乘客尤其是体积较大的乘客来说相对更舒适一些。
靠背宽度方面,313路的更偏宽,其他如靠背高度、椅面深度方面都几乎接近,两者没有多大的差异。
靠背的倾角两者也大致一致。
靠背扶手高度方面由于313路有专门设计出为站立或后座的乘客支撑的扶手,其高度相对偏高,同时这也是对坐着乘客的一种保护。
5.2扶杆及拉手对比及分析通过实地测量,获取了313路及607路拉杆及拉手的一些数据。
313路拉杆及拉手:离车厢地面高度上拉杆1800拉手1570侧拉杆1440椅侧拉杆700607路拉杆及拉手:离车厢地面高度上拉杆1800拉手1600侧拉杆1500椅侧拉杆无313路607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313路有椅侧拉杆,607路没有。
坐着的乘客在车辆转弯时可以抓住椅侧拉杆,这样可以确保乘车的安全。
313路拉手与上拉杆距离比607路拉手与上拉杆距离长,在汽车转弯过程中,站着的旅客偏离角度比较大一些。
通过观察发现313路拉手基本上都没有了,而607路的拉手基本上都在。
通过分析,我们觉得这是由于313路拉手与上拉杆之间的距离太长引起的。
由于距离比较长,因此转弯时,乘客会由于惯性偏离很大,这样乘客需要用很大的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拉手与拉杆间的连接物就受到很大的损害,长时间作用下,拉手与上拉杆之间的连接物就会断开。
5.3后门对比及分析313 607后门很宽,有100cm 后门只有77cm门上没有扶手有两排斜向的扶杆,这些扶杆可以方面下车的乘客后门是在车辆的中间比较方便后门在车辆最后面而车门在最后面的车辆乘客下车时要一直走到最后面不太方便5.3.2问题探究:1)313后门之所以宽,由于其后门由两扇分别向两侧开启的车门组成,而607则采用的老式四扇向两侧(左右各两扇)开启,由于每一侧的两扇门都不可能完全折叠,因此造成本来就不很宽的车门空间更加窄小。
2)因为313后门由两扇组成,也就是说每一扇都较宽,因此可以安装扶手,而607的老式车门由四扇组成,每一扇都很窄,折叠后无法安装扶手。
3)313路后门在车辆中间的优点在于便于所有乘客下车,但也会导致大部分乘客拥挤在车辆前部。
607路后门在后面不便中前部乘客下车,但容易使乘客均匀分散,避免车内前部拥挤。
5.4阶梯对比及分析5.4.1问题313路和607路在上下阶梯的设置上基本上差不多。
他们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差不多。
阶梯数量过多,有三四级阶梯;深度不够,阶梯深度只有20厘米;第一级高度过大,宽度过窄。
5.4.2探究阶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底盘过高,因而要有多极阶梯才能使乘客登上公交车;投币箱占据最高一级过多空间,使得原本已经很窄的入口处空间再次减小;发动机前置,使得驾驶员座椅旁边很大一块地方都无法利用,也是的入口处空间变小。
313路前门阶梯313路后门阶梯607路后门阶梯5.5发动机对比及分析5.5.1问题通过对313路和607路公交车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两辆公交车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
5.5.2探究前置发动机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车内噪音过大,空气污浊,温度高,前部乘客与司机空间都较拥挤,投币箱距离司机太远。
相比之下,在一些车型较新较好的路线以及其他城市,大部分车辆采用后置发动机。
后置发动机仅占据后排座椅下部空间及少量车尾空间,使车辆前部空间大大增加,解决了上车处瓶颈问题。
由于通常车厢前部比后部人多,因此将发动机后置有效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驾驶员空间增加,驾驶员更接近投币箱,车厢内噪音小,车辆稳定性更好,舒适度增加。
5.6提示语对比及分析对比313路和607路公交车,发现有很大的差异。
313路上,“禁止吸烟”、“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标语非常显目;而607路公交车内的提示牌则非常少,而且有好多都已经看不清了。
313路公交的提示牌一般张贴在非常显眼的地方,而且高度让人感觉比较合适,如后门的正中央、车内正后方等;而607路则在座椅的旁边,只有坐着的人才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
313路提示语5.7车内地面607路和313路公交车地面的材质是不同的,313路车采用的是塑胶材料,且塑胶上以凹凸的圆点减少摩擦;607路车采用的是普通的木质材料,切木质材料是以平铺为方式,没有凹凸度。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在607路上,由于地面较为平坦,所以很容易打滑,容易造成乘客的摔交,跌倒,对乘客造成身体的伤害。
而313路车的地面就较为合理,乘客站立比较稳不易移位。
313路车内地面607路车内地面六、设计与改进建议6.1座椅的设计6.1.1 座椅设计原则座椅的尺寸设计包括3个方面:椅面的高度、宽度、深度和椅面倾角;靠背的高度和倾角;扶手的高度和面积。
宽度设计,同比例下,由于女性的数据大于男性的数据,因此满足大部分女性的要求则可以满足男性的要求。
在座椅的高度上,同比例下,男性的数据大于女性的数据,因此满足了男性的要求则能满足女性的要求。
1)椅面高度椅面高度应使就坐着大腿近似水平,小腿自然下垂,脚掌平放在地面上,既保证不因椅面过高而使大腿肌肉受压,又保证不因椅面过低而增加背部肌肉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