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声音的特性与声速

声音的特性与声速声音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象。
它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而产生的,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声速。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特性以及如何计算声速。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快慢,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范围大约在20Hz至20,000Hz之间。
2. 声压级:声压级是用来描述声音强度的指标,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声压级越高,声音越响亮。
3. 波长:声音是一种波动现象,波长是声波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距离。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高频率的声音具有较短的波长。
4. 声速:声速是声波传播的速度,当被传播的介质不变时,声速是恒定的。
声速通常以米每秒(m/s)为单位。
二、声速的计算声速的计算涉及到介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1. 固体中的声速计算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速度较高,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弹性系数/密度)其中,弹性系数是指固体的弹性模量,常用的有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
密度是介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2. 液体中的声速计算液体中的声速计算相对简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体弹性模量/密度)液体中的体弹性模量是指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
3. 气体中的声速计算在气体中传播的声波速度较低,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绝热压缩系数 * 气体常数 * 温度 / 分子量)其中,绝热压缩系数是指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单位压力的体积减少率,气体常数是指特定气体的常数,温度是以开尔文(K)为单位的绝对温度,分子量是气体的摩尔质量。
三、声速的应用声速的计算和了解对于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学:声速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建造声学工程设施,例如音响系统和隔音材料。
2. 医学:声速的测量可以用于医学诊断,例如超声波成像和心脏听诊器。
3. 物理学:声速的研究可以帮助物理学家理解声波的传播规律,并应用到声学研究中。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人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2.响度:响度与发生物体的振动振幅有关,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发生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4.小结及练习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9.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运用。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是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而产生的。
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波每秒钟震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到20,000 Hz,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无法感知。
2. 振幅:声音的振幅是指波的振动强度,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 波长:声音的波长是指声波中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
波长与频率和传播介质的速度有关,可以通过公式λ = v/f计算得到,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声波传播介质的速度,f表示频率。
二、声音的应用1. 通信技术领域:声音在通信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电话通信就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接收端,再经过扬声器转换成听得见的声音。
2. 音乐产业:声音作为音乐的基本元素,广泛应用于音乐产业。
音乐通过声音的音调、节奏和音色等特性,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声音诊断和声波治疗方面。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声波治疗则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肌肉骨骼的损伤和疾病。
4. 娱乐产业:声音在娱乐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媒体作品利用声音来创造更加真实和震撼的视听效果。
例如,背景音乐、音效和配音都能够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
5. 环境监测与控制:声音在环境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噪音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噪音水平,自动调整设备来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声纹识别技术则可以用于个人身份识别。
6. 教育和语言学:声音在教育和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3)影响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说明: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尖细;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2.超声波和次声波赫兹(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通常次声波对人体有害.(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
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3、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①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
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幅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②音调与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特征,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也不一定高,如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女高音虽然音调高,但响度小,男低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说明:(2)影响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①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②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等因素而变化。
4.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越大(3)三种乐器②弦乐器: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弦的长短、粗缯和松越响亮.③管乐器:管乐器是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度等.说明:探究影响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中一个因素,研究音调高低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声音的特性与声波的性质

声音的特性与声波的性质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传递信息,产生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感受到美妙的音乐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声音的特性和声波的性质。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 响度:声音的响度是衡量声音强弱的特性,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
通常用单位分贝(dB)来表示声音的响度。
响度越大,声音的强度越高。
2. 频率:频率是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波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一般用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声音的音色:音色是声音独特的质地,决定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的组合。
不同的乐器和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
4. 时长:声音的时长是声音持续的时间长度。
可以是短暂的爆裂声,也可以是持续的音乐。
二、声波的性质声音是由声波传播产生的,声波是空气中的振动能量向外传播而形成的。
声波具有以下性质:1. 传播方式:声波可采取纵波或横波的形式传播。
在纵波中,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而在横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2. 传播速度:声波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波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3. 折射和反射:声波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4. 干涉和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出现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是多个声波叠加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衍射是声波通过障碍物后扩散到周围区域。
5. 声音的传播距离: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和散射。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效果更好,而在空气中更容易衰减。
综上所述,声音的特性和声波的性质对我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声音的响度、频率、音色和时长,以及声波的传播方式、速度、折射和反射、干涉和衍射、传播距离等性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声音的奇妙之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固体、液体、气体
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40m/s
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声波
外耳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
5神经,引起听 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
甲
乙
乙球振动的快 乙 球振动的频率高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600HZ。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是赫兹)
阅读P33 2、超声波和次声波
? 问题:电子门卫靠什么辨别每个人的声音
再见
响度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 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 声音的响度越大.
音色
小实验
音频 1 2
毛泽东主席的声音 周恩来总理的声音
音色
实验结论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 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音色是区分、辨别声音的.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低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音调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 快慢的物理量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间称赫, 符号为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300次, 频率为300HZ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动的快?
思考: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 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音调
小实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 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 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 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牛_____的叫声响度大, ______蚊__子___的叫声音调高。
科学世界:乐音与乐器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
频率与发声体长短有关,越长越低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频率与发声体粗细有关,越细越高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频率与发声体松紧有关,越紧越高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长短、松紧、粗细 决定的。短、紧、细,音调高。
美国的一座智能化大厦 就采用了声音识别的方式。到大公 司门口时,你必须通过安全检查。电子声控门卫将问候 “早上好”,你也该回答“你好!”或“早上好”之类的礼 貌用语。此时电子门卫通过你的声音来辨别你是不是该公 司的工作人员,如果确认你是,它将主动为您打开门,但 如果不是,电子门卫将客气地将你“拒之门外”。
发声 体振 动的 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声音的 度 大小
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音 声音的 色 特色
发声体本身 的材料、结 构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依据
反馈练习:
1、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高__低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高_____。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 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
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任何 的声音,而猫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猫的听觉范围是:60HZ——65000HZ
响度
小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绳上的 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 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大__小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 有关,振幅越_____大___,响度越_____大______。响度还 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 叫________音_色__。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 位女高音。女高音的音调高?男低音响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