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历史名人

合集下载

义乌城市介绍

义乌城市介绍


针织市场:织袜业是义乌的优势产业之一,“浪莎”、“梦娜”、“芬莉”等是义乌市场 产品中佼佼者,已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名牌。 宾王市场:副食品、服装、纺织品、电器、室内用品等市场,是购买食品和服装面料的好 去处。


其它还有篁园市场、家电市场、电脑市场、通信市场、眼镜市场、花鸟市场、农贸城、木材 市场、家具市场、领带市场、文化用品市场、毛巾市场、床上用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 地产交易市场、国际物流中心、联托运市场等专业市场及皮具、箱包、文具、钟表、拉链、 工艺品、相框、五金电器、雨具等专业街。 “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只怕找不到、不怕卖不到”是 中国不商品城的特色。
• 自然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 秋季短。全年各月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全年各月雨量: 5、6月最多,11月最少。
• 面积和人口: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外来创业 人口110万。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 北接诸暨、浦江。 • 今天的义乌: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国际商贸城市,是全球最 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市”,成交额连续12年 位居全国各大市场榜首。
义乌星级酒店、宾馆
• • • • • • • 锦都酒店 天恒国际大酒店 银都酒店(四星) 凯信大酒店(四星) 信联酒店(四星) 义乌大酒店(四星) 颐和大酒店(四星) 海洋酒店(四星) 华丰宾馆(三星) 商城宾馆(三星) 城中城大酒店(三星)银龙酒店(三星) 希波曼大酒店(三星)
谢谢!
主要的旅游资源:
• 登高探奇德胜岩:在城北约13公里处。
• 洞中有洞祝公岩:位于廿三里镇华溪村的武岩山麓。
• 蹲地雄狮铜山岩:离城区15公里的义亭镇北的平地上。 • 朱丹溪陵园:位于赤岸东朱村。是一个田园风光式纪 念园林。

义乌名人的故事

义乌名人的故事

义乌名人的故事宗泽(1060~1128),字汝霖,义乌人,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民英雄。

宗泽不但是一名抗金的英雄武将,更是一名学富五车的才子。

据可靠的资料,他一生中写下了奏疏等政论60余篇、杂文20余篇、诗赋20余篇,计五六十万字。

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北宋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十四日,宗泽出生在义乌新厅石板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

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之风,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知识分子。

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时在祖父、父亲的教导下,读书识字。

宗泽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宗泽十几岁时,宗家举家迁居到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廿三里镇。

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耳闻目睹宋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

不到20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求师承于四方”,历时10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

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萌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从而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元祐六年(1091),年已33岁的宗泽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试。

宗泽通过省试(礼部试)后,进入殿试。

当时秉政的高太后传旨,廷试对策需限以字数。

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奸佞、屈害忠良的不正之举,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充分反映出他革除弊政的强烈要求以及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予“赐同进士出身”。

宗泽从此步入仕途。

宗泽在官场初露头角,就表现出勤于职守、为官清正、体恤民情的高尚品德。

从元符元年(1098)至政和四年(1114),他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

义乌陈望道故事

义乌陈望道故事

义乌陈望道故事《义乌陈望道故事》是一则流传在义乌的传说,讲述了义乌人民对陈望道的景仰和敬意。

陈望道,原名陈尔灵,是明代江西义乌人,也是明代李进学派的创立者之一,他是明朝时期杨认、李阳冰等一系列土地学派的代表人物。

据说,陈望道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热爱学问,努力苦读,为了攻读文学功课,不怕艰辛,每天早起晚眠。

几年后,陈望道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泉州的明经学堂。

在学习期间,他一心向学,勤奋刻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陈望道之后返回义乌,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他用心教育学生,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积极研究地理、历史等知识,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陈望道不仅关注教育,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他参与商业活动并开设义乌第一家货栈,通过这个方式来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

由于陈望道的贡献和影响力,他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深深尊敬和景仰,成为了义乌的教育和商业领袖。

传说中,陈望道在义乌居住的土楼里,为学生们开设私塾,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传授给他们。

他严谨的教学使学生们端正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陈望道的教育理念和商业精神成为了义乌市民的榜样,后来,他的学校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义乌中学,并且成为了义乌人民非常骄傲的学府。

义乌人民为了纪念陈望道,特意在义乌市建立了陈望道纪念馆。

这里陈列着他的部分著作、照片和其他关于他的文物和历史资料,以此来弘扬陈望道的精神和传统。

义乌陈望道故事,讲述了陈望道通过教育和商业活动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了义乌人民热爱学问、勤奋刻苦以及努力追求创新与发展。

陈望道成为了义乌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也成为了义乌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义乌历史文化

义乌历史文化

义乌历史文化义乌历史悠久,建县于前222年,距今已有2232年的建县史,1988年撤县建市。

据金华府志》记载:“东汉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年皇太孙刘辉有潜德,锡封于乌伤,为‘义阳王’,号‘乌伤郡王’,以镇越中,命威寇将军杨茂扶驾,以辅之。

刘辉是义乌历史上有姓氏记载的第一任县官,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孕育一大批名人志士。

都以他们的文章、精忠报国的精神以及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

初唐四杰----骆宾王(619--687),字观光,唐初诗人。

抗金名将----宗泽(1059-1128),字汝霖。

宋代抗金名将。

明白刚直士----徐侨(1160--1237),南宋著名的政治家。

出污泥而不染----黄溍(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元代史官。

一代名医----朱丹溪(1281-1358),原名朱震亨,字彦修,赤岸人。

河神----朱之锡(1623-1666),在鲁西南和苏北地区,被当地人民颂称为“河神”。

语言学家----陈望道(1891-1977),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湖畔诗人----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

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

吴店苦竹塘村人。

著名历史学家。

驻台大将军----蒋仲苓,2000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常委、副主席。

生物理学家----何琦(1902-1970),原名存章,字希韩,东河人。

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1900-1978),又名季青,陇头朱里人。

著名公共卫生学家。

棉作学家----冯泽芳(1899-1959),字馥堂,赤岸人。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中国棉区划分和棉工业布局研究的专家之一。

学术界上认为棉区的划分是其最大的贡献。

水稻专家----周拾禄(1897-1979),1921年毕业后在东南大学试验场作水稻试验工作。

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入选《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出的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公元619年出生在婺州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在七岁所做的《咏鹅》一直流传至今,千年不衰,也因为这个典故,他从小被人称作神童。

骆宾王解释图他出生的地方是义乌的一个小村子骆家塘,原本骆氏在当地是大氏族,祖父也曾是个地方官员,父亲是才华横溢的才子,在他出生的时候,虽然骆氏已经大不如从前,可是严谨明礼的家风却是一直没有改变。

骆宾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极有才华的人,最后他的名字是取自《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从此之后,他的名字就是宾王,字观光。

意思即是希望他长大成人之后能够有一番作为,进入仕途,辅佐明君,光耀门楣,并且成为一个有品德有声望的高官员,最好能体察民情,帮助天下的黎明苍生,为天下的黎民百姓谋福。

可是当时那个年代,社会动荡,武则天独霸天下,宠幸奸佞,残暴不仁,骆宾王认为她是个秽乱宫闱的罪人,几次上书讽刺,被打入牢狱之中两年有余,后来李敬业起兵时,他作为幕僚先声夺人,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成功的为李敬业造势,可是兵败垂成,骆宾王从此消声觅迹,是死是活都没有人知道。

《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骆宾王的诗有哪些骆宾王,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他是七岁能作出《咏鹅》的“神童”,在诗词方面极具天赋,极其擅长写七言歌行,七言歌行的长篇代表作《帝京篇》辞藻华丽、形式灵活,且言辞工整、音节和谐、感情丰富、朗朗上口,在当时被称为是千古绝唱。

骆宾王的诗永徽年间,骆宾王犯事被降职发配西域,在边疆驻守的日子里,他没有沮丧,没有自弃,而是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边塞诗,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比如《送郑少府入辽》,用极高的格调和优美华丽的辞藻,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表达了出来。

在五律诗方面,骆宾王也极具天赋,写下了很多名篇巨作。

比如以蝉寓己、用蝉明情、人蝉合一的《在狱咏蝉》,其情感细腻深邃,对于蝉的妙处不仅仅只是在于结构上的符合,更是在于蝉的意向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

义乌历史名人

义乌历史名人

朱一新遗址朱一新(1846—1894),毛店镇朱店人,科第出身。

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

因上疏揭露宦官李连英而被慈禧谪贬,后辞请回乡。

客死.....07-03-03吴百朋遗址吴百朋(1520—1578),义乌大元村人。

明代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尚书。

为抗倭寇、平内乱、固边防闻名的儒将。

年60殁于任上,葬义乌山口村青......07-03-03王衤韦遗址王衤韦(1322—1373),义乌尚阳人。

应明廷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

官至翰林侍制。

后奉诏书前......07-03-03黄氵晋遗址黄氵晋(1277—1357),元代史官。

义乌稠城人。

官至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等。

著有文集100卷,《义乌县志》7......07-03-03徐侨遗址徐侨(1160—1237),南宋著名政治家。

义乌王宅人。

官任工部侍郎等职。

为官清廉,守土恤民。

著有《文集》等10余卷。

夏演乡何斯路村南五云寺南侧有其墓址......07-03-03宗泽遗址宗泽(1060—1128),宋代抗金名将。

义乌板塘出生(后迁福田宗宅),曾任县令、通判,后任开封府尹,留守东京。

宗泽为人刚......07-03-03骆宾王遗址骆宾王(619—687)唐初诗人,稠城骆家塘人,与王勃等号称“初唐四杰”。

年七岁即景赋《鹅》扬名,曾任武功、长安等地主簿,后升侍御......07-03-03冯雪峰故居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

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07-03-03吴晗故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吴店镇苦竹塘村,它是1924年建的院落式民居建筑。

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

房前是花园。

故居大门...........07-03-03义乌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是义西夏演乡的一个偏僻的小村。

周围山峦重迭,邻着浦江县。

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07-03-03义乌蟹钳形古墓群居蟹钳形古墓群系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泽

宗泽

历史上的义乌名人——宗泽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生活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北宋、南宋之交,是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奋发有为的农家子弟北宋嘉祐四年十二月十四日(1060年1月2日),宗泽出生在义乌石版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并在此度过了童年。

宗泽一代人丁兴旺,有四兄弟一姐妹,家里吃口多,加上当时义乌一带连年灾荒,生活就更困难了。

宗泽排行老二,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干各种家务和农活,历尽艰辛,两个弟弟皆年少夭亡。

但其父亲和祖父并不因家境困难而放弃耕读的家风,农闲仍课读儿孙。

宗泽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又勤奋好学。

父亲和祖父都对他寄予厚望,刻意培育。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宗泽,从小就养成了勤劳俭朴、好学上进、正直刚毅的品格。

宗家为了开拓新的生活出路,在宗泽十几岁时,举家迁居廿三里。

廿三里交通方便,商贸、文化比较发达,是义乌的一个重要集镇。

到廿三里后,宗泽的父亲宗舜卿与当地名士陈克昌、陈裕等成了莫逆之交,还与陈允昌义结金兰,并在友人的举荐下,一度去金陵充当幕僚。

廿三里对宗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天地,由于父亲的关系,社会交往扩大了。

宗家与两个陈家系通家之好。

陈九昌视宗泽如己子,悉心扶植,其子陈昂“迪功郎”,孙陈涛“太庙斋郎”。

陈裕十分常识宗泽的人品和才华,把幼女许配宗泽为妻,其次子陈锡“处太学,以文行驰名,及进士第”,次孙陈宗旸“以武举进士第”。

两个陈家都是书香门第,宗泽同他们的儿孙朝夕相处,切磋学问,评点时政,议论治国之策,扩大了视野,增长了学识,提高了投身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当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王安石在教育上推行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者并行的政策,大办州县之学,置学官,设教授,规定州县学的士子由官府供给伙食,并免其徭役。

王安石对教育及用人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对像宗泽这样贫寒的读书士子更是莫大鼓舞。

义乌名人作文

义乌名人作文

义乌名人作文1骆宾王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

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

他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

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骆宾王年少才高,很小就喜爱文学。

他善于从一个天真活泼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去描绘。

他童年时的诗歌,天真率直,很富灵性,素来脍炙人口。

一天,骆宾王来到家门前的小河边玩耍,他又看到了那一群司空见惯的鹅。

它们像几位绅士在河面上悠游自在地游着。

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青枝绿叶般的水,红红的鹅掌,慢慢地拨动着清亮的水波。

突然,一只鹅伸长脖子,脆亮的叫一声“鹅”,紧接着其他的鹅也都对天歌唱起来,骆宾王看到这情景,内心怦然一动,他凝神地注视着鹅群,信口吟出了一首四句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反复吟诵这首诗,不仅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画面,而且仿佛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孩子的唤鹅声,鹅儿引颈高歌声、戏水声。

我们读了会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甜美。

骆宾王自小就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天生一副侠肝义胆。

但他一生坎坷,他曾经担任过长主簿,不久因罪入狱,贬临海丞,郁郁不得志,弃官而去。

后来他协助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起草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名扬天下,连武则天本人读了也感叹说:“这样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让他流落,宰相的过错不小!”2忆爷爷冯雪峰我小的时候,只见过爷爷三次。

在朦胧的记忆中,爷爷是位清瘦的老人,中上个头,花白的头发,平时很少说话,总是伏在书桌上,不停地写啊,写啊。

爷爷逝世后,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参加爷爷的追悼会,我当时真感到有些奇怪,爷爷怎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和敬佩。

长大后,我才知道爷爷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诗人、作家、翻译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家。

‘听爸爸说,爷爷在十年动乱里受过迫害,被关进牛棚,天天“请罪”,挨批斗,写“交待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一新遗址朱一新(1846—1894),毛店镇朱店人,科第出身。

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

因上疏揭露宦官李连英而被慈禧谪贬,后辞请回乡。

客死.....07-03-03吴百朋遗址吴百朋(1520—1578),义乌大元村人。

明代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尚书。

为抗倭寇、平内乱、固边防闻名的儒将。

年60殁于任上,葬义乌山口村青......07-03-03王衤韦遗址王衤韦(1322—1373),义乌尚阳人。

应明廷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

官至翰林侍制。

后奉诏书前......07-03-03黄氵晋遗址黄氵晋(1277—1357),元代史官。

义乌稠城人。

官至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等。

著有文集100卷,《义乌县志》7......07-03-03徐侨遗址徐侨(1160—1237),南宋著名政治家。

义乌王宅人。

官任工部侍郎等职。

为官清廉,守土恤民。

著有《文集》等10余卷。

夏演乡何斯路村南五云寺南侧有其墓址......07-03-03宗泽遗址宗泽(1060—1128),宋代抗金名将。

义乌板塘出生(后迁福田宗宅),曾任县令、通判,后任开封府尹,留守东京。

宗泽为人刚......07-03-03骆宾王遗址骆宾王(619—687)唐初诗人,稠城骆家塘人,与王勃等号称“初唐四杰”。

年七岁即景赋《鹅》扬名,曾任武功、长安等地主簿,后升侍御......07-03-03冯雪峰故居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

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07-03-03吴晗故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吴店镇苦竹塘村,它是1924年建的院落式民居建筑。

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

房前是花园。

故居大门...........07-03-03义乌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是义西夏演乡的一个偏僻的小村。

周围山峦重迭,邻着浦江县。

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07-03-03义乌蟹钳形古墓群居蟹钳形古墓群系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城南20公里的赤岸镇乔亭村南的蟹钳形山坡上。

它是明代冯氏宗族的墓葬群......07-03-03义乌骆宾王墓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稠城镇人,但他的最终的归宿不知为何却选在了廿三里镇的上枫塘。

国家文物07-03-03双林铁塔双林铁塔现置于塔山云黄山麓的双林寺中。

它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07-03-02古月桥古月桥横亘在赤岸镇雅治街村口的龙溪上,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建于宋嘉07-03-02黄山八面厅黄山八面厅位于义乌市城西25公里的上溪镇黄山村,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义乌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

义乌市目前实有人口已经达180万,其中本地人口70万。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乌伤县,属会稽郡。

1988年5月撤县设市。

金属资源有铀、铁、铜、铅锌、锰。

非金属资源有萤石、煤、石墨、大理石、耐火粘土等。

动物资源有穿山甲、江猪、灵猫、獐等。

植物资源有花榈木、浙江楠、含笑等。

中草药材有白术、丹参、桔梗等。

土特产品有火腿、南蜜枣、红鸡毛等。

名胜古迹有秦颜孝子墓、晋郭璞所造水井、双林寺、骆家塘遗址、宋宗泽先祖墓、赤岸冯孝祠等。

2007年,义乌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义乌已经形成以下八大行业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五金、印刷、毛纺。

义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义乌人勤劳好客,凡是到过义乌这个“商品之都”的人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三国美女--大乔、小乔初唐四杰之一,称为"神童"--骆宾王;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之师--宗泽;前白刚直士--徐侨;元代总裁官--黄晋;金元滋阴学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清初治河专家,被鲁西南和苏北地区人民颂称为“河神”--朱元锡。

生物理学家----何琦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棉作学家----冯泽芳水稻专家----周拾禄语言学家、《共产党宣言》首译者、复旦大学解放后首任校长----陈望道,湖畔诗人、鲁迅两位生死之交之一、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和作协副主席----冯雪峰历史学家、首任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剧《海瑞罢官》作者----吴晗全国首个县级市设立海关的城市。

全国首个进行水权交易的城市。

(向邻市东阳花2亿买水权)全国最现代化的智能火车站(2006年投入使用)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超市。

外商入驻最多的县级市。

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0余名外商常年在义乌,临时入境外国人13.16万人次最早有民航机场的县远东(除日本冲绳岛机场)最先进的战斗机场)于2005年是全国唯一可以办理外籍人签证的县级市全国首个开办涉外招生办学的县级市中东地区在中国设的最大贸易交易地浙江最未完全开发完成的城市义乌是全国首个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年出口标准集装箱40万只.全世界拥有商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福布斯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全国现金流量最密的县级市,浙江每天1/3的现金在义乌流通. 全国县级市最大的航空港全国唯一可以对外籍居民有终审权的县级市.全国唯一可以让外国人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全国第一个获得“出展权”的县级市07年4.26全国首位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周晓光)连续18年蝉联中国专业市场成交额榜首1.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

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爱国民主斗士。

2.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

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

3. 冯泽芳(1899~1959),字馥堂,浙江义乌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土)。

毕生致力于棉花科研、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是我国著名的棉花科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4.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单名融,字任重,笔名有佛突、雪帆、晓风、张华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5. 朱之锡(1623~1666),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为清初治河名臣。

6. 吴百朋(1519~1578),字惟锡,号尧山,浙江义乌人。

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与戚继光生活于同一时代,为抗倭寇、平内乱、固边防立下了不朽功勋,系一代名闻遐迩的儒将。

7. 王袆(1322~1374),字子充,号华川,元至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义乌)县城西北隅。

明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云南。

8.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元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无四大医家”。

9.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0. 徐侨(1160~1237),字崇甫。

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南宋政治家、理学家。

11.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生活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北宋、南宋之交,是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2. 骆宾王(619一约687),字观光,唐朝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幼年即资质颖悟,聪慧过人。

13. 傅大士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

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14. 骆统(193~228),宇公绪。

三国时乌伤(今浙江义乌)人。

骆统曾任乌程相、郡功曹、行骑都尉、中郎将,升偏将军、濡须督,封新阳亭侯。

为孙吴著名将领之一。

15. 颜乌颜乌,乌伤人。

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数千,衔土相助焉。

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

鸡毛换糖最著名的应该是浙江省义乌,可以说义乌市场形成的历史就是鸡毛换糖的历史,是鸡毛换糖慢慢形成的!而义乌最初的鸡毛换糖是从廿三里镇开始的。

廿三里的“鸡毛换糖”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鸡毛换糖成为被打击对象,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那时,廿三里也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把那些在廿三里街上手拎蓝子叫卖的和摆地摊的赶得“嘭嘭”飞,禁止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人要抓,钱要罚。

但是,廿三里镇即使在文革这种割资本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时期,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兴,那时廿三里镇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多达五千余人,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到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扩展到全国各地。

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廿三里镇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基础上,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和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廿三里镇就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并于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廿三里鸡毛换糖队伍的真正壮大仍是举步维艰,直到1979年3月24日,时任中共义乌县委秘书的杨守春在《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了《“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一文,给廿三里镇乃至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该文是全国第一篇报道义乌“鸡毛换糖”意义的新闻稿,被盛誉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第一份“为民请命书”。

文章充分肯定“鸡毛换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其利多弊少,既推动了义乌红糖事业的发展,又换回来出口所需要的“红毛”,农田所需的作肥料用的“废鸡毛”,让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搞活流通,于国于民都有利。

文章发表受到了经济、学术、新闻三界人士的盛赞。

后来到1980年,鸡毛换糖才被允许,公商局也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

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倾剿而出”,村里可谓“十室九空”,盛况空前。

事实上“鸡毛换糖”好处并非至此。

如廿三里镇(公社)办的廿三里羽毛厂,就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当时它解决了农村数千人的就业问题,换回了外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利国利民。

直到1982年后,市场逐步向义乌县城集中民展,终成今日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世界,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

鸡毛换糖的人又被称为敲糖帮。

敲糖帮按生意的活动方式,进行了严密的分工,具体分为“坐坊”和“担头”两类。

“坐坊”,其组织有“糖坊”、“站头”、“行家”、“老土地”四种。

“糖坊”的任务是把煎好的糖粒、糖饼、生姜糖用现金或货物贷给敲糖人,同时还收购代销敲糖人收来的货物;“站头”就是敲糖帮居住的小客栈,并经营糖担托运业务;“行家”专事采购各类小百货以供敲糖帮经营;“老土地”专收敲糖帮换回的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