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结)课程考试重点
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答题要点精华经典总结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注意点(1)注意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多个排气筒,不能采用达标排放分析及监测时采取的等效排气筒方式“简化”成一个排气筒计算,应对关心点采取多源叠加模式进行预测。
预测和评价影响应点面结合,既要说明对评价范围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又要重点说明对环境保护目标等关心点的影响。
(2)有毒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要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在100米以内时,级差为50米;超过100米,但小于或等于1000米时,级差为100米;超过1000米,级差为200米。
(3)废水:废水排至污水处理厂的一般做达标排放分析,同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论证对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进行合理性分析;排往地表水的,按相应的河流、湖泊、河口、海湾等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重点说明环境敏感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和影响程度。
(4)噪声:较低级别评价可仅做厂界噪声达标分析,较高评价等级应预测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一般采用噪声源衰减模式预测。
(5)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原则上应做到零排放,即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一般废物做到安全处置或回收利用。
应分析固体废物在暂存、转运和处置环节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如暂存地防渗漏避免污染地下水,防雨淋避免形成渗滤液等。
(6)其它: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影响的,还应分析对地下水的影响,重点提出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措施,如废水管道的防渗漏、物料废料堆场的防渗等。
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农药、制药等,有必要的要考虑废气排放的干湿沉积以及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潜在影响。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程行为,涉及重大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行为等。
污染型项目以工艺分析、总图布置和清洁生产分析为重点;生态型项目以施工计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替代方案为重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技改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3)技改内容,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一章.docx

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一章)第一章典型交通运输项目复习要点――公路项目1.1复习要点1.1.1工程分析1、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2)施工规划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要作详细介绍。
3)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通过调查,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
4)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
5)替代方案结合工程设计,主要分析替代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强度。
特别是量化指标与推荐方案作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2、工程分析技术要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1)工程组成完全。
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
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
必须把所有工程的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或运行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应考虑。
2)重点工程明确。
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运营方式等。
3)全过程分析。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般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
4)污染源分析。
明确主要污染物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不同的阶段污染源可能不同,不同的纳污环境污染源的控制要求不同。
5)其他分析。
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方式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在工程分析时考虑。
有些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则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重点(含答案)

1、环境评价的概念与构成?概念:环境评价一般是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质量变异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规划、经济建设在内的一切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从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内容:①对环境质量变异进行识别;②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③对环境系统的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估;④对人类社会行为与环境系统质量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
2、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识别和评定。
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划分中的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3、生态区位?景观组分(水、土、气、动植物)、生态单元(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经济要求与生活要求(人的需求)的最佳配置。
4、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生态环境: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
自然环境:环境总体下的一个层次,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资源的总和。
5、环境基准与环境标准的区别?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由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
环境标准是以环境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而制定的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或其他需要所制定标准的总称。
区别基准:不具法律效力;不考虑人为、社会经济因素。
标准: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应;可以修改和补充。
(基准大于标准、标准严于基准)6、环境标准体系中国标准的主体?①环境质量标准(主体)②污染物排放标准(主体)③环境基础标准④环境方法标准⑤环境标准物质标准⑥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功能区关系?水环境质量标准?首先,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
其次,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
环评影响评价案例教材重点总结(新版)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1、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概况和工艺流程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是环评重点。
•燃料乙醇是以淀粉质、糖质或纤维质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车用无铅汽油)制得的。
•污染源强分析•废气主要来源于锅炉房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烟气、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沼气和恶臭气体、发酵车间排放的C02 气体和发酵蒸馏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工艺废气。
•废气主要污染因子:H2S、NH3、总烃、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废水排放主要包括蒸发车间二次蒸汽水、蒸馏脱水车间粗馏釜底水、发酵车间洗罐水、锅炉房的酸碱排水、冷却水排污及生活污水等。
•废水主要污染因子:石油类、乙醛、硫化物。
•固废主要包括污水站的污泥、原料处理车间茎秆叶梢、压榨车间茎秆渣、锅炉草木灰及生活垃圾、沼气净化废脱硫剂等。
•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废气•粉尘治理一般采用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
•发酵过程产生大量C02 气体,其中夹带乙醇和其他醛、酯类等杂质,通过洗涤塔洗涤后送回收装置回收利用。
•燃料乙醇、汽油储罐尽可能采用内浮顶罐,燃料乙醇装船、装车等采用密闭方式。
•污水处理站恶臭发生源主要是调节池、厌氧处理部分、好氧进水部分、污泥处理部分。
将收集到的沼气经干法脱硫,用于锅炉燃料,脱硫剂由厂家回收。
•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采用封闭建筑物收集气体,好氧进水部分采用加罩集,收集的废气使用碱液喷淋吸收,然后通过15m 高排气筒排放。
•地表水•污水处理站采用两级UASB 厌氧+脱氮池+A/O 好氧池+回用水系统处理工艺。
再经过中水系统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用作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水质标准,回用于生产及绿化用水。
•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产污环节分析•污染源强分析•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染色产生的染色废水、后整理产生的整理废水、软水站反冲水、地面冲洗水、冷却水、蒸汽冷凝水、员工生活污水等。
•生产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pH、色度、CODCr、BODs和SS等;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SS等。
第四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复习要点

第四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复习要点一、案例分析考试关注1、案例考试8道题选6道,3个小时内完成,考试时间紧,所以要先做会的,再做不会的。
还有,一般要尽量选择生态类的题做,除非对计算很有把握的同学,当然,某一类计算特别熟悉时,若做对了,做好了,会得高分,自然案例也更容易通过。
2、先看题目,再带着题目分析题干,案例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要注意审题的时候边做记号。
注意关键词:高度、方位、距离、主导风向、敏感保护目标、受保护的动植物及环境功能区划等。
3、答案词汇要专业化,尽量从导则的原文出发。
4、遇到计算题,要注意单位换算,有时候实在记不全公式,可以先拿单位进行计算。
根据单位找出公式中合适的数据。
二、案例分析复习重点1、案例考试常出现的计算题及涉及的公式包括如下:首先是大气环境方面1)大气环境方面常出现的计算题的第一方面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1)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2)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距离,(3)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正常排放下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限制综合判定。
对于常规污染物,可参考等标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即选择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比值较大的污染物作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定义 P i=( C i / C0i )*100%P 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 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十章.docx

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十章)第十章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类――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1复习要点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一地三域和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有关专项规划(十个专项)。
在规划编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不同,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是综台性的全局的深远影响。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单单关注污染和生态影响,更注重规划的协调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因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特别从区域的角度,从环境容量或者环境承载力,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规划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1.1规划.1.1.1规划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分析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规划的描述、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和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识别。
规划分析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类似,都是对所要评价的人类活动的分析,从活动本身出发识别预测其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但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只关注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和产生的生态破坏不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关注宏观全局层次的影响,如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总体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等。
(1)规划分析规划分析首先要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和实施方案。
理清规划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明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并按拟定的规划目标,比较分析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其他规划特别是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2)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一般说来士地利用和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的影响比较综台全面,其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规划对于区域整体的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八章.docx

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考试重点(第八章)第八章固体废物(垃圾场)建设项目8.1复习要点关于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案例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类型,其主要的考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址优化选择;(2)产污环节和污染源强计算;(3)现状调查;(4)主要环境影响分析;(5)制定环境保护措施;(6)大气污染物及渗滤液排放主要控制项目。
固体废物建设项目分类1、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3、危险废物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4、危险废物焚烧厂――《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5、一般工业同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一般二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评价重点应为:处理工艺的可行性、选址合理性及渗滤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此类环评项目关键问题是场址选择,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垃圾渗滤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填埋场产生气体和垃圾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8.1.1生括垃圾填埋场 (1)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1)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无组织排放可能产生燃烧爆炸).3)垃圾运输及填埋场作业产生的噪声:4)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破坏和对景观的影响;5)填埋场孳生的害虫等可能传染疾病:6)填埋堆体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产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主要污染因子:控制项目+常规污染因子。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无组织排放限值: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
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1.0mg/m3。
恶臭物质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垃圾渗滤液控制项目:SS、COD、B0D5、氨氮和大肠菌值。
限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标准值。
由环保部门确定的其他控制项目,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填埋场环评主要工作内容1)场址选择评价场址选择评价是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评价拟选场址是否符合选址标准。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汇总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汇总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汇总篇一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一、原料的清洁性制定企业内部原(辅)材料标准,不用、限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材料;用无毒、低毒或少毒的材料替代有毒有害的材料,努力从源头减少毒害物质的摄入量。
如限制铜精矿中砷、氟等有害物的含量;用低硫、低灰分的煤等。
二、设备的清洁性设备的清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求转化利用效率高、产污系数低的设备;二是设备封闭性好,没有跑冒滴漏。
三、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在实施工艺、设备和原材料清洁性的同时,依然采取积极的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体现在:烟气低空污染的防治在铜的熔炼过程中在加料、放铜和放渣等作业现场会有二氧化硫烟气泄漏,通过设置活动烟罩、回转烟罩、集烟箱、管道、阀门、环保风机和高架烟囱等,将上述低空含硫烟气高空排放,既改善了作业环境,又避免泄漏烟气低空污染。
酸性场面水中的集中收集将熔炼、制酸区域易被烟尘、酸污染的区域的场面水及雨后10min的雨水,电解湿法精炼的酸性废水,通过设置集水池、专用管道、输送泵等,集中收集后再处理。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汇总篇二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1)环境政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三河”“三湖”流域及渤海湾的污染防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关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2)产业政策:国家关于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的有关要求国家工商投资领域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国家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及严格控制铁合金生产能力的有关规定国家关于清理固定资产项目的有关要求国家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有关规定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汇总篇三噪声防治对策制订的原则:(1)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订,以满足厂界(或场界、边界)和厂界外敏感目标(或声环境功能区)的达标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案例教学(一)某化学品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某滨海城市90万t/a乙烯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某发电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某药品包装及特种印刷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某地工业区拟建一大规模电镀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某高速公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某跨海大桥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某垃圾填埋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某化学品厂建造项目,主要设计的工程包括:药剂生产线、循环冷却水站、配电供电系统、供水排水管网、氨吸收塔、氯气吸收塔、工艺及热力外管廊、焚烧炉、活性炭吸附设施等。
生产原料为含有害和恶臭的化学品。
工程附近有居民区和风景区,靠近河流,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附近河流水域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这段水域主要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珍贵鱼保护区及鱼虾产卵区。
1.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和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2.本项目评价的主要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有哪些?3.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NO2、HCl 、NH3 和SO2应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标准排放?【答案】1.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和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本项目的环境敏感点应该是工程附近的居民区和风景区,重点保护目标也是它们,另外工程靠近河流,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珍贵鱼保护区及鱼虾产卵区,因此河流也应当作为保护对象,对于河流的生态环境等需要重视。
2.本项目评价的主要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有哪些?( l )大气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包括SO2、NOx、总悬浮颗粒物、NH3 、HCl 、Cl2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总悬浮颗粒物、SO2、NOx、NH3 、Cl2、HCl 等。
( 2 )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包括pH 值、COD 、BOD5 、溶解氧、非离子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石油类、氯化物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COD 、BOD5 、非离子氮、总氧化物、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等。
( 3 )地下水现状评价因子包括色度、混浊度、pH 值、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氰化物等。
3.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NO2、HCL 、NH3 和SO2应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标准排放?对于这些污染物,可以先通过洗气室,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氮氧化物、氯化氢和氨,然后再进人除烟雾室除去烟雾,这样可以控制各类污染物的含量,在排放前保证达到标准。
(二)某滨海城市拟建一90万t/a乙烯工程,工程用地位于该城市远郊的临海滩地。
项目选址区距市区约60km,北面9.5km外有多个乡村城镇,人口较为密集,西临规划中的港区、东距另一工业区10km,选址区内地势低平,为潮坪地貌,分布于海岸线至低潮位之间,地面高程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升高。
该项目总投资304亿元人民币,占地300Km2,主要生产装置共计15套,主要是各种抽提、分离和反应装置。
每年所需乙烯原料276万t/a,主要原料包括石脑油、苯、丁烯、液氨、醋酸、硫酸、甲醇、丙酮、氯化氢、苯乙烯等,主要产品油裂解汽油、C7-C9馏分、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醇、聚丙烯、聚氯乙稀等。
生产废水产生量1577t/h,循环冷却水或清洁废水1527t/a,S02废气排放量0.3t/h,废渣17334t/a。
废液660t/a。
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入临近海域。
问题:1、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4、如何制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参考答案:1、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答: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的专题应包括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公众参与。
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答:本项目评价重点是工程分析、水环境影响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答:大气常规评价因子有S02、氮氧化物、TSP,根据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及项目工艺反应特点,大气特征污染因子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丙烯腈、氯乙烯、非甲烷总烃。
水环境常规评价因子包括:pH、SS、DO、COD、BOD、氨氮、硝氨、亚硝氨、总磷、石油粪、挥发酚和其他当地地表水特征污染因子(包括重金属);根据本项目特点,水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包括:三(四)氯乙烯、丙烯腈、苯、甲苯、二甲苯等。
4、如何制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答:项目的水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现状监测方案和运行期的监测方案。
⑴监测项目见水环境评价因子。
⑵监测布点因为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入临近海域,为此要在项目污水直接受纳河流、河口和最终的受纳水体海湾都要进行布点。
布点原则要依据沿河污染源、敏感点的分布以及河流海湾的水文特征,排污口上游或河流感潮河段上游设置对照断面。
⑶监测时间监测时间分大潮期和小潮期,每期连续几日监测,每日各监测断面采集一次涨潮和落潮水。
(4)采样和分析方法参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某发电厂建造工程,选址在城市郊区,临近有煤炭矿区,区内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丰富,工程安装大型发电设备,配套安装全烟气脱硫和脱氮装置。
厂址周围未发现名胜古迹及文物遗址,也无重要的人文和旅游资源。
项目区附近有村庄,人口聚集比较密集,还有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国道、京杭运河等。
当地以山区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开阔平坦,北部有灰场存放灰渣和脱硫石膏。
1、本项目的敏感区是什么?2、本项目环境评价和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污染物因子?3、对于营运期的废气排放有哪些措施防治?4、营运期排放的废水有哪些类型?答案1.本项目的敏感区是什么?本项目的敏感区在于项目附近的村庄,那里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另外就是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应当主要考虑项目的废气、废水、噪声等对当地村庄居民的影响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本项目环境评价和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污染物因子?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主要考虑以下因子。
(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和TSP。
影响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
(2)水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因子为pH值、DO、BOD5、CODcr、TDS、石油类、SS、总磷。
(3)声环境:声环境评价选用等效声级。
3.对于营运期的废气排放有哪些措施防治?(1)选择优质燃煤,燃煤燃烧后产生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因此选择优质煤可以降低硫的含量,提高燃烧效率。
(2)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进一步降低废气中的硫的含量。
(3)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去除烟气中烟尘的含量。
(4)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氮装置脱去氮。
(5)高烟囱排放烟气,使烟气在高空可以得到更好的净化,减少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6)安装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烟气中各类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时调整各类装置达到脱氮除硫减尘的目的。
4.营运期排放的废水有哪些类型?(l)化学废水。
(2)输煤系统冲洗水。
(3)脱硫废水:烟气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水。
(4)生活污水。
(5)含油废水。
(四)某药品包装及特种印刷工程项目占地40000m2 ,绿化面积15O0Om2 ,总投资2亿元,环保投资100万元,征用800亩土地,项目建设工程主要有综合办公楼、生产车间、配套的职工生活设施和围墙、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500Om2 ,其中:厂房I000Om2 ,综合办公楼2000m2,职工倒班宿舍1500m2 ,员工食堂400m2 ,车库600m2。
项目建设周期为18 个月。
生产的原辅料包括显影液、定影液、胶印油墨、防伪油墨、修版膏、磷酸、版面清洁剂等。
主要生产设备有胶印、凸印、轮转印刷机组,单张四色胶印机,单张印码机,切纸机,撕裂机,打包机,印刷机,模切机等。
习题1 .试进行简单的环境污染源分析。
2 .填写下表的污染防治措施。
【1、试进行简单的环境污染源分析。
1.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包括:施工时搅拌机等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粉尘,车辆运输原材料产生的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交通噪声及建设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等。
1.2营运期水环境污染源包括显影、定影以及底片冲洗、制版显影、印刷换色等各个工序产生的废水废液,这些废水废液当中含有较多特殊的化学污染物;另外还包括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食堂排放的含油污水等。
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印刷过程中由于墨辊、墨斗发热使油墨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到空气中产生的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为印刷机、风机的噪声。
固体废物主要为切纸机产生的一些下脚料、一些包装废弃物,废油墨、废溶剂罐、废油墨罐和显影制版过程产生的废弃的胶印纸,擦拭墨斗、墨辊的废棉纱、废抹布等;另外还有员工的生活垃圾。
2、填写下表的污染防治措施。
(五)某地工业区拟建一大规模电镀厂,项目占地65万m2,共有5个电镀车间,车间一到五分别采用不同的电镀工艺。
电镀工艺一般为:金属件进行冲压、加工、成型,经过抛光、磨砂处理后,对镀件进行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洗水等,然后镀件上镀槽,之后进行钝化、洗水漂定等处理。
各车间所采用的电镀工艺和镀液如下表所示。
除生产厂房外,项目还建有环保设施和服务设施。
环保设施包括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汇入整个工业区的二级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