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21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21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21一、精细化工建设项目(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拟建某化工项目,生产精细化工产品,产品设计总规模为1300t/a,其中荧光材料系列产品400t/a(主要是彩粉和生粉)、硝酸银900t/a。

主要污染源情况如下:废气:荧光材料生产烧成炉生成的S02保护尾气送填料塔用碱液喷淋吸收处理后由排气筒排入大气;在混料、干燥、过筛等工序有极少量粉尘产生,经风机抽至填料塔用水喷淋处理后由排气筒排入大气。

硝酸银生产排放的废气主要是溶解合成工序产生的含NO x气体;合成罐废气经排气管道进入负压碱吸收装置,用水和10%NaOH溶液二级吸收处理后排入大气。

废水:荧光材料废水主要有:酸碱废水(W1),含盐酸、氢氧化钠、无机盐类等;SO2废气洗涤塔循环吸收废液(W2),主要成分为亚硫酸钠和微量亚硫酸氢钠;含锌废水(W3),锌浓度165mg/L;硝酸银生产在NO x气体吸收处理过程中,水吸收产生的含酸废水为稀硝酸(W4);碱液吸收产生含NaNO2、NaNO3的废水(W5)。

拟建全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站,处理厂区生活污水、地面及设备冲洗水。

厂区总排口排水量15m3/h,污染物浓度COD Cr76mg/L,BOD5、总锌0.8mg/L, pH6.8、SS48mg/L,TDS 870mg/L。

项目拟建地南侧有一条河流,为5类水体,流量5m3/s。

该项目厂区总排口废水经污水管线排入河道。

固体废弃物:彩粉生产固体废物来自选粉和水簸工序,其中蓝、绿粉水簸槽分级出的粗细粒子(S1)成分为硫化锌,收集后外售作为氧化锌生产原料利用;而红粉水簸槽分级出的含氧化铕和氧化钇粒子,为昂贵的稀土金属氧化物,经收集处理后再回用。

固体废物为硫酸锌精制工序过滤滤出物(S2),主要含锌和少量其他重金属杂质,拟送外厂利用生产含锌肥料。

硝酸银精制过滤工序产生含AgNO3的滤渣(S3),用NaCl处理,沉淀出氯化银,银泥送金属冶炼厂回收银。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A. 新建一个小型超市B. 新建一座化工厂C. 住宅小区绿化工程D. 城市道路扩建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项目概况B. 环境现状调查C. 环境影响预测D. 经济效益分析3. 下列哪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编制?A. 环境影响报告书B. 环境影响报告表C. 环境影响登记表4.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不包括?A. 模型预测法B. 类比分析法C. 专家咨询法D. 实验室测试法5.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中,下列哪个项目属于“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A. 城市轨道交通B. 采石场开采C. 河道整治D. 农田水利建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实施后进行的。

()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需要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3. 环境影响评价只需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可以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完成。

()5.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环境影响评价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包括:____、____、____。

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需要考虑的环境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

4.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

5. 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3.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流程。

4.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5.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流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工厂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请列出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

07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考试案例分析试题

07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考试案例分析试题

07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考试案例分析试题一、选择题填空题(共计×分,错字、白字、少字均不得分)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计划部门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之一。

3.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4.产生环境污染和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

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

6.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7.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中“三化原则”是指:减量化.()和()。

8.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9.国家实行土地用途()制度二、简答题(共计××分)1.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当前我们国家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2.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3.综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职责。

4.简述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案例分析,六选四。

(共计××分,考生在六道题中选择四道题来做,不必要按顺序来写,如果多选,则按照题的次序计算所选题。

)(一) 水电规划环评案例西南横断山脉某河流流域总面积2359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423公里,天然落差252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7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公里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立方米的“龙头”水库。

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6万人,涉及有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8亿元。

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拟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拟题及答案

XX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拟题及答案甲乙两地拟对一双回线路450公里的500KV输变程进展改建,以完善区域电网构造,线路长度增加220公里,兼有紧凑型杆塔和鼓型排列塔,新建变电所、开关站各5座。

新增线路沿线60%为平原或漫岗区,其余为山丘区。

沿线区域有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1处、历史文化城镇一座,涉及村庄20个,学校、医院各3处,跨越2条河流、1条铁路和3条公路。

问题:1.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2.如何确定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3.输变电工程分析的根本内容?4.输变电工程现状监测内容、监测布点原那么是什么?5.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答案:(1)施工期:施工噪声、生活污水(以COD、SS和油类为主)、施工扬尘(TSP、PM10)、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拆迁安置、施工垃圾。

(2)运行期: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变电所主变噪声、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变电所生活污水、油污水、生态与景观影响。

(如果问的是污染因子,那么主要从施工噪声、扬尘、施工污水,运行期的电磁影响、无线电干扰、噪声及变电所污水方面考虑)2.如何确定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首先根据工程特性与环境特征确定各环境因素的评价等级,然后确定评价的范围。

(2)工频电磁场:变电站及开关站为所址中心半径500m区域,输电线路为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

(3)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及开关站为围墙外2000m区域,输电线路为线路走廊带两侧2000m带状区域。

(4)噪声影响:变电站及开关站为围墙外100m范围,输电线路为线路走廊(线路两侧导线投影外各20m区域)带两侧各30m带状区域。

3.输变电工程分析的根本内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路径方案、施工工艺、杆塔和根底、与既有交通设施的穿插跨越、工程占地类型与面积、污染源分析及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

4.输变电工程现状监测内容、监测布点原那么是什么?(1)变电站监测通过类比监测既有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高频段综合场强、无线电干扰场强。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重点发展工业有林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机械、制糖、造纸、建材、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烟草等。
[问题]
1.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3.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
上一题下一题
[问题]
1.论述煤矿开采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矿山开采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哪些?
上一题下一题
(5/40)案例题
第5题
某铝业公司的电解铝项目工程,电解铝生产规模10万t/a,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电解厂房、铸造车间、拉丝车间、整流车间、修配车间、化验室、油库、仓库等。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仓库、煅烧车间、沥青熔化、生阳极车间、焙烧及炭块库、残极处理车间、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煤气站(含机器间、煤堆场)、热媒锅炉房(含热水锅炉)、煤气站循环水系统、煅烧循环水(含生阳极净循环水)系统、生阳极浊循环水系统、10kV配电所、汽车衡磅房、车间办公楼、综合管网系统等建设内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含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渣主要集中于工程北部的渣场。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1/40)案例题
第1题
某南方城市拟建一个氯化法钛白粉厂,其工艺产生的氯化废渣被鉴定为危险废物,按照国家要求,需要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来处置该项目产生的需要填埋处理的约20000t危险废物。
该填埋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渣道路、拦渣坝、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拦污坝、库区防渗防洪系统、地下水监测井等。安全填埋场容积要求大于50万m3,服务期限30年。建设单位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场址备选,如表所示。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一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一

[问答题]1.新建黄磷及系列磷化工(江南博哥)产品项目某新建黄磷及系列磷化工产品项目,建设期为一年,规模为年产工业黄磷15000t,总共占地面积是25000m2,项目拟选址功能为城市Ⅱ、Ⅲ类的工业区,目前厂址地块为农业用地,项目建设需征地约30亩。

项目营运可能需要的设备为:电炉、回转烘干机、六筒旋风除尘器、锅炉、水浴多管冲击式除尘器、振动筛、除尘尾气通风机、出渣烟囱、冷却塔、污泥过滤机等。

主要能源动力有:电力、冷却水、燃煤、蒸汽等。

本工程取水水源为厂区附近长江,拟建设一座600m3的储水池,本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储水池供给;直流水量57m3/h,污水循环水量130m3/h,清水循环水量70m3/h,清洁循环水总量为90m3/h,包括一台磷炉、一座冷却塔、一个循环冷水池、两台循环水泵、二台玻璃钢冷却塔。

界区内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黄磷生产装置,不外排。

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其他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农田浇灌,无废水排放。

【问题】<1>.工艺流程中产生的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一般含量为80%~90%,对于该尾气应该如何处理?<2>.分析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3>.简述施工期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

<4>.简述营运期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

参考答案:<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1)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3)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2>.施工期环境各方面环境影响如下:(1)施工噪声对于施工期噪声来说,主要是土建工程噪声和设备安装噪声以及运输汽车交通噪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八(附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八(附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八(附答案).第 1 题 (分析题)(每题 20.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案例题 > 某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全线推荐采用设计时速为lOOkmZh。

路基宽度按六车道,路基宽26.0m 采用二级路标准。

工程全长94km,用地89000亩,拆迁房屋70000m2,路基计划土石方1000万m3,特大桥1座、大桥19座、中桥27座、隧道6座、涵洞1处、服务区3处、天桥12座。

工程总造价79亿元。

工程设计包括:标准横断面、路基边坡、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特殊路基处理等。

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区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干寒漫长,夏季短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悬殊,河谷盆地与山坡上部、阴坡和阳坡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问题:1.固体废物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影响环境?2.简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4.运营期噪声防护有哪些原则?5.生态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方面?第 2 题 (分析题)(每题 20.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案例题 > 拟建某冶金企业年产钢200万t,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65d,厂址地处丘陵地带,坡度在20o?30o、丘陵之间距离紧密。

据调查,企业纳污水体全长约为128km,流域面积为1200km2,年平均流量为78m3/s,河宽为30?50m,水深为5?7m,枯水期为12m3/s段比较平直,环境容量很小。

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森林公园,约为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

该项目用水平衡见图2—1。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1965X104m3/d,其中烟尘6100kg/d,SO212000kg/d,山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135mg/L,SS50mg/L,NH3-N5mg/L且排放量为28kg/d,石油类20mg/L且排放量为:114kg/d,锌离子为0.2mg/L。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1/160)案例题第1题某电解铝厂位于甲市郊区,已经生产10年,现有工程规模为7万t/a电解铝,主要设备为60kA自焙阳极电解槽160台,产量20000t/a;120kA预焙阳极电解槽120台,产量50000t/a。

自焙阳极电解槽含氟烟气采用干法净化回收装置,但由于其设计存在一些问题,电解车间天窗仍有大量无组织烟气排放,氟实际去除率80%。

预焙阳极电解槽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含氟烟气经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往干法净化系统,采用氧化铝吸附剂处理,吸附后的载氟氧化铝再回收进入电解槽,氟实际去除率95%。

拟建项目为年产电解铝5万t的预焙阳极电解槽,主要设备为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100台,扩建现有渣场以满足需要;建设项目投产时同时淘汰现有60kA自焙阳极电解槽80台,淘汰产能10000t/a,其他自焙阳极电解槽全部停产。

新建项目含氟烟气也采用氧化铝吸附干法净化系统,氟设计去除率95%以上。

项目建成后,全厂达到年产10万t电解铝的生产规模。

全厂主要废水来自煅烧循环水和生阳极(生阳极指阳极炭块的生产)系统浊循环水系统,经过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地表水系(Ⅴ类水体),少量的焙烧炉修理时产生的废渣送渣场填埋。

经过2个月的试生产,生产设施、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现委托某监测站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监测了6个点位,其中南面500m处A村庄氟化物60%超标,新建工程采用先进的烟气治理措施,同时淘汰老旧设备。

厂外各敏感点预测氟化物浓度都将有不同程度下降并可满足标准,外排氟化物从160t/a减少到108t/a,烟粉尘排放量减少到345t/a,SO2排放量减少到450t/a,可满足地方环保局原分配的450t SO2总量指标。

公众调查时,A 村庄有24个居民反对该项目建设,占调查对象的12%。

[问题]1.该项目竣工验收执行的标准如何确定?2.该项目竣工验收的监测重点包括哪些方面?3.该项目竣工验收的现场调研重点包括哪些方面?4.从验收重点看,该项目存在哪些问题?能否通过验收?下一题(2/160)案例题第2题某菊酯类卫生用药改建项目占地面积25万m2,厂房建筑面积9万m2,厂区绿化面积4900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说明机场地区环境空气、噪声、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评价中应执行的环境标准。
2、说明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内容与方法。
3、说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与主要方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重点。
4、简要说明该项目的评价重点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污染型建设项目
某项目地处低丘地带,山坡普遍为缓坡,一般在20º以下,丘与丘之间距离宽阔,连接亦无陡坡。据调查,纳污水体全长约65km,流域面积526.2km2,年平均流量6.8m3/s,河宽20~30m,枯水期1m3/s,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约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且下游15km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取水点。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废水42048m3/d,其中含CODCr为2323.6kg/d,BOD5为680.3kg/d,SS为1449.8 kg/d,NH3-N为63.62 kg/d;废气1230×104m3/d,其中烟尘1298.7 kg/d,SO219.9 kg/d。
问题:
根据表(略)中给出的拟选场址初步调查情况,应选用哪个场址,并说明理由。(自己参考教材)
为进一步论证选址的合理性,还必须进行调查哪些基本情况内容。
简述除厂址比选论证外,该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安全填埋场服务期满并封场后,应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
(四)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3.综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职责。
4.简述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案例分析,六选四。(共计××分,考生在六道题中选择四道题来做,不必要按顺序来写,如果多选,则按照题的次序计算所选题。)
(一)水电规划环评案例
西南横断山脉某河流流域总面积2359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423公里,天然落差252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7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公里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立方米的“龙头”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6万人,涉及有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8亿元。
项目工程概况:
1、项目依据(略)
2、建设规模(略)
3、主要技术指标(略)
环境背景
1、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河流水文;水文地质;地震
2、社会环境概况:文物古迹
3、生态环境:植被与动物;三门峡黄河库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概况
问题
1.分析上述题干缺少那些内容?
2.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那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填空题(共计×分,错字、白字、少字均不得分)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计划部门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之一。
问题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二)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三门峡至灵宝(豫陕省界)段高速公路
某机场建设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噪声二类地区,所在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项目主体工程由1条跑道、2条平行滑行道、4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6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道组成。工程填方250×104m3、挖方445×104m3,堆载体土面区翻挖压实95×104m3,土面区绿化土方215×104m3。各类排水沟总长31.6km。围场路、消防车道和特种车道等道路总面积108670 m2。
7.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中“三化原则”是指:减量化.()和()。
8.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9.国家实行土地用途()制度
二、简答题(共计××分)
1.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当前我们国家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2.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3.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4.产生环境污染和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
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
6.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龙头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
问题:
1、确定水环境影响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2、请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3、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及其原因。
3.请补充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面考虑?
(三)填埋场选址案例
某南方城市拟建危险废物处置场,用来处置该市每年需填埋处理的约8×104m3的危险废物,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危险废物的收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危险废物的稳定化、固化车间包括水泥固化、药剂稳定、中和预处理、脱水预处理设施等。安全填埋场总容积134×104m3,服务期限15年,包括土方、边坡工程、拦渣坝、防渗系统、防排洪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收排系统、地下水监测井等。污水处理车间,包括渗滤液处理装置,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建设单位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场址备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