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原油降凝剂使用效果及性能

合集下载

原油降粘剂的评价

原油降粘剂的评价

原油降粘剂的评价降粘剂;流变性;降粘机理;性能评价前言在石油工程领域,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油井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和人工补充能量开采后的油藏,原油采出量平均不到原始地质储量的50%,即有一半左右的石油储量残留地下。

在未发现既要经济又丰富的石油代替物之前,要保持石油稳定供给,不仅要在勘探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现有油藏的生产能力。

随着对石油开采程度的加深,原油变稠变重成为世界性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改善其流动性是解决高凝高粘原油开采和输送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降粘剂的应用研究比较多,世界各国的降粘剂研究成果推动了原油流动改进技术的发展。

降粘剂包括乳化降粘剂和油性降粘剂,前者是指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油乳化降粘剂,因其形成的原油乳状液粘度大大降低,可实现常温输送以节能降耗,因此,乳化降粘输送工艺发展比较成熟,然而存在后处理(如脱水)问题;有关油性降粘剂的应用研究较少,由于使用油性降粘剂具有可直接加剂降粘,改善原油流动性以节能降耗,同时又不存在后处理(如脱水)问题等优点,目前油性降粘剂的开发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经过较长时间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矿场应用阶段,在大庆、冀东、吉林、南阳等大中型油田,均获得了明显增油效果。

该技术对处于中、高稠油的油田开发持续稳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和指导性作用,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结合理论从实验的角度对降粘剂降粘机理进行初步的了解。

实验采用的L1和L2降粘剂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其对吉林多矿多井原油样品的粘度降低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对原油添加的降粘剂L1和L2降粘性能明显,大大降低了原油的粘度,使其易于流动,而且该法操作简便,可以大量的节能降耗。

本研究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第1章概述我国油田主要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

受气候和河流频繁摆动的影响,储油层砂体纵横向分布和物性变化均比海相沉积复杂,泥质含量高,泥砂交错分布,油藏非均质性远高于主要为海相沉积的国外油田。

聚合物型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_王丽娟

聚合物型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_王丽娟
由于原油中石蜡, 微晶蜡, 胶质, 沥青质等含 量及组成不同, 降凝剂与含蜡原油存在严格的“配 伍”规律[ 1] :
绝大多数原油降凝剂的高分子结构都含有较 规整的长链结构, 并以结晶状态存在。它们的熔化 或结晶温度与各自的组成及分子量等密切相关, 一般地说, 当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与降凝剂
收稿日期: 1997 01 30;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7 08 21。
原 油的 改性。为 此, 有 人提 出以下 几种 筛选 模 式[ 18] :
模式 1: 对大多数原油存在一个特定温度, 即
倾点, 不能用化学方法降低至该温度之下, 这个结
论可提供对某种原油进行加剂改性的 可能性信
息。
模 式 2: 从 含 蜡原 油 的差 示 扫描 量热 分 析
( DSC) 曲线与降凝剂的相应曲线对比来筛选降凝
降凝剂牌号
化学组成
研制, 生产厂家
EV A GY EJ 6 ZDR Ⅰ, Ⅱ, Ⅲ EP 系列 EM S
F 21 W HO W HP AOA
PEM 12
乙烯 羧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 E VA 乙烯/ 丙烯三元共聚物
北京有机化工厂
石 油天然气 管
道科学研究院 中 科院长春 应 化所 浙江大学
3. 2 降凝效果的实验室评价
实验室模拟的现场工况过程只是定性的, 至 今没有一套可行的定量方法。要为特定的原油确
定最好的降凝剂, 必须发展标准的实验室模拟方 法, 使之用于评价原油和长输管道设计。对此, 应
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考察降凝剂改性实验室效果好坏, 需综合考
虑倾点、粘度、屈服值、蜡沉积动态稳定性等, 与此
DSC 曲线的降凝剂。若原油中蜡的成分较复杂, 或现有降凝剂中并无具有合适 DSC 曲线的产品 时, 应考虑将两种以上的降凝剂进行复配使用以 达到对原油充分改性的效果。

原油降凝降粘剂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

原油降凝降粘剂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

原油降凝降粘剂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原油降凝降粘剂是一种用于抑制原油中水的发生和凝聚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原油开采和集输系统中,以避免原油的凝结和结垢,可有效保护吸水和滤器设备,减少生产系统的维护成本。

一、开采系统中的应用
在开采系统中,原油伴有大量的水,水中含有沉淀物,会形成结垢,降低系统的效率,甚至系统停产。

因此,采用原油降凝降粘剂可以有效的抑制原油中的水的形成,从而降低沉淀物的沉积,防止结垢,保护采油设备的性能。

二、集输系统中的应用
在集输系统中,原油会在管道中移动,如果管道设施中含有水,水中的沉淀物可能会在管道中凝结,阻碍管道的正常运行,影响系统的效率,甚至导致系统停产。

因此,采用原油降凝降粘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原油中的水,降低沉淀物的凝结,防止凝结,保护管道设施的性能。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Neem油田是苏丹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勘探后,Neem油田已逐渐成为苏丹重要的原油产区之一。

由于Neem油田原油的高凝固点和高粘度,给原油开采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提高原油的可流动性和采收效率成为了Neem油田原油开采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Neem油田原油凝固点和粘度高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苏丹本地植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苏丹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

Neem油田原
油降凝剂的研制不仅提高了Neem油田原油的可流动性,也为苏丹石油行业的发展和产值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含高凝固点和高粘度的原油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的研制过程主要包括对苏丹本地植物中有效成分的筛选和提取、降凝剂的配方研制和优化、降凝剂的性能测试等环节。

研究人员对苏丹本地植物进行了广
泛的筛选和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些植物提取物中具有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的有效成分。

接着,研究人员根据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性质,进行了不同配比的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的
降凝剂配方。

随后,研究人员对所研制的降凝剂进行了大量的性能测试,包括凝固点测试、粘度测试、抗结晶性能测试等。

通过对降凝剂的性能测试,研究人员不断优化了降凝剂的配方,
并最终确定了一种性能稳定、效果显著的Neem油田原油降凝剂。

该降凝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Neem油田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还具有良好的抗结晶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原油的可流动性和采收效率,为Neem油田的原油开采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复配型高粘原油降粘降凝剂

复配型高粘原油降粘降凝剂

复配型高粘原油降粘降凝剂赵秉臣 闫 峰 李栋林 于 萍(沈阳化工学院,110021)高粘原油降粘剂是由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的质量比复配成的产物。

讨论了聚合物中的各组分的用量比,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在50℃,剪切速率100s -1条件时粘度为5500M Pa ・s 的高粘原油,加剂量为0.4%时,原油凝点下降14℃,粘度下降了63.6%。

关键词:高粘原油 降粘剂 三元共聚物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稠油由于粘度、凝点较高流动性差,给开采和输送等过程造成很多困难。

随着稠油开采量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改善其流动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近年来解决稠油的开采及输送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方法有加热降粘法,掺活性水的乳化降 收稿日期:19990203;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0712。

作者简介:赵秉臣 53岁,副教授,化学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油田化学品开发研究,已发表论文6篇。

用B E M 系列降凝剂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和应变能力。

b .ORV 系列油基降粘剂对低粘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适用于低粘稠油的开采和集输,该剂在冀东油田1045区块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11。

c .H EA 系列水基降粘剂对高粘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该剂在辽河等油田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26.2。

参 考 文 献1 王彪等.SPE ,29954:593~6042 谢慧专等.精细石油化工,1994,(3):32~363 张付生,精细石油化工,1999,(4):6~84 王彪等.Ch ina O il &Gas ,4(4):220~2215 夏长富.油田化学,1985,2(2):155~1606 张付生等.油田化学,1995,12(4):347~352THE APPL I CAT I ON OF POUR PO INT D EPESSANT V ISCOSIT YRED UCER IN PROD UCT I ON AND TRASPORTAT I ON FOR CRUD E O I LZhang Fu sheng X ie H u izhuan and Dong L ijian(R esea rch Institu te of P etroleum E xp lora tion and D evelopm en t ,B ej ing ,100083)AbstractB E M series of pou r po in t dep ressan ts ,H EA series of w ater base visco sity reducers and ORV se 2ries of o il base reducers ,w ith good m odifying effect fo r crude o il ,cou ld be u sed fo r p roducti on and tran spo rtati on of h igh pou r po in t crude o ils and low visco sity crude o il o r h igh visco sity crude o il re 2sp ectively .A pp lying effect and gain ing econom ic benefit of them u sed in p roducti on and tran spo rtati on of crude o il w ere in troduced .Keywords :pou r po in t dep ressan t ;visco sity reducer ;p roducti on ;tran spo rtati on1999年11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SPEC I AL IT Y PETROCH E M I CAL S 第6期粘法及化学添加剂降粘法等。

降凝剂作用

降凝剂作用

降凝剂作用
降凝剂是一种能降低润滑油或燃料油凝固点的化学添加剂。

它通常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降凝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品的凝固点,保持其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这对于许多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如冬季或高海拔地区。

通过降低凝固点,可以防止油品在低温下凝结或变得过于黏稠,确保润滑油能够正常流动到需要润滑的部位,以及燃料油能够在寒冷条件下正常燃烧。

使用降凝剂还有其他好处。

它可以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性能,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使发动机更容易启动。

这对于车辆和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此外,降凝剂还可以提高燃油的经济性,减少燃油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同时,它能够延长发动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因为良好的润滑和燃料供应对于减少磨损和故障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降凝剂在润滑油和燃料油中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这些油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降凝降黏剂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的研究进展

降凝降黏剂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的研究进展

降凝降黏剂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的研究进展一、引言- 介绍高凝原油的基本概念和在油田中的重要作用- 引出降凝降黏剂在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中的作用- 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二、高凝原油的流变特性- 介绍高凝原油的物理性质和流变特性- 分析高凝原油的黏度、凝点等参数的影响因素- 总结高凝原油的流变特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三、降凝降黏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介绍降凝降黏剂的基本分类和应用- 分析降凝降黏剂的作用机理和工作原理- 总结降凝降黏剂在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中的作用机制四、降凝降黏剂在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中的应用研究- 综述近年来降凝降黏剂在解决高凝原油流动性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介绍降凝降黏剂的应用效果与成本分析- 分析降凝降黏剂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思路五、结论与展望- 总结近年来降凝降黏剂在改善高凝原油流动性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降凝降黏剂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意义第一章:引言原油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其地位不可替代。

在全球原油储量中,密度大、粘度高、凝点低的高凝原油储量占比较大。

高凝原油不仅在输送和储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会对采油、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高凝原油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凝原油是指分子量大、密度大而且凝点低的原油。

它们的凝点通常在-36℃以下,且具有很高的黏度,处于液态状态时表现为空气或蜜汁状。

高凝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管道流动阻力甚至阻塞。

同时还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固化,给储存和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解决高凝原油流动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降凝降黏剂。

降凝降黏剂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将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与高凝原油结合,从而实现改善油品流动性,减少粘滞度,提升凝点,并且还可以增加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降凝降黏剂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应用降凝降黏剂改善高凝原油的流动性,并且综合分析各种降凝降黏剂的作用原理和机制,总结其优缺点,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深入分析及重点探讨其中的技术难题。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
1.分散作用:原油降凝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作用,能够降低蜡
质颗粒间的吸附力和聚集力,使蜡质颗粒分散均匀,防止其堆积和沉淀。

这样就能够阻碍蜡质的结晶和沉淀过程,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2.阻碍结晶作用:原油降凝剂中的添加剂分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
在原油中形成一层分子薄膜。

这些分子薄膜能够与蜡质颗粒表面相互作用,并且与之形成大分子结构,从而阻碍蜡质颗粒间的结晶过程。

这种结构还
可以防止蜡质颗粒的沉淀,使其分散在原油中。

3.扩散作用:原油降凝剂中的添加剂分子能够在蜡质颗粒表面与之形
成吸附层或者络合物,改变蜡质颗粒表面的性质,从而增加蜡质颗粒间的
间隙。

这样可以促进原油中的溶剂分子与蜡质颗粒之间的质量传递,加速
蜡质颗粒的扩散过程,从而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

4.防止结晶核的形成:原油降凝剂能够与原油中的低级炔烃等物质形
成络合物,阻碍了蜡质颗粒的结晶核形成,从而延缓了蜡质的结晶和沉淀
过程。

这样能够提高原油的有效结晶温度,降低原油的凝固点,提高其流
动性。

以上是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不同的原油降凝剂具有不同的配方和
添加剂,因此作用机理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原油降凝剂能够通
过分散作用、阻碍结晶作用、扩散作用和防止结晶核形成等方式,改善原
油的流动性,降低其凝固点。

这对于在低温环境下运输和储存原油具有重
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所以又进行了反复加热稳定性试验。按首站 至末站输送过程中原油的温度变化,将加剂原油 加热或降温,测凝固点和黏度,结果如表 5 所示。 加热后加剂原油的凝固点和黏度基本不变。 2. 4 降凝剂与破乳剂的配伍性
试验 方 法: 在100 mL 比 色 管 中 倒 入 含 水 原 油,向其中加入破乳剂,做空白脱水试验; 在另一 支比色管中加入破乳剂和降凝剂进行脱水试验, 对比 2 只比色管不同时间后油中含水。
157
158
27
26
3 号站 - 4 号站
64 ℃
52 ℃
158
156
27
27
4 号站 - 末站
65 ℃
57 ℃
157
157Biblioteka 2726站名 2 号站 3 号站 5 号站
药剂名称
DGF - 03 DGF - 03 + KYJN - 1
DGF - 03 DGF - 03 + KYJN - 1
DGF - 03 DGF - 03 + KYJN - 1
[关键词] 高凝原油 降凝剂 使用效果 性能 室内评价 现场应用
某油田原油属于高凝原油,在原油输送时应 用降凝剂可有效降低原油凝固点,从而降低输送 能耗〔1 - 2〕。但高凝原油降凝剂的现场使用效果, 与现场原油输送管道实际运行环境、降凝剂存放 条件等有很大关系,为此在室内模拟现场运行条 件,对原油降凝剂 KYJN - 1 的使用性能和存放条 件进行试验评价〔3 - 4〕,确定各项现场使用参数,为 现场实际应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70. 5 84. 3 204. 5 860. 8
3# 混合油 空白 加剂
35
22
42. 8 38. 5
59. 0 47. 3 79. 2 66. 0 229. 5 124. 4 934. 5 495. 9
1. 2 原油屈服值及剪切应力 剪切速率为5. 1 s - 1 时,原油屈服值及不同温
度下的剪切应力如表 2 所示。不同温度下加剂后 原油屈服值及剪切应力均较不加剂时有所降低。
( 5) 降凝剂与破乳剂的配伍性较好,对脱水 没有影响。
( 6) 现场存放温度应恒定在40 ~ 45 ℃ ,以保 证药剂较好地加入。
参考文献
[1] 张劲军. 易凝高黏原油管输技术及其发展[J]. 中国工程科 学,2002,4( 6) : 71 - 76.
[2] 赵文德. 高含蜡原油的长距离管道输送[J]. 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09,( 13) : 192 - 193.
原油在添加降凝剂时,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 得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通过热处理,降凝剂和原油 中的蜡都溶解在原油中,在逐渐降温的过程中,降 凝剂分子起到晶核作用并与蜡发生共晶,在降凝 剂的分子链上形成多个晶核,成为蜡晶的发育中 心,导致蜡晶变大,造成单位原油体积内蜡晶数目 减少,固体蜡晶与液态原油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 蜡晶不易相互联结,原油不致形成网状结构而失 去流动性,从而降低凝固点。
根据原油输送情况,分别选取 2 座联合站的 混合油和 3 座联合站的混合油,采用新型液体降
收稿日期: 2010 - 11 - 10。 作者简介: 陈荣,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原油长输管道 安全经济运行。
2011 年 2 月
陈 荣等. 高凝原油降凝剂使用效果及性能
15
凝剂 KYJN - 1,考察加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原 油和凝固点的影响,结果由表 3 得知,其最佳条件 是: 加剂量为50 mg / L,热处理温度为75 ℃ 。
考虑到原油进入炼厂后要进行脱盐脱水,因 此对降凝剂与破乳剂的配伍性进行试验,结果如 表 6 所示,降凝剂的加入对脱水没有影响。
项目
黏度( 40℃ ) / mPa·s 凝固点 /℃
表5
1 号站 - 2 号站
78 ℃
50 ℃
158
157
27
26
重复加热对加剂原油的影响
2 号站 - 3 号站
74 ℃
52 ℃
2 性能 2. 1 加药浓度和热处理温度
热处理方法: 取100 mL 原油置于比色管中, 在 热 处 理 温 度 下 恒 温 30 min,加 入 降 凝 剂 KYJN - 1,充分振荡 100 次,恒温5 min,近似模拟 现场 降 温 速 率 和 剪 切 速 率,进 行 原 油 降 凝 降 黏 测试。
效果较好。加剂后原油屈服值及不同温度下的剪 切应力均较不加剂时有所降低。
( 2 ) 试 验 确 定 了 最 佳 条 件: 加 剂 量 为 50 mg / L,热处理温度为75 ℃ 。
( 3) 加剂后原油的静态稳定性良好,经过7 d 的恒温后,原油凝固点和黏度基本不变。
( 4) 加剂后原油重复加热其凝固点和黏度基 本不变。
1 使用效果〔5 - 6〕 1. 1 黏度、凝固点与析蜡点
室内降凝降黏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其中黏 度值为实际输量时的测定结果。与空白值相比, 加剂后黏度明显降低,而且温度越低,黏度降幅越 大,温度高于50 ℃ 时加剂油与空白油黏度差别逐 渐减小,但是加剂油黏度一直较空白油低。加剂 后凝固点降低8 ~ 13 ℃ ,其中 3#混合油降幅最大。
表 1 室内降凝降黏试验结果
项目
凝固点 /℃ 析蜡点 /℃ 黏度 / mPa·s
60 ℃ 50 ℃ 40 ℃ 35 ℃
1# 混合油 空白 加剂
34
26
48. 9 44. 8
2# 混合油
空白 加剂
35
26
68. 3 68. 8 78. 9 109. 3 82. 4 106. 9 294. 4 154. 8 387. 9 2767. 3 1038. 4 2344. 8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第 12 卷第 2 期
14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高凝原油降凝剂使用效果及性能
陈 荣1 ,周玉贺2
(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际项目评价所,北京 100083; 2.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80)
[摘 要] 对一种新型液体原油降凝剂 KYJN - 1 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考察了该降凝剂在 实际运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及存放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剂量为 50 mg / L,热处理温度为 75 ℃ 的最佳条件下,该降凝剂能降低原油凝固点 8 ~ 13 ℃ ,现场生产运行环境对降凝效果没有影 响,降凝剂现场存放温度为 40 ~ 45 ℃ 。
表 2 不同温度下的原油屈服值及剪切应力 Pa
项目
原油屈服值 24 ℃ 32 ℃
剪切应力 35 ℃ 40 ℃ 45 ℃
1# 混合油
空白
加剂
142. 06 24. 53
53. 66 16. 35
15. 84 7. 66
3# 混合油
空白
加剂
27. 08
8. 69
13. 80 10. 22 5. 61
7. 66 5. 11 4. 09
Chen Rong1 Zhou Yuhe2 ( 1. International Project Evaluation Institute,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 100083; 2.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Tianjin Company,Tianjin 300280)
表 4 原油加剂静态稳定试验
项目
黏度( 40℃ ) / mPa·s 凝固点 /℃
放置时间 /d 1234567 155 155 155 154 155 155 155 27. 0 26. 5 27. 0 27. 0 27. 0 27. 0 27. 0
2. 3 重复加热的影响 因为原油到达每个联合站都要加热升温后外
加药量 / μg·g - 1
100 100 + 50
100 100 + 50
100 100 + 50
表 6 破乳剂脱水试验
温度 / ℃
60 60 60 60 60 60
15 min 8. 0 7. 0 11. 0 11. 5 6. 0 5. 0
30 min 6. 0 5. 5 4. 0 4. 5 2. 6 2. 5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第 12 卷第 2 期
16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表 7 不同温度下新型液体降凝剂的黏度
温度 /℃
30 35 40 45 50
黏度 / mPa·s
410 340 278 270 268
4 结论 ( 1) 加剂后原油凝固点降低 8 ~ 13 ℃ ,降凝
为 液 体 ,此 时 均 相 性 很 好 。 与 固 体 降 凝 剂 相 比 , 液体降 凝 剂 加 注 简 单,占 地 面 积 小,设 备 投 资 少。实验考察了新型液体降凝剂的黏度随温度
的变化,结果如表 7 所示。温度高于40 ℃ 时 黏 度较稳定,即温度恒定在40 ~ 45 ℃ 时可保证药 剂较好地加入。因此液体降凝剂 KYJN - 1 正常 使 用 时 ,应 保 存 于 有 采 暖 的 室 内 ,储 药 罐 应 恒 温 至40 ~ 45 ℃ 。
[Abstract] Laboratory simul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for a new liquid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torage conditions of this pour point depressant we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optimum addition of this pour point depressant is 50 mg / L,and the thermal treatment temperature is 75 ℃ . The freezing point of crude oil can be reduced by 8 to 13 ℃ when this pour point depressant is used.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has no effect on the pour point depression,and the storage temperature of this pour point depressant is 40 to 45 ℃ . [Key words] high pour point crud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 application effect; performance; laboratory evaluation; field app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