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穆桂英挂帅》老身祖居在河东
十大著名豫剧曲目

十大著名豫剧曲目豫剧的十大著名曲目包括《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秦雪梅吊孝》《三上轿》《大祭桩》《九尽春回》《七品知县卖红薯》《十八扯》《游乡》。
此外,还有一些豫剧传统剧目和现代改编的剧目也广受欢迎,例如《抬花轿》《下陈州》《小红旗马前张龙》《刘胡兰》等。
豫剧《穆桂英挂帅》是豫剧名家马金凤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宋朝初年辽东安王造反,宋王封穆桂英为帅出征讨伐的故事。
豫剧《花木兰》是豫剧的经典剧目之一,主要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剧中,花木兰因为父亲体弱,弟弟年幼,决定女扮男装,冒充弟弟花木力之名,代父从军。
在经历了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的奔赴边关的途中,木兰结识了几个朋友,全是应征入伍的战士,相伴同行。
接近前线时,突力子等三人夹战魏军贺元帅,木兰一马当先,杀退敌人。
从此,她便得到贺元帅的赏识。
戎马倥偬,身经百战的木兰已晋升为将军。
某夜,木兰外出巡营,闻群鸟飞鸣,料想必是敌兵前来偷袭,惊起宿鸟。
于是禀告元帅,建议四面埋伏,智擒敌酋。
果然,敌军中计,突力子被擒。
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
豫剧《花木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花木兰的英勇、智慧和忠诚。
同时,该剧的表演和唱腔也非常出色,常香玉等名家的表演更是被誉为豫剧界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外敌,保住了大宋江山为背景,佘太君关心国家安危,命杨文广、杨金花兄妹赴汴京打听消息。
适逢宋王在校场上选拔将才,王强向宋王力保王伦为元帅,杨文广兄妹不服,冲进校场,与王伦比武。
马金凤饰穆桂英,丁桂云饰佘太君。
该剧的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穆桂英的英勇善战、佘太君的忧国忧民以及杨文广兄妹的豪情壮志都得到了展现。
此外,该剧的唱腔和表演也非常出色,马金凤的演唱和表演更是被誉为豫剧界的瑰宝。
豫剧《七品芝麻官》是一部以明朝嘉靖年间为背景的戏曲作品。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杜士卿的七品知县,他冒着风险去严惩作恶多端的豪门权贵,体现了公正、正义和勇气的精神。
京剧《穆桂英挂帅》简介

京剧《穆桂英挂帅》
1959年,豫剧《穆桂英挂帅》被移植、改编成京剧,由梅兰芳主演。
剧情简介:
西夏侵宋,佘太君虽已辞朝,但仍关心国事,派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往汴梁探听动静。
当时,兵部尚书王强保荐自己的儿子王伦为帅,想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并献策在校场比武夺帅。
王伦连胜数人,杨文广兄妹闯入校场,与王伦比武,用刀劈了王伦。
宋王知是杨家将后代,命二人携印回家,请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因宋王刻薄寡恩,不愿再为朝廷出力,反来责怪文广不该夺帅印。
佘太君劝她以御外侮为重,穆桂英才挂帅出征。
豫剧《穆桂英挂帅》我家住在山东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我家住在山东
原唱:马金凤
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
穆柯大寨上有俺的门庭,
穆天王他本是俺的父,
穆龙穆虎二位长兄,
当初俺举家投大宋,
我在那个天门阵上立下头一功,
南的反来,我往南战,
那北的乱了,是我去平,
争来的江山他赵家坐,
哪一阵不伤俺杨家兵,
老太君她上了辞王的表,
俺一家人等转回到河东,
我脱了铁甲浑身轻,
解下了战裙换丝绫,
不做高官不理事,
我不吃俸禄不担惊,
我清晨起来到大厅,
问了声老太君,你可安宁。
(完整版)豫剧《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原唱:马金凤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那上写着,浑那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哪。
都只为那安王贼战表进,打一通那个连环战表,要争乾坤,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众那众武将,跨呀跨战马,各持兵刃,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老太君传下了口号令箭,文广儿探事进了京门。
王伦贼一马三箭射得稳,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他两个商商量量才把那校场进,同着了那个满朝文武,夸他武艺超群,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好,我的小女儿她的箭法高,她箭射金钱落在了埃尘。
王伦贼在一旁他心中气不愤,他要与我的儿比个假真,未杀三合那个并两阵,小奴才他起下一个杀人的心,回马三刀射得也怪准,刀劈那个王伦一命归阴,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天官寇准一本奏当君,万岁爷在校场把我儿问,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他言讲住在河东有家门,杨令公是他先人,他本是那宗保的儿子,杨延景的孙,曾祖母佘老太君,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我的儿他表家乡那个泪珠滚,在校场可喜坏了那些忠良臣,宋王听此言欢喜不尽,他知道俺杨门辈辈是忠臣,刀劈王伦他也不怪,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与了儿身,文广儿欢天喜地把府进,我这一见帅印气在了心,我本想进京辞帅印,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那大宋江山和黎民,此一番到在两军阵,我不杀安王贼,我永不回家门哪。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传承千年的中原之声1. 《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2. 《红娘》——“在绣房我闷得儿慌”3. 《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4. 《打金枝》——“有为王坐江山非容易”5. 《秦雪梅观诗文》——“读诗篇心怀敬意”6. 《拷红》——“在绣楼我立呀立得忙”7. 《抬花轿》——“府门外三声炮花轿启动”8. 《春秋配》——“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9. 《大祭桩》——“满江中波浪翻”10. 《白蛇传》——“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这些豫剧经典唱段,历经岁月沉淀,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唱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天籁之音,感受豫剧的独特魅力。
11. 《清风亭》——“为父我受尽了多少折磨”12. 《黄鹤楼》——“这一件件大小事颠倒颠”13. 《卷席筒》——“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14. 《桃花庵》——“九尽春回桃花开”15. 《梵王宫》——“自从那日花园会”16. 《三上轿》——“有寡妇上轿我自嘲”17. 《李天保娶亲》——“老鳖一”的欢快小调18. 《王华买爹》——“王华我泪如梭”19. 《收姜维》——“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20. 《宇宙锋》——“我主爷金沙滩双龙会”……这些唱段,每一句都饱含着豫剧艺术家的心血与情感,它们如同一条条丝线,编织成了豫剧这幅绚丽的画卷。
在这些唱段中,我们不仅能听到激昂高亢的旋律,还能感受到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
它们是时间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21. 《对花枪》——“老身家住在南阳地”22. 《三拂袖》——“姑娘我进前院我泪如泉”23. 《下陈州》——“听说是包相爷升了官”24. 《五世请缨》——“一家人闻边报共焦虑”25. 《打渔杀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26. 《杨门女将》——“宗保诞辰心欢畅”27. 《四进士》——“宋士杰在马上心神不定”28. 《杨八姐游春》——“天波府来了我杨八姐”29. 《杨乃武与小白菜》——“提起了小白菜心酸难忍”30. 《王佐断臂》——“为国家哪顾得残手断臂”……豫剧的经典唱段,不仅是对过去故事的传唱,更是对未来的启迪。
吹尽狂沙始到金——我演《穆桂英挂帅·接印》的体会

我对豫剧马 ( 金凤 ) 派艺术情有独 钟 , 因为由马金凤先生创立的豫 这个折子 戏的第一个环节是“ 盼儿早归 ” 。为了在感情上与上一 剧六大流派之一的马派艺术 , 是一株苍翠刚劲 的艺术常青树 。 是一朵 场 “ 为儿担忧” 的下场戏能够衔接起 来。就在 “ 小锣声” , 中 我饰演穆桂 满腹心事 , 上写着焦灼和不安 , 无 脸 两手 芬芳飘溢 的牡丹花 。自从 1 9 年起 ,我跟随马金凤老师学艺十余年 英的迈着缓缓地小台步上场 , 98 来, 主演了豫剧马派的几个代表剧 目, 表演及 唱腔都取得 了长 足的进 力地 下垂 , 不住地叹息 。人物的潜台词是 : 儿女迟迟不归 , 令人惆怅焦
:
璺 :鱼 垒
国亡鱼
垒 ! Biblioteka ! / 吹尽狂沙始到金
— —
我演《 穆桂英挂帅 ・ 接印》 的体会
◎关 美 丽
( 阳豫 剧 院副 院长 , 南 洛 阳 4 1 0 ) 洛 河 7 2 0 中图分类号 :8 文献标识码 : J2 A 文章编号 :6 3 0 9 ( 0 O 0A 0 5- 1 1 7— 9 2 2 1 )8一 0 9 0
帅》花枪缘》花打朝》中的“ 《 《 ) 头牌 ”而 “ 印” , 接 一折又是此戏中的重场
…
…
” 可能 出现 的不利情况 时 , 又纠结在矛盾之 中。正当穆桂英徘 仍
戏, 对于整个戏剧的发展和结局至关重要 。塑造 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 徊 、 沉思 的时候 , 猛听 到战鼓 咚咚 , 号角声声 , 战马嘶鸣 , 时, 此 我饰演 术形象 , 热情宣扬爱国主义思想 , 予角色 的重要任务 , 是赋 只有牢牢抓 的穆桂英浑 身一震 , 思想得 到了极大的升华 , 国难 当头 , 帅平 反 , 挂 决 住这两 点不放 , 才能使 人物形象显得鲜活丰满 、 真实可信 。穆桂 英到 不能再犹豫 !为了鲜 明 、 强烈地表现 此时穆桂英 的内在情 绪 , 我接连 底接印与否 , 是其思想冲 突的焦 点, 也是其思想变化 的转折点 , 这场戏 用 了四个水 袖 , 一甩 左 , 甩右 , 二 尔后将 两只水袖 有力地一起 向前抛
河南地方曲目 汇集

豁子早晨起来我去拾粪
拾罢粪来我回家门
正行走来抬头看
俺家不远在面前
低头只把那家门进
我进家门那朝上看
东院瞧罢我西院瞧
瞧不见女人我不放心
豁子找了一头汗
找不着老婆我不放心
豁子正行走来抬头看
来了两个二差人
一不欠粮来二不欠银
你到俺家为何因
你到俺家为何因
《打金枝》选段
有为王哪个坐江山非容易
全凭文武保华裔
问了声老太君你可安宁
豫剧《五世请缨》
一·
佘太君唱段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
(二八板)
搀我来!
一家人欢天喜地(呀咳哪嗬呀咳咳)喜地(哪嗬咳咳咳咳咳)
把我来请(啊咳咳哪哈呀嗬咳咳哪嗬yi呀咳咳哪嗬呀嗬咳哪嗬咳咳哪嗬咳咳哪嗬yi呀咳哪嗬呀咳yi哪呀嗬咳)。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
佘太君我穿宅越院来到了前庭。
他知道俺杨门辈辈是忠臣
刀劈王伦他也不怪
又把那招讨帅印赐予俺杨门
文广儿欢天喜地把府进
我一见帅印气在了心
我本想进京辞帅印,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
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贼
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大宋江山和黎民
此一番到在两军阵,我不杀安王贼我不回家门阿
[戏曲唱词]豫剧《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
--------------------------------------------------------------------------------
一到张府里看分明
迈步只把张府进
又只见绣楼点着灯
来一个翻身鹞子把楼上
我站到花楼看分明
威风凛凛出府门
去到校场选能人
老夫心中暗盘算
穆桂英挂帅片段

斗大的穆字镇乾坤。
上啊上写着浑那浑天候穆氏桂英
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哪。
斗大的 穆 字 镇 乾 坤。 上啊 上写 着 浑那浑天 候 穆氏桂 英
︱ ︱ ︱ ●
●
●
65 5 500 6 2 2 2
6 0︱5 7
6
︱ ︱ ︱ ●
●
●
●
4 5 5● (6 2 2 2 7 6
6︱57 6 4︱5–︱)
谁 料 想 我五 十 三 岁 又管 三 军哪。
75 头戴
1=C
66 当年
6 ︱6
戏曲进校园——小学音乐四年级戏曲欣赏
—选自豫剧《穆桂英挂帅》
平顶山市湛河区东风路小学 郭会珍
—选自豫剧《穆桂英挂帅》
剧情简介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
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
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
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
1=C
2 4
—选自豫剧《穆桂英挂帅》10
走近豫剧大师马金凤 马金凤是穆桂英扮演者之 一,她是著名豫剧大师, 豫剧“马派”艺术的创始 人。马金凤的表演细腻、 洒脱、生动、逼真,唱腔 高亢、喷口爽利,行腔稳 健,韵味醇厚。
谢谢指导
豫剧的四大行当
旦 生
净 丑
1=C
2 4
︱●
2)5 6 2
7
7︱
︱●
–
72
7 6︱5
(5) ︱
金冠 2
压双
鬓,
4 6
︱
6
66︱5 6
2 5 ︱ 5 0 (5) ︱
的 铁 甲我 又 披 上 了 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老身祖居在河东
老身祖居在河东,
佘氏太君受皇封,
投宋时七郎八只虎,
七杆枪两口刀定住太平,
北国的天庆王有表来请,
宋王他赴会幽州城,
双龙会君遭了难,金河滩前血染红,
大郎儿在北国替主丧命,
二郎儿短剑下为国尽忠,
三郎儿被马踏尸入烂泥,
四郞儿失落在潘贼营,
五郎儿削发当和尚,
七郎儿被人美乱箭穿胸,
我老爷两狼山被困碰碑死,
天波府有多少无尸之灵,
撇一子六郎杨延景,匹马单枪镇边庭,
又不幸,六郎儿三关殉命,
呈一道辞王表转回河东,
天波府清晨起再不点将,
白虎堂改做了一座花厅,
看一看,老的老,小的小,
杨家将哪还有当年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