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
生物制药技术

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组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一般来说,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活核酸类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是重组产品概念在医药领域的扩大运用,并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生物药物。
二生物药物的分类(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来分类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2: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蛋白质类药物有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胰岛素,多肽类有催产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
3:酶与辅酶类药物----消化酶、氧化还原酶、抗肿瘤酶。
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DNA、RNA、多聚核苷酸、单核苷酸、碱基,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
5:糖类药物-----以粘多糖为主,6:脂类药物-----脂肪酸类、磷脂类、胆酸类、固醇类、卟啉类。
7: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I L)。
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8:生物制品类药物(2)按药物的来源来分类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人血液制品、人胎盘制品、人尿制品。
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蛇毒、蜂毒。
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是中草药的主要成份。
4: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酶。
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种类繁多、成份复杂。
(3)按药物的生理功能和用途来分类1:治疗药物----各类临床用药。
2:预防药物----疫苗、菌苗、类毒素3:诊断药物-----免疫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酶诊断试剂、放射性诊断药物、基因诊断药物。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保健品、化装品、食品、医用材料和敷料。
三生物制药的特点(1)投资大:国际上一个新药的研制一般需2—3亿美元以上,我国生物制药业虽起点较高:但从基础技术开始研制新药也需5000~10000万元以上。
生物制药与药物生产技术

生物制药与药物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方法,它在医药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的定义、分类、关键技术以及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1. 生物制药的定义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过程。
它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不同,生物制药利用生化合成方法,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生成药物,或者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目标基因转入宿主细胞中,使细胞表达蛋白质药物。
2. 生物制药的分类生物制药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细胞培养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使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产生所需的药物。
(2)核酸工程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序列转入宿主细胞中,通过转录和翻译作用合成所需的药物蛋白质。
(3)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药物,例如利用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4)动物体内培养法:通过动物体内培养方法来生产药物,例如利用转基因动物体内合成人抗体。
3. 生物制药关键技术生物制药依赖于许多关键技术的支持,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制药的基础,通过人工合成、改造和调控基因来生产所需的药物蛋白质。
(2)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在体外培养细胞生产药物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提高药物产量和纯度。
(3)蛋白质纯化技术:蛋白质纯化技术是将目标蛋白质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保证药物的纯度和活性。
(4)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将生物制药过程转移到工业规模的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生物反应器设计,提高药物产量和质量。
4. 生物制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制药在药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蛋白质药物: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用来生产蛋白质类药物,如抗体药物、生长因子等,这些药物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
(2)基因治疗: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用于基因治疗,通过将修复性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
(3)疫苗制备: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用来生产疫苗,通过培养病毒或细菌,提取病毒或细菌成分制备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物制药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这不仅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也为经济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成长中的产业中,生物制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制药技术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DNA结构发现,逐渐演变为大规模生产可通过DNA重组、细胞培养和合成生物等方法来制造的药物。
早期的生物制药技术只是简单的微生物发酵和血清制备等基本技术,但在近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覆盖“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以及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体系,成为异军突起的“生物医药”领域的中流砥柱。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生物制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药品市场的主角。
在2017年,全球医药行业总收入超过了1.2万亿美元,其中生物制药药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并且采用生物制药技术的药品销售额和市值正持续走高。
三、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趋势(1)海外市场目前,生物制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大多数技术门类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印度、韩国等在生物制药领域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已经引起国际市场的越来越多的重视。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海外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2)产品创新更多的重点将集中在生物制药药品的创新研发上。
未来几年,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实验和药品注册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提升。
成熟的生物制药技术将促进更多的革新,推动新药的研制,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3)智能制造生物药品的制造过程在近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制造将大大降低工人劳动成本,产生更高质量的产品,并有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工厂将更加安全、绿色环保,更加智能也将更加高效。
生物制药技术的使用流程与步骤

生物制药技术的使用流程与步骤生物制药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的基因、蛋白质和细胞等生物资源来开发和生产药物的技术方法,它已经成为现代医药领域中最重要的创新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技术的使用流程与步骤。
1. 研发新药品的发现与筛选:生物制药技术的使用流程的第一步是发现新的药品候选者。
研发人员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如化学合成、高通量筛选等方法,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蛋白质。
这些候选者随后会被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基因工程制备目标蛋白:在生物制药技术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制备目标蛋白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研发人员会从生物体中获取目标蛋白基因的DNA序列,然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中。
接下来,将这个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酵母等),通过细胞的代谢机制来表达、折叠和分泌目标蛋白。
3. 生物反应器的选择和培养:为了扩大目标蛋白的产量,研发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来进行培养。
反应器的选择取决于目标蛋白的性质和产量要求。
常见的反应器包括发酵罐、细胞培养器和生物反应器等。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优化培养基组分、培养温度、培养pH等条件,以获得最佳的产量和质量。
4. 目标蛋白的纯化和分离:生物反应器中产生的目标蛋白通常伴随许多其他蛋白质杂质。
为了使目标蛋白得到纯化和分离,研发人员使用各种技术如色谱层析、电泳、离心等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选择,以实现高效的纯化。
5. 结构和功能的评价:在生物制药技术中,对目标蛋白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评价非常重要。
结构评价可以通过技术如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方法来确定目标蛋白的三维结构。
功能评价则通过活性测定、酶活测定等方法来验证目标蛋白的功能性。
这些评价可以确保目标蛋白在后续的制药过程中具有所需的效力和稳定性。
6. 制剂开发和生产:在制剂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和传递系统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制剂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特性和途径,如注射剂、口服剂、贴剂等。
生物制药的新技术

生物制药的新技术生物制药是指使用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药品,以生物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工艺加工制作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制药领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的新技术,主要包括 CRISPR-Cas9 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CAR-T细胞疗法三个方面。
一、CRISPR-Cas9 技术CRISPR-Cas9 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项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是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这项技术通过一种特殊的酶(Cas9)与一个较短的RNA序列(CRISPR)配对,可精确地割裂人类基因组中任意位置的DNA。
在生物制药领域,CRISPR-Cas9 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抗体的优化,以及疾病模型的建立。
比如,利用CRISPR-Cas9 技术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构建人类免疫系统,从而研究免疫疗法的效果,为人类的生物制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单克隆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一种通过克隆单一细胞制备的对特定抗原高亲合力、高特异性的抗体。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根据一种特定的抗原克隆而来的,因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免疫疗法药物,也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例如,爱尔兰药厂制造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 Humira,就是一种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三、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免疫疗法,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
它通过抽取患者的T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具有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并注入患者体内。
这种疗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被许多病人和医生所认可。
CAR-T细胞疗法是生物制药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它需要通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才能制造出有效的CAR-T细胞制剂。
由于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所以目前还未能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CAR-T细胞疗法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技术制药ppt

酶工程技术
酶的固定化
通过酶工程技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以提高酶的 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酶的改造与优化
通过酶工程技术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提高酶 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酶反应与催化
利用酶工程技术实现特定化学反应的高效催化, 以生产所需的化学品或药物。
蛋白质工程技术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案例三:酶工程技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词
酶工程技术是利用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技 术,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在 药物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酶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手性药物、合成复 杂化合物等。目前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酶 工程技术包括固定化酶技术、酶的定向进化 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药物生产的 效率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生物技术制药
• 生物技术制药概述 • 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技术 • 生物技术制药的研发流程 • 生物技术制药的产业现状与前景 • 生物技术制药的挑战与对策 • 生物技术制药的案例分析
01
生物技术制药概述
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
生物技术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 质工程等手段,开发和生产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药品。
挑战 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的国际贸易壁 垒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
06
生物技术制药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与上市
总结词
基因工程药物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药物,具有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涉及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等多个环节,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等阶段 。目前已经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包括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这些药物在糖尿病、 侏儒症、贫血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制药技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

生物制药技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生物制药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制备药物的方法,近年来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高度依赖生物系统的特点,生物制药技术也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汇总这些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污染问题生物制药过程中,污染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这可能包括培养基或培养物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污染,以及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杂质和溶解氧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和洁净操作,定期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此外,可以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光谱消毒等技术来确保产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2. 产量低生物制药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生产目标产物。
产量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限制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产量,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改进基因表达系统、增加基因副本数或使用高效的表达载体来增加目标产物的生产量。
此外,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逆流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3.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失活在生物制药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等。
这导致蛋白质的活性和稳定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
此外,可以使用抗氧化剂、螯合剂和保护剂等辅助物质来保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 抗生素残留生物制药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培养基和培养物中可能含有抗生素,这可能导致产物中残留抗生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无抗生素培养基或使用抗生素降解酶来降解残留抗生素。
此外,使用高效的洗涤工艺和纯化技术,可以减少残留抗生素的浓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生物制药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
然而,一些生物制药产品的临床试验结果可能不理想,如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稳定等。
为了改善临床试验结果,需要从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了解其机制和作用途径。
生物制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生物制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生物制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生物体的代谢机制来生产药物。
生物制药技术是一种既造福人类又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高科技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今天,我们来聊聊生物制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简单的DNA切割和粘贴,使病原体中的致病基因失去作用的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基因编辑的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还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的生产。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被用来制造定制的药物。
例如,一些癌症患者的肿瘤会产生一些特定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是癌细胞存活的关键。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使这些蛋白质的生产停止。
这种定制的药物只会针对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从而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二、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的技术。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打印植入物和假体。
在生物制药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生产复杂的药物。
药物的分子结构非常复杂,但是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将药物的分子结构精细地打印出来。
这样一来,生产过程不但更加自动化,而且药物分子的结构也更准确,药效也更高。
三、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是生物制药领域的传统工艺。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
第四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应用基因编辑、组学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在发酵过程中精选和培育高产菌种,同时加入某些基因,以提高产药效率。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扩展性强,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新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精准调控药物的产量和稳定性。
因此,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未来的生产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四、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将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组织或器官的技术。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蛋白质和生物制药的生产。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精准控制环境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等条件,使得细胞低代数的快速增殖并最终形成一个密集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层析技术
• 层析技术用于目的 产品的高效分离和 纯化。
• 根据层析所使用的 介质不同,可分为
1:无机基质分离介 质
2:有机高分子基质 分离介质。
C:根据不同洗脱液的凝胶层析分类
• (1)水相淋洗凝胶过滤层析,简称凝胶过 滤。是指针对水溶性的生物大分子,按照 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 (2)有机溶剂淋洗凝胶渗透层析,简称凝 胶渗透。是指针对脂溶性的生物大分子, 按照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亲和层析
• 亲和层析(AFC)是针对专一性结合的生物大 分子所进行的分离纯化方法。
1:无机基质分离介质
• 以多孔硅胶、可控孔径的玻璃、氧化锆、氧化铝、羟基磷 灰石为主要载体所制成的球形、或者无定形颗粒。 (1)可控孔径的玻璃的化学成份中SiO2,其表面可以通 过涂层来进行性能上的修饰。 (2)对于多肽药物的纯化分离,为了获得较高的分离效 率。常常选用孔径在25nm以上的球形硅胶介质。常用的亲 水凝胶介质,几乎都是二醇型化学键合硅胶。 (3)羟基磷灰石(HAP)与生物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已经 用于蛋白质、柱子酸的分离。球形的羟基磷灰石产品有 KOBECERAM、HASI,片形的羟基磷灰石产品有中科院生化 所生产的产品。羟基磷灰石(HAP)用于生物制剂分离纯 化的例子有:细胞蛋白、病毒和亚细胞颗粒、细菌蛋白、 精蛋白、重组蛋白、核蛋白、水解酶、异构酶、转移酶、 氨基酸、多肽、多糖。
第二章 关于生物制药技术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第二节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 一:酶蛋白抑制剂 二:基因工程药物 三:动物细胞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 四:基因重组疫苗 五:基因治疗药物
•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 程、发酵工程四大类。
• 基因工程药物又涉及到酶蛋白抑制剂、基因重
(3)以葡聚糖凝胶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DEAESephadex,DEAE-Sephadex-A-25。
(4)以聚丙烯酰胺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5)以琼脂糖凝胶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CM-
Sepharose-CL-6B,DEAE- Sepharose-CL-6B。
C: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3)离子交换层析
• 目前能够在工业上加以应用的离子交换层析设备 有瑞典Pharmacia公司生产的----BioPilot中试层 析系统,其进样量可达10L。
• 全自动BioProcess标准层析系统,其流速可达420升/小时。
• A:离子交换剂 • B:离子交换剂的类别 • C: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 2:真空干燥法 • 3:冷冻干燥法
第三节: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2:有机高分子基质分离介质
• 常用的有机高分子基质分离介质有: (1)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属于交联体性质,常用的
有Mono-Q、Mono-S介质。 (2)N-乙烯吡啶共聚物,属于亲水性凝胶体性质,常用的有
TSK-gel-DEAE-5PW、TSK-gel-SP-5PW、TSK-gel-CM-5PW。 (3)聚甲基丙烯酸酯介质。 • 根据层析方法不同,又可分为: (1)纸层析 (2)薄层层析 (3)离子交换层析 (4)凝胶分子筛层析 (5)亲和层析
• (2)化学反应萃取:萃取剂和溶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 (3)浸取
• (4)超临界流体萃取
(1)液-液萃取
• 是利用一种溶剂将生物产品 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 萃取设备有离心萃取器:
连续微分接触式离心萃取机、 逐级接触式离心萃取机
• 有机溶剂萃取用于青霉素G、 红霉素、四环素、氨基酸的 提取
B:离子交换剂的类别
(1)以聚丙乙烯及其衍生物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商品 树脂Dowex(美国)、Zerolite(英国)、Amberlite(美 国)、上海树脂厂生产的#704、#724、#732、华北制药厂生 产的101树脂。
(2)以纤维素、或者微晶纤维素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磷酸基纤维素(P-纤维素)、 磺乙基纤维素(SE-纤维素)、二乙氨基纤维素(DEAE-纤维 素)。
二:细胞破碎技术
(一)物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 (三)新型技术和方法
(一)物理方法
1:研磨法----细胞在玻璃球、或者钢球之间被 碾碎。
2:捣碎法----在韦林氏捣碎机中,细胞被彻底 捣碎。
3:高压匀浆法----细胞被强近性地通过小孔而 剪碎。
4:超声波破碎法----利用超声波的空穴作用来 破碎细胞。
•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时,要用起始缓冲液充分洗涤,以达到 所要求的离子浓度和PH值。 (1)阳离子交换剂应采用阴离子型缓冲液,如磷酸、乙酸、 柠檬酸等等酸性缓冲液, (2)阴离子交换剂应采用阳离子型缓冲液,如Tris,胺盐、 吡啶等等。
(4)凝胶分子筛层析
• A:凝胶层析的骨架介质 • B:凝胶层析介质的主要产品的品牌 • C:根据不同洗脱液的凝胶层析分类
5:表面活性剂增溶溶解法----采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 使内含物释放出来。常用的洗涤剂有:(1)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阴离子洗涤剂,(2)含有铵盐、或者氯化十 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阳离子洗涤剂,(3)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的非离子型洗涤剂。
6:噬菌体作用法----
7:电离辐射法----
(三)新型技术和方法
• 实例: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淀粉酶和蛋白酶,收率高达90%。 聚乙二醇-4000/磷酸酯从 E.coli 提取人生长激素,聚乙二醇/磷酸盐提取α-1-干扰 素和β-干扰素。
• 金属亲和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电泳技术、羟基纤维素取代聚乙二醇
细胞匀浆液
加入葡聚糖或盐,再加PEG
第一步双水相萃取
下相 细胞碎片
杂蛋白 (核酸、多糖)
上相 产品
盐
第二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下相 核酸、多糖
杂蛋白
上相 产品
加盐 第三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下相 产品
上相 PEG、杂蛋白、色素
三步双水相萃取酶流程图
四:分离纯化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 (二):层析技术 (三):电泳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
1:渗透法 2:反渗透法 3:超滤技术 4:电渗析法 5:多孔陶瓷膜分离法 6:渗透汽化法
组疫苗、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 一:从DNA→mRNA→Pr • 二:细胞破碎技术 • 三:提取技术 • 四:分离纯化技术 • 五:灭菌技术 • 六:干燥技术 • 七:基因工程原理
一:从DNA→mRNA→Pr
• 1:DNA的半保留复制 • 2:DNA转录成mRNA • 3:mRNA逆转录成DNA • 4:mRNA转译成蛋白质 • 5: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加工和修饰
• 亲和层析常用的介质和载体有: (1)葡聚糖, (2)琼脂糖, (3)聚丙烯酰胺, (4)交联聚苯乙烯, (5)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 (6)亲和性高聚物。
(三):电泳技术
• 1:纸电泳 2:醋酸纤维膜电泳 3:凝胶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 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聚焦电泳----密度梯度电泳,等电点聚焦电 泳,亲和电泳。
A:离子交换剂的性质
• 离子交换剂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物质,由二部份组成: (1)一部份是不溶性的骨架, (2)另一部份是通过静电吸引在骨架上的离子。离子部 分可以与溶液中的同性带电基团发生交换。
• 离子交换剂的骨架由不同的材料所组成: (1)硅酸铝, (2)多糖, (3)天然的聚合物。
• 离子交换剂所吸附的带电基团有: (1)酚基、羟基、羧基、磺酸基---形成阳离子交换剂, (2)氨基、芳香氨基----形成阴离子交换剂。
(2)化学反应萃取
发酵液 冷却至10℃,滤去菌丝体 用10%硫酸调节滤液至pH2.0-2.2 加入醋酸丁酯,将青霉素逆流萃取至醋酸丁酯相中 利用pH7的磷酸缓冲液将青霉素逆流萃取至水相中 用10%硫酸调节水相至pH2.0-2.2,将青霉素再次逆流萃取至醋酸丁酯相中 加温至15 ℃,加入醋酸钾,形成青霉素钾盐结晶 离心过滤,得到湿结晶
•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前处理,以除去杂质、并 使得交换剂充分溶胀。方法是先将离子交换剂在水中充分 浸泡1—2天,或者在沸水中煮沸4—5小时,然后用酸、碱 反复处理。所用酸碱的浓度为0.5mol/L。 (1)阳离子交换剂经过碱洗→水洗→酸洗→水洗的处理序。 (2)阴离子交换剂经过酸洗→水洗→碱洗→水洗的处理序。
5:快速冰冻融化法----
(二)化学方法
1:渗透冲击法----在细胞液中加入2倍量的纯水,由于渗 透作用,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膜胀破, 而将内含物释放出来。
2:干燥处理法----
3:自溶法----
4:酶处理法----多采用溶菌酶进行处理。此外,还有链 霉菌酶、白细胞酶C也可用于进行酶处理。
• 根据电泳的操作方式不同,可将电泳分为: 1:园盘电泳, 2:平板电泳, 3:连续凝胶电泳, 4:连续流动电泳。
五:灭菌技术
• 1:干热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3:紫外线灭菌法 4:过滤灭菌法 5:化学灭菌法
六:干燥技术
• 1:烘干法 (1)喷雾干燥 (2)气流干燥 (3)沸腾干燥 (4)鼓式干燥
3:超滤技术
(1)微滤法,其滤膜的孔径为0.05—2.0um之间,可阻留分 子量为20-100万的物质,所需要的压力在0.1Mpa以下,适 用于细菌、微粒的过滤,
(2)超滤法,也称为错流过滤,其滤膜的孔径为0.0015— 0.20um之间,可阻留分子量为3-50万的物质,所需要的压 力在0.1--0.3Mpa,适用于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有机物的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