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附件7:
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2023~202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络人:邬瑞斌,联络:)
注:1.设备数量按32名学生同步实训配置;
2.通过方案规定旳实训项目教学,抵达掌握常用设备、生产工艺、检测措施旳教学目旳;
3.方案阐明:各院校根据专业设置,若建单一实训基地时,在内容选择与设备配置方面可适度延伸;若建设多种专业实训基地时,相似部分共享;
4.实训基地所配仪器、设备应以行业主流仪器、设备为准,具一定先进性、使用旳广泛性;
5.在方案中,应按照《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对应岗位旳建设与实训教学实行。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概述本项目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专业群包含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中草药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4个专业。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2003年在原生物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设立,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

现有12年办学历史,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前本专业的在校生有230人,专业群在校生1420人,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本专业主要满足自治区生物制药、食品发酵及生物制品生产等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食品及抗生素发酵生产、微生物检验、发酵技术调控、药物制剂的生产等农、林、牧各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项目的建设要点如下:1.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创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分段训练、能力集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2.建设基于校内进行的生产性实训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建成一系列校内优秀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构建完整的、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3.完善并新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开发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使生产性实践学时占总实践学时的50%以上,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习经历。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打造一支教育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实践课占专业实践课比例达到50%。

5.建成一批包括专业课程资源、生产性实训基地、教科研成果等在内的共享型优质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构建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实现项目建设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生物制药技术建设方案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1)二、专业进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0)三、专业建设内容 (15)四、改革举措与保证措施 (41)五、绩效考核指标 (46)六、专业建设预算 (47)一、专业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1.行业背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进展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进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新进展机遇期。

湖北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进展,《湖北省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到,湖北将发挥自身的科教优势,加快进展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进展生物医药等产业。

提出到2020年底,把武汉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制造中心、流通中心和研发中心,实现生物医药业总体规模和效益连续高速增长,吸引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武汉,同时大力促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原料药及中间体进展,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产业化进展和推广应用,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实现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

湖北省生物医药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居全国前列。

目前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已有相当基础,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以现代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武汉为中心、辐射鄂州黄石黄冈,武汉、孝感、襄樊、十堰、武汉、荆州、宜昌的良好进展格局。

2010年5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奠基,我院位居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毗邻关南生物医药园,具有典型的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

该基地重点进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西药制剂、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和现代医药物流产业,估量建成后,可吸引200家以上规模生产企业,吸纳5万多人在此就业,进展潜力庞大。

生物科技制药项目策划书

生物科技制药项目策划书

生物科技制药项目策划书项目名称:生物科技制药项目项目概述:生物科技制药项目旨在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开发和生产高质量的药物。

通过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实现药物的创新和改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项目将密切结合生物科技和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以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药物为目标,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项目目标:1.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药物;2.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改良和提高现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3.提高制药过程的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制药成本;4.建立和完善药物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5.加强研究和开发团队的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6.凝聚行业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项目内容:1.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调研,确定研发方向和重点药物;2.建立药物研发团队,配备专业人员和先进设备;3.进行药物研发和生产工艺的设计和优化;4.制定研发计划,明确各项任务、时间和目标;5.进行药物的临床实验和评价,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6.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7.提高制药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生产工艺;8.进行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确保技术的专利权和商业利益;9.开展市场推广和销售,扩大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10.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项目计划:1.第一年: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药物。

建立研发团队和实验室,开展药物研发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设计。

2.第二年: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

进行药物的临床实验和评价,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3.第三年:优化制药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开展市场推广和销售,扩大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项目资源:1.人力资源: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包括生物科技专家、制药工程师、临床医生等。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对象:一般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原则学制:三年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是为医药工业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毕业水平,掌握制药工艺基础理论,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能进行原料及产品旳基本分析检查,具有药物市场营销筹划能力,既懂生产技术又熟悉营销业务旳应用型、操作型、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①本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方向:各类制药企业从事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在科研或设计部门参与医药原料药、制剂等方面旳新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旳试验室工作;在化工、制药及有关行业中从事市场开发、营销等工作。

②职业岗位分析本专业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生产、检查技术为主,兼顾药物经营销售。

③能力构造及规定:具有一定处理生产实际问题旳能力,初步掌握制药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选型配套,处理工艺流程技术问题,具有药物销售旳能力。

知识构造规定:较系统地掌握制药工程专业所必需旳基础理论和知识,医药产品分析检查基本技能;较纯熟地掌握制药专业旳工程计算和初步旳技术开发及工艺设计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程序;对医药工业科技旳新发展、新技术有一般性理解。

素质构造规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学分和应获得旳证书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 118 学分;其中公共课39学分,大类专业课16学分,专业课 28 学分,选修课10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 3 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顶岗实习 16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4学分。

四、教学进程安排1.符号:━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考试◇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军训●社会实践┃假期√机动2.教学进程执行时一学院实际公布旳校历为准五、专业重要课程内容简介1、医学基础规定掌握中医学基础阴阳理论、辨证施之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五行理论等,此外,掌握生理解剖学中人体生理构造基本理论、各脏器基本生理功能等。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建设方案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1)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0)三、专业建设内容 (16)四、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42)五、绩效考核指标 (47)六、专业建设预算 (48)一、专业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1.行业背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期。

湖北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到,湖北将发挥自身的科教优势,加快发展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

提出到2020年底,把武汉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制造中心、流通中心和研发中心,实现生物医药业总体规模和效益持续高速增长,吸引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武汉,同时大力促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原料药及中间体发展,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实现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

湖北省生物医药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居全国前列。

目前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已有相当基础,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以现代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武汉为中心、辐射鄂州黄石黄冈,武汉、孝感、襄樊、十堰、武汉、荆州、宜昌的良好发展格局。

2010年5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奠基,我院位居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毗邻关南生物医药园,具有典型的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

该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西药制剂、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和现代医药物流产业,预计建成后,可吸引200家以上规模生产企业,吸纳5万多人在此就业,发展潜力巨大。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前言(一)调研背景分析1.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背景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发展为全球公认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是我国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生物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要建设生物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化学新药创制难度增大,生物技术药物逐步成为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

预计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

《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生物医药产业由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将超过400亿。

未来五年预计通过生物医药的带动,中国的医药工业产业最低以20%的增幅,实现逼近4万亿元的规模目标。

未来5年,全球药品销售将保持3%-6%的增速,预计2015年达1.1万亿美元,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收入有望连续保持15%以上的增速,未来将是全部药品销售收入增速的2倍以上。

预计2015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

2.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背景分析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

据国家统计局、SFDA统计年报显示,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7.34%,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山东和江苏。

2010年广东省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9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增长速度位居全省九大产业之首。

生物制药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

职业教育团队建设措施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

职业教育团队建设措施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

职业教育团队建设措施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摘要:以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为重点,以创新为亮点,建立一支团结协作、老中青结合,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领先,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高职特色鲜明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关键词:职业教育团队建设生物制药1.明确思路与目标以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省级教学团队,积极争创国家级教学团队,把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成省内同类院校领先、国内示范的品牌专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与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辐射带头作用。

2.建设规划2.1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促进专任教师发展。

师范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并重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养职教师资的重要经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熟悉相关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等。

继续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熟悉新的工艺流程,掌握新技术和操作技能,实现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结对子”等方式,依据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和技能特点等,聘请兼职教师指导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能训练等,专任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的指导,促进专兼职教师融合,优势互补,建设凝聚力强和横向协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2.2专业建设规划校企深度合作固然需要双方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等形式,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联系纽带作用。

通过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实习指导、员工培训、就业指导、应用技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互动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细化合作内容,切切实实地推进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