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测试题(含答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题(含答案)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题一、选择题1.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小明是个军事迷,学习了涿鹿之战后,他对该战役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一处是错的,该错误是A.作战时间:五六千年前B.作战双方: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C.战争结果:蚩尤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取得胜利D.战争影响:扩大了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的影响3.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方式不同 B.建房技术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生活年代不同4.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①制造石器②会建造房层③会使用火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其中错误的介绍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6.大禹治水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

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以下对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C.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D.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7.下列关于炎帝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③发明陶器,开辟集市④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已发现的遗址数量众多,但地域文化都各具特色,根本原因是A.思想意识不同 B.使用工具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生活习惯不同9.观察如图,导致两地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 B.劳动技术 C.自然条件 D.生产工具10.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5分)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解答】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荠菜的种子,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5分)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北京人【分析】本题以“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知识。

【解答】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北京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3.(5分)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分析】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5分)黄帝与炎帝联合击败蚩尤的地点是()A.涿鹿B.洛阳C.西安D.泰安【分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知道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2020年-2021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2021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 年-2021 年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1. 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会直立行走B. 手脚分工 C. 过群居生活 D. 懂得人工取火【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知识点。

在火的利用方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比较能力。

2. 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为()A. 石制工具B. 铁制工具 C. 棍棒 D. 硬质土块【答案】 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 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如果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选择的工具应该为石制工具, A 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本题难度不大。

3. 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 C. 辽河流域 D. 珠江流域【答案】 A【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云南省元谋县属于长江流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

4. 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 两颗门齿化石B. 大量碳屑 C. 古鱼类化石 D. 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答案】 D【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远古时期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可以说明属于原始人类遗迹,两颗门齿化石、大量碳屑、古鱼类化石不一定就是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类时期,故选D。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在一遗址的出土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由此可推测此遗址为下列哪一项()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中“稻谷、稻叶和稻杆”,可知,这一遗址的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2.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汶口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解答】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随葬品的多少。

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史实.3.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B.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C.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D.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分析】本题以原始社会的生活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知识。

【解答】选项ACD 都是的最原始社会生活的正确描述。

B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原始人的工具较为简陋,生活的环境极为恶劣,因此他们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产,因此他们常常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的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原始社会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020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年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4.“口口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制作石器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请你判断口口应该填写()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5.火的使用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恐惧到认识,从认识到使用,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

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6.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会直立行走B.手脚分工C.过群居生活D.懂得人工取火7.在如图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8.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小麦B.花生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9.居住在如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大豆C.玉米D.粟10.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12.半坡人己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判断对错)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判断对错)14.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判断对错)15.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判断对错)16.171819(1(2地之一。

请你写出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试题(有答案)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检测题一、选择题1.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的传说人物是()A.黄帝和炎帝 B.尧.舜.禹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蚩尤2.“禅让”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下列与“禅让”制有关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4.公元前三千多年,世界多个地区先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哪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古巴比伦5.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伏羲6.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

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7.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A.约七千年前 B.约六千年前 C.约八千年前 D.约四五千年前8.目前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9.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装饰品不同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从古至今,人类某一社会组织领导人的产生方法众多,我国原始社会,人们民主推行部落首领的方法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任命制 D.分封制11.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4.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5.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6.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8.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

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A.元谋人时期B.北京人时期C.河姆渡时期D.尧舜禹时期9.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A.汤B.盘庚C.纣D.武丁10.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2020-2021天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天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天津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③种植水稻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神话B.书籍C.传说D.化石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礼记。

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6.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7.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料文献D.学者推断8.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9.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10.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11.“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2.世间万物,资源无处不在,比如石头,但直到人类的出现,将石头当成工具来使用,才让它们产生了价值。

最有可能使用下列石制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④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5.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

”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 )A.山洞B.半地穴式房子C.砖木瓦房D.干栏式房屋6.史书载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耕而作陶”。

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8.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9.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10.历史小组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骨耜耕地11.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12.《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

”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B.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C.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D.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的发展13.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出现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山顶洞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时代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14.在下列事物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司母戊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5.相传,右图中的人物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他是()A.炎帝B.黄帝C.尧帝D.舜帝16.从黄帝逝世时起,华夏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并逐渐形成为国家制度。

华夏族的形成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A.黄帝和禹B.黄帝和炎帝C.黄帝和舜D.黄帝和尧17.从2001年起,前往黄帝陵祭祖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种植“炎黄子孙林”的形式,来表达对始祖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华夏儿女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黄色人种,皮肤是黄色的B.炎帝、黄帝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一切文明C.我们的祖先炎帝生活在黄河流域D.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18.大禹治水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

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以下对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A.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C.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D.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19.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

他是()A.周武王B.禹C.商汤D.嬴政20.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

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哪一位的最科学()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B.并不是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C.不是理想社会。

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D.是理想社会。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因为有尧、舜、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二非选择题。

(共40分)21.下面两幅图生动的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场景。

识图后请你回答问题:(12分)图一北京人的生活图二山顶洞人的生活(1)假如你是图一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2)图二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与北京人有何不同?练习所学知识,你认为图二右边的那个人应该在干什么?(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与北京人的原始群居有何根本区别?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材料二: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原始农耕遗址,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三:图中是“半坡遗址男子颅骨像还原图”,这是由沈阳市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成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

据悉,此次复原成果具有重大的考古研究价值。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此地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2分)(3)请你为材料三的半坡男子配上一段文字介绍,介绍一下他的生产、生活状况。

(4分)(4)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原始农耕遗址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些地区的原始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6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

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

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他们为什么形成了部落联盟?(2分)(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叫什么?(2分)(3)这一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哪些?分别谈谈他们的历史功绩。

(6分)(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4分)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专题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B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D 13.D 14.D15.B 16.B 17.D 18.A 19.B 20.B二.非选择题21.1大自然雷电生活、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尔摩擦起火等。

21.2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用骨针缝制衣服。

21.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北京人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22.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即食物不充足;原始农业的出现。

22.2材料二反映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水稻。

22.3内容可包括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生产工具: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制作出磨制精美的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用鱼叉、鱼钩、石网坠捕鱼;有时也要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22.4 代表了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生活,材料三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1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

为抵御共同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

23.2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

23.3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晚年挑选品行高尚的舜协助治理,后来传位给舜。

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改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23.4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