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动力飞机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橡皮筋飞机实验报告

橡皮筋飞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弹力直升机
实验者
实验日期
2016.8.18
实验目标
学习弹力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实验器材
弹力直升机套装
实验步骤
1.安装螺旋桨及尾钩
2.安装机身及动力橡筋
(1)将机身贴在木杆窄的一面上,尽量使用身重心与木杆重合。
(2)橡皮筋置于尾钩处。
3.飞行说明
(1)绕旋转桨,顺时针方向,小动力试飞前先绕100圈
(2)试飞时,一手扶住螺旋桨,待螺旋桨转动后再松手放飞直升机。大动力试飞时,螺旋桨绕250圈挑战更长时间的飞行。
实Hale Waihona Puke 原理橡筋动力飞机的物理原理是因为反向旋转绞动橡筋(对橡筋作功)时逐渐被拉伸,橡筋积蓄了收缩的回弹力,这个力带动螺旋桨旋转(橡筋对螺旋桨作功),使飞机得以飞行。而螺旋桨和飞机的工作原理是空气动力学的范畴。

弹射飞机实验报告

弹射飞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弹射飞机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 掌握弹射飞机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

3. 通过实验,感知弹性的作用,了解弹性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弹射飞机利用皮筋的弹性原理,在拉伸皮筋的过程中储存能量,当释放皮筋时,能量转化为飞机的动能,使飞机弹射出去。

在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内,皮筋拉伸得越长,弹力越大,飞机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大,飞行得也就越快、越远。

三、实验材料1. 机身、机翼、尾翼、手柄支架、螺母、皮筋、固定贴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螺母按入机身头部的圆孔中。

2. 将机翼插入机身中间的孔中,尾翼插入机身尾部的孔中,调整机翼和尾翼的位置,使其左右对称。

3. 将皮筋套在机身下端的凸起上并拉伸,使飞机紧贴皮筋。

4. 将飞机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确保飞机稳定。

5. 松开皮筋,观察飞机弹射出去的距离和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当皮筋被拉伸后,飞机能够被弹射出去,说明皮筋在拉伸过程中储存了能量,并在释放时转化为飞机的动能。

2. 实验中发现,皮筋拉伸得越长,飞机弹射出去的距离和速度越远。

这表明在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内,皮筋拉伸得越长,弹力越大,飞机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大。

3. 在实验过程中,若皮筋拉伸过度,可能会导致皮筋断裂,影响实验效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皮筋的拉伸程度。

六、实验结论1. 弹射飞机实验成功展示了皮筋的弹性作用,使我们对弹性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在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内,皮筋拉伸得越长,弹力越大,飞机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大,飞行得也就越快、越远。

3.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弹射飞机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为以后进行类似实验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材质、不同粗细的皮筋进行实验,观察飞机弹射效果的变化。

2. 改变飞机的重量、形状等参数,探究对弹射效果的影响。

3. 利用弹射飞机原理,设计其他弹射玩具,如弹射汽车、弹射水球等。

橡筋动力直升机的制作与放飞的研究

橡筋动力直升机的制作与放飞的研究

橡筋动力直升机的制作与放飞的研究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学校名称:承启红军学校活动主题:橡筋动力飞机组长:学生1小组成员:学生234指导教师:王小庚周礼龙霍积李“橡筋动力直升机的制作与放飞”的研究选题背景“老师,你看那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操场上做什么呢”老师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哦,那是他们要参加科技节的比赛,在操场上试验自己做的飞机模型!”“飞机模型是怎么做的,我们可以做吗”“老师,就教我们也做吧!”“我们也想做,也想去参加这样的比赛!”其他同学也跟着叽叽喳喳起来。

最后,老师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之下,课前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觉得这项活动符合我们的心理特点,又因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所以其制作、放飞和竞赛都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于是这个主题也就应运而生了。

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模型的概念、作用、功能和分类。

(2)、知道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构造、原理。

(3)、能熟练、准确地组装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

(4)、能掌握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的飞行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体会科学知识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2)、通过动手实践,切身感受知识的学有所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对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的组装和放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研究计划我们预计的成果有模型相关的手抄报、小册子、活动日记、剪贴本、橡筋动力直升机、使橡筋动力直升机飞得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的实验研究报告、网站、快板、心得体会等。

我们把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推选小组长,明确分工,制定活动计划,明确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查阅资料,动手制作橡筋动力直升机,拟定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实验研究,多方面搜集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制作手抄报、剪贴本、小册子、网站;成功制作橡筋动力直升机并且掌握正确放飞的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飞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飞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飞机橡筋动力飞机教案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橡筋动力飞机作为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和工程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提供一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学生制作和飞行橡筋动力飞机。

教案目标:1. 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基本原理;2. 能够制作出能正常飞行的橡筋动力飞机;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设计:1. 教授橡筋动力飞机的基本原理(10分钟):- 解释橡筋动力飞机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橡皮筋储存的弹性能量推动机体飞行。

- 讲解橡筋动力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机翼、机身和小螺旋桨。

2. 分组制作橡筋动力飞机(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 提供给每个小组所需的材料,例如厚纸板、橡皮筋、剪刀、胶水等。

- 引导学生设计机翼、机身和螺旋桨的形状,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材料制作飞机的不同部分。

3. 装配和调试(15分钟):- 学生们开始装配他们制作的橡筋动力飞机,确保所有部件都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 教师协助学生进行飞机的调试,例如检查橡皮筋的拉伸度和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4. 试飞和改进(30分钟):- 学生们前往操场或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试飞。

- 学生根据试飞结果进行改进,例如调整机翼的角度、增加或减少橡皮筋的拉力等。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改进措施和试飞成果。

5. 结果分享和总结(20分钟):-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橡筋动力飞机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试飞成果。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橡筋动力飞机制作的关键点,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飞机的飞行性能。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4. 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对于那些在试飞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参加橡筋动力飞机比赛等相关活动。

让橡皮筋动力飞机飞得更久

让橡皮筋动力飞机飞得更久

让橡皮筋动力飞机飞得更久橡皮筋动力滑翔机的飞行原理是以橡皮筋为动力,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使模型飞机上升。

当橡皮筋动力用完后,模型便自由滑翔。

由于使用的橡皮筋所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工作十几秒至几十秒。

我们经过反复试飞,提出了以下几个假设:①能否减轻机体重量,延长飞行时间呢?②飞机飞行时尾翼偏斜,影响飞行———必须固定好尾翼。

③螺旋桨不坚固,常常撞坏,飞行时使飞机发生震动———必须固定螺旋桨。

④如果加强橡皮筋动力,能否延长飞机飞行的时间?⑤飞机机头和机尾重量不均,容易坠地,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使飞机保持重心平衡呢?1、减轻机体重量我们尝试将压翼板拆下,用透明胶固定V型翼,然后试飞,飞行时间果真延长了几秒。

原来减轻机重是有效的。

为了尽量减轻重量,我们用小刀把螺旋桨削滑;在翼台上钻些小洞,把固定翼台的塑料带换成细棉线,再用502把翼台和支架粘住(如图②)。

我们再次试飞,飞机最多可飞行9秒。

2、坚固并改良尾翼当飞机逆风飞出时,它的尾部会产生微微的震动,飞机就很不稳定。

我们又尝试在尾翼中部底面贴上透明胶(如图③)。

另外,由于尾翼的材料是泡沫,泡沫在中高温下加压,可以增大密度,增强硬度,达到坚固尾翼的效果。

我们把尾翼进行中高温加压,尾翼果然坚固了许多。

为了使飞机能够在空中盘旋,我们尝试在垂直尾翼底部往上约一厘米处剪开一道切口,往右微折(如图④)。

这样当气流从垂直翼两旁经过时,弯折的一边气流会减弱,飞机就会向右飞行。

弯折的角度调试好后,飞机还可以在空中向右盘旋两圈以上才会滑翔降落,而且飞行时水平尾翼不再震动,爬升与滑翔时也飞得比较稳定,飞行时间最长为15秒。

3、坚固螺旋桨我们从压翼板上削下两小块,夹住螺旋桨的塑料头,以增强它的承受力。

但效果不理想,仍旧发生断裂。

我们把螺旋桨用大头针或回形针直接钉在机身的木支架上,效果果然不错。

4、加强橡筋动力我们把橡皮筋换成4毫米宽的橡皮筋(如图⑥)。

换好后,用绕线器绕500多圈,动力增强了很多。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实践教案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实践教案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学生能够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并能够调整角度和方向。

2. 学生能够在控制条件下掌握橡皮筋的张力和飞行的高度。

3. 学生能够利用橡皮筋驱动的机制进行科学探究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材料:竹筷、小橡皮筋、胶水、牛皮纸、彩色笔等(2)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流程图。

2. 学生准备:(1)在教学前需要让学生准备好基本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提前准备好一些小组所需的材料,如橡皮筋、牛皮纸、彩色笔等。

三、教学内容:1.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1)制作飞机的主体部分。

我们需要用一根竹筷把牛皮纸折成一个三角形,再将其固定在竹筷上,形成一个类似飞机的形状。

接着,我们可以用一根小橡皮筋来绑住飞机的尾部和主体部分,使得飞机能够稳定地飞行。

(2)制作橡皮筋动力系统。

在竹筷的前部和尾部分别穿过2根切成适当长度的小橡皮筋。

将前部的橡皮筋牢牢地固定在竹筷上,再绕上一些纸圈和双面胶,增加橡皮筋的张力。

将尾部的橡皮筋放在后部,使它与竹筷形成平行。

(3)制作飞机的喷气式引擎。

用一小段牛皮纸或其他柔软的材料将橡皮筋张力部分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喷气式引擎。

2.调整飞机的角度和方向当完成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后,我们将飞机放在地面上,绕着引擎的轴线扭转橡皮筋,使其潜在的能量附着在橡皮筋和飞机之间。

将飞机扔到空中,飞机就会在空中飞行。

在飞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飞机的角度和方向来控制它的飞行轨迹,让它能够飞得更高或飞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3.科学探究学生们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橡皮筋张力和高度的变化,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一些互动和探究性强的教学方法,如:1.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橡皮筋动力飞机(分析“橡筋”文档)共18张PPT

橡皮筋动力飞机(分析“橡筋”文档)共18张PPT
—40° 上反角
前缘下折
为了增加机翼强度,用透明 胶带把翼型折痕和上反角的
正反面折痕粘住。保证角 度不变。
另一侧的机翼制作方法一样,保证两边的前缘下折 角度一致,上反角的角度一致。
装翼台
装翼台之间先判断机身是否成直线,假设稍有弯曲, 那么有弯曲的一侧向上。
向机 头
向机 尾
装机翼
如图:揭去翼台上的双面胶,将机翼轻轻地粘在翼台上,
B、减小机翼上反角;
注意水平尾翼的正面与反面不要弄错。
为了增加机翼强度,用透明胶带把翼型折痕和上反角的正反面折痕粘住。
C、增大水平尾翼上反角。
B、减小机翼上反角;
最正确空模是这样的:有比较大的逆风爬升角度,失去动力的时候有良好的下降姿态,不是一路下滑,当下滑稍快时,能够抬头平飞,甚至小角度
爬升。
橡皮筋绕三圈后分别挂在机头与尾钩上,如图。
橡皮筋动力飞机
认识零部件
机 身
右翼
左翼
水平尾翼
尾钩
翼台
机头、 螺旋桨
垂直尾翼
起落架
橡皮筋
制作机翼
具体做法:如图
1、先在机翼靠近前缘的地方用铅笔压一条印,痕迹与前
缘平行,然后沿此线弯折,使前缘向下折5mm左右。但
是不能折断!
2、保持这个角度,在机翼正反面的折痕处用透明胶粘
好。
前缘
平行
平行
后缘
制作上反角:沿着机翼中间的折痕把翼尖翘起30°—
如果说橡筋缠绕到100%绷断的话,在比赛的时候我们一般缠绕到95%-98%。 为了增加机翼强度,用透明胶带把翼型折痕和上反角的正反面折痕粘住。
A、重心前移。
▪ 2、水平尾翼应该与纵横两轴是平行的,向上弯 克服拉翻就需给模型一个适当的低头力矩,其实质是减小机翼的迎角以减小多余的升力。

象鸟一样飞行——制作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象鸟一样飞行——制作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象鸟一样飞行——制作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活动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组装、合作操作等实践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橡筋飞机的构成,掌握橡筋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制作。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橡筋飞机的构成,掌握橡筋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制作,掌握调整飞机飞行状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设计】1.活动背景:航模运动是以操纵放飞自制或配制的模型航空器进行户外活动,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更能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是一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极佳项目。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上升的模型飞机,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平稳落地。

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简便,制作方便,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和竞争性。

2.参加对象:初一、二年级学生3.时间安排:约3课时4.活动准备:⑴材料准备:400х80х2毫米吹塑纸1片,160х70毫米吹塑纸1片,55х70毫米吹塑纸1片,80х6х4毫米桐木1块,100х2х4毫米桐木条1根,1х2х220毫米桐木条1根,4х7х400毫米桐木杆1根,160毫米塑料螺旋桨1个,尾钩等零配件少许。

⑵工具准备:美工刀、直尺、双面胶面、即时贴、502胶水⑶场地准备:教室一间操场(户外放飞)⑷组织准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四人小组),选定组长及安全员。

组长负责管好本组纪律,清点人数,分发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装。

安全员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组成员的安全及卫生情况。

【活动过程】一、安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工具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不要擅自离开活动场所。

二、情景导入飞行是人类的梦想,昆虫、鸟禽、风吹起树叶和上升的炊烟,都曾引起过人类飞行的遐想。

嫦娥飞天的美妙故事,这反映了人们对飞行的追求和向往。

播放有关介绍飞机发明历史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的感受。

三、组织活动(一)制作组装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模型1.了解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结构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上升的模型飞机,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活动设计
知识目标:认识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各部件,懂得模型拼装与飞机原理。
能力目标:拼装好橡筋动力飞机模型,掌握简单的飞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模型拼装、飞行原理。
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活动准备:
1、学校准备:50平米以上开阔平整场地,1名配班教师。
3先将螺旋桨按顺时针绕100圈左右,然后右手持机左手扶浆,迎风轻轻推出,观察飞行轨迹,缓慢盘旋上升姿态为最佳。
6、让学生在活动地试飞并调整模型。
三、小结通过动手实践,我们明白了模型机翼左右不对称及机头向右偏是为了增强模型离心力,也明白了在外机翼翼尖配重是为了平衡重力,而且还学会了调试和放飞模型。课后反思:学生自己看不懂图示,所以要等教师示范拼装后再返回来对照图示复习,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2、学生准备:砂纸、角尺、铅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拼成的各种飞机模型,各种飞机的特点“动力特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二、教学过程:
1、将学员分组。4人一组,共6组。选出小组长,并为学员分工。
2、强调拼装注意事项。模型包含细小部件,组装时要逐个进行切取,避免丢失而导致无法拼装。
3、认识模型组配件。
水平尾翼
机身
尾翼主翼
翼台
定型片
螺旋桨
认识组配件的同时,
要求学员将组配件摆放整齐、有序。
4、组装步骤。
小组共同研讨总结出拼装步骤:
1定型主翼2安装主翼3安装尾翼4总装及贴花
5、飞行说明。
1检视模型: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好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
2调整模型:调整模型时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将模型轻轻掷出,根据模型飞行姿态调整翼台前后距离,头轻时将翼台向后移,头重时将翼台向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