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想知道的全在这)

合集下载

微信个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

微信个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

作为一款集社交、通讯、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微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在微信上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本报告将对个人微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产品。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微信官方提供的API接口,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个人微信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朋友圈动态、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脱敏处理。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对个人微信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朋友圈动态、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方面的数据。

2. 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微信用户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

3. 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 时间序列分析:分析用户在微信上的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四、数据分析结果1. 用户基本信息(1)性别比例:根据数据统计,男性用户占比约为60%,女性用户占比约为40%。

(2)年龄分布: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占比达到80%。

(3)地域分布:用户地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2. 朋友圈动态(1)发布频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朋友圈动态3-5条。

(2)内容类型:朋友圈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分享、情感表达、美食分享、旅行记录等。

(3)互动情况:朋友圈互动主要包括点赞、评论、转发等,其中点赞和评论是主要的互动方式。

3. 聊天记录(1)聊天频率:用户平均每天发送约50条消息。

(2)聊天对象:用户聊天对象主要包括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等。

(3)聊天内容:聊天内容主要包括日常交流、工作沟通、情感表达等。

4. 支付记录(1)支付频率:用户平均每月支付约10次。

(2)支付场景:支付场景主要包括购物、餐饮、娱乐、出行等。

(3)支付金额:用户支付金额在100-500元之间,平均每次支付金额约为200元。

2023微信用户数据报告

2023微信用户数据报告

2023微信用户数据报告1. 引言微信作为全球最大的即时通讯应用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功能。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3年微信用户的数据情况,包括用户数量、地域分布、使用习惯等方面,为相关企业、市场研究人员以及普通用户提供全面的了解。

2. 用户数量统计根据数据分析,截止2023年底,微信的用户数量达到了10亿人。

从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来看,微信用户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用户数量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并下载安装微信应用。

•新增功能的吸引力:微信的持续创新和增加新功能,吸引了更多用户加入。

•社交属性的强大: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用户之间可以便捷地分享信息、交流互动,吸引了更多用户加入。

3. 地域分布微信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下面是2023年微信用户的地域分布情况:•中国大陆:微信的首个市场是中国大陆,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大陆仍然是微信用户数量最多的地区,占比超过80%。

•东南亚地区:微信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特别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微信使用率较高。

•欧美地区:微信在欧美地区也有着相当数量的用户,特别是海外华人群体中使用率较高。

4. 使用习惯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直接影响了其在平台上的活跃度和互动程度。

根据2023年的数据统计,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总结如下:•每日使用时长:绝大多数微信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总时长在1-2小时之间,而其中一部分用户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

这表明微信已经成为了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要功能使用:微信用户主要使用的功能包括即时聊天、朋友圈、公众号等。

其中,即时聊天是微信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几乎每个微信用户都会使用。

•移动支付的普及:微信支付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根据数据统计,超过60%的微信用户使用过微信支付。

5. 微信用户的兴趣爱好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对于相关企业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2篇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2篇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2篇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一)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逾10亿的活跃用户,这让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成为每年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下是2021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的关键数字。

1. 用户规模2021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10.23亿,同比增长了6.6%。

微信的日活跃用户规模也达到了5.13亿,同比增长了7.7%。

2. 时间分布在微信日活跃用户中,最繁忙的时间段是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占比超过一半。

这个时间段是人们完成工作、回家吃饭、和家人朋友聊天的时间。

3. 性别比例微信用户的女性比例比男性略高,女性用户占比54%。

4. 年龄分布微信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39岁之间,其中20岁到29岁的用户最多,占比达到46.4%。

此外,45岁以上的用户是相对年轻用户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

5. 用户活跃度微信用户平均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次使用时长为30分钟以上。

微信朋友圈是用户最喜欢的功能之一,每天有超过3.9亿的用户发布动态。

6. 用户留存率2021年,微信的用户留存率达到了86.5%。

这表明大多数用户每天都使用微信并坚持长期使用。

7. 信息传递微信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信息传递渠道之一,每天在微信上发送消息的用户超过6亿人。

微信的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便于用户交流和沟通。

8. 商业活动微信作为商业活动的平台也备受赞誉。

2021年,微信的广告收入达到了人民币684.8亿元。

微信商城也在2021年上线,让用户更方便地在微信上购物。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二)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吸引了全球数亿活跃用户。

以下是2021年度微信数据报告的详细数据。

1. 用户规模微信在2021年的月活跃用户规模高达10.23亿,同比增长率为6.6%。

微信的用户基数在不断扩大。

2. 性别比例根据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微信用户中女性用户比例高达54%。

3. 年龄分布微信用户年龄分布较为均衡,其中年龄在20到39岁之间的用户占比高达65%,在社交媒体平台中较为活跃。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根据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和趋势:
1. 用户数量增长:截至2019年底,微信的全球月活跃用户已
超过11亿,同比增长了6.7%。

中国仍然是微信的最大市场。

2. 时长增长:每月平均使用时长超过66分钟,同比增长了
7.3%。

微信的用户们越来越依赖微信进行沟通、社交和娱乐。

3. 个人号和公众号:微信的个人号和公众号在2019年都得到
了逐渐增长。

个人号是用户之间的直接对话工具,而公众号则提供了各种内容和服务。

4.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超过8亿,日均交易笔数超过1.5亿。

微信支付在中国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
工具。

5. 小程序:截至2019年底,小程序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3.8亿,同比增长了57%。

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实用的服务
和应用。

6. 微信福利:微信通过各种活动和福利回馈用户,如红包、折扣券、积分和实物奖品等。

这些福利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也促进了微信的用户活跃度。

在未来,微信将继续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多样化的服务,并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市场。

微信用户调研分析报告

微信用户调研分析报告

微信用户调研分析报告
根据对微信用户的调研分析报告,以下是对用户使用微信的一些主要发现和观察:
1.主要使用场景:
调研结果显示,微信用户最常用于社交沟通,包括与家人、朋友和同事聊天、分享照片、视频和音频等。

此外,微信用户还广泛用于获取新闻、阅读朋友圈、参与微信群聊和参与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与阅读。

2.用户群体特点:
微信用户的年龄分布相对较广泛,从青少年到中老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用户。

然而,年轻人的使用率更高,他们更频繁地使用微信进行社交互动和消费活动。

3.支付习惯和消费行为:
调研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支付进行线上和线下消费,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餐饮和出行方面。

微信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4.对于微信小程序的使用:
用户对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程度较高,他们主要用于在线购物、餐饮外卖、出行、娱乐和工具等方面。

用户普遍认为小程序减少了下载App的麻烦,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实用的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5.意见和建议:
调研中,一些用户提出了对微信的改进的建议。

其中最常见的是关于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一些用户担心微信泄露个人隐私。

此外,一些用户希望微信能提供更多有趣、实用的功能,并减少广告的干扰。

综上所述,微信用户普遍对该应用的便捷性、功能丰富和支付安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也存在一些用户的担忧和改进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建议微信公司在用户隐私保护、广告的投放和创新功能开发等方面加强优化,并与用户保持更加密切的沟通和互动。

微信数据报告

微信数据报告

微信数据报告
微信数据报告
微信是一款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全球使用人数已经超过10亿。

它不仅是人们与亲朋好友交流的工具,也是商业、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的重要社交平台。

这份微信数据报告将介绍微信在全球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以及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1.56亿,相比2019年的10.96亿有了不小的增长。

其中,中国地区用户占据了绝大多数,超过90%。

此外,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也有大量的微信用户。

在海外市场方面,微信也在欧美和非洲等地取得了一定的用户规模。

用户活跃度是衡量一个社交媒体应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根据数据统计,微信用户每天平均使用时长约为66分钟,超过了同类应用的平均水平。

微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包括即时通讯、朋友圈、支付、小程序等,使得用户在微信上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和沟通。

此外,微信还不断推出新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如推出小程序后,用户可以在微信上直接使用各种服务和应用,不需要再下载额外的APP。

微信市场份额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微信在中国社交媒体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市场份额超过了90%。

这也意味着微信具备了广告投放和商业营销的巨大潜力。

微信平台上的广
告形式多种多样,有公众号广告、朋友圈广告、小程序广告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广告主的需求。

总的来说,微信作为一款全球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活跃度,具备巨大的商业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微信的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有望继续增长。

2023年微信数据报告

2023年微信数据报告

2023年微信数据报告引言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数亿的用户群体。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揭示2023年微信的主要数据趋势和统计结果,以便更好地了解微信的发展动向和用户行为。

用户总数截至2023年底,微信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50亿。

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几乎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两倍。

这表明微信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用户覆盖面仍在不断扩大。

日活跃用户2023年,微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了10亿。

这个数字显示了微信这个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用户活跃在上面。

无论是社交交流、分享生活动态还是进行商业合作,微信都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用户年龄分布从年龄分布来看,2023年的微信用户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数据显示,18-30岁的年轻人占据了微信用户总数的60%以上,而40岁及以上的用户则占比不到10%。

这意味着微信在年轻一代用户中的影响力更为突出,也表明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年轻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用户性别比例在性别比例方面,2023年微信用户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比例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分别为51%和49%。

这表明微信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偏向,男性和女性用户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微信带来的各种服务和功能。

用户地理分布微信的用户地理分布非常广泛。

除了中国以外,微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着大量的用户。

截至2023年底,中国仍然是微信用户最多的国家,占据了微信用户总数的80%以上。

其他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地区。

用户行为2023年,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短视频分享成为了微信用户喜爱的功能之一。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的短视频功能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并与好友分享。

这种便捷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

其次,小程序成为了用户活跃度较高的应用类型。

微信的小程序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生活服务、购物、游戏等。

用户可以快速访问小程序,并在微信内完成各种操作,方便又高效。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是关于微信在过去一年中所产生的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这份报告包含了用户的数量、交互行为、用户偏好等方面的数据,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微信用户及其行为。

本文将会探讨微信年度数据报告的关键内容和发现。

1. 用户数量根据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3.23亿,同比增长了4.2%。

在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中,活跃用户占比高达99.5%。

此外,微信的日活跃用户数高达8.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9%。

这一数据表明了微信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同时也证明了用户对微信的高度依赖。

2. 交互行为微信年度数据报告还对微信用户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

其中,朋友圈仍然是微信用户最喜欢的社交功能之一。

截至2021年底,月活跃朋友圈用户数为7.9亿,用户日均发送的朋友圈消息数达到了4.1亿。

此外,微信用户还喜欢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和动图,2019年微信推出了春节红包表情包,该表情包的使用量在2020年达到了1.2亿次。

此外,微信用户还喜欢使用小程序,2021年1月份,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1亿。

3. 用户偏好微信年度数据报告还分析了微信用户的偏好。

在音视频娱乐领域中,微信的短视频服务Weishi以及音频社交产品小微漫画分别成为了用户的最爱。

此外,在在线购物方面,微信用户依然倾向于在微信上进行购物。

在2021年618购物节期间,微信支付处理的交易总额达到了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0%。

4. 新兴趋势微信年度数据报告还揭示了一些新兴趋势。

其中,公开课是用户最感兴趣的在线学习形式之一,课程获得的收益也很高。

此外,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方面,微信云成为了用户的关注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业务迁移到微信云上。

综上所述,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所呈现的数据和趋势表明了微信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状况和用户偏好。

从用户数量到交互行为,微信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自己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想知道的全在这)想运营好微信公众号,需要好好研究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及统计功能更,比如增粉掉粉情况,图文阅读量留言点赞次数等信息,对于运营微信自媒体是很有益处的。

这次要给大家讲的数据主要分为3个部分,用户增长来源分析、图文阅读分析和用户属性分析,虽然我是科技类的自媒体,但是对于数据影响因素的分析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小编希望通过解读本号数据背后影响因素,能给大家的微信公号运营,带来一些实质性帮助。

第一部分:用户分析1:用户新增来源的5种方式【搜索公众号名称】:即搜索微信微信公众号的名称获得关注,这类号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或定位足够垂直,或广告宣传到位,用户会自通过关键词搜索,例如杜蕾斯、汽车、北京(地方号)、移动互联网、PPT等。

所以在取名的时候,要取与公号定位相符的名字,有利于被搜索到。

如果怕别人也用同样的名字,可以选择注册商标、微信微信认证、提高粉丝互动率等方式,提高公号排名。

【搜索微信微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关注的用户,一般属于较为精准的用户,毕竟微信微信ID是一串字母加数字的结合,记忆和输入都很难,所以最好是结合公众号的名称设定ID,不但好记还好输入。

尽量减少用户的记忆和输入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关注量。

建议使用拼音、英文名、字母+简单数字等组合,不太建议在微信微信号中加个下划线或短杠,会导致输入困难,关注量下降。

【图文消息右上角菜单】:这个关注按钮隐藏较深,很多人不知道阅读文章时的右上角按钮里还隐藏了“查看公众号”的功能,所以通过这个方式关注公众号的占比很低。

【名片分享】:直接的名片分享,一般应该都是通过微信微信人与人,或微信微信群的口碑传播,这个数据占比越高,说明这个号的质量越好,受欢迎程度越高。

【扫二维码及其他】:大部分账号的粉丝来源,都是“其他”类最多,一般包括3个渠道,图文消息标题下蓝色链接、微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广点通系统推广a、图文消息标题下蓝色链接:这种蓝色链接字体关注的方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关注方式,而且很方便,用户点击一下就可弹出关注界面。

很多公众号都会在图文页面中加上提示,让用户关注公众号。

账号通常也会在页面底部提示大家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关注,其实也是利用这样的方式;只是跳转了一个页面,比如点击阅读原文后跳转到这么一个提示页面:提示:不少账号会把作者名一栏改为“点击右边关注“之类的引导关注语,微信微信已经屏蔽了常见的此类语言,希望大家知道微信微信官方的态度,尽量少碰地雷为好。

b、微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包含线上二维码跟线下二维码两部分内容)【线上二维码】(1)主要是通过PC端进行微信微信二维码的宣传,从而引导用户关注公众号;常见在pc端网页,视频广告,或通过QQ群等方式进行公众号推广,直接扫描二维码更加方便;通过微信微信或者移动端进行公众号二维码宣传,效果未必好;微信微信上看到的二维码需要先保存到手机中,然后再从相册中打开,操作较为繁琐。

微信微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推出了在微信微信聊天界面、朋友圈打开图片,长按图片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的功能,但由于普及率不高,知者寥寥。

【线下二维码】此种营销宣传的方式比较多,而且不固定,比如通过宣传单,商品包装盒,快递,线下促销活动海报、甚至是电视等等,只要渠道铺得够广,还是能吸引不少粉丝的。

c、广点通系统推广目前腾讯广点通已经支持公众号广告投放,已开通广点通广告系统的公众号,点击文章最底部的“关注”按钮去关注公众号。

据说某账号投入50多万,收获了近100万的粉丝量,壕公司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方式。

2、用户属性分析用户属性分析目前包含6种:性别分析、语言分析、省份分布、城市分布、终端分析、机型分析。

由于各个公众号的定位以及用户群体不同,用户属性会有所差异。

男的站左边,女的站右边,其他的站中间,不知道这2.7%的人怎么想?哈哈~应该是他们的微信微信个人号,并未设置性别所致。

如果是专门定位为男性或女性服务的公众号,性别比例偏差会比较大一点。

用户的省份分布,“微互动“的粉丝数较为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北上广一带。

一般地方号的粉丝较为集中,都是本省或者周边省占据很高比例。

终端机型分析Android和iOS目前处于分庭抗里的状态,显然开放的Android的用户最多,WP7用户还在垂死挣扎。

已知的机型里,iPhone最多,三星和小米其次,其他的应该绝大部分是Android手机,无奈国产机纷繁复杂,统计起来也非常麻烦。

如果是针对某一机型,或某一操作系统做的公众号,机型或终端分布才会出现巨大偏差。

机型对于判定用户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APP或者游戏的推广,会特别看重某一平台机型的比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账号去推广合作。

第二部分:图文阅读分析图文阅读分析主要包含7个指标:图文页阅读人数、图文页阅读次数、原文页阅读人数、原文页阅读次数、分享转发人数、分享转发次数、微信微信收藏人数。

每个指标的数据都来源5个渠道:会话、好友转发、朋友圈、腾讯微博、历史消息。

1:先看下图文阅读人数跟图文阅读次数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通过会话(通过公众号下发的界面)和朋友圈,是图文阅读人数和次数的主要来源渠道,好友转发和历史消息其次,而腾讯微博转化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也跟账号是否在腾讯微博宣传和相应微博粉丝数有关)大家一直说:文章标题决定打开量,文章内容质量决定转发量(包括好友转发和朋友圈转发),而且标题和内容互相影响。

除了公众号直接Push的界面之外,朋友圈成了非常重要的用户来源渠道。

可见一个吸睛的内容和质量超高的内容,对文章阅读量的影响力极其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号的文章阅读量,远高于粉丝数的原因。

朋友圈除了可以传播文章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开发的方式,增加互动活动和小游戏,鼓励用户分享到朋友圈。

相信前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各种小游戏、抽奖活动刷屏,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不过有些人比较反感,所以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好玩,而且要参与门槛低、增强好友互动功能和鼓励分享朋友圈炫耀(充分利用社交软属性)。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可以把历史文章做成专题或目录的形式,或是设置成关键词的自动回复,方便用户分门别类的查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阅读数,提高精华内容的曝光亮。

2、在图文消息中图文群发页面:在每一篇图文的右上角,可看见“查看图文详解”、“加入图文对比”。

点击“查看图文详解”,会看见某一篇图文的详细数据,如:整体数据、趋势图、读者性别分析、读者省份分布、阅读终端分析、机型分析、详细数据。

另可选择多于两篇的文章“加入图文对比”,查看不同图文的数据对比。

第三部分:用户属性分析用户属性分析目前包含6种:性别分析、语言分析、省份分布、城市分布、终端分析、机型分析由于各个公众号的定位以及用户群体不同,用户属性会有所差异;下面列出本号的用户熟悉以供参考(由于城市数量较多,就不列出)对于科技类的号,有接近30%的美女比例,这完全在意料之中,科技圈大部分确实都是宅男屌丝。

男的站左边,女的站右边,其他的站中间,不知道这3.73%的人怎么想?哈哈~应该是他们的微信个人号,并未设置性别所致。

如果是专门定位为男性或女性服务的公众号,性别比例偏差会比较大一点语言的分布毋庸置疑用户的省份分布,也符合科技圈在北广上最活跃的基本规律,其他的也就是江浙一带相对发达的城市地方号,可以根据这个比例,看看自己的用户中,在家乡的比例真正有多少终端和机型分布Android 和iOS 目前处于分庭抗里的状态,显然开放的Android 的用户最多,WP7用户还在垂死挣扎。

已知的机型里,iPhone 最多,三星和小米其次,其他的应该绝大部分是Android 手机,无奈国产机纷繁复杂,统计起来也非常麻烦。

如果是针对某一机型,或某一操作系统做的公众号,机型或终端分布才会出现巨大偏差。

科技圈里用iPhone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我预计一般的段子号(除了和iPhone相关的号),应该没科技号这么高的比例,因为居百度的统计,目前安卓手机占比是79%,iPhone只有13%最佳发送时间一般早中晚,7-8点,12-13点,18点左右和20-22:30点,这4个时段,效果会比较好。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都晚上发,1是因为我晚上的私人时间多一些,而且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2是避开早高峰和下班高峰,虽然这俩都是好时段,但是如果大家都一起发,就不一定是最佳时段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尽量保证差不多时间点进行推送,让用户养成阅读习惯,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发比较好。

第四部分:消息分析1、消息分析可根据“小时报/日报/周报/月报”查看相应时间内的消息发送人数、次数以及人均发送次数。

2、消息关键词分析:消息关键词分析可看出消息关键前200个,并可分别查询7天、14天、30天为周期的热词榜。

关键词回复分析有助于得出用户与平台互动的频率、平台某项小互动的回复率以及小互动在哪一环节后让用户产生怠倦感而停止互动——这有利于在之后设计互动小游戏时,环节设计上的改善。

微信微信公众账号后台数据分析,内容十分详尽,也做了不少可视化的效果,有利于我们分析后台数据,了解公众号对哪类人群最有吸引力,图文如何传播,这样对于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推送时间都会有所帮助。

七夕,只因有你,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虽不能时时联系,却总在特别的日子想起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因为有你,再苦生活也不觉得累,再大的险阻也无所畏,再大的波折也不担忧,再痛的经历也会忘记,因为有你,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在这七夕到来之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爱是种体会,即使心碎也觉得甜蜜,爱是种感受,即使痛苦也觉得幸福,爱是种缘分,即使分离也觉得快乐,七夕到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单身人士找到爱的方向,愿情侣们找到幸福的天堂,愿夫妻找到温暖的避风巷,愿岁月抚平生活的忧伤,愿爱的花瓣轻舞飞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