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重载铁路(Heavy Haul Railway)是指载重量大于一般铁路的货物运输铁路。
重载铁路为了应对大量的货物运输需求,铁路公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铁路的承载能力、优化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等。
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良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煤炭和其他资源的运输,因此开展了重载铁路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我国铁路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包括改善铁路线路和设备、提高列车的承载能力以及优化运行管理等。
其次,我国重载铁路的特点是载重量大,可以运输大量的货物。
这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长距离和大容量货物运输方面。
重载铁路能够有效地解决货物运输压力大、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为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我国重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铁路工程师们通过改进线路设计、提高货车的承载能力和优化列车组织等手段,使重载铁路的运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同时,我国还建设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维修检修车间、信号与通信设备和停车场等,以确保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载铁路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我国研发出了磷钢轮对技术,可以使列车通过曲线时减小轮对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长大比高速列车的研发和试验,旨在进一步提高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当前,我国重载铁路建设仍在持续推进。
根据国家《铁路发展五年规划》的要求,我国将进一步扩大重载铁路的建设规模,加快重要干线和主要矿区的重载铁路建设。
同时,我国还计划加强对重载铁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和稳定。
总之,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情况良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重载铁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我国资源运输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铁路行业发展十大技术趋势

铁路行业发展十大技术趋势
铁路行业的十大技术趋势包括:
1.列车自动驾驶: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将
得到广泛应用,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实现铁路运输各环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运输
效率,降低成本。
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铁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包括调度、控制、
监测和维护等,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脱碳: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铁路行业将积极推动脱碳战略,减少碳排放,
保护环境。
5.铁路连接(通讯):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铁路通讯技术将得到
大幅提升,实现列车与车站、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提高运输效率。
6.乘客体验:为了满足乘客的需求,铁路行业将注重提升乘客的旅行体验,
包括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票、乘车和换乘服务,以及改善车站和车厢设施等。
7.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技术将继续发展,提高列车的速度和安全性,缩短旅
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8.铁路自动化:铁路自动化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包括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维
护和自动化安全监控等方面,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9.大数据及分析法:铁路行业将利用大数据和分析法,对运输数据进行实时
分析和预测,提供更加精准的调度和服务。
10.AR和VR:AR和VR技术将应用于铁路运输领域,为乘客提供更加沉浸
式的旅行体验,同时也为车站和列车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这些技术趋势将推动铁路行业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安全性和乘客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

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1.什么是重载铁路运输?铁路重载运输定义:用于运载大宗散货的总重大、轴重大的列车、货车行驶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
运输量5000t以上,总重1~2万吨,轴重25t以上,年运量2亿吨以上。
重载铁路是一种效率甚高的运输方式。
重载列车需着重研究的问题是运行管理、轨道的适应性,以及大宗散货的装卸等。
重载运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加、俄、巴西、南非、澳大利亚领先,美国运煤列车长6500m,重44000t,500车辆、6台机车;南非矿石列车,长7200m,重71600m,660车辆;俄国重载列车长6500m,重43000t,400车辆,4台机车;澳大利亚2001年6月创新的世界记录,列车长7353m,总重99734t,682车辆,8台机车;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2002年实现1亿吨年运量设计能力,2004年实现1.5亿吨年运量,2005年实现2亿吨年运量,2006年实现2.5亿吨年运量,2007年实现3亿吨年运量,3亿吨创国际年运量最高记录。
未来目标40000 t。
2.重载铁路运输方式重载列车种类:单元式、整列式、合并式。
单元式重载列车是把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与一定编成辆数的同类专用货车固定组成一个运输“单元”(unit),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
单元式重载列车特点:固定机车车辆编组,固定发站和到站,固定运行线路,运送单一品种的货物列车。
它在装卸站间往返循环运行,中间无改编作业。
(大秦铁路)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
机车分别挂于各自的物货列车首部,由最前方货物列车的机车担任本务机车,运行至前方某一技术站或终到站后,分解为普通货物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双机牵引,采用普通货物列车的作业组织方法,牵引重量达到5 000 t 及其以上的列车。
1)单元重载列车是加速货物送达和机车车辆周转的有效运输组织形式。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64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摘要:目前,重载铁路因其多种优点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也是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兴起的较晚而且发展相对缓慢,应在发展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优化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本文通过分析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探讨几项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重载铁路;技术创新;轴重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技术首次出现在美国,其因列车总重大、轴重大、行车密度及运量大等优点而引起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尤其是在运输大宗材料货物方面具有重大运输意义。
我国在重载铁路运输方面起步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还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载铁路方面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会给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要想提高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利用铁路新技术对重载铁路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一)开放式原理重载铁路的创新理念自20世纪20年开始出现后,就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并在随后的时间不断向前发展。
重载铁路技术要想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积极发展,就必须紧跟发展趋势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
一般有关企业负责重载铁路方面的创新技术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各创新技术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之间也会出现较大的交叉状况,在现实因素作用下表现出很多的独特性,因此许多类型技术之间的联系较少。
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客观情况就要求,其必须在不断发展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吸取经验,必须有各种技术部门的相互协调合作,实现重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二)集成式创新集成式创新方式注重将本来没有关系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重新组合,使新系统具备新的功能。
重载铁路是一项具有较高要求的技术,工程建设比较复杂,需要多种高难度技术的协助才能完成。
这种情况就要求所依靠的企业必须实现自己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集成式创新理念重新组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开发,提高重载铁路的技术发展。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

重载运输组织单元列车、 组合列车和整 项 : 列车重量 至少达到 50 0: 0 t货车轴 索阶段 ;9 0 19 午至 19 92年 间建成 大秦
列 重载 列 车 等 三种 基 本 形 式 的 特 点 及 重 2 t 以上 ; 离 至 少 为 10 m 的 线 , 开行 单 元 重 载 列 车 的 技 术 提 升 阶 5及 在距 5k 优劣。 回顾 8 O年代 以来 , 国铁 路 重 载 线路上年运量 200万吨以上 。 我 0 按照新 段 ;9 2 19 年至 2 0 年改造既有 繁忙干 03
达 备将逐步达到系统配套 。在此情 况下 , 同类 型 和载 重 的货 车 混合 编 组 , 到 规 单 元重 载列 车
美国、 加拿大 、 俄罗斯 、 巴西 、 南非 、 澳大 定的重量标准 ,由单机或 多机重联牵
差距 ; 出 了我 国铁 路 重载 运 输 今 后 的 是货物 品种 单一 , 车固定 编组 , 装 提 列 在
发展 方 向。 关键 词 : 路 铁 重载 运 输 发 展
技术装备 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 在的 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为代表 , 主要特点 组合 式 重 载列 车
车 地 和 卸 车地 之 间循 环 往返 运 行 。 国 前苏联经验 的基础上 , 我 组织在 丰沙大线
学 术 纵 横
FzA ・U sU o G E G AH x EH z N H N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 展
口 杨 军 民
摘
要: 简述 了铁 路 重 载运 输 技 术 吨 以 上 。19 94年 , 国际 重载 运 输 协会 又 路 重 载 运 输 ,迄 今 大致 经 历 了 四 个 阶
运输从技术初 步探索、技术逐步提 升、 的标准 , 我国铁路达到重载运输 条件 的 线 ,开行 整 列式 重 载 列 车 的推 广 阶 段 ;
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目前,我国转向架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占据前列地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原创性基础与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要强化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尤其是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
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新要求,中国的一些制造企业要逐步成为货车转向架技术引领者,要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满足铁路获取运输增长的需求,突出核心技术发簪,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实现自主创新,实现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应用及趋势转向架是重载铁路货车的关键部件,目前已经发展为40t轴重,载重质量的逐步增加和运行速度提高导致转向架损坏加剧,因此,对于转向架的要求逐步提高。
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要具备低动力、准径向、低磨耗等优良特点,采取增加一系轴箱柔性弹性悬挂、侧架摆动、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非金属磨耗件等技术。
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未来要朝着降噪、轻量化等技术发展。
一、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发展概况(一)国内铁路货车转向架概况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逐步研发出速度120km/h、21t轴重的转K2型、转K1型转K3型和25t轴重的转K6型、转K5型、转K7型转向架。
1998年,装用转K2型转向架的P65型行包快运棚车进行线路动力学试验,最高时速度达138km,创造了当时铁路货车的最高速度。
2003年-2007年,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试验线进行转K2型转向架120km/h的可靠性试验,历时4年,行36万km,验证了转向架“120km/h长跑”动力性能的稳定,为后来的货车采用转K2型转向架的全面提速改造提供了支持。
2005年8月,陇海线进行70t级列车综合性能试验,装用转K6型转向架的70t~80t级货车在120km/h运行条件下对线路桥梁的影响低于速度60km/h、装用转8A型转向架的车辆,验证了转K6型转向架的低动力性能。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展 趋 势 ,探 讨今 后 我 国重 载 运 输 技 术 发展 模 重载
铁 路 的 关键技 术 问题 。研 究分析 表 明 :我 国重 载运 输应 采取 既有 普速路 网的 强化 改造和 合理
规 划 新建 重 载 线路 的措 施 ,以提 高整体 重 载运
监 测技 术 、预 防性 线路 维修 等技 术 来 全 面提 升
重 载 线路 养护 维修 技 术水平 和 管理 水平 。
关键 词 :重 载铁 路 ;关键 技 术 ;运输 能力 ;养
护维修
以客运 为主的客货混运 干线上也开始 开行重载列 车。 目
前 ,重 载铁路运输 在世界范 围内迅速发展 ,重 载运输 已
中体 现 在 : ( 1)提 高 轴 重 。重 载 铁 路 轴重 普 遍 达 到 测 监 控 、道 口报 警 、机 车 动 力 控 制 及 安 全 警 报 、车 站 进
3 2 . 5~3 5 . 7 t ,澳 大利亚B H P 和F M G已开行轴重 4 0 t 重载 路 优化 、列车 自动操 纵 ( 无 司机 ) 等 子系统。与传统基
,
员辽阔 、资源丰 富 、煤炭 和矿 石等大宗货 物运量 占有 较 目前美 国 、澳大利亚 、瑞典 、南非 、巴西 、俄 罗斯 等 国 大 比重 的国家 ( 如美 国 、加拿 大 、巴西 、澳大利亚 、南 的货车轴重 均达到 了2 7 t 以上 ,我 国已经开始研发2 7 t 及
非 等 )发展 重载铁路 ,大量开行 重载列 车 ,而且在 欧洲 3 0 t 轴重重载列车及 其配套技术。
被 国际公认 为铁路货运 发展 的方 向 ,成为世界铁路 发展 的重要 方 向之一 。世 界各 国重 载铁路借助于采用 高新技
术 ,促使 重载列车牵 引重量不 断增 加。重载运输不仅 提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与建议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与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各种货物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势头也是十分迅猛的。
目前,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性能更为完善的高速卡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是持续地完善现有产品,提高安全性能和可靠性,以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的综合性能。
三是进一步提高生产型号,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生产精准性。
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趋势仍在不断优化、改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系统的适用性和质量。
建立快捷重载货车的质量监督系统,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其次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安全防护能力,防止加载过重,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二是探索重载快捷货车绿色发展。
要着力推进重载快捷货车的智能化、清洁化和绿色化发展,加快利用新能源,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重载快捷货车生产精准性的提高,以提升质量。
要加强系统技术研发,优化加工工艺,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提高生产精准性,降低能耗,并进一步改善质量、使产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1、坚持完善和发展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促进绿色发展。
要加强重载快捷货车技术研发,持续深化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的理念,加快软硬件的升级,提升节能减排和智慧国家建设的能力。
2、提高质量标准,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要严格品质把关,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的性价比。
加强重载快捷货车的系统的安全和功能性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将创新与技术相结合,推动重载快捷货车技术水平上升。
要鼓励企业利用技术创新促进货车技术进步,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重载快捷货车制造。
同时要颁布一套完善的制度,推动重载快捷货车技术水平不断改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总之,在推动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顾客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便捷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6-10-17T16:59:18.7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0期作者:杨停
[导读] 摘要:目前,重载铁路因其多种优点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也是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兴起的较晚而且发展相对缓慢,应在发展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优化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本文通过分析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探讨几项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目前,重载铁路因其多种优点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也是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兴起的较晚而且发展相对缓慢,应在发展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优化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本文通过分析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探讨几项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重载铁路;技术创新;轴重
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技术首次出现在美国,其因列车总重大、轴重大、行车密度及运量大等优点而引起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尤其是在运输大宗材料货物方面具有重大运输意义。
我国在重载铁路运输方面起步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还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载铁路方面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会给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要想提高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利用铁路新技术对重载铁路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
(一)开放式原理
重载铁路的创新理念自20世纪20年开始出现后,就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并在随后的时间不断向前发展。
重载铁路技术要想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积极发展,就必须紧跟发展趋势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
一般有关企业负责重载铁路方面的创新技术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各创新技术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之间也会出现较大的交叉状况,在现实因素作用下表现出很多的独特性,因此许多类型技术之间的联系较少。
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客观情况就要求,其必须在不断发展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吸取经验,必须有各种技术部门的相互协调合作,实现重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二)集成式创新
集成式创新方式注重将本来没有关系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重新组合,使新系统具备新的功能。
重载铁路是一项具有较高要求的技术,工程建设比较复杂,需要多种高难度技术的协助才能完成。
这种情况就要求所依靠的企业必须实现自己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集成式创新理念重新组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开发,提高重载铁路的技术发展。
实际生产中,企业要想实现重载铁路技术的全面发展及改进,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必须获得企业之外各种资源的协助才能实现更快的发展。
二、实现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
(一)径向转向架技术
为实现重载铁路的运输,燃料、电力等铁路运输机车都广泛采用径向转向架技术,这项技术在国际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取得很大成就。
在实际应用中,径向转向架能够缓冲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横向力,进而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程度,大大提高机车的运转效率,这项技术也可以辅助解决机车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加大车辆轴重
随着对重载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车辆的轴重已不能承载当前的负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进优化,提高机车的运输能力,满足重载铁路的发展需求。
目前国外在车辆轴重方面发展较先进,那些先进国家已经实现30t的轴重数值,在特殊情况下轴重会达到40t,目前关于更大轴重的机车正处于研制开发中。
而我国目前重载铁路使用的最大轴重是25t,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必须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紧跟世界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先进步伐,确保各个方面的技术能够符合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重载铁路制动技术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车的制动行业,在机车制动的过程中发挥较大的智能作用,实现机车制动方式的重大变革。
这种制动系统运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将原来落后的技术进行改进,进而确保其具备高效的运用功效,使用微机控制机车的制动过程,可以改进制动的反应时间,让机车在行驶过程中顺利实现制动。
(四)高性能轨道技术
重载铁路的行车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于轨道性能,因此必须运用相关技术提高轨道性能。
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成较明显的侧磨或掉块,这种破坏会严重影响钢轨的使用性能,不过采用热处理技术已经初步改善这个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另外,钢轨的接头一旦受到损坏,会对轨道的使用寿命直接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一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改进原有的焊接技术,实现轨道的高性能。
三、重载铁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针对我国重载铁路的现实及发展情况,必须进行必要的全方面思考。
我国当前形成的重载铁路网络相对比较紧密,造成相应的铁路交通线路显得拥挤。
从国外的重载铁路技术的发展情况可以分析出,他们在重载铁路技术方面发展比较全方面,规划的铁路运输网络比较通畅。
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必须要开创各种创新理念及科技技术发展重载铁路,缓解我国目前重载铁路的现实压力,提高其运输效率及载重量。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重载铁路领域已经获得初步的运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这项技术的运用必然更加深入而广泛。
比如,重载铁路的机车制动系统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制动过程,使得制动系统原来经常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都在信息技术的控制下得到解决。
重载铁路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特性,尤其是各种技术之间的相互支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协助可以将一些操作过程大大简单化、智能化,提高机车的技术水平同时可以方便操作,减少体力劳动。
要想加速重载铁路的发展,必须要同时加强重载铁路的运营管理,这方面也需要运用各种新技术促使其向前发展。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知道,传统的铁路管理模式效率比较低,需要多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持,而且各个运营管理部门还经常出现问题,不能顺畅行驶。
对于这种情况,在重载铁路的未来发展中应该加强控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优化传统的管理技术程序,开创高效率、高技术的新型管理技
术,辅助新的重载铁路建设实现更快的发展,解决传统铁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相应协调机制,统一将铁路建设、投资单位、铁路运输等部门联系起来,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他们之间的协调互助,如此在互帮互助中便能提高效率,实现重载铁路的快速、稳定发展。
在轴重方面,要逐步实现轴重大、自重低、动力作用低的技术发展。
货车轴重普遍达到30t以上,部分铁路达到40t,机车车体普遍采用低合金钢及铝合金、不锈钢等轻量化的材料,配备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或导向臂式转向架、高强度车钩、大容量缓冲器,提高机车的质量,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不过我国在现实的发展状况还没有达到这种高科技,必然要求我国在这个方面实现更大进步,可按照国际的高标准对我国的重轨铁路技术进行改进,促使其能够为我国的铁路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
目前,我国重载铁路的技术发展已经得到很大进步,尤其是大秦线重载铁路的技术创新,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重载铁路技术方面的进步,无论是既有路网强化改造还是新建的大能力货运专线,都实现均衡提升机车车辆、线路轨道、通信信号等各种技术装备,同时实现全面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完善调度控制,协调发展检修维护体制与装备,这个里程碑的铁路建设为我国重载铁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新时代。
四、结语
目前,尽管我国在重载铁路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先进国家的发展还有差距。
因此,必须加强利用创新理念改进我国当前重载铁路运输事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各项技术的新发展。
事实证明,依据我国目前综合国力的发展情况,我国在重载铁路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应用各种创新技术让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煜.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J].科技信息,2014,11
[2] 吴首蓉,旭升. 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14,15
[3] 折成林,杨静.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J].创新技术,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