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盐酸羟氨(NH2OH·HCl)可用溴酸钾法和碘量法测定。
量取mL KBrO3溶液与KI反应,析出的I2用溶液滴定,需用mL。
1 mL KBrO3溶液相当于多少毫克的NH2OH·HCl称取含KI之试样1.000g溶于水。
分析化学_课后答案_第6章

=
1 × 0.10200×19.61×10 −3 6
20.00 × 10 −3
= 0.01667mol ⋅ L−1
m(NH2OH.HCl)=c(BrO3−)×M(NH2OH.HCl)=1.158mg·mL-1
6.10 称取含KI之试样1.000g溶于水。加10 mL 0.05000 mol.L-1 KIO3溶液处理, 反应后煮沸驱尽所生成的I2,冷却后,加入过量KI溶液与剩余的KIO3反应。析出 I2的需用21.14 mL 0.1008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计算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
答案: Zn2+ + 2e- = Zn (ϕθ = −0.763 V)
ϕ θ ' = ϕ θ + 0.059 lg α Zn
2
α Zn2+
[ ] [ ] [ ] [ ] ( ) α = CZn Zn(2N+H3)
Zn2+ 2+
=
Zn2+
+ ZnNH3 + Zn NH3 2 + ⋯ Zn2+
= 1+ β1[NH3] + β2[NH3 ]2 +⋯+ β4[NH3]4
ϕθ'
=
−0.763 +
0.059 lg
1
= −0.920V
2
105.37
6.6 在 酸 性 溶 液 中 用 高 锰 酸 钾 法 测 定 Fe2+ 时 , KMnO4 溶 液 的 浓 度 是 0.02484 mol·L-1,求用 (1)Fe;(2) Fe2O3;(3)FeSO4.7H2O表示的滴定度。
Fe2+ 2 Sn4+ Fe3+ 2 Sn2+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的溶液中6.1计算在H2SO4介质中,H+/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1.00V)VO22+-浓度为0.0106.2根据Hg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 -1mol·L,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6.2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0.390V,pH=7,抗坏血酸pKa1=4.10,pKa2=11.79。
6.3在1mol.L-1HCl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1 6.4计算pH=10.0,cNH3=0.1mol.L 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的溶液中Zn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1=2.27,lg2 +的离解常数为K a=10-9.25。
=4.61,lg3=7.01,lg4=9.067;NH4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0.024846.5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1mol·L,求用(1)Fe;(2)Fe2O3;(3)FeSO4.7H2O表示的滴定度。
6.6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g纯Na2C2O4充分-1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反应,最后以0.02000molL·30.0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3+还原为Fe2+,用K2Cr2O76.8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 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答案

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1.什么是条件电极电位?它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区别?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答:标准电极电位:在离子浓度为1mol/L,气体压强为,温度为25℃时,我们把2H+/H2的电位人为地定为零,这样通过测定H+/H2与其他电对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相对确定每一种电对的电极电位.这样测得的电极电位叫做标准电极电位,用E来表示条件电位:就是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将其与标准电极电位合并得到的常数,是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均为1mol/L(或比值COx /CRed=1)时的实际电位值。
两者区别:条件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不同。
对于一定的电极电对,温度一定标准电极电位为一固定值,即标准电极电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条件电位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它的数值与溶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特别是能与电对发生负反应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
只有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条件电位才有固定的值。
条件电位反映了离子强度与各种副反应的总结果,用它来处理问题,既简便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1)离子强度;(2)溶液的酸度;(3)沉淀的生成;(4)络合物的形成2.如何衡量氧化还原的程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越完全,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为什么?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条件平衡常数K'衡量,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越完全,其反应速度并不一定越快。
因为氧化还原的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完全程度,并无法说明反应的速度。
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主要取决与反应物的性质,并与溶液的组成有关(受离子强度、生成沉淀、生成配合物和酸效应等因素影响。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足够大,但也会反应速度慢。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除与反应物的本身性质有关,还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3.能够用于氧化还原直接滴定法的氧化还原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比; (2)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副反应少; (3)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完全; (4)氧化还原反应必须迅速; (5)有合适确定终点的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一、单项选择1.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C )A. 滴定进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转变B. 滴定进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转变C. 滴定进程中电极电位发生转变D. 滴定进程中有络合物生成2. 欲以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滴定反映为Ox1 + Red2 = Red1 + Ox2 (假设n1 = n2 = 1),若要求反映完全程度在%以上,则平衡常数最小应为( D ) A. 108 B. 6 C. 105 D. 1063. 用KMnO4滴定Fe2+时,酸性介质宜由( D )提供A. HClB. HNO3C. HAcD. H2SO44. 提高氧化还原反映的速度可采取(A )办法 A. 增加温度B. 加入络合剂 C. 加入指示剂D. 减少反映物浓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映能用于滴定分析B. 讨论氧化还原反映可否进行时,不仅要从热力学角度考虑反映可行性,还应从动力学角度考虑反映进行的现实性C. 在滴定分析中都能够利用加热的办法来加速反映的进行D. 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电势φsp位于滴定突跃的中点6.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B )转变曲线A. 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pH关系B. 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滴定剂用量关系C. 溶液pH 与金属离子浓度关系D. 溶液pH与滴定剂用量关系7. 已知在1mol/L H 2 SO 4溶液中,MnO 4 - /Mn2+ 和Fe 3+ /Fe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别离为和。
在此条件下用KMnO4 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C) A. B. C. D.8.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B)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速,在近化学计量点周围缓慢进行C. 始终缓慢地进行D. 在近化学计量点周围加速进行9. 用铈量法测定H2SO4介质中Fe2+,当滴定至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C ) (φ'Fe3+/Fe2+= φ'Ce4+/Ce3+=A. 1.44VB.C.D.10. 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时,加入硫氰酸盐的主要作用是( D )A. 作还原剂B. 作配位剂C. 避免Fe3+的干扰D. 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11. 氧化还原反映进行的程度与(C)有关 A. 离子强度 B. 催化剂 C. 电极电势 D. 指示剂12. 间接碘量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刻是( B)A. 滴定开始时B. 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C. 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退尽,溶液呈无色时D. 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13. 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值应控制在( A ) A. 弱酸性 B. 强酸性 C.弱碱性 D. 强碱性14. 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映的性质很有效,但它不能判断(B )A. 氧化还原反映的完全程度B. 氧化还原反映速度C. 氧化还原反映的方向D.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15. (1) 用•L-1KMnO4溶液滴定•L-1Fe2+溶液:(2)用•L-1KMnO4溶液滴定•L-1Fe2+溶液。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氧化还原滴定节节答案(整理排版11页)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在H 2SO 4介质中,H +浓度别离为1 mol ·L -1和 mol ·L -1的溶液中VO 2+/VO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阻碍,已知= V )答案: O H VO e H VO 2222+-+=++[H +]= 1mol ·L -1 ’= += V[H +]= ·L -1’= += V依照Hg 22+/Hg 和Hg 2Cl 2的溶度积计算Hg 2Cl 2/Hg 。
若是溶液中Cl -浓度为 mol ·L -1,Hg 2Cl 2/Hg 电对的电位为多少? 答案: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ϕθHg 22+/Hg = V K sp = ⨯10-18)[][]2/22/lg 2059.0lg 2059.02222-++=+=++Cl K Hg sp Hg Hg HgHg θθϕϕϕ [Cl -]=1 mol ·L -1: ϕθHg 2Cl 2/Hg = + = V[Cl -]=·L -1: ϕθHg 2Cl 2/Hg= + - V找出以下半反映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ϕθ = V , pH = 7, 抗坏血酸pK a1 = , pK a2 = )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答案: 半反映设为:A 2-+ 2H + + 2e - = H 2A[][]AH A A A H H H 22lg2059.0lg 2059.0'δδϕααϕϕθθθ+++=+=[][][]211222KaKa H Ka H H AH++=+++δ()()90.279.1110.4710.4272710101*********-------=⋅+⋅+=[]++++=222lg059.0'VOH VO ααϕϕθθ[][]79.410.1189.15211221101010---++==++=a a a a a A K KH K H K K δ ()V 079.0101010lg2059.039.090.22779.4'-=⋅+=---θϕ在1 溶液顶用Fe 3+溶液滴定Sn 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映的平稳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映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氧化还原滴定课后思考题和习题答案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思考题1.何谓条件电位?它与标准电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实际工作中应采用条件电位?答:(1)条件电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 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位。
(2)它与标准电位的关系是:OXd d ox n αγαγφφRe Re 0'0log 059.0+= (3)因为条件电位考虑了离了强度、副反应及酸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应用条件电位比标准电位能更正确的说明氧化还原电对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正确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反应完成的成度 。
2.为什么说两个电对的电位差大于0.4V ,反应能定量地进行完全?答:因为对滴定反应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99.9%以上,。
,反应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条件电位差大于因此,一般认为两电对型的反应:对型的反应:对又因:则V Vmnn m m n V m n K nK 4.035.0059.0)(31035600591log 059.010'02'01'02'01''02'016'<+=-≠≠≈⨯=-===-≥φφφφφφ3.是否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为什么?答: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能用于滴定分析,因为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反应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反应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2)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完全,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
(3)反应速度要快。
(4)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终点。
4.为什么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用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两个电对的任一个电对的电位计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位?答:因为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逐渐变化,在任一平衡点时两电对的电位相等,所以可用任一个电对的电位计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位。
5.氧化还原滴定中如何估计滴定突跃的电位范围?如何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滴定曲线在计量点附近是否总是对称的? 答:滴定突跃范围可用下式估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
1.什么是条件电极电位?它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区别?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在离子浓度为1mol/L,气体压强为101.3kPa,温度为25℃时,我们把2H+/H2的电位人为地定为零,这样通过测定H+/H2与其他电对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相对确定每一种电对的电极电位.这样测得的电极电位叫做标准电极电位,用E来表示
条件电位:就是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将其与标准电极电位合并得到的常数,是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均为1mol/L(或比值C Ox/C Red =1)时的实际电位值。
两者区别:条件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不同。
对于一定的电极电对,温度一定标准电极电位为一固定值,即标准电极电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条件电位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它的数值与溶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特别是能与电对发生负反应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
只有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条件电位才有固定的值。
条件电位反映了离子强度与各种副反应的总结果,用它来处理问题,既简便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1)离子强度;(2)溶液的酸度;(3)沉淀的生成;
(4)络合物的形成
2.如何衡量氧化还原的程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越完全,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为什么?
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条件平衡常数K'衡量,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越完全,其反应速度并不一定越快。
因为氧化还原的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完全程度,并无法说明反应的速度。
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主要取决与反应物的性质,并与溶液的组成有关(受离子强度、生成沉淀、生成配合物和酸效应等因素影响。
)有些氧
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足够大,但也会反应速度慢。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除与反应物的本身性质有关,还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3.能够用于氧化还原直接滴定法的氧化还原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比; (2)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副反应少; (3)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完全; (4)氧化还原反应必须迅速; (5)有合适确定终点的方法。
4.可用于指示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有哪几类?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应如何选择指示剂?
答:指示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有三类: (1)自身指示剂; (2)特殊指示剂; (3)氧化还原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选择应按下面原则进行:
首先,如果被滴定物反应前后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用它自身作为指示剂; 其次,碘量法时多选用淀粉作为指示剂:
最后,通用的是氧化还原指示剂:选择这类指示剂的基本原则是: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应在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之内,并尽量使Re /Ox d In In θϕ'与滴定反应的sp ϕ一致,溶液颜色变化在终点时变化尽量明显。
5.计算在1mol/LHCl 溶液中,用Fe 3+滴定Sn 2+时,①求其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
sp
K ',并判断反应是否完全,②化学计量点时的电极电位sp ϕ,③滴定突跃范围(已知1mol/LHCl 溶液中,32/0.70Fe Fe V θ
ϕ++
=,42/0.14Sn Sn V θϕ++=)。
解: 1mol/LHCl 中, 4242/20.14Sn Sn Sn e Sn V θϕ+
+
+++=
32/320.70Fe Fe Fe e
Fe V θ
ϕ++
++
+=
322422Fe Sn Fe Sn +++++++
3242//0
Fe Fe Sn Sn ϕϕ++
++
>∴下列反应向右进行
0012()2(0.700.14)lg 18.98
0.0590.059n K ϕϕ--===
18.9812lg 1.0103()9
K n n =⨯>+=所以反应很完全
(或000120.700.140.560.27(1:2)V V ϕϕϕ∆=-=-=>型反应,所以反应很完全)
化学计量点电位:)(33.02114
.0270.0121022011V n n n n sp =+⨯+⨯=++='
'ϕϕϕ
电位突跃范围:)(23.023
059.014.03059.0202%1.0V n =⨯+=⨯+
='
-ϕϕ )(52.01
3
059.070.03059.0101%1.0V n =⨯-=⨯-='
+ϕϕ 亚甲蓝指示剂的)(36.00V ='
ϕ
,位于滴定电位突跃范(0.23V~0.52V )内,因而
选亚甲蓝作指示剂为宜。
6.剩余碘量法测定橙汁中的维生素C 含量,5.00ml 过滤橙汁中加入50.00ml 浓度为0.01023mol/L 的I 2标准溶液,待反应完全后,用0.07203mol/L 的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淀粉作指示剂,)用去该标准溶液13.82ml ,求100ml 该橙汁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多少?(维生素C 的摩尔质量为171.62g/mol )。
解:化学反应式:
68626662262234)+2+22C H O C I C H O HI
I S O I S O -
--
++(维生素
0.0720313.82
(0.0102350.00-)
2%100.00171.625.00
47.4/100C w mg ml
⨯⨯=
⨯⨯=维生素100ml 中,
7.精密称取盐酸普鲁卡因0.5930g ,加水40ml 与盐酸液(1→2)15ml ,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2g ,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
亚硝酸钠滴定液(0.1055mol/L )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加入中性红指示剂(0.5%水溶液)1滴,继续缓缓滴定,至溶液显淡蓝色即为终点,此时消耗亚硝酸钠滴定液20.10ml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每1ml 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7.28mg 的C 13H 20N 2O 2.HCl 。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 13H 20N 2O 2.HCl 不得少于99.0%,请问该供试品含量是否合格?
解:当亚硝酸钠滴定液(0.1055mol/L )滴定C 13H 20N 2O 2.HCl 时的滴定度为:
2132022/.0.105527.28
28.78ml 0.1000
NaNO C H N O HCl T mg ⨯==
/
则1320223
.28.7820.1010100%
0.5930
97.55%C H N O HCl w ⨯⨯⨯=-%=
由于132022.C H N O HCl w %=97.55%<99.90%,所以不合格
8.称取含苯酚试样0.5000克,溶解后加入0.1000mol/LKBrO 3溶液(其中含有过量KBr )25.00ml ,并加入HCl 酸化,放置。
待反应完全后,加入KI 。
滴定析出的I 2消耗了0.1003mol/L Na 2S 2O 3溶液29.91ml 。
试计算试样中苯酚的百分含量。
滴定过程相关反应如下:
--+
322BrO +5Br +6H 3Br +3H O
+ 3Br
+ 3HBr
-
-22Br ()2I I + 2Br 剩余+
Br
-
--
++26
423
22O S I 2O 2S I
附加题:碘量法中有哪三种滴定方式?各适用于测定哪类化合物?试各举一例说明?
(1)直接滴定碘量法:测定电位比22/I I θϕ-小的较强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 ; (2)置换滴定碘量法:测定电位比22/I I θϕ-高的强氧化性物质,如K 2Cr 2O 7,H 2O 2等;
(3)返滴定碘量法:测定电位比22/I I θϕ-小的还原性物质,如注射用的苄星青霉素
3
222256O S Na I Br OH H C n 6
1
n 31n 31n ===∴223
3656
5
223
3()(2
3
%100%
1000
(0.100329.91)(0.100025.002
94.11
3100%0.5000
1000
37.64%
Na S O KBrO C H OH C H OH s
Na S O KBrO CV CV M m ω⨯=
⋅⨯⨯⨯⨯=⨯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