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12章氧族元素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2;SiH4;NH3;AsH3;PdH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电离能最低安全的放电光源;(c)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HeH+、He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a) ICl4- (b)IBr2- (c)BrO3- (d)ClF解:平面四边形直线形三角锥直线形13-8用 VSEPR理论判断XeF2 、XeF4、XeF6、XeOF4及ClF3的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12章氧族元素答案

无机化学12章氧族元素答案

第12章氧族元素12.1 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是21:78 ,在273K和101.3kPa 下lL 水能溶解O2:49.10mL ,N2。

问在该温度下溶解于水的空气所含的氧与氮的体积比是多少?解:己知空气中氧、氮分压比为21:78。

在273K、10 1.3 kPa 下lL 水能溶解O2为49.10mL,N2为23.20 mL。

溶解于水的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49.10×0.21=0×0.78)氮的体积分数为:1-=因此溶解于水的空气所含的氧与氮的体积比是1:1. 8 。

12.2 在标准状况下,750 mL 含有O3的氧气,当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变为780mL ,若将此含有O3的氧气lL 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I2 ?解:设750mL 氧气中有x mL O3:则有: 2 O3 → 3 O2 增加的体积2 3 1x30所以2/x=1/30 x=60mL即此氧气中O3百分比为60/750=8 % ,lL 氧气中含80mL O3 .设能析出I2y g ,已知M (I2)=2542I-+ 2H+ + O3 → I2 + O 2+ H2O1mol 254g(0.08/22.4)mol y所以1/(0.08/22.4)=254/y y==0.91(g)12.3 大气层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O3,它有什么特征反应?解:( 1 )O2+hv →O +O (λ<242nm )O + O2 → O3( 2 )氟氯烃:CFCl3,CF2Cl2等,以及氮氧化物:NO2、NO 等可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如NO2、CF2Cl2对臭氧层的破坏反应CF2Cl2+hv→CF2C l·+C l·(λ<221nm)C l·+O3→Cl O·+O2Cl O·+O→C l·+O2即O3+O→O2+O2NO2+h v→NO+O (λ<426nm)NO+ O3→ NO2+O2NO2+O→NO+O2即O3+O→O2+O2所以Cl原子或NO2分子能消耗大量O3( 3 )鉴别O3时,只需将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或用湿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查,若有蓝色,即证明有O3,其反应式为2I-+ 2H+ + O3 → I2 + O 2+ H2O或2KI+ H2O + O3 → I2 + O2+ 2KOH12.4 比较O 3和O 2氧化性、沸点、极性和磁性的相对大小。

无机化学(上册):第12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习题与答案

无机化学(上册):第12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习题与答案

第12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习题与详细答案1.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右上角带“*”元素的氧化态: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解:+5 +1 -1 0 0 0 -½ +2 +6 +2.5 -3KCl*O3,NaCl*O,H2O*2,O*3,S*8,C*60,KO*2,Na2S*2O3,Cr*2O72-,S*4O62-,N*H4+,-2 +8/3 0 -1 -1 +2 -3N*2H4,Fe*3O4,Ni*(CO)4,Na[Co*(CO)4],H[Mn*(CO)5],[Fe*(CN)6]4-,[Fe(N*CS)6]3-.2.用“氧化数法”配平以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8)-(15)同时用“离子-电子法”配平:(1)AgNO3(s) → Ag(s) +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3)H2O2(aq) → H2O(l) + O2(g)(4)Cu(s) + HNO3(稀)→ Cu(NO3)2 + NO(g)(5)CuS(s) + HNO3(浓)→ CuSO4 + NO2(g)(6)H2S(g) + H2SO4(浓)→ S(s) + SO2(g)(7)C(s) + H2SO4(浓)→ CO2(g) + SO2(g) + H2O(8)SO2(g) + MnO4-→ Mn2+ + SO42-(9)Cr2O72- + H2O2→ Cr3+ + O2(g)(10)CrO42- + CN-→ Cr(OH)3(s) + OCN-(11)Cl2(g) + CN- + OH-→ Cl- + OCN-(12)I2(s) + OH-→ I- + IO3-(13)I- + IO3-→ I2(s) + H2O(14)I2(s) + S2O32-→ I- + S4O62-(15)NaBiO3(s) + Mn2+ + H+→ Bi3+ + MnO4-解:(1)氧化数+1 +5 -2 0 +4 -2 02 AgNO3(s) = 2 Ag(s) + 2 NO2(g) + O2(g)(2)(NH4)2Cr2O7(s) = N2(g) + Cr2O3(s) + 4 H2O(3)2 H2O2(aq) = 2 H2O(l) + O2(g)(4)3 Cu(s) + 8 HNO3(稀)= 3 Cu(NO3)2 + 2 NO(g) + 4 H2O(5)CuS(s) + 8 HNO3(浓)= CuSO4 + 8 NO2(g) + 4 H2O(6)H2S(g) + H2SO4(浓)= S(s) + SO2(g) + 2 H2O(7)C(s) + 2 H2SO4(浓)→ CO2(g) + 2 SO2(g) + 2 H2O(8)“氧化数法”: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离子-电子法”:5 SO2(g) + 10 H2O = 5 SO42- + 20 H+ + 10 e2 MnO4- + 10 e + 16 H+ = 2 Mn2+ + 5 SO42-两式相加,得:5 SO2(g) + 2 MnO4- + 2 H2O = 2 Mn2+ + 5 SO42- + 4 H+(9)“氧化数法”: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离子-电子法”:3 H2O2 = 3 O2(g) + 6 H+ + 6 eCr2O72- + 14 H+ + 6 e = 2 Cr3+ + 7 H2O两式相加,得: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g) + 7 H2O (10)“氧化数法”: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离子-电子法”:3 CN- + 6 OH- = 3 OCN- + 3 H2O + 6 e2 CrO42- + 8 H2O + 6 e = 2 Cr(OH)3(s) +10 OH-两式相加,得:2 CrO42- + 3 CN- + 5 H2O = 2 Cr(OH)3(s) + 3 OCN- + 4 OH- (11)“氧化数法”: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离子-电子法”:CN- + 2 OH- = OCN- + H2O + 2 eCl2(g) + 2 e = 2 Cl- + H2O两式相加,得:Cl2(g) + CN- + 2 OH- = 2 Cl- + OCN- + H2O(12)“氧化数法”: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离子-电子法”:I2(s) + 12 OH- = 2 IO3- + 6 H2O + 10 e5 I2(s) + 10 e = 10 I-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3 I2(s) + 6 OH- = 5 I- + IO3- + 3 H2O(13)“氧化数法”: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离子-电子法”:10 I- = 5 I2(s) + 10 e2 IO3- + 12 H+ + 10 e = I2(s) + 6 H2O两式相加,约简系数,得:5 I- + IO3- + 6 H+ = 3 I2(s) + 3 H2O(14)“氧化数法”:I2(s) + 2 S2O32- = 2 I- + S4O62-“离子-电子法”:2 S2O32- = S4O62- + 2 eI2(s) + 2 e = 2 I-两式相加,得:I2(s) + 2 S2O32- = 2 I- + S4O62-(15)“氧化数法”: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离子-电子法”:2 Mn2+ + 8 H2O= 2 MnO4- + 16 H+ + 10 e5 NaBiO3(s) + 30 H+ + 10 e = 5 Bi3+ + 5 Na+ + 15 H2O两式相加,得:5 NaBiO3(s) + 2 Mn2+ + 14 H+ = 5 Bi3+ + 5 Na+ + 2 MnO4- + 7 H2O 3.含氰(CN-)工业废水可以用漂白粉[有效成份Ca(ClO)2]或氯气或H2O2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氧化处理后排放,写出各反应方程式。

12 氧族元素

12 氧族元素

12-3
过氧化氢(H2O2)
11-3-4 过氧化氢
二、物理性质
无色粘稠液体,极性比水强,分 子间存在氢键 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易发生缔合, 沸点(150C)比水高 与水可以任何比例互混
常用的双氧水为过氧化氢水溶液 浓度有35%和3%
三、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易分解 2H2O2(l) → 2H2O(l) + O2(g) ∆rH m= -196.06 kJ· -1 mol 减缓分解方法 (1)储存在光滑塑料瓶或棕色玻璃瓶中 (2)置于阴凉处 (3)加入稳定剂,如锡酸钠、焦磷酸钠、 8-羟基喹啉等
、 、
ⅥA 氧(O) 硫(S) 硒(Se) 碲(Te) (Po) 8 16 34 52 84 原子序数 典型非金属 2 4 2 4 金属4 22p4 3s23p4 4s准金属 5p 6s26p 4p 5s 价层电子构型 2s -1 -2 -2 、0 、 -2 4 0 、 -2 、 0 、 价层电子构型为ns2np、,其原子 +2 、+4 +2 、+4 主要氧化数 0 +4 、+6 +6 获两个电子可达到稳定电子层结 +6 66 104 117 原子半径/pm 常见的氧化数为-2 137 153 构,即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离子 r(M2-)/pm 140 184 198 221 硫、硒、碲还可利用外层d轨道形 r(M6+)/pm 29 42 56 67 半径 成氧化数为+2、+4、+6的化合物 I1/(kJ· -1) 1314 1000 941 869 812 mol
(1)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有氧化性 氧化性 酸性介质>碱性介质
氧化还原性
0
O2 H2O2 H2O 酸性介质 H2O2+2I-+2H+1.763+ 2H2O EA /V O2 0.695 H2O2 → I2 H2O PbS+4H2O2 → PbSO4 + 4H2O EB /V O -0.076 H O 0.867 HO 2 2 例2 2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3→KClO4+KCl(2)Ca5(PO4)F+C+SiO2→CaSiO3+CaF2+P4+CO(3)NaNO2+NH4Cl→N2+NaCl+H2O(4)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CsCl+Ca→CaCl2+Cs↑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答案见附表电极电势表):(1)2H2O2=2H2O+O2(2)Cl2+2H2O=HCl+HClO(3)3Cl2+6KOH=KClO3+5KC+3H2O(4)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5MnSO4+8H2O(5)K2Cr2O7+3H2O2+4H2SO4= K2SO4+Cr2(SO4)3+3O2+7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3)Zn+NO3-+OH-→NH3+Zn(OH)4-(4)Cr(OH) 42-+H2O2→CrO 42-(5)Hg+NO3-+H+→Hg22++N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 Zn2++2Ag g(2)2Fe3++Fe+=3 Fe2+(3)Zn+2H+= 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 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3++е-= Fe2+;I2+2е-=2I-(2)Cu2++I-+е-= CuI2; I2+2е-=2I-(3)Zn2++2е-= Zn;2H++2е-=H2(4)Cu2++2е-= Cu;2H++2е-=H2(5)O2+2H2O+4е-=4OH-;2H2O+2е-= H2+2OH-11-6 以标准电极电势举例来说明以下说法并非一般规律:元素的氧化态越高,氧化性就越强。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习题参考答案1. (1)解:3 + HClNH4Cl NH 3 + NH4HSO4(NH4)2SO4 NH 2O3 + N2 + 4H2O (NH4)2Cr2O7 Cr(2)解:2KNO3 2KNO2 + O2 2Cu(NO3)2 2CuO + 4NO2 + O22AgNO3 2Ag + 2NO2 + O25NO3- + 2Mn2+ + 3H2O2.解:(1) 5NO2-+ 2MnO4- + 6H+2? 3NO2-+ Cr2O7+ 8H+ →3NO3- +2Cr3++7H2O(2) 2NO2- + 2I- + 4H+(3) HNO2+NH33.解:(1) NH4Cl (NH4)2SO4(2)KNO2H2SO4 2NO↑+ I2 + 2H2O N2+ 2H2OBaCl2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BaSO4)产生蓝色溶液(N2O3)、红棕色气体(NO2)无现象产生黄色沉淀(As2S3) KNO3(3)AsCl3SbCl3H2S产生橙红色沉淀(Sb2S3)产生黑色沉淀(Bi2S3) BiCl34.解:(1)S +2HNO3(浓) (2)4Zn + 10HNO3(很稀) (3)3CuS + 8HNO3 (4)PCl5+4H2OH2SO4 + 2NO↑4Zn(NO3)2 + NH4NO3 + 3H2O3Cu(NO3)2 + 3S↓ + 2NO↑ + 4H2OH3PO4+ 5HCl(5)2AsO33- + 3H2S + 6H+(6)AsO43- + 2I- + 5H+(8)Sb2S3 + 3S2-5.解:(1)NH4+NaOHH2SO4NH3O2Pt As2S3↓ + 6H2O H3AsO3 + I2 + H2O2MnO4- + 5Bi3+ + 5Na+ + 7H2O(7)2Mn2+ + 5NaBiO3 + 14H+ 2SbS33-NOO2 H2(Fe)纯O2高温高压燃烧N2NH3NO2Cu(浓HOHNO3)2Zn(稀HNO3)HNO3NH3N2OKIHNO2Cu(稀HNO3)NH4NO3H2SO4H2SO4(浓)NaOHO2NaNO2NaNO3H3AsO4H2S(HCl)As2S5Na2SHClNa3AsS4(2)AsCl3H2SNa3AsS3HClNa2SAs2S3H2O浓HClH3AsO3I2(pH=5~9)KI(pH<0.5)(3)Na3SbO3HCl(适量)NaOHSb(OH)3HClNaOH(过量)SbCl3H2SH2OHClNa2SHClSbOCl (4)Cl2(NaOH)NaBiO3Sb2S3Na3SbS3(NaOH)MnSO4 Cl2(HNO3)Bi(OH)3HNO3NaOHBi(NO3)3H2OHNO3BiONO36.解:A是AsCl3,B是AgCl,C是[Ag(NH3)2]Cl,D是As2S3,E是(NH4)3AsS4,F是As2S5,G是H2S。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全解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全解

O3结构:
•• Π 4 3
中心O:sp2杂化形成
未杂化的三个 p 轨道互相平 行,以“肩并肩”的方式相 互重叠,形成三中心四电子 大πΠ键 。
键角:117o
μ=1.8×10-30C•m
惟一极性单质
4 3


成键电子
不固定在
2
个原子之
间,是不
定或离域大π键。
臭氧分子中无单电子——反磁性物质。
7
大π键形成条件
2、 硫化氢和硫化物
硫化氢 结 性构质::HH2S2S是结无构色与,H有2O腐相蛋似味,剧毒气体。稍 溶于水,室温时饱和浓度为 0.1mol·L-1。水溶液 呈酸性,为二元弱酸。
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还原性:
0.3002V
A SO24- 0.1576V H2SO3
与空2气H 2(SO+2)3反O 2应:完全
过氧化物
含氧酸
+ H2O2(浓) →
含氧酸盐
过氧酸 过氧酸盐
(易水解为H2O2)
例如:H2SO4+H2O2(浓) → H2SO5+H2O
含氧酸去羟基,剩余部分为酰基。如,HO-SO2(含羟硫酰基)H-O-O-H中 H 被酰基取代得过氧酸,
取代一个氢称过一酸,取代两个氢称过二酸。 11
12.4 硫及其化合物
熔 沸 点:
单质Te
H2O H2S H2Se H2Te






最高 小

3
氧族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氧气是一个较好的氧化剂。
4
12.2 氧和臭氧
1. 氧( O2)
氧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90K时凝聚为淡蓝色 的液体,冷却到54K时凝结为蓝色的固体。氧在水 中的溶解度很小,在193K时,1L水中只能溶解 30mL的氧气。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氧族元素总体目标:1、了解氧化物的分类2、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与用途3、掌握硫的多种氧化态所形成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节目标:第一节氧及其化合物1、掌握氧、臭氧的结构、性质、制备与用途;氧的成键特征2、了解氧化物的分类;掌握主要氧化物的结构、制备与性质(与水的作用、酸碱性)3、掌握过氧化氢的结构、实验室与工业制法、性质与用途第二节硫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的同素异形体、制备、性质与用途2、掌握硫化氢的制备、结构与性质;了解金属硫化物的主要性质3、掌握SO2、SO3、H2SO3、H2SO4与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及其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与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第三节硒、碲及其化合物了解硒、碲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习题一选择题1、H2O2熔、沸点较高(分别为273K与423K),其主要原因就是( )A 、H2O2相对分子质量大B、H2O2分子极性大C、H2O2分子间氢键很强,在固液时均有存在缔与现象D、H2O2分子内键能大2、气态SO3分子的几何构型就是( )A、线性B、平面三角形C、弯曲形D、三角锥3、在293K,101、3KPa压力下,1体积水可溶解H2S气体2、6体积即饱与,此H2S饱与溶液pH值约为()A、2、5B、3、8C、3、5D、4、04、在分别含有0、1mol/L的Hg2+,Cu2+,Cr3+,Zn2+,Fe2+的溶液中,在酸度为0、3mol/L条件下,通H2S至饱与都能生成硫化物沉淀的就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A、Cu2+,Hg2+B、Fe2+,Cr3+C、Cr3+,Hg2+D、Zn2+,Fe2+5、既能溶于Na2S又能溶于Na2S2的硫化物就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ZnSB、As2S3C、HgSD、CuS6、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后,会产生多硫物的就是( )A、H2SB、Na2SC、Na2SO3D、Na2S2O47、热分解硫酸亚铁的最终产物就是( )A、FeO+SO3B、FeO+SO2+1/2O2C、Fe2O3+SO2D、Fe2O3+SO3+SO28、用于制备K2S2O8的方法就是( )A、在过量硫酸存在下,用KMnO4使K2SO4氧化B、在K+离子存在下,往发烟H2SO4中通入空气C、在K+离子存在下,电解使H2SO4反发生阳极氧化反应D、用Cl2氧化K2S2O39、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就是( )A、HClO3B、HBrO3C、H2SeO4D、H6TeO610、硫的含氧酸酸性递变规律就是( )A、H2SO4>H2SO3>H2S2O7>H2S2O4B、H2SO4>H2S2O7>H2SO3>H2S2O4C、H2S2O7>H2SO4>H2SO3>H2S2O4D、H2S2O7>H2SO4>H2S2O4>H2SO311、下列四种硫的含氧酸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就是( );还原能力最强的就是( )A、Na2SO4B、Na2S2O3C、Na2S4O6D、K2S2O812、下列各种硫的含氧酸,可以就是同多酸的就是( )A、H2S3O6B、H2S2O7C、H2S3O10D、H2S6O6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自然界中只存在单质氧而没有单质硫B、氧既有正氧化态的化合物,又有负氧化态的化合物C、由H与18O组成的水叫做重氧水D、O2与O3为同素异形体14、常温下最稳定的晶体硫的分子式为(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S2B、S4C、S6D、S815、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使用的方法为( )A、用SO2气体漂白B、用稀H2O2溶液擦洗C、用氯水擦洗D、用O3漂白16、干燥H2S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就是( )A、浓H2SO4B、KOHC、P2O5D、CuSO417、关于O3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A、O3比O2稳定B、O3就是非极性分子C、O3就是顺磁性物质D、O3比O2的氧化性强18、不溶于Na2S2的硫化物就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ZnSB、As2S3C、Sb2S3D、SnS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SO2分子为极性分子B、SO2溶于水可制取纯H2SO3C、H2SO3可使品红褪色D、H2S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0、工业上生产SO2的方法主要就是( )A、焙烧FeS2B、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C、亚硫酸盐与酸反应D、浓硫酸与铜反应21、下列各对物质中,能发生反应的就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CuS 与HClB、Ag 与HClC、AlCl3与H2SD、Na2SO3与I222、对多硫化物的性质不正确的叙述就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A、H2S2的酸性比H2S要强一些B多硫化物的颜色比相应硫化物要深一些C 多硫化物中硫的氧化数为负一,因此多硫化物具有同等的氧化性及还原性D多硫化物遇酸分解有H2S气体及S析出23、硫酸盐具有的共性就是( )黑龙江A、硫酸盐都就是可溶性盐B、从溶液中析出的硫酸盐都含有结晶水C、具有高的热稳定性,且金属价态越高,硫酸盐越稳定D、硫酸盐有形成复盐的特性二填空题1、臭氧分子的结构为,O—O之间的键级为,所以它的化学性质比氧分子、2、多硫酸的立体结构式为;连多硫酸的立体结构式为、3、长期放置的Na2S或(NH4)2S,颜色会变浑,原因就是、4、氧族元素价电子层构型就是;随着电离势降低,它们的减弱;硫、硒、碲常见氧化数为;在焦硫酸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在硫代硫酸钠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在连四硫酸钠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氧族元素12.1 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是21:78 ,在273K和101.3kPa 下lL 水能溶解O2:49.10mL ,N2:49.10mL。

问在该温度下溶解于水的空气所含的氧与氮的体积比是多少?解:己知空气中氧、氮分压比为21:78。

在273K、10 1.3 kPa 下lL 水能溶解O2为49.10mL,N2为23.20 mL。

溶解于水的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49.10×0.21=0.36(49.10×0.21)+(23.20×0.78)氮的体积分数为:1-0.36=0.64因此溶解于水的空气所含的氧与氮的体积比是1:1. 8 。

12.2 在标准状况下,750 mL 含有O3的氧气,当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变为780mL ,若将此含有O3的氧气lL 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I2 ?解:设750mL 氧气中有x mL O3:则有: 2 O3 → 3 O2 增加的体积2 3 1x30所以2/x=1/30 x=60mL即此氧气中O3百分比为60/750=8 % ,lL 氧气中含80mL O3 .设能析出I2y g ,已知M (I2)=2542I-+ 2H+ + O3 → I2 + O 2+ H2O1mol 254g(0.08/22.4)mol y所以1/(0.08/22.4)=254/y y=254×0.08/22.4=0.91(g)12.3 大气层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O3,它有什么特征反应?解:( 1 )O2+hv →O +O (λ<242nm )O + O2 → O3( 2 )氟氯烃:CFCl3,CF2Cl2等,以及氮氧化物:NO2、NO 等可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如NO2、CF2Cl2对臭氧层的破坏反应CF2Cl2+hv→CF2C l·+C l·(λ<221nm)C l·+O3→Cl O·+O2Cl O·+O→C l·+O2即O3+O→O2+O2NO2+h v→NO+O (λ<426nm)NO+ O3→ NO2+O2NO2+O→NO+O2即O3+O→O2+O2所以Cl原子或NO2分子能消耗大量O3( 3 )鉴别O 3时,只需将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或用湿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查,若有蓝色,即证明有O 3,其反应式为2I - + 2H + + O 3 → I 2 + O 2+ H 2O或2KI + H 2O + O 3 → I 2 + O 2+ 2KOH12.4 比较O 3和O 2氧化性、沸点、极性和磁性的相对大小。

解: 氧化性:O 3>O 2沸点:O 3>O 2极性:O 3>O 2磁性:O 2显顺磁性,O 3是抗磁性物质。

12.5 少量Mn 2+可以催化分解H 2O 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 2O 2能氧化Mn 2+为MnO 2,后者能使H 2O 2氧化,试从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 H 2O 2+ 2H ++ 2e - → 2H 2O 1.77VMnO 2+ 4H ++ 2e -→ Mn 2++2H 2O 1.23V O 2+ 2H ++ 2e - → H 2O 2 0.68V按EH 2O 2/ H 2O > EMnO 2/Mn 2+ (1.77V>1.23V), 下面反应可以进行。

H 2O 2+ Mn 2+ → MnO 2+ 2H +按EMnO 2/Mn 2+>EO 2/ H 2O 2 (1.23V>0.68V), 下面反应可以进行 H 2O 2+ MnO 2+ 2H + → Mn 2++2H 2O+ O 2所以 2H 2O 22H 2O+ O212.6 写出H 2O 2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K 2S 2O 8,Ag 2O , O 3,Cr(OH)3在NaOH 中,Na 2CO 3(低温)。

解: H 2O 2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l ) S 2O 82-+ H 2O 2→2SO 42-+ O 2↑+2H +( 2 ) Ag 2O+3H 2O 2 →Ag+ 3H 2O+ 2O 2↑或Ag 2O+3H 2O 2→ H 4Ag 2O 6+H 2OH 4Ag 2O 6 → 2H 2O+2O 2↑+2Ag( 3 )O 3+ H 2O 2→ H 2O+2O 2↑( 4 ) Cr(OH)3+ OH - → CrO 2-+ 2H 2O2CrO 2-+3H 2O 2+ 2OH - → 2CrO 42-+ 4H 2O( 5 )2 Na 2CO 3+3H 2O 2 2Na 2CO 3·3H 2O 212.7 SO 2与Cl 2的漂白机理有什么不同?解: SO 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SO 2能和一些有机色素结合成为无色的加合物;而Cl 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Cl 2可与水反应生成HClO ,HClO 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分解出的原子氧能氧化有机色素,使其生成无色产物,属于氧化还原作用。

12.8 (1)把H 2S 和SO 2气体同时通入NaOH 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有何结果?低温 Mn 2+(2)写出以S 为原料制备以下各种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H 2S 、H 2S 2、SF 6、SO 3、H 2SO 4、SO 2Cl 2、Na 2S 2O 4。

解: ( 1 )结果产生了Na 2S 2O 3,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NaOH + SO 2 →NaHSO 3 NaOH + H 2S → NaHS+ H 2O2NaHS + 4NaHSO 3→3Na 2S 2O 3+3H 2O ( 2 )l ) H 2+ S →H 2S 2 ) S →Na 2S 2→H 2S 2Na 2S+S →Na 2S 2Na 2S 2+ H 2SO 4+ n H 2O Na 2SO 4·nH 2O+ H 2S 2 3 ) S + 3F 2(过量)→SF 6 4 ) S →SO 2→SO 3S+ O 2 SO 22SO 2+ O 2 2SO 3 (催化剂:V 2O 5或Pt) 5) S+6HNO 3(浓) H 2SO 4+ 6NO 2↑+ 2H 2O6) S →SO 2→SOCl 2SO 2+ Cl 2→SOCl 2 (条件:光或活性催化)7)S →SO 2→NaHS O 3→Na 2S 2O 4 SO 2+ NaO H→NaHSO 32Na 2S 2O 3+ZnNa 2S 2O 4+ Zn(OH)2↓12.9 ( l )纯H 2SO 4是共价化合物,却有较高的沸点(657K ) ,为什么?( 2 )稀释浓H 2SO 4时一定要把H 2SO 4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稀释浓HNO 3与浓盐酸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为什么?解: ( l )因为纯硫酸分子间除了有范得华力作用外,还存在着分子间氢键,打开氢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沸点较高。

( 2 )浓H 2SO 4溶于水形成一系列水合物H 2SO 4· nH 2O (n =1~5 ) ,这些水合物都很稳定,因此浓H 2SO 4有很强的吸水性,与水结合时释放大量的水合热。

浓H 2SO 4的密度很大,稀释时要把浓H 2SO 4加入水中,并且边加边搅拌,以防局部过热而爆沸。

但浓HNO 3和浓HCl 没这种性质,与水结合时放热很小,因而稀释时要求没有浓H 2SO 4严格。

12.10 将amol Na 2SO 3和bmolNa 2S 溶于水,用稀H 2SO 4酸化。

若a :b 大于1/2,则反应产物是什么?若小于1/2,则反应产物是什么?若等于1/2,则反应产物又是什么?解: SO 32-+ 2 S 2-+ 6H + = 3S↓+ 3H 2O若a :b = 1:2 时,产物为Sa :b > 1:2 时,SO 32-过量,产物为S 和SO 2a :b <1:2 时,S 2-过量,产物为S 和H 2S12.11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在反应(1)过程中,为什么出现由白到黑的颜色变化?( l ) Ag ++ S 2O 32-(少量) → ( 2 ) Ag ++ S 2O 32-(过量) →解: ( l ) 2Ag ++ S 2O 32-(少量) →Ag 2S 2O 3(白)Ag 2S 2O 3+ H 2O →Ag 2S(黑)+ H 2SO 4燃烧 Δ 催化剂 无氧 低温最初生成的Ag 2S 2O 3为白色,Ag 2S 2O 3与水作用中间过程的颜色,由白→黄→棕→黑,最终变为黑色的Ag 2S( 2 ) Ag ++2S 2O 32-(过量) →[Ag (S 2O 3)2]3- (无色)12.12 硫代硫酸钠在药剂中常用作解毒剂,可解卤素单质、重金属离子及氰化物中毒。

请说明能解毒的原因,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解:硫代硫酸钠在药剂中作卤素单质及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主要是由它的氧化还原性所致:Na 2S 2O 3+4Cl 2+5H 2O → NaHS O 4+8HCl Na 2S 2O 3+ Cl 2+ H 2O →Na 2SO 4+ 2HCl+ S↓ Na 2S 2O 3+KCN→Na 2SO 3+ KSCN硫代硫酸钠作重金属的解毒剂则主要是由于S 2O 32-强的配位能力所致:Hg 2+ + 2 S 2O 32-→[Hg(S 2O 3) 2]2- 生成的配离子可溶于水,从体内排出。

12.13 石灰硫磺合剂(又称石硫合剂)通常是以硫磺粉、石灰及水混合。

煮沸、摇匀而制得的橙色至樱桃色透明水溶液,可用作杀菌、杀螨剂。

请给予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解: 3S + 3Ca(OH) 2=2 CaS + CaSO 3+ 3H 2O( x -1 ) S + CaS = CaS x (橙色),随x 升高由橙色变为樱桃红色S + CaSO 3=Ca 2S 2O 3所以,石硫合剂是CaSx 、Ca 2S 2O 3 和Ca(OH) 2 的混合物 由于石硫合剂在空气中与H 2O 及CO 2作用发生下列反应: CaS x + H 2O + CO 2= CaCO 3↓+ H 2S xH 2S x = H 2↑ + ( x -l )S ↓生成的硫具有杀虫作用,用作杀虫剂。

12.14 电解硫酸或硫酸氢铵制备过二硫酸时,虽然EO 2/H 2O (l . 23v)小于ES 2O 82-/ SO 42- (2 . 05V) ,为什么在阳极不是H 2O 放电,而是HSO 4-或SO 42-放电?解: 由于O 2在阳极上存在较高的过电位,使得E O 2/H 2O (实际)>EO 2/H 2O (理论),因此在阳极上不是H 2O 放电,而是HSO 4-或SO 42-放电.12.15 在酸性的KIO 3 溶液中加入Na 2S 2O 3,有什么反应发生?解: 有碘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