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课件

硫单质
总结词
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稳定,加热 易燃烧
详细描述
硫单质包括硫磺和硫化物,它们在常 温下比较稳定,加热时易燃烧,发出 蓝紫色火焰。硫单质在自然界中广泛 存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 产硫酸、染料、橡胶等。
硒单质
总结词
化学性质与硫相似,有毒性
详细描述
硒单质包括硒粉、硒化物等,其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加热时易燃烧。硒单质有毒性,对人和 动物有害,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生物体具有保护作用。
麻醉剂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麻醉 作用,如氧化亚氮、氟代烃等,可 用于手术麻醉和牙科治疗。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大气污染治理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可用于 大气污染治理,如二氧化硫、三 氧化硫等可用于脱硫脱硝处理, 减少燃煤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
化物含量。
水处理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可用于 水处理,如臭氧、二氧化氯等可 用于消毒和杀菌,三氯化铁等可 用于混凝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
催化剂பைடு நூலகம்
氧族元素在工业催化领域也有广泛应 用,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可用于 石油裂化催化剂,三氧化二砷可用于 合成氨催化剂等。
在农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肥料
氧族元素中的磷是植物生 长必需的元素之一,磷肥 的施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杀虫剂
氧族元素中的硫和硒等具 有杀虫作用,可用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如硫磺粉 、亚砷酸等。
硫化物合成
硫化物性质
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离子型硫化物、共 价型硫化物和配位型硫化物等。
可以通过热分解、硫化还原反应等方法合成 。
02
01
硫化物应用
无机化学(1氧族元素)

Fe Fe3O4, FeO, Fe2O3 S SO2(g) H2S S 或 SO2(g) O2 + NH3 → H2O + N2 或 NO HI I2 CH4 CO2、CO 或 C … …
二 、 O3 (氧的不稳定单质,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氧的不稳定单质, 氧的不稳定单质 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42kJ·mol-) 1、制备 、 3O2=2O3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228kJ·mol从能量的观点来看,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只要给氧以足够的能量 即可转变成臭氧。在雷雨天, (光、电、热)即可转变成臭氧。在雷雨天,由 于大气中放电而生成臭氧。 于大气中放电而生成臭氧。在电动机和复印机旁 边也经常可以闻到臭氧的特殊腥味。 边也经常可以闻到臭氧的特殊腥味。
2、氧化物的键型:离子型、共价型 氧化物的键型:离子型、 3、氧化物的熔点 4、氧化物对水的作用 (1)溶于但无显著化学作用的氧化物 (2)同水作用生成不溶性氢氧化合物的氧化物 (3)同水作用生成不溶性氢氧化合物的氧化物 (4)既难溶于水又不同水作用的氧化物
5、氧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 两性氧化物,既与酸作用,又与碱作用, (3)两性氧化物,既与酸作用,又与碱作用,分 别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中性氧化物, (4)中性氧化物,既不与酸也不与碱作用 复杂氧化物, (5)复杂氧化物,分别由其低价氧化物和高价氧 化物混合组成, 化物混合组成,而同一元素的低价氧化物高价氧 化物的碱性为强,对酸碱的作用也不同。 化物的碱性为强,对酸碱的作用也不同。
四、水的相图
1、构成(横坐标:T, 、构成(横坐标: 纵坐标: 纵坐标:P)
三条线(两相平衡线):在线上只能自由改变一 个量 三条线(两相平衡线): 三个区(单相区): 三个区(单相区): 在区内两个量可自由改变 一个点(三相共存点):在此点, 、 均不能自由变 ):在此点 一个点(三相共存点):在此点,P、T均不能自由变 动(P=0.61kPa、T=273.0098K) 、
13 无机化学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76

SO2+H2O=H2SO3 酸性氧化物的水合物就是酸, SO2+2NaOH=Na2SO3+H2O 所以它又称为酸酐。 CO2+Ca(OH)2=CaCO3+H2O
3.两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称两性 氧化物: Al2O3、ZnO、Cr2O3、PbO2等
二、氧化物性质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氧化物,从左到右,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2、同主族元素的氧化物,自上而下,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3、同元素不同价态氧化物,高价态呈酸性,低价态呈碱性。
2、水的状态图:
注意识别图中的各个区间、线段和点所表示的内容,另 外要区分水的三相点及冰点。 (具体的见书P589的内容)
第四节 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 4-1 结构和制备 1、结构
想一想:H2O2是 极性分子还是非极 性分子?
2、制备方法
1)实验室制备:将过氧化钠加到冷的稀H2SO4 & HCl中来制备: Na2O2+H2SO4+10H2O = Na2SO4.10H2O+H2O2
本章讲解内容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氧族元素的通性
水 过氧化氢 硫及其化合物 无机酸强度变化规律
第二节 氧和臭氧
第一节 氧族元素的通性
1-1、氧族元素的通性
一:通性 O S 非金属
Se Te 准金属 Po 金属
该族元素是由典型的非金属过渡到金属的一个完整的家族
1、Po是稀有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1898年发现的,她是以她 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来命名的(她获得诺贝尔奖金)。
2、与卤素元素相比,非金属性减弱(如上)。除氧能形成-2的 离子型化合物外,其它的不易形成离子型的。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复习资料第二十一章第十三章氧族元素1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1.试用论分子轨道理描述下列各物种中的键、键级和磁性(顺磁性、逆磁性)和相对稳定性。
(1)+2O (二氧基阳离子);(2) O 2 ;(3)-2O (超氧离子) ;(4)-22O (过氧离子)。
答:O 2分子阳、阴离子的分子轨道能级与O 2分子的相同。
(1) +2O ])()()()()()(K K [1*py 22pz 22py 22px 22*s 22s 2πππσσσ +2O 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一个三电子键: 5.2216)O ·B (=-=键级有1个成单电子,显顺磁性。
(2) O 2 ])()()()()()()(K K [1*pz 21*py 22pz 22py 22px 22*s 22s 2ππππσσσ 2226)O ·B (=-=键级 有一个σ键,2个三电子键;有2个成单电子,显顺磁性。
(3) -2O ])()()()()()()(K K [1*pz 22*py 22pz 22py 22px 22*s 22s 2ππππσσσ 5.1236)O ·B (=-=键级有一个σ键,一个三电子键;有1个成单电子,显顺磁性。
(4) -22O ])()()()()()()(K K [2*pz 22*py 22pz 22py 22px 22*s 22s 2ππππσσσ 122)O ·B (==键级-22O 无成单电子,为反磁性。
分子或离子的键级大,其稳定性就强,所以稳定性: +2O > O 2 >-2O >-22O ;分子或离子的磁性与成单电子数有关,成单电子数越多,磁性越强,所以磁性 O 2>+2O =-2O >-22O ,2.重水和重氧水有何差别?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他们有何用途?如何制备?答:重水为D 216O 或D 2O ;重氧水为H 218O 。
重水D 2O 是核能工业中常用的中子减速剂;重氧水H 218O 是研究化学反应特别是水解反应机理的示踪物。
第13章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13-1 氧族元素的通性外层电子构型:ns2 np4; 最高氧化数+6(除O外),最低为-2非金属半金属金属O S Se Te Po原子半径小大离子半径小大第一电离能大小第一电子亲合能单键的解离能元素电势图O2-H2O2-H2O系统酸性溶液φo A/V1.23O2–0.13HO2 1.5H2O20.72+ 2.85HO20.681.78碱性溶液φo B/VO2–0.56O2--0.41HO2--0.25OH+OH- 2.02OH--0.080.87S系统酸性溶液φo A/V0.170.41S5O62-0.49S2O82- 2.01 SO42-0.22S2O62-0.57H2SO30.08HS2O4-0.88S2O32- 0.50S 0.14 H2S0.51S4O62-0.080.400.36碱性溶液φo B/V0.75-0.66SO42- -0.93SO32--0.57S2O32--0.74S -0.5S2--1.12 SO42--0.502-0.59§13-5 硫和它的化合物一、单质硫1. 物理性质>368.4K斜方硫(菱形硫或α-硫) 单斜硫(β-硫)<368.4KS8(环状) >433K S8(链状) >563K S6、S3、S2化学性质酸性条件下:单质硫较稳定,具有弱氧化性碱性条件下:易歧化4S + 6NaOH = 2Na2S + Na2S2O3 + 3H2O3. 单质硫的制备3FeS2(黄铁矿)+ 12C + 8O2=Fe3O4 + 12CO + 6S2H2S + O2 催化剂2S + 2H2OSO2 + 2H2S =3S + 2H2OSO2 + C =S + CO2二、硫在形成化合物时的价键特征1.可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接受两个电子,形成含S2-离子的离子型硫化物。
2.可以形成两个共价单键,组成共价硫化物。
3.可以形成一个共价双键,如S=C=S。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无机化学,氧族元素氧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第16族元素,包括氧、硫、硒、碲和钋。
这些元素的电子构型都是 ns2 np4,因此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些相似。
本文将重点讨论氧族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氧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受到它们的电子构型的影响。
由于氧族元素的 np4 外层电子非常稳定,因此它们都倾向于接受两个电子,形成-2 价的阴离子。
这使得氧族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呈现-2 价,例如氧化物(O2-)、硫化物(S2-)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氧族元素只能形成-2 价,它们还可以形成其他价态,如+4、+6等。
氧族元素参与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它们在氧化反应中往往是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
例如,氧气(O2)是最常见的氧化剂,可以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的强弱顺序为:O2>S>Se>Te>Po。
在还原反应中,氧族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接受电子,发生还原。
例如,硫酸(H2SO4)可以被还原成二氧化硫(SO2)。
氧族元素在生物和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占据大气中的21%。
它是细胞呼吸和许多生物代谢反应的关键组分,在维持生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氧还参与水的形成和氧化燃烧等重要过程。
硫是地球上第10常见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广泛存在。
硫化物在地下矿床中存在,如铅、锌和铜的硫化物,通过提取和加工可以得到对应的金属。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肥料、造纸、皮革制品等。
硒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人体中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参与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反应,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硒会导致中毒,因此硒的摄入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碲是一种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半金属元素。
它在半导体工业中有重要应用,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热敏电阻等器件。
此外,碲还具有光电效应和光敏化学反应的特性,在一些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The elements of Oxygen groups)
§13-1 氧族元素的通性
氧族元素的性质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O
Oxygen 8
S
Sulfur 16
原子量
16.00 32.06
原子共价半径/pm
离子半径/pm
M-2 M+6
熔点/K
沸点/K
第一电离能/(kJ·mol-1)
1、H2O2的不稳定性和酸性
H2O2的分解速率随OH-浓度的增大而加快,某些金 属离子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如Mn2+、Fe2+、Cu2+)。
H2O2具有弱酸性其K1=1.55×10-12
2、H2O2的氧化性
H2O2+2I-+2H+===I2↓+2H2O
PbS+4H2O2===PbSO4↓+4H2O
(c)高价氧化物的热分解或通氢还原。可以得到低 价氧化物,例如
P b O P b O P b O P b O 563-593K 2
663-693K
23
803-823K
34
(d)单质被硝酸氧化可得到某些元素的氧化物, 这种方法不像上述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性。例如
3Sn+ 4 HNO 3 = 3SnO 2 + 4 NO ? 2 H 2 O
1、 和大多数单质直接化合成氧化物
2 Mg + O2 = 2 MgO
S + O2 =SO2
2、 和大多数非金属氢化物反应
2 H2S + O2 =2 S + 2 H2O 2 H2S + 3O2 =2 SO2 + 2 H2O 4 NH3 + 3 O2 =2 N2 + 6 H2O 4 NH3 + 5 O2 = 4 NO + 6 H2O 3、 和低价氧化物反应生成高价氧化物
大学无机化学氧族元素全解

空气和水是制取O2的主要原料,工业上使用的氧气大约有97% 的氧是从空气中提取的
工业上制取氧,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液化空气,然后分馏制 氧。把所得的氧压入高压钢瓶中储存,便于运输和使用。此方 法制得的O2气,纯度高达99.5%。
实验室,由氧化物或含氧酸盐制备
(1) NaNO 3 热分解: 2NaNO 3 === 2NaNO 2 + O 2
液态氧的化学活性相当高,可与许多金属、非金属,特别 是有机物接触时,易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储存、运输 和使用液氧时须格外小心。
2021/2/11
7
2.3 氧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Hale Waihona Puke • 氧化性E0 (O2/H2O) = +1.23V, E0 (O2/OH-) = +0.40V ,
O2 + NH3 → H2O + N2 或 NO
1. 分子结构
O
:O.
. O:
O3 电偶极矩μ≠0, 3个O原子不在同一直线 上;∠OOO=116.8º,键长为 127.8pm, 使 O3 分子呈等腰三角形状。 中心O原子sp2杂
化。
2021/2/11
9
2.4 臭氧
根据分子轨道法处理: O 3 分子中 三个 O 原子的这组平行的 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成三个分子轨道,一个是成键轨道(1),另 一个是非键轨道(2),第三个是反键轨道(3),轨道的能量依 次升高。
在,约占大气质量的23%,几乎所有这些氧都来自水和二氧化碳
在绿色植物中发生的光合作用, 其净反应可表示为:
H2O + CO2 + hO2+(碳水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即O16,O17和O18,在普通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本章摘要§1.氧氧气和氧化物臭氧过氧化氢氧元素的成键特征2.硫和硫化物单质硫硫化氢和氢硫酸硫化物3.硫的含氧化合物S(IV)的含氧化合物S(VI)的含氧化合物硫的其它价态含氧化合物4.硒和碲氧 O:存在形式 O2(大气圈)、H2O (水圈)、SiO2及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岩石圈)。
丰度 48.6 %,居第 1 位。
硫 S:天然单质硫矿;硫化物矿。
方铅矿 PbS,闪锌矿 ZnS;硫酸盐矿:石膏 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重晶石 BaSO4,天青石 SrSO4,占0.048% 居第16位硒 Se:硒铅矿 PbSe,硒铜矿 CuSe碲 Te:碲铅矿 PbTe 为%钋 Po:放射性元素,本章不做介绍。
§1. 氧一.氧气和氧化物1 氧气的制备加热含氧化合物制氧气2BaO2→(加热)2BaO + O22NaNO3→(加热) 2NaNO2+ O2最常见的是催化分解 KClO3,工业上制取 O2的方法是分馏液化空气。
b.p. N2 77 K , O290 K2 氧气的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在 H2O中溶解度很小,O2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溶剂。
在水中有水合氧分子存在。
水中少量氧气是水生动植物赖以二臭氧1 臭氧的分子结构臭氧的分子式为 O3,价层电子总数: 6 + 0×2 = 6, 3对,2个配体,价层电子对构型:三角形,中心氧原子的杂化方式:sp2不等性杂化。
中心的 2Pz 轨道和两个配体的 2Pz 轨道均垂直于分子平面,互相重叠,共有 4 个电子(中心 2 个,配体 1 个× 2 )在这 3 个 Pz 轨道中运动,形成 3 中心 4 电子大Π键,表示成。
画出上述大Π键的分子轨道图,以2 臭氧的产生、性质和存在在高温和放电的条件下,O2可以变成 O3。
如雷雨季节里闪电,产生的高压放电,可引发反应 3 O2——2 O3O3淡蓝色,有鱼腥气味,由于分子有极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2大些。
氧化性很强大气层中,离地表 20 km ~ 40讨论其键级:故 O3中的以单键水平约束 3个氧原子,O3中的化学键介于单双键之间。
平面大Π键的形成条件:a) 几个原子共平面(共分子平面)b) 均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轨道,互相平行c) 轨道中电子总数小于轨道数的 2 倍。
以保证键级大于零。
三过氧化氢1.H2O2的分子构型中心 O 价层电子总数为 6 + 1(H)+1(OH)=8, 4 对, 2 配体, sp3不等性杂化。
单电子轨道与H 的1s ,O的2p 成σ键,孤对电子使键角变得小于 109°28’。
2 过氧化氢的性质纯 H2O2是淡蓝色粘稠状液体,极性比 H2O 强。
分子间有比H2O 还强的缔合作用,与 H2O 以任意比例互溶,沸点比H 2O 高,为 151.4 ℃,熔点与 H2O 相4°过氧链转移反应重铬酸钾 K2Cr2O7的酸性溶液,加入有机溶剂(乙醚或戊醇),再加入少量 H2O2,振荡,有机层中有 CrO5生成,显蓝色:(1)这是典型的过氧链转移反应。
过氧链-O-O-取代了酸根中的双键氧,此反应可用于鉴定过氧链的存在。
CrO5不稳定,放臵后发生如下反应近,- 0.89 ℃。
1° H2O2是二元弱酸H 2O2的浓溶液和碱作用成盐,过氧化物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盐, 过氧化氢的盐。
2°氧化还原性质在酸中, 碱中氧化性都很强:2 HI + H2O2—— I2+ 2 H2OPbS + 4 H2O2—— PbSO4+ 4 H2O油画的染料中含 Pb(II),长久与空气中的 H2S 作用,生成黑色的PbS,使油画发暗。
用 H2O2涂刷,生成 PbSO4,油画变白。
在酸中还原性不强,需强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在碱中是较好的还原剂H 2O2+ Ag2O —— 2 Ag + O2+ H2OH 2O2做还原剂、氧化剂均不引入杂质,被称为“干净的”还原剂、氧化剂。
3°稳定性(2)若不加有机物,则不易形成 CrO5,反应为:(3)(1) + (2)消去 2CrO5得(4)(4)不等于 (3) ,为什么?(1)和 (2)的配平中不可避免地多一个H2O2的分解反应H2O2—— H2O + 0.5O2(3)’若考虑进去,则 (4) — (3)’=(3)钒酸根的过氧链转移反应,过氧链取代单键氧小结:过氧化氢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
3 过氧化氢的制取1°电解水解法用 Pt 做电极,电解 NH4HSO4饱和溶液在 H2SO4作用下,使(NH4)2S2O8水解2°乙基蒽醌法H 2O2在两种介质中均不稳定,将歧化分解,2 H2O2—— 2 H2O + O2但在常温下,无杂质的情况下,分解速度不快。
温度高或引入杂质,如Mn2+ , 反应将加快。
MnO2 + 4H+ + 2e —— Mn2+ + 2 H2O= 1.23 VMn2+被 H2O2氧化成 MnO2H 2O2+ Mn2+—— MnO2+ 2H+(1)生成的 MnO2又能被 H2O2还原成Mn2+MnO2+ H2O2+ 2H+—— Mn2++ O2+ 2H2O(2)(1) + (2)循环进行的总结果是 2H 2O2—— 2 H2O + O2在这里 Mn2+起了催化剂作用,加速 H2O2的分解某电对,只要其在 0.68 V ~1.78 V 之间,相关物质即可引起 H2O 2的分解,其氧化型将 H2O2氧化,其还原型将 H2O2还原。
0.68 V ~ 1.78 V 范围很宽,如 Fe3+ / Fe2+= 0.77 V,PbO2/ Pb2+= 1.46 V , 故 Fe3+、Fe2+、PbO2、Pb2+等均会加速H2O2分解。
另外,H2O2对光、对碱也敏感。
防范措施有:a) 用棕色瓶,塑料瓶(黑色纸包裹),防止光的照射和玻璃的碱性。
b) 加络合剂,如 Na2P2O7、 8-羟基喹啉等,以使相关离子杂质被络合掉。
c) 加 Na2SnO3,水解成 SnO2胶体,吸附有关离子杂质。
通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制 H2O2。
在 Pd 催化下,通入 H2,醌又变成醇。
可以反复通入 O2和 H2,制得H2O2。
3°实验室制法BaO2+ H2SO4—— BaSO4+ H2O2这是用强酸制取弱酸的常用方法。
四氧元素的成键特征离子键:Na2O , MgO共价键:显正价:OF2,中心氧原子为 SP3杂化,显负价:H2O ,Cl2O ,配位键:在 H3O+中,在 H2O 分子的基础上,O 以配位键,与 H+结合;CO,三键中有一个配位键。
1 含氧酸中的 d - pπ配键前面写的结构中均有双键氧,这个双键里有 d - pπ配键成份。
以 H2SO4为例,讨论d - pπ配键。
其中单电子的杂化轨道与-OH 中的氧成σ键;就对称性来讲,这是π键,且是 d - p 之间的重叠;就共用电子的来源讲,这是配位键。
称为 d - p π配键。
这是含氧酸中常见的键型。
这个键的强度很弱,两个才相当于一个单键,故 S 和 O 之间相当于双键。
H3PO4中也有 d - p π配键:2 以氧分子为基础的键一单质硫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正交硫(斜方硫、菱形硫)和单斜硫,正交硫是的硫单质。
368.6 K 是两种晶体的相变点,转变速度相当慢。
固体正交硫的分子是 S8,环状结构。
价层电子总数 6+1+1,4 对,2 配体,sp3不等性杂化。
加热固体,熔化后气化前,开环形成长链,迅速冷却得具有长链结二 硫化氢和氢硫酸1 制法FeS + 2 HCl (稀) —— H 2S + FeCl 2 FeS + H 2SO 4 (稀) —— H 2S + FeSO 4 2 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饱和溶液的浓度为 0.1,故制备时可用稀酸。
1°弱酸性 比醋酸和碳酸都弱。
2°还原性由于 H 2S 有较强的还原性,制备时不能用氧化性酸。
小结:氢硫酸是一种还原性的二元弱酸。
三 硫化物Na2S 的水溶液放臵在空气中,S2-被氧化成 S ,H 2Sx 多硫化氢,Na2Sx 多硫化钠。
Na2S 无色,随着 S 的数目增加,Na2Sx 变黄、变红,多硫化物不稳定,遇酸易分解,如过硫化钠见酸生成 S沉淀,变浑浊。
多硫化物有氧化性,如 Na2S2中的(-S-S-),称为过硫链,相当于过氧链-O-O-,氧化性比弱。
SnS + Na2S2—— SnS2+ Na2S2°难溶性难溶于 H2O,根据 Ksp 不同,在酸中的溶解性也不相同,以前我们做过计算。
A) 在 0.3 mol/dm3的盐酸中可以溶解的硫化物:FeS, Fe2S3, CoS , NiS , Cr2S3, MnS , ZnS或者说这些硫化物在 0.3mol/dm3的盐酸中通 H2S 不能生成。
B) 不溶于 0.3mol/dm3稀盐酸,但可以溶于浓盐酸的:PbS , CdS , SnS , SnS2C) 盐酸中不溶解,但可以溶于硝酸的: CuS , Ag2SD) 仅溶于王水(1 V 浓硝酸+ 3 V浓盐酸)的: HgS酸性硫化物可溶于碱性硫化物中(Na2S中) : Sb2S3, Sb2S5, As2S3, As2S5,SnS2, HgS 等酸性或两性硫化物可与 Na2S反应。
这类反应相当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SnS 不溶于 Na2S , SnS 碱性,SnS2酸性,这与氧化物酸碱性规律一致。
但硫化物的碱性弱于相同价态的氧化物。
一 S(IV)的含氧化合物1 SO2的分子结构 3 SO2和 H2SO3的制法1°还原法从高价到(IV)价2 SO2和 H2SO3的性质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SO2容易液化,沸点较高,-10℃左右,分子有极性,1 体积 H2O 可溶 40 体积SO2,得 H2SO3。
H2SO3只存在于溶液中,至今未制得 H2SO3纯物质。
1°二元中强酸2°氧化-还原性质从氧化态自由能图上看,H2SO3在酸、碱中均可歧化Na2SO3在溶液中和空气中均易被氧化成 Na2SO4,但在气相中 SO2被氧化的过程极慢。
需要 V2O5催化,其机理为从氧化态自由能图中可以看出 S (IV)也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从斜率看出,S (IV) —— S(0) 比 S (VI) —— S (0) 要强。
2°氧化法从低价到(IV)价3°臵换法工业上制 SO2采用 2°中的 (3)FeS2产量多的地方,(1) 天然硫矿多的地方;实验室制法多为 3°。
4 焦亚硫酸钠NaHSO3受热,分子间脱水得焦亚硫酸钠:焦 (一缩二) 亚硫酸钠,一缩二的意思是两个分子缩一个水,缩水时不变价,Na2S2O5中的 S 仍为 IV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