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技术
油气井增产技术水力压裂

2
压裂液配方:压裂 液的配方直接影响 水力压裂的效果, 需要不断优化配方 以满足不同地层的
需求。
5
成本问题:水力压 裂技术的成本较高, 需要不断降低成本 以提高经济效益。
3
压裂工艺:水力压 裂工艺的选择和优 化直接影响增产效 果,需要不断探索 和优化压裂工艺。
6
技术研发:水力压 裂技术需要不断研 发和创新,以满足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
04
减少环境污染:水力压裂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性能
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水力压裂技 术可以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
01
减少土地占用: 水力压裂技术可 以减少土地占用, 降低对土地资源 的影响。
03
02
减少水资源消耗: 水力压裂技术可 以减少水资源消 耗,降低对水资 源的依赖。
求和地层条件。
技术发展趋势
01
04
更智能的压裂设备:实现 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03
更环保的压裂技术:减少 废水产生和处理成本,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02
更精确的压裂设计:利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压裂效果和成功率
更高效的压裂液配方:提 高压裂效果,降低成本和 环境影响
市场前景与潜力
05Leabharlann 0220世纪50年代, 水力压裂技术 在美国得到广 泛应用
04
20世纪70年代, 水力压裂技术 不断创新,提 高了增产效果
主要应用领域
1
油气井增产:提 高油气产量,延
长油气井寿命
2
地热开发:提高 地热能的利用效
率
3
页岩气开采:提 高页岩气开采效
采油工程第5章水力压裂技术

5.1 造缝机理 5.2 压裂液
5.3 支撑剂
5.4 压裂设计
5.5 压裂设备及工艺方法
思考题
第5章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
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 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 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 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 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 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原理主要是降低了井底附近地 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和改变了流体的渗流状态,使原来的径 向流动改变为油层流向裂缝近似性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 间的单向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 因而油气井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就会大幅度提高。
3.泡沫压裂液 泡沫压裂液是用于低压低渗油气层改造的新型压裂液。 其最大特点是易于返排滤失少以及摩阻低等。基液多用淡水、 盐水、聚合物水溶液;气相为二氧化碳、氮气、天然气;发泡 剂用非离子型活性剂。泡沫干度为65%~85%,低于65%则粘 度太低,超过92%则不稳定。 泡沫压裂液也具有不利因素 (1)由于井筒气一液柱的压降低,压裂过程中需要较高的 注入压力,因而对深度大于2000m以上的油气层,实施泡沫压 裂是困难的。 (2)使用泡沫压裂液的砂比不能过高,在需要注入高砂比 情况下,可先用泡沫压裂液将低砂比的支撑剂带人,然后再泵 人可携带高砂比支撑剂的常规压裂液。 泡沫压裂液的粘度稳定性取决于泡沫干度(泡沫质量),即 气体体积与泡沫液总体积之比,典型值为70%~80%。
z X y z y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图5-4 人工裂缝方向示意图
第五章水力压裂技术

第五章 水力压裂技术§5—1 水力压裂力学地层中形成水力裂缝的过程与液体流动特性及岩石的力学性质有关。
水力造缝的本质是岩石在液体压力作用下的破裂与变形问题,因此造缝特性与岩石的受力及力学性质有关。
一.地应力场1.地应力场概念:地应力是由于岩石变形引起的介质内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地应力场:是指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在地层空间位置的分布。
2.地应力剖面概念地应力剖面是指研究地应力大小在纵向上的变化。
二.地应力的类型(1)原地应力:开发之前地应力原始大小。
(2)扰动应力:开发引起的地应力改变。
(3)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
(4)残余应力:除去外力后尚残存在岩石中的应力。
(5)重力应力:由上覆岩层的质量引起的地应力。
(6)热应力:由于地层温度发生变化在其内部引起的内应力增量。
(7)分层地应力:按地层分层给出不同的地应力。
(8)古地应力和现今地应力:某地质时期或重要地质事件前的地应力称古地应力。
目前存在或正在活动的称现今地应力。
石油工程关心的是现今地应力。
3.地应力测试1)长源距声波与密度测井方法该方法通过测井取得剖面上变化的岩石的纵波速度P υ和横波速度S υ,然后求出岩石泊松比ν的纵向变化,利用下式求出最小水平主应力σh ,而取得地应力剖面。
σh ()1P P ννσααν=-+- 4—12222212P S P S υυνυυ-=- 4—2 式中:σv —上覆层压力,通过密度测井得到。
P —地层压力;α—孔隙弹性系数,通过实验测的。
2)测试压裂方法(现场常用)测试压裂:是将不含砂的压裂液注入地层,造缝后停泵侧压力降落曲线,待曲线上出现拐点后测试结束,出现拐点时相应的压力即裂缝闭合压力,其大小与岩层中垂直于裂缝面的应力值相等,也即就是地层最小主应力。
如图4—1 所示。
上图中,产生人工裂缝后停泵,裂缝停止扩展处于临界闭合状态,闭合压力为P s 。
图4—1 水力压裂测试典型压力曲线结论:可以认为,裂缝临界闭合时,裂缝内的流体压力等于裂缝闭合的最小地应力。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将深层油气藏岩石的裂缝或孔隙扩展的一种技术,用于提高储层
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提高油气产量。
水力压裂技术最初发展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原
理是利用高压水在岩石中形成微米级岩石裂缝,从而使石油和天然气易于向外渗出和流动。
水力压裂技术通常用于地层测试或发现新的油田,也可以派生出油气勘探、开采、输送、
储存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和工艺。
水力压裂技术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一是在目标层位灌注高压水,从而在岩石中形
成裂缝;二是通过注入操作助剂,增大灌注压力,进而拓宽并扩大已有的裂缝;三是通过
注入填料、压裂液以及砂颗粒等助剂,保持裂缝扩大的状态,防止岩体被关闭,持续改善
储层的渗透性。
水力压裂技术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高油气储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产量。
它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藏的利用率,改善储层的渗
透性。
同时,水力压裂技术安全可控,利用广泛,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储层
的发掘率,在现代油气开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技术

适用于低渗透煤层,能够提高煤 层的渗透性,增加天然气产量, 是煤层气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
技术原理
01
02
03
高压水流注入
通过高压水泵将高压水流 注入煤层,利用水压将煤 层压裂。
支撑剂填充
在压裂过程中,向裂缝中 填充支撑剂,如砂石等, 以保持裂缝处于开启状态。
气体流动
压裂后,煤层中的天然气 通过裂缝和孔隙流动,被 开采出来。
智能化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力压裂过程 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提高压裂效率和安全 性。
绿色环保
研发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压裂液和支撑剂,降低压裂过程对 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多层压裂和水平井压裂
发展多层压裂和水平井压裂技术,提高煤层气开采效率, 满足市场需求。
煤层孔隙度
孔隙度决定了煤层的储存空间和吸附能力,孔隙度高的煤层有利于 气体的吸附和扩散。
压裂液性能
பைடு நூலகம்
粘度
粘度是压裂液的重要参数,它决 定了压裂液在煤层中的流动阻力, 粘度越高,流动阻力越大。
稳定性
压裂液的稳定性决定了其在高压 和高剪切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好的压裂液能够保持较好 的流动性和携砂能力。
解决方案
为了降低水力压裂技术的成本,研究 人员和工程师们正在探索新型的压裂 液和支撑剂,以提高其性能并降低成 本。同时,优化压裂施工方案、提高 施工效率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此外,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 设备的利用率也是降低水力压裂成本 的重要措施之一。
06
水力压裂技术的前景展 望
技术发展方向
能力和导流能力。
裂缝网络设计
裂缝走向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汇报人:目录•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概述•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流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案例与实践•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前景与展望01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概述定义及工作原理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流将岩石层压裂,以释放天然气或石油等资源的开采技术。
工作原理通过在地表钻井,将高压水流注入地下岩层,使岩层产生裂缝。
随后,将砂子或其他支撑剂注入裂缝,防止裂缝闭合,从而提高岩层渗透性,便于油气资源流向井口,实现开采。
技术革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中后期,水力压裂工艺技术逐渐成熟,并引入了水平钻井技术,提高了开采效率。
初始阶段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在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石油工业,当时技术尚未成熟,应用范围有限。
现代化阶段进入21世纪,水力压裂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开始采用更精确的定向钻井技术和高性能支撑剂,降低了环境污染,并提高了资源开采率。
技术发展历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是石油工业中最重要的开采技术之一,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采。
石油工业水力压裂工艺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天然气领域,通过压裂岩层提高天然气产能。
天然气工业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油等)的开采价值日益凸显,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成为实现这些资源商业化开采的关键技术。
非常规资源开采技术应用领域02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流程在施工前,需要对目标地层进行详细的地质评估,包括地层厚度、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以确定最佳的水力压裂方案。
地质评估准备水力压裂所需的设备,包括压裂泵、高压管线、喷嘴、砂子输送系统等,确保设备完好、可靠。
设备准备对井口进行清理,确保井口无杂物、无阻碍,为水力压裂施工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井口准备施工前准备通过压裂泵将大量清水注入地层,使地层压力升高,为后续的压裂创造条件。
注水当地层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喷嘴将携带有砂子的高压水射入地层,使地层产生裂缝。
压裂随着高压水的不断注入,砂子被携带进入裂缝,支撑裂缝保持开启状态,提高地层的渗透性。
油气田开发中的水力压裂技术研究

油气田开发中的水力压裂技术研究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油气田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目前油气田开发的主导技术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水力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发展和前景等方面的研究。
一、水力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在井筒中压裂岩石等储层岩石,以提高储层岩石渗透性,进而提高油气产量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储层岩石中注入高压水或其他用于压裂石头的液体,使石头发生断裂和开裂,从而形成水力压裂裂缝。
这些水力压裂裂缝可以通过这些裂缝让储层岩石之间的油气流出,提高油气产量。
二、水力压裂技术的优点与应用水力压裂技术优点明显,能够使石头发生裂缝,增大油气储层部分产能,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通过压裂,还能将难以开发的油气资源变为可开发的资源。
同时,水力压裂技术还能够提高油气储层的采集效率,减少采油难度和成本,缩短注采周期,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利用水平。
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也适用于传统油气田的二次开发和提高采收率。
同时,水力压裂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等领域。
三、水力压裂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在中国,水力压裂技术最早应用于长庆油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油气产业一直在推广水力压裂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水力压裂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压裂技术市场之一。
随着我国水力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出各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水力压裂技术和设备。
同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为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水力压裂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油气资源的枯竭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水力压裂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
同时,水力压裂技术的未来发展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和技术的融合,如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水力压裂技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6章 水力压裂技术(20130325)

①预测不同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下的产量,并 绘制产量与缝长和无因次导流能力关系曲线
②根据产量要求,优选裂缝参数 ③选择支撑剂类型 ④确定尾随支撑剂体积和尾随比 ⑤根据地层条件选择压裂液
返回
水力压裂施工现场
水力压裂施工现场
水力压裂施工现场
水力压裂施工现场
地面砂比:
支撑剂体积与压裂液体积之比。
在忽略裂缝内流动阻力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裂缝内的 FRCD从缝端到井底是线性增加的,因而要求砂浓度呈线性 增加。
全悬浮型支撑剂分布特点:
适合于低渗透率地层,不需要很高的填砂裂缝导流能 力就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支撑面积很大,能最大限度地 将压开的面积全部支撑起来。
FRCD=Wf˙Kf=(KW)f
裂缝参数:Lf,FRCD,是最关键的因素; 最大缝宽: Wmax, Wf
4 Wmax
动态缝宽:施工过程中的裂缝宽度;~10mm 支撑缝宽:裂缝闭合后的宽度 W支;3~5mm。
一、支撑剂的要求 1.粒径均匀;
2.强度大,破碎率小; 3.圆度和球度高;
4.密度小; 5.杂质少。
(一)全悬浮型支撑剂分布 高粘压裂液:
压裂液粘度足以把支撑剂完全悬浮起来,在整个施 工过程中没有支撑剂的沉降,停泵后支撑剂充满整个裂 缝内,因而携砂液到达的位置就是支撑裂缝的位置。
裂缝闭合后的砂浓度(铺砂浓度):
是指单位体积裂缝内所含支撑剂的质量。 裂缝内的砂浓度(裂缝内砂比):
指单位裂缝面积上所铺的支撑剂的质量。
3.水力压裂增产增注原理
(1)降低井底附近地层渗流阻力。
(2)改变了流动形态,由径向流→双线性流(地
层线性流向裂缝,裂缝内流体线性流入井筒)。
4.水力压裂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
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原理主要是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和改变了流体的渗流状态,使原来的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流向裂缝近似性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
因而油气井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就会大幅度提高。
第一节造缝机理在水力压裂中,了解裂缝形成条件、裂缝的形态和方位等,对有效地发挥压裂在增产、增注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在区块整体压裂改造和单井压裂设计中,了解裂缝的方位对确定合理的井网方向和裂缝几何参数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有利的裂缝方位和几何参数不仅可以提高开采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最终采收率。
造缝条件及裂缝的形态、方位等与井底附近地层的地应力及其分布、岩石的力学性质、压裂液的渗滤性质及注入方式有密切关系。
图4一l是压裂施工过程中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P是地层破裂压力,P是裂缝延伸压力,P是地层压力。
SEF压裂过程井底压力变化曲线图4一l—微缝高渗岩石致密岩石; ba—在致密地层内,当井底压力达到破裂压力P后,地层发生破裂(图4—1中的a点),F然后在较低的延伸压力P下,裂缝向前延伸。
对高渗或微裂缝发育地层,压裂过程中无明E显的破裂显示,破裂压力与延伸压力相近(图4—1中的b点)。
一、油井应力状况一般情况下,地层中的岩石处于压应力状态,作用在地下岩石某单元体上的应力为垂向主应力σ和水平主应力σ(σ又可分为两个相互垂直的主应力σ,σ)。
YHHxZ (一)地应力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垂向应力来自上覆地层的岩石质量,其大小可以根据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一般为:????gdz?1)(4—s?0式中σ——垂向主应力,Pa;Z H——地层垂深,m;2);.81 m/s g——重力加速度(93。
——上覆层岩石密度,ρkg/m s 1由于油气层中有一定的孔隙压力Ps,故有效垂向应力可表示为: ??(4—2)P??szz如果岩石处于弹性状态,考虑到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为: ???????P?2EE1??S???124—3)P????(??SH????11?21???式中σ——最大水平主应力,Pa;H ξ,ξ——水平应力构造系数,可由室内测试试验结果推算,无因次;21?——泊松比,无因次;E——岩石弹性模量,Pa;α——毕奥特(Biot)常数,无因次。
实验室测定的岩石泊松比和弹性模量随岩石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二)井壁上的应力1、井筒对地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在地层上钻井以后,井壁及其周围地层中的应力分布受到井筒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复杂的。
为了简化起见,将地层中三维应力问题,用二维方法来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与弹性力学中双向受力的无限大平板中钻有一个圆孔的受力情况是很相近的(图4—2)。
在无限大平板上钻了圆孔之后,将使板内原是平衡的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圆孔附近的应力集中。
下面讨论在双向应力状态下,圆孔周向应力的计算,因为压裂后裂缝的形态与方位与此应力有密切的关系。
弹性力学给出了平板为固体的、各向同性与弹性材料周向应力的计算式: ??????42????a?a31yxyx??????(4—4)2?1?cos??????4222rr????式中σ——圆孔周向应力,Pa;θa ——圆孔半径,m;r——距圆孔中心的距离,m;θ——任意径向与σ方向的夹角。
χ当r = a,σ=σ=σ时,σ=2σ=2σ=2σ,说明圆孔壁上各点的周向应力相等,且与θ值HθyχyHχ无关。
=(σ)=3σσσ),说明最小周向= 3σ)min= (σ)σσ,( ,当r=aσσ时,(27090max0180xoχ-θyo,θθχ>yo,y-oθ应力发生在σ的方向上,而最大周向应力却在σ的方向上。
yχ随着r的增加,周向应力迅速降低,如图4—2(b)所示。
大约在几个圆孔直径之外,即降为原地应力值。
这种应力分布表明,由于圆孔的存在,产生了圆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孔壁上的应力比远处的大得多,这就是地层破裂压力大于裂缝延伸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2图4—2 无限大平板中钻一圆孔的应力分布半径与周向应力变化关系曲线(b) (a) 应力分布示意图2、井眼内压所引起的井壁应力压裂过程中,向井筒内注入高压液体,使井内压力很快升高。
井筒内压必然产生井壁上的周向应力。
可以把井筒周围的岩石看作是一个具有无限壁厚的厚壁圆筒,根据弹性力学中的拉梅公式(拉应力取负号)???(4—5)2222r)r(ppr??prp aeeieeai?22222)r?r?rr(r aeea式中Pe ——厚壁筒外边界压力,Pa;r ——厚壁筒外边界半径,m;e r ——厚壁筒内半径,m;a P ——内压,Pa;i r ——距井轴半径,cm。
当r =∞、Pe=0及r= r 时,井壁上的周向应力为:σ= - P。
即由于井筒内压而导致iaeθ的井壁周向应力与内压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
3、压裂液径向渗人地层所产生的井壁应力:由于注入井中的高压液体在地层破裂前,渗入井筒周围地层中,形成了另外一个应力区,它的作用是增大了井壁周围岩石中的应力。
增加的周向应力值为:?2?1????pp??(4—6)?si??1C(4—7)?r ??1C b式中Cr——岩石骨架压缩系数;C——岩石体积压缩系数。
b4、井壁上的最小总周向应力:显然在地层破裂前,井壁上的最小总周向应力应为地应力、井筒内压及液体渗滤所引起的周向应力之和,即:?21?????????pp?????p3(4 —8)?siyxi??1二、造缝条件(一)形成垂直裂缝h?时,岩石将在垂直达到井壁岩石的水平方向的抗拉强度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σt?于水平应力的方向上产生脆性破裂,即在与周向应力相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垂直裂缝。
此时有:hσ,将此代入(4—=σ8)式,并换为有效应力,则可得到垂直裂缝时的破裂压力,当产生垂tθ直裂缝时,井筒内注人流体的压力Pi 即为地层的破裂压力P,所以:F h????3?tyx p?p?(4—9)sF?2?1??2??1由于最小总周向应力发生在θ=0o,180o的对称点上,垂直裂缝也产生在与井筒相对应的两个点上。
在理论上一般假定垂直裂缝是以井轴为对称的两条缝,实际上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和局部应力场的影响,产生的裂缝往往是不对称的。
(二)形成水平裂缝当产生水平裂缝时,井筒内注人流体的压力等于地层的破裂压力,经过实验修正后:3v???tz?pp?(4—10)sF?2?1??941.??1V——岩石垂向抗张强度。
σ式中t (三)破裂压力梯度β破裂压力梯度是指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理论上可以计算裂缝破裂时的有效破裂压力,除以压裂层的中部4(4由式—9)和(—10)实际上各油田的破裂压力梯度值都是根据大量压裂施工资料统深度即可得到破裂压力梯度值。
可以用各地区的破裂压力梯度的大小估计裂/m计出来的,破裂压力梯度值为:15~25MPa时则是水平23MPa/m/小于缝的形态,一般认为β15~18MPam时形成垂直裂缝,而大于浅地层出现水平裂缝的几率大。
这是由于浅地层的垂因此深地层出现的多为垂直裂缝,裂缝。
向应力相对比较小,近地表地层中构造运动也较多,水平应力大于垂应力的几率也大。
有时会碰到破裂压力梯度特高的地层,这可能是由于构造关系或岩石抗张强度特大的缘故。
井底附近地层严重堵塞时也可能导致很高的破裂压力梯度,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如果地层破裂压力过高,难以进行正常施工,可进行预处理以降低破裂压力。
这些方法的实质是降低井底附近地层的应力,如高效射孔、密集射孔、水力喷砂射孔及小规模酸化等措施。
压裂液第二节压裂液是水力压裂改造油气层过程中的工作液,起着传递压力、形成和延伸裂缝、携带支撑剂的作用。
压裂液是压裂施工液的总称,影响压裂施工成败的诸因素中,压裂液性能的好坏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压裂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与压裂液的类型和性能有关。
压裂液是一个总称,根据压裂过程中注入井内的压裂液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可分为:.和HCl02%左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堵球配合,疏通压裂井段射孔%(1) 清孔液:5 孔眼。
(2) 前垫液:对水敏、结垢或含蜡量高的地层进行压裂时,需要提前泵注粘土稳定剂、除垢剂或清蜡剂;若这些添加剂与基液及其它添加剂不配伍,或者量少而又必须保证作业浓度时,则需要单独提前泵注;同时在高温、深井地层,这段液体还可起到降低地层温度的作用。
前置液:它的作用是破裂地层并造成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以备后面的携砂液进入。
(3)在温度较高的地层里,它还可起一定的降温作用。
有时为了提高前置液的工作效率,在前置液中还加入一定量的细砂以堵塞地层中的微隙,减少液体的滤失。
携砂液。
它起到将支撑剂带入裂缝中并将支撑剂填在裂缝内预定位置上的作用。
在(4)压裂液的总量中,这部分比例很大。
携砂液和其他压裂液一样,有造缝及冷却地层的作用。
如冻胶等()。
携砂液由于需要携带密度很高的支撑剂,所以必须使用交联的压裂液(5) 顶替液。
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定位置,并有预防砂卡的作用;最后顶替液是注完携砂液后将井筒中全部携砂液顶替到裂缝中,以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一、压裂液的性能要求根据压裂不同阶段对液体性能的要求,压裂液在一次施工中可能使用几种性能不同的液体,其中还加有不同添加剂。
对于占总液量绝大多数的前置液及携砂液,都应具备一定的造缝能力并使裂缝壁面及填砂裂缝有足够的导流能力。
所以,为了获得好的水力压裂的效果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为:(1) 滤失少。
这是造长缝、宽缝的重要条件。
压裂液的滤失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粘度与造擘性.粘度高则滤失少。
在压裂液中添加防滤失剂,能改善造壁性,大大减少滤失量。
(2) 悬砂能力强。
压裂液的悬砂能力主要取决于粘度。
(3) 摩阻低。
压裂液在管道中的摩阻愈小,则在设备功率一定的条件下,用于造缝的有效功率也就愈大。
摩阻过高会导致井口施工压力过高,从而降低排量甚至限制压裂施工。
4(4)稳定性。
压裂液应具备热稳定性,不能由于温度的升高而使粘度有较大的降低。
液体还应有抗机械剪切的稳定性.不因流速的增加而发生大幅度的降解。
(5)配伍性。
,压裂液进入油层后与各种岩石矿物及流体相接触,不应产生不利于油气渗流的物理一化学反应。
(6)低残渣。
要尽量降低压裂液中水不溶物数量以免降低油气层和填砂裂缝的渗透率。
(7)易返排。
施工结束后大部分注人液体应能返排出井外,以减少压裂液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