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

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

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姓名:学校:专业:学号: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1.地方时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在同一时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计算公式为: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2.区时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故合为一个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两者还有什么拓展计算公式1.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与计算地理区时的巧妙方法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与计算地理区时的巧妙方法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与计算地理区时的巧妙方法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直线法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

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

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

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

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

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

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

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

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

二、公式法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

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

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

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高考地理 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  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时间、日期的计算方法怎样才能准确地进行地方时计算?(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3)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钟/1°;4秒/1′;“东加西减”。

(4)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减一天。

(5)地方时的计算公式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分钟。

②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

区时计算有哪些方法?(1)公式法: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步骤:a.确定两地的时区;b.计算两地的时差;c.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d.代入公式计算。

(2)数轴法:运用公式法计算区时,经常有学生计算错误或不会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度差或时差计算混乱;二是“东加西减”中东西混淆。

实质上是一些同学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可借助“数轴法”变抽象的空间思维为形象的空间思维。

“数轴法”直观、清晰、有方向感,避免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对同学们的干扰,很好地解决了计算中的问题,如下图所示:上面数轴中,坐标原点0表示0时区或0°经线,箭头方向为东,相反方向为西;原点向右表示东时区或东经度,向左表示西时区或西经度。

例如,当上海是7月1日11时35分时,惠灵顿(东十二区)和纽约(西五区)各是什么时间?第一步:画数轴,把已知条件、所求的信息标在图上。

第二步:代入区时的计算公式,求得:惠灵顿的时间=7月1日11时35分+4时=7月1日15时35分纽约的时间=7月1日11时35分-13时=6月30日22时35分(3)歌诀法:将区时计算的方法编写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运用,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地理时间计算

地理时间计算

2.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地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然后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该地的昼长和夜长,昼长与夜长之和一定为24个小时。
3. 某地昼长=(12-当地日出时刻) 2=(当地日落时刻-12) 2。
五、时间计算时常用的突破口
1.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四、日出、日落时间及昼夜长短的计算
1. 赤道上终年6点日出,18点日落;同一天、同一纬线上的各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3. 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
2. 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 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1.人为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变的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地理时间计算

地理时间计算

时间计算一、地方时(1)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 地方时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 计算: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计算:求地方时、求经度?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 x 4分钟/10注意:当所求地方时的地点若在已知地的东边,则加时差;若在已知地的西边则减时差。

即东加西减练习:1.00经线是6点时,100E 的地方时是多少?300W的地方时是多少?2.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135°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相差几小时几分钟?二、区时和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1)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 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注意:东十二区、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国际日期变更线思考:如何用某地经度推算该地所在的时区?(2)区时的计算方法: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区差: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练习:1.求1250 E和东经1290 E各属于哪个时区?2.求1250 E和东二区的时区差?3.已知西六区的区时为9:00。

求1300 E的区时?4.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5.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 7日4时B. 7日12时C. 8日4时D. 9日12时6.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

地理时间计算经典例题【最新版】目录1.引言2.地理时间计算的概念和方法3.例题一:飞行时间计算4.例题二:时区差异计算5.总结正文1.引言地理时间计算是研究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和时区划分的学科,它在航空、航海、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地理时间计算的核心概念是时区,时区是地球表面按照经度划分的 24 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在地理时间计算中,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经度和时差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2.地理时间计算的概念和方法地理时间计算涉及两个核心概念:地方时和区时。

地方时是指某个地点的当地时间,它取决于该地点的经度和当地的标准时间。

区时是指某个时区内的统一时间,它取决于该时区的中央经线和当地的标准时间。

地理时间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根据经度和时差计算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 = 当地经度 + 时差,区时 = 时区中央经线 + 时差。

(2)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时间计算航班或航行时间:飞行时间 = 起飞地当地时间 - 降落地当地时间。

3.例题一:飞行时间计算假设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飞行了 8 个小时后抵达夏威夷。

已知北京时间与夏威夷当地时间相差 5 个小时,求起飞时间和降落时间。

解答过程如下:起飞时间 = 夏威夷当地时间 + 5 小时 - 飞行时间 = 10:30 - 8 小时 = 2:30降落时间 = 夏威夷当地时间 + 飞行时间 = 18:30 + 8 小时 = 26:30(注:26:30 即次日的 2:30)4.例题二:时区差异计算假设一艘船从西经 179 度 05 分的地点出发,航行了 7 个小时后抵达另一个地点。

已知西经 179 度 05 分的当地时间是 3 月 30 日的7 时 06 分,求抵达时的当地时间。

解答过程如下:两地经度相差 = 360 度 / 24 时区 = 15 度时差 = 15 度× 4分钟/度 = 60 分钟 = 1 小时抵达时的当地时间 = 起航地当地时间 + 航行时间 + 时差 = 3 月30 日 7 时 06 分 + 7 小时 + 1 小时 = 3 月 30 日 15 时 06 分5.总结地理时间计算是研究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和时区划分的学科,它在航空、航海、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

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3.计算计算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一: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4分钟=1°4秒=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成因:地球自转成因:地球自转当地正午=12点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点】3.计算计算(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计算经度=某地经度+或-两地时间差/4分钟分钟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分。

二:区时二:区时1:划分:24个时区个时区【0时区(中时区):伦敦。

中央经线:伦敦。

中央经线东西各12区(各占7.5°)东1——东11 西1——西11】(每15°为一区)为一区)2:计算:计算(1):时区=经度/15°(2):经度=区时*15°(3):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时区差【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东大西小,东加西减】例:当东8区的时间为3月5日8点时,西5区的时间是几点?区的时间是几点?西五区的时间=8+24-(8+5)=3月4日19点时间不够减的时候,在现在的时间上+24再减再减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 )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解: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分钟=14.04 答:是14点4分。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方法一、日期确定(a)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1、晨昏线通过极点为二分日(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下同)2、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3、地球上各地昼夜平分为二分日4、太阳直射点在在赤道为二分日5、全球任何一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为二分日(必须满足“全球任何一地”均有此现象,下同)6、全球任何一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00为二分日7、全球任何一地日出于正东方为二分日8、全球任何一地日落于正西方为二分日9、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点(eg.30 n和30 s)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为二分日10、南北极点终日(24小时,下同)太阳高度角为0度,是二分日11、全球任何一地物体影长x与其垂直高度l及当地地理纬度φ存在x=l*cot(90-φ)的关系【cot就是余切函数】,为二分日12、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夏至日:6月22日,下同)1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夏至日14、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夏至日1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夏至日1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该日为夏至日17、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该日为夏至日18、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为夏至日。

19、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为夏至日。

20、北极点太阳高度角终日为23度26分是夏至日21、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向为东偏北23度26分是夏至日22、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夏至日2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冬至日:12月22日,下同)24、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2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冬至日26、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冬至日27、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该日为冬至日28、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该日为冬至日29、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为冬至日30、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为冬至日31、南极点太阳高度角终日为23度26分是冬至日32、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向为东偏南23度26分是冬至日33、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冬至日(b)相对日期(日期关系)1、180度经线东面比西面晚一天,进行日期时间计算时认为180度经线是“死的”日界线(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2、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东面比西面早一天,这是绝对的,这还是一条“活的”日界线(因为它是变动的)二、时间确定1、东早西晚(看似简单,非常有用,永恒的真理,我不知道你怎样理解)2、地球上,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3、还是在地球上,经度每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有了上面3条,我们就可以根据任何一地的时间来推算全球其他地方的时间】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该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5、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可能为负值),该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6、通过昼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7、通过夜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8、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9、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10、夏至日,晨昏圈同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11、夏至日,晨昏圈同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12、冬至日,晨昏圈同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13、冬至日,晨昏圈同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14、一天中,影长最短的时刻为地方时12:0015、东/西x 区的区时为东经/西经15* x 度的地方时(eg.东八区就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15*8=120)16、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东经120度地方时,不是北京(东经118度)的地方时17、某条经线东面日期比西面日期早一天(eg.东面为8号,西面为7号),该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18、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6:0019、二分日,全球各地日落时间为18:0020、任何时候,赤道各地日出时间为6:0021、任何时候,赤道各地日落时间为18:00 2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三、条件转化1、同一经线各地地方时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

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

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

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线),0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为“今天”,向西到180°经线之间为“昨天”。

0时日界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地球上,0时日界线是不断自东向西移动的。

四、寻找时间计算的切入点
在计算时间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方法如下:
1. 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 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
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
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

3. 依据晨昏线确定日期:
如果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春分日)前后或9月23日(秋分日)前后,而且全球尽夜平分,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

当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昼时,这一天为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则这一天为12月22日(冬至日)前
后。

4. 依据晨昏线计算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
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白天12小时,夜晚12小时;当晨昏线与经线斜交,计算昼长时,简单的公式为:昼长=昼弧的度数/15°。

夜长=夜弧的度数/15°。

昼弧的度数的计算: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即从晨线与纬线圈的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所跨的经度数。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 昼长/2,例如白天是14小时,那么日出时间=5时,日落时间=19时。

五、明确易混的概念
1. 时区和区时:
时区是一个空间概念,代表的是15°的范围,即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的范围。

区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在这个范围内,把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

2. 地方时和区时:
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全球的地方时有无数多个;区时是同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作球共分24个时区,所以全球共有24个区时。

例如,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北京时间是区时,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而北京的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北京位于东经116°,所以北京的时间即东经116°经线的地方时,这样北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16分钟。

3. 区别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和日常生活中的早晚:
日常生活中,比如“小明的妈妈早上6时起床做饭,小明7时起床吃饭。

”我们说小明的妈妈比小明起床早。

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如果甲地6时看到日出,而乙地7时看到日出,我们说甲地比乙地时间晚;如果丙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时间为2003年12月31日,丁地位于0时经线以东,那么,丁地就进入了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