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最新分析.doc
90后大学生创业案例3篇

90后大学生创业案例3篇
他高二时研究软件赚4000块,从草根消费者做起,如今身价过亿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美女寝室里开美甲店赚同学钱月入千元
“当时我手上有一笔报双学位的钱,但没发现想报的专业,于是干脆拿这笔钱去进货,开始了我的美甲生意。
”昨日,回忆大二时开美甲店的契机,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德语系的重庆姑娘张秋眨眨眼睛,略带调皮地笑着说。
该校2012级电信工程专业学生喻亚贤告诉记者:“张秋课业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时间都听我们安排。
外面做美甲,产品质量和服务都不如她这里。
她的生活特别精致,成绩也好,经常给我提供帮助和建议,真心很佩服她。
”。
90后自主创业成功例子

90后自主创业成功例子90后自主创业成功例子篇(1):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正值年轻的90后一代,也正是拼搏的年纪,凭着这青春年华,没有理由不努力!在创业的路上,90后也在坚持!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屡败屡战的创业坚持者“余佳文不能代表我们整个90后创业团体,我们不能浮躁。
”李佳对记者说,她那中性的嗓音非常有辨识度。
李佳,一个非主流的90后女生,她的身上有叛逆的因子,她喜欢逛酒吧。
她的微博上还写着“Relax Soul生活网CEO”这个头衔,酒吧客和Relax Soul生活网是李佳的初创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以夜生活为切入点,不过现在都已经搁置了。
“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力气,不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力应该是付出120%的努力。
”讲起初创的艰难时李佳说,“朋友让我去投资者大会,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走进门。
”大二那年,李佳借着实习的机会来到《创业家》,她的动机十分明确:认识人脉找资源。
2023年初,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原先想做同城活动的念头被打消了,因为她发现,如果音乐、展览、线下交友一把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适合初创项目。
有天晚上,她在酒吧里参加一个open麦克的活动,场子非常热闹,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做一个面向“酒吧客”的产品呢“组织了两次open麦克的活动后,我发现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场子很慢热,虽然每场都赚钱,但是没办法规模化。
”李佳尽力总结着产品失败的原因,“一般酒吧客都是‘刷脸卡’,跟老板混个脸熟就可以打折,线上的折扣自然留不住客户。
”当她将“酒吧客”App的UI图纸设计出来后,迫于家里的压力,她还是回到澳洲继续读研。
不过,她没有将这个项目放手,托国内的合伙人帮忙找技术人员来写代码。
一直到了2023年年底,技术仍旧没有搞定。
“可能合伙人的意见不统一,我们的团队就散了。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doc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1:曲博:叫个鸭子以后会成为一个外卖品牌曲博认为,好品牌、好产品、好服务,这就是他们理解的互联网思维。
我在百度负责大事件及节日营销,在世界杯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市场调研,因为一直在做人与服务的链接,当时就想策划一些跟人与服务相关的活动,也了解了一些餐饮方面的市场。
我有一个朋友上一届世界杯的时候自己做了个酒吧,赚了不少钱,所以我觉得今年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做点事儿。
我之前学过厨子。
我有一个叔叔是白洋淀人,他17岁开始出去去湖南、湖北那去做生意,很擅长做烤鸭,但他对于单品的营销没有太多的经验,我去跟他聊了聊这些东西,他很感兴趣然后就决定一起做。
正好我们有这样的资源和配方,跟几个朋友聊了聊大家觉得还不错,于是开始做一些尝试。
当时除了鸭子也想过其他东西,比如羊肉串之类的。
但羊肉串的问题是,如果不是现烤出来现吃就不好吃。
北京烤鸭在外卖上有很大的弊端刚出炉的时候是最焦的。
我们的产品跟它有一些差异,而且比它简单,不需要卷饼、蘸酱这些复杂的过程,拿起来就可以直接吃;它还可以隔夜再食用,只需要简单的加热就可以。
在产品还没出来之前,我们就在秘密里做了一些推广,发现效果很不错。
产品出来后,更多人开始关注我们。
我们跟黄太吉不太一样,黄太吉主要在线下铺设店铺,但我们不会,做的很轻。
我们的做法就是自提或者外送,在店里可以直接设置透明厨房。
之前我们做外卖,后来发现很多单都送不过来,一是远,而是饭点的时候单比较密,也有很多顾客会说能不能直接去拿取,我们结合这样的需求开了一家自提点,就在黄太吉的店铺旁边。
当时我也找赫畅聊了聊,赫畅当时是说想把那条街做成互联网思维的一条街,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在鸭子制作这块,我们按照比例去调配料包,再统一送到工厂去腌制,腌制完之后就拿回来自己烤,由大厨控制火候。
现在我们大概每天能接到100只左右的订单,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是主要的传播渠道,未来可能会自己做一个官网。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doc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1:田井新:拉起团队建咕噜Grooo 外卖平台创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田井新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同搭建了一个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平台咕噜Grooo 。
这个平台由开发运营团队的30个人、一个APP、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网站、众多商家组成。
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苏泊,田井新的同系同学。
今年年初,苏泊提出和几个同学开一家超市,大家认为虽然开超市能挣钱,但没啥意思,不如做一个o2o 的生活服务平台,就从送外卖开始。
大家一拍即合。
同学焉诗豪负责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来自计算机系的闻一鸣负责写APP。
假期过后,软件和网站基本成型,接下来就看运营了。
运营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田井新和几个同学负责这一块。
他们和一个个外卖店联系,刚开始跟商家说话都害羞,现在好多了。
田井新说。
与外卖店谈合作很顺利,只是很多店主年纪较大,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需要帮店主下载、安装,然后再交给店主用。
好多时候,店主当时说学会用了,但第二天电话就打过来,说接不了单了。
遇到这种情况,田井新他们就得赶紧赶过去。
送外卖,配送是个大问题。
好多外卖店都抱怨,需要一个专门的配送人员,增加了开支。
针对这一情况,田井新和他的小伙伴们组建了自己的配送队伍帮外卖店配送。
配送是个累活,报酬少了没人干,报酬多了又给不起。
他们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配送时间固定在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左右,网上订单下好后,配送人员集中取一次,然后发给各个宿舍楼负责配送的同学,这些学生就住在本栋宿舍楼,他们下课回宿舍的时候顺便就捎上去了,所以配送不用付出太大精力。
现在除了送外卖,他们的业务还扩展到超市等。
从4月份到现在,他们的配送额有7万多元,平台能得到配送额的10%到15%作为利润,大家还是有信心做下去的。
田井新说。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2:刘事超:卖自制遥控飞机月入5000元刘事超是燕山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二学生,他在今年4月份开始在网上卖遥控飞机,生意有声有色。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有哪些.doc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有哪些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一孙俊峰:北大硕士不当公务员上海创业干装修北大毕业干装修月入百万元孙俊峰干装修两年内在上海买房熟练地刮墙、批腻子、打磨,除了架着一副厚眼镜,穿着工服的孙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装修工人别无二致。
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是北京大学社会学毕业的一名硕士。
毕业后,孙俊峰去当了装修工人,引起了轩然大波。
(6月16日光明网)北大硕士做装修工?这事谁听了都会惊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从北大毕业的天之骄子,要么走上仕途,要么进入学界,要么进入国际大公司,怎么会从事这种辛苦的体力劳动,学岂不是白上了?这其实是对读书、上大学的一种误读。
从小孙俊峰一直很听话,2006年考上大学时,家人把录取通知书拿给村里很多人看,当时在他家乡是个新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给家里长脸了。
寒来暑往,几年后孙俊峰硕士毕业面临分配,获得来自好几个省市不同公务员岗位的选调机会。
这次,家人希望他进机关当公务员。
觉得这样才配得上北大学历。
从小就听家里的,但这次有点叛逆,因为自己性格不适应体制,想进社会扑腾一下,但不知道能干嘛,做装修是基于两方面,一是身边有人愿意带我,二是觉得做手艺人自由,那时有点理想化,想入行以后开家诚信的装修公司! 尽管如此,只有想法的孙俊峰依然得先从力工做起。
家人当然不同意,争执到最后,孙爸爸气的只留下一句话:你自己做主,我不管你了!做工开始也很难,还出过笑话,工长当众说孙俊峰太干净,不像个干活的,于是他每天偷偷把工服踩脏再去工作。
大半年后,了解多了,孙俊峰就开始想办法找人一起承包工程,后来自己也成了工长。
没过几年我就自己带人做了,家装还可以,风吹不着雨打不着。
室外装修就不行了,冬天的时候,我们也得在工地上干活,手冻得全都裂了。
面对镜头,孙俊峰向记者展示手上的伤疤和老茧,现在的他带着工人熟练地搅拌水泥,打孔,批腻子,俨然一副行家把式。
只有从厚眼镜中,能看出他当年的学子情怀。
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现在人买房子不容易,装修时一定要保质保量,把每个家当作自己的新家来装修,一点也不能马虎。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Word可编辑版)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Word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ccba5202d276a201292ed6.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来自热点推荐。
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
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 90后女研究生开情趣网店月入上万从上研究生开始,90后女大学生苏梦就开始接手表姐的一家网店。
每个月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让她过着比多数同学都宽裕的生活。
只是,她从未让同学们到店里捧场。
因为,这家是一家情趣网店。
所以,苏梦选择闷声发财,守住这个“秘密”。
来网店买避孕套的女性居多苏梦的家在山东青岛,在重庆读研究生时,表姐提出将自己经营的一家情趣网店免费让给她做。
“当时,表姐特别忙。
我读研究生期间,有很多闲暇时间。
她直接让我接手这家店,我觉得这是个赚钱的机会。
”苏梦的父母听说女儿要接这样一家店,非常担心,怕她会学坏。
但苏梦很坚持,父母也便渐渐妥协。
苏梦店里的商品包括避孕套、自慰器具、润滑油、情趣内衣等。
上课之余,她便在宿舍里打开笔记本,自己当客服。
“其实,很多人都是不咨询,直接下单购买。
”苏梦接单后一般就通知工厂发货,她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客服和推广。
“我也会仔细查看一些产品说明,以便详细给客户做出解答。
”购买者咨询时,多是询问避孕套是不是正品,器具会不会对皮肤不好之类,并没有情色话题。
苏梦做客服时,也非常注意避开同学的视线。
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但大多数都未婚。
如果同学知道了,或许会对她有不一样的看法。
店里卖得最好的商品是避孕套。
苏梦发现,购买避孕套的多是女性。
“男性关注的是情趣,女性还会考虑安全。
很多女性不好意思去超市购买,而很多男性也不会主动准备,导致很多女性愿意上网购买避孕套。
”苏梦说,这也反映了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90后大学生创业奋斗事例.doc

90后大学生创业奋斗事例90后大学生创业奋斗事例一一道龙虾月入50万! 陈小虾炼成记在四川、重庆等其他西南地区,老百姓都有在夏天喝夜啤酒吃江湖菜的习惯,而小龙虾则是当地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吃小龙虾的旺季是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陈竹旺和李沅埙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把校草陈小虾的名号打出去就看这三个月的了。
2014年4月,校草陈小虾在绵阳涪城区正式开业了。
开业没多久陈竹旺就带着他部分团队去了成都、南京、武汉等一些做小龙虾好的地方去考察,不断调试陈小虾的口味。
品类也由开业最初的7道菜变为了现在的15道菜,不仅增添了新口味还加入了新菜品。
对于做餐饮的老板来说,除了产品自身的口味,食品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沅埙告诉我们,他们店铺里的虾子都是由陈竹旺亲自到市场上去挑选,下锅之前还要清洗三遍。
洗虾子的过程,只要消费者愿意都是可以看到的,对于食品安全这一块我们十分重视。
为了配合吃虾子旺季的到来,陈竹旺和李沅埙还带领着他们的团队在绵阳当地高校举办评选校草活动,在当地高校引起了巨大反响。
利用电台、网络,微信进行推广、活动策划、话题引爆这应该是陈小虾做的十分到位的一点了,店铺经常会结合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举办一系列的落地活动,同时还邀请了四川电视台绵阳电视台等美食栏目前来录制专题节目。
他们清楚的知道,培养粉丝的粘连性是需要真实互动.这些宣传推广活动对于陈小虾品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李沅埙告诉我们这应该和他们工作经历相关,陈竹旺以前是做活动策划执行的,脑子很活泛,我是当兵的,所以执行力很强。
这样默契十足的配合对于才开始创业的一对年轻人实属不易。
小龙虾的旺季如期而至,而对于陈竹旺和李沅埙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两兄弟起早贪黑的去市场挑选虾子,买菜,和掌勺师傅一起研究新菜品,培训团队,学习管理,李沅埙甚至开始学习做小龙虾,不懂不怕,但干了就要钻进去,餐饮要求就是精细,我知道我们能做的更好。
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额达到了40万元,这让他们兄弟二人十分振奋,在龙虾旺季的三个月里,校草陈小虾的营业额更是达到了平均每个月50万的销售额。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3篇.doc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3篇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一:黄安新:80后云财雅思教育培训校长的创业故事黄安新,一个来自江西的阳光大男孩儿,从云南财经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市场自主创业。
他是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务市场里摸爬滚打五六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大学毕业就创业黄安新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偏偏对教育最有兴趣。
抓住某机构在校园招聘兼职的机会,黄安新在大二时就成为了大学生拓展训练的校园代理。
开朗的性格,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的授课风格让他很快成为人气教练,积累了最初的教学经验,也在心里暗自埋下了当培训师的职业种子。
此后,黄安新自学考取了体验式中级培训师中级职称、团体心理培训师高级职称。
为他的培训师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1年,黄安新大学毕业,正值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于是,他一个人去注册了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时听说经开区的创业大厦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开到了经开区。
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黄安新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创业大厦给的条件非常好,50平米办公室,办公桌、电脑、饮水机都是免费配套的,网络也不用交费。
初尝创业的艰辛解决了基础配套的问题,黄安新轻装上阵,和同学一起开始做起企业培训,却遭受了市场的当头一棒。
很多企业做培训都会选择教育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尤其是给大企业做过培训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培训机构,他们的眼光总是不信任的。
没有经验,是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共同面临的困难,但黄安新并不气馁,而是一家一家地问企业要不要培训,挨家挨户地推广自己的培训产品。
幸运的时候,别人和我多聊两句,大多数时候是被直接拒绝。
黄安新几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却收获甚微。
跑几百家才有1家做培训。
黄安新说,但只要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就投入100%的热情和责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时光,黄安新逐步摸索企业经营的方向,积累了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初期经验。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2012年,母校云南财经大学要找机构合作开办雅思培训,黄安新的企业成为云南财经大学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创立了云财雅思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最新分析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篇1懵懂的创业罗俊的故事是典型的懵懂创业成功的故事,他从小喜欢看动画。
据他自己讲,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他几乎都找了相应的动漫书来看过。
没有父母的帮忙,没有专门的培训,凭着对动画的热情,小学五年级罗俊就开始活跃于各大动漫爱好者群。
通过与群友交流,和自己的感悟,自学制作动画。
上初中的时候,群里的三个群友开始带着他做网站。
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平时靠给人做点小广告为生。
这个网站,算是他们大学毕业后创业的一次尝试。
在2002年的时候,flash动画刚刚崭露头角,拥有一大批粉丝。
很多人着迷于在上网时看flash动画打发时间。
Flash制作者更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各种好作品纷纷问世。
这一切,给这个网站以后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那时的罗俊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和合作伙伴们一同完善网站。
当然会影响学习,但是我喜欢,这是我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创业是基于自己的爱好和喜欢,这让他们对创业充满激情,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爱好是否符合商业的规律。
被命运眷顾者成功了,而更多的人则失败了。
罗俊显然是前者。
2005年,网站达到巅峰,后来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篇2005年关于这个网站的采访,这个网站在当时是是国内唯一一家最全和归类最详细的网站,自2002 年8 月至2005年7月,总共被下载了8 千万次,网站30 分钟同时在线平均5000 人, 每天page view 平均200 万人次,独立来访IP每日平均20 万人次,全球排名位居同类网站第一。
在网站颇具规模的同时,罗俊开始与三个群友开发一款手机java游戏。
这款锻炼人的反应能力的游戏后来成为经典。
该游戏中,可以通过挖矿获得积分并不断升级。
这款游戏风靡一时,玩家年龄从10到30岁,包括学生、上班族和白领等。
他们不会想到,这款游戏的最初制作者,是一名只有17岁的高中生。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卖掉了网站这个网站几乎存在于他的整个少年时期,给予他无尽的快乐与梦想。
但是高三汶川地震期间,他们卖掉了它。
问及为什么要卖,罗俊表现出他一贯的随和他们谈好了,说卖,就卖了。
网站卖掉的总额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只知道他们四人均分了那笔钱。
而作为域名注册者的他占大股。
分得680多万元。
那笔钱并没有带给他快乐。
他做网站一直就不是为了钱。
反之,那段时间是他人生的低谷。
直到现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还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汶川回来,他就把那笔钱中的大部分,共计600万元,都捐了出去。
送给郭美美的600万当他说出600万捐给了红十字会时,他看见记者笑了。
觉得捐给郭美美了哈? 他开玩笑。
而问及为什么要把钱捐掉,罗俊的答案让人大跌眼镜。
他这样说:如果我不把钱捐掉的话,我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句话让记者竖起了耳朵。
在记者的期待下,他继续说我要怎么跟我的父母解释,我突然有了这么多钱。
原来在高三毕业,赚得680万之后,这个男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赚了这么多钱。
而他的父母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看似平庸的儿子,其实曾经在少年时期一夜暴富。
他说他怕父母担心,怕他们觉得他做了坏事。
记者忍不住问他你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吗?他笑了,说:我很听话。
也许创业成功,只是这个少年在拥抱爱好的同时,捡到的东西。
这个幸运儿。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篇2大学生毕业后种香菇:年产值达1000万元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
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2009年,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
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
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
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2009年秋,当地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
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
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
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
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
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
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
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
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岭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
2012年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
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
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012年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靠包邮服务赚得第一桶金在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个粥屋的生意特别好,每天一到吃饭时间顾客里三层外三层,让周围的商家羡慕不已。
也不知道这位大学生店主有什么魔力,他这个店的生意明显要比其他店的生意好得多,而且好多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
旁边一家超市的老板向我们介绍说。
这位老板口中的大学生店主就是杨松科,2012年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自主创业,租下这个门店卖一些凉菜、小吃和粥。
经过两年的时间,杨松科和他的粥屋成了这一片的明星,附近的人也给了他一个特殊的称号大学生店主。
其实在上大学时我就开始创业了,因为我成绩不是特别好,很担心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想积攒点社会经验。
所以大二时就开始在宿舍卖零食、日用品。
刚开始是我一个人,后来我们宿舍的也都一起加入,没想到赚了不少钱。
杨松科说。
分析大学创业成功的原因,杨松科认为是缘于他们的包邮服务。
其实大学里超市并不少,但是很多大学生觉得没必要为了日用品或者零食跑下去,而我们的东西无论大小都免费送上门。
反正也不远,权当锻炼身体。
杨松科说接着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同学想买东西时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大家觉得买谁的价钱都一样,干嘛不省点劲。
靠网络营销盘活粥屋毕业后,杨松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自己创业,而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到处求职,结果情况并不理想。
我们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很多公司给出的待遇并不高,3000块钱都不错了! 杨松科和宿舍的室友张小可一合计,干脆拿出自己的积蓄租下一个店面合伙做生意。
一开始真的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粥。
辛苦点还可以忍受,看着每天喝粥的人不都是个位数我就头疼不已,心里压力特别大。
据杨松科介绍,他们第一个月就赔了好几千,天天剩下的粥喝不完。
杨松科开始意识到创业并没那么简单,于是开始和同学想方设法提高销量。
当时微博非常火爆,于是我们就在微博上下功夫。
我来负责店铺的经营,我同学专心做微博营销。
正好不远有个学校和写字楼,于是我们就以学校学生和写字楼上各个公司的微博为突破口,在他们的粉丝中挖掘用户,传播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搞一些免费试粥的活动。
后来我们又建立了一个以饮食健康为主题的qq群,维护了几百个比较忠实的客户。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店里的生意终于有点起色。
杨松科介绍说,我们现在的微博和微信粉丝超过10万,我们的粥屋成了大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认识各式各样的朋友。
大学生创业拼的是创意和服务生意逐渐好转之后,杨松科和他的粥屋又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个是人多店小,很多客户来了之后没位置做;第二个是粥的品种一年四季变化不多,客户流失较大。
第一种情况很头疼,对客户的体验很不好,这次没位置下次可能就不来了。
一开始我们的做法是使劲加桌椅,把屋子塞得满满的,客户抱怨很拥挤。
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思路,在角落里腾出一个地方,准备了psp游戏机供等待的男性顾客消遣。
而针对等待的女性客户,我们免费给大家提供材料,让大家叠千纸鹤、叠星星,叠好的作品可以带走送给心爱的人,数量达到100个还免费送星星瓶一个。
另外也可以一定价格交给我们回收,然后我们再送给就餐的顾客,营造出一种很温馨的氛围。
杨松科介绍说。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根据时令准备不同的粥品,而且几乎每天都推出一道特殊的粥品。
即使同一道粥品,我们也会想一些比较诗意、温馨的名字,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另外我们在小菜、小吃上也下了不小功夫,这样我们的粥屋保持了较好的回头率。
杨松科继续介绍说。
虽然粥屋不大、员工比较少,但杨松科他们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每月的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
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跟其他人相比我们在人脉、阅历和资本上都差距不小,所以我觉得我们拼的就是创意和服务,用心把我们的粥屋一点一点做好,我相信我们未来一定会有做大的一天。
杨松科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表示。
杨松科的合作人张小可也认为:我们大学生创业并非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通过创业让我们的思想价值最大化,用我们的创意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创业过程中千万不要少了创意。
最后,杨松科和他的小伙伴们忠告准备自主创业的学弟学妹们:创业千万不要只盲目追随,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打破传统才有更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