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课件
202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美术课件

0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中国传统诗词和绘画为背景,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02跨学科融合将诗词与绘画相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0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创作诗词画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诗情画意》课程背景03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了解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关系。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目标选取经典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欣赏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设色、构图等基本技法。
绘画技法结合诗词意境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品展示与评价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通过观察经典诗词画意作品,学习其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
观察法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共同进步。
合作法多动手、多尝试,在绘画实践中掌握技法和提高创作能力。
实践法积极探究诗词与绘画的奥秘,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探究法学习方法和建议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诗词的起源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歌谣、咒语等形式表达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发展历程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诗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系。
重要诗人与流派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流派,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包括《静夜思》《春晓》《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经典诗词作品通过朗读、背诵、吟咏等方式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欣赏方法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课件[1]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8bf5b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7.png)
人物画与叙事诗的结合,使画面更加具有故事性和生 动性,让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诗人所 要叙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04 现代美术作品中 诗情画意表现技 巧
色彩运用传递情感氛围
色彩选择
根据作品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 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暖色调表现 温馨、欢乐,冷色调表现宁静、
忧伤。
色彩对比
运用色彩对比手法,如明暗对比、 冷暖对比等,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 力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 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诗情画意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通过实践练 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作。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师 讲解和学生理解。同时,准备绘画工具材料,供学生实践练 习使用。
审视与反思
创作完成后,审视自己的作品,反思 创作过程中的得失,以便在下次创作 时有所改进。
06 学生作品展示与 评价反馈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伴们的创作才 华和多样性。
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作品,学习其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美术元 素,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02 诗歌与绘画关系 探讨
诗歌中蕴含画意
诗歌通过语言艺术表现画面感, 如山水、人物、动植物等形象描
绘。
诗歌运用意象、比喻、拟人等手 法,激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形成
内心视觉画面。
优秀诗歌作品具有画面美,使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
绘画中体现诗情
人教版美术五上第9课《诗情画意》课件3

0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方式
将学生的诗情画意作品拍照或扫 描成电子版,通过PPT展示。
目的
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学习,拓宽 创作思路,提高审美能力。
作品评价标准
创意性
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 意和构思,是否能够给 人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技术性
作品在绘画技巧、色彩 搭配、线条运用等方面
技能提升
加强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技能训练,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是否熟练、准确。
主题表达
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 出诗意,是否能够将文
字与画面完美结合。
艺术性
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 否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
评价与建议反馈
01Leabharlann 0203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逐 一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之处。
建议
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给 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加 强技术训练、拓展创作思 路等。
04 学生创作指导
创作主题设定
总结词
明确、具体、有创意
VS
详细描述
在创作《诗情画意》的美术作品时,首先 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应具体、 明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创作的方向和要 求。同时,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意,能够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品呈现 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技巧指导
总结词
运用多种绘画技巧
创造力。
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通过 观察、分析和模仿,逐步掌握诗词 与绘画结合的技巧。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课件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蚕妇 昨 日 入 城 市, 归 来 泪 满 巾。 遍 身 罗 绮 者, 不 是 养 蚕 人。
梅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为 有 暗 香 来。
中景
远景 山行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近景
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诗情画意
咏鹅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
锄禾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诗配画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ຫໍສະໝຸດ 晖。孤两碧天 帆岸水门 一青东中望 片山流断天 日相至楚门 边对此江山 来出回开 。,。,
意牧 欲童 捕骑 鸣黄 蝉牛所 ,, 见 忽歌 然声 闭振 口林 立樾 。。
只松 在下 此问 寻 山童 中子隐 ,,者 云言不 深师 不采遇 知药 处去 。。
人教版美术五上第9课《诗情画意》课件4

教学目标阐述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理解诗词与绘画的关系 。
能力目标
能够将所学诗词知识运用 到绘画创作中,提高绘画 表现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 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概述
古典诗词的韵律与意 境讲解。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 所学诗词进行绘画创 作。
诗词与绘画的结合点 分析。
来传达诗情画意的意境和美感。
诗情画意在美术中的表现
绘画中的诗情画意
建筑中的诗情画意
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手段, 创造出具有诗意的画面,使观众在欣 赏画面时能够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 的共鸣。
通过建筑的形态、空间、材料等表现 手段,创造出具有诗意的建筑形象, 使观众在欣赏建筑时能够感受到美的 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雕塑中的诗情画意
通过雕塑的形态、质感、空间等表现 手段,创造出具有诗意的艺术形象, 使观众在欣赏雕塑时能够感受到美的 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诗情画意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引发人 们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如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这些都可 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加强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美术作品,学生需要加强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 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多进行实践和创作活动
学生应该多进行实践和创作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创作 能力。
教师寄语与鼓励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创新。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PPT课件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釡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
曹植
回头看追兵,神色惊慌
画叙事的古诗:
•可以选最精彩的一个场 面着重刻画。 •人物的表情、动作要能 反映人物的内心。
——为古诗配画
写人
神 态 动 作
泪
流 满
补 丁 衣
面
服Leabharlann 状物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石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人、状物的古诗:
•以人或物为画面主体,着重 描绘。 •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 符合身份特点。 •要抓住最主要的物。如······
写景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画写景的诗:
•要找准近景、中景、远景。 •近景要画得细致些。
叙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家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课件

咏鹅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静 夜 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锄禾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诗配画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孤两碧天
帆 一 片 日 边
岸 青 山 相 对
水 东 流 至 此
门 中 断 楚 江
望 天 门 山
来出回开
。,。,
意牧
欲捕 童
鸣蝉 骑
,黄
忽牛所
然 闭
, 歌
见
口声
立 振林
。樾
可以尝试为学生行为规范、班级卫生条 约等配画。
蚕妇 昨 日 入 城 市, 归 来 泪 满 巾。 遍 身 罗 绮 者, 不 是 养 蚕 人。
梅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为 有 暗 香 来。
中景
山行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只松
在下
此 山
问 童
寻
中子隐
,,者
云 深 不
言 师 。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2024年度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课件

组织学生开展美术作品分享会,让学生们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 ,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2024/3/23
29
推荐相关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书籍推荐
《中国历代名画欣赏》、《世界名画欣赏》等,帮助学生了解更 多的美术作品和创作背景。
网站推荐
艺术中国、雅昌艺术网等,提供丰富的艺术资讯和在线展览,让 学生了解最新的艺术动态。
创新之处和艺术价值。
2024/3/23
第四单元
举办“诗情画意”主题画展,展示 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课程总结和 反思;制定后续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单元8课 时。具体安排如下
9
课程安排与时间
第一、二周
第三、四周
第五、六周
第七、八周
完成第一单元的学习任 务;
完成第二单元的学习任 务;
术价值。
18
04
案例分析:名家作品解读与临摹
2024/3/23
19
名家作品介绍及背景分析
《春山听阮图》
清代画家王翚的作品,以春天山 林为背景,描绘人物听琴的场景 ,表现出一种恬静、幽雅的诗情
画意。
《秋林读书图》
元代画家倪瓒的代表作,画面以 秋林为背景,刻画了一位士人在 林间读书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
学习成果
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与诗歌相匹 配的美术作品,并能够解释自己的创 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2024/3/23
2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观察生活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如自然风光、人物表情、建筑风格 等,尝试用美术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多进行美术创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故事作为创 作主题,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来表达诗歌或故事的意境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望 庐 山 瀑 布
发展脉络概况
1.魏晋时期萌芽
东 晋 。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
隋:独立成画科
隋:展子虔 〈游春图〉
唐:李思训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执笔式中国画的执笔法。是用四指着笔,小指不着笔而 附于无名指的后面,与油画的执向笔和素描的执铅笔不 同。油画笔和铅笔都是用三指着笔的。
枕腕 悬腕 悬肘
毛笔的笔头共分三段,最关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肚,与 管相接触为笔根。要善于运用这三部分作画,笔迹才会丰富 多变。 中锋与侧锋 中锋执笔是将笔管垂直.与纸成90 度.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 笔线挺拔流畅,一般使用于勾勒 人 的面部及衣纹等各种物体的轮廓线。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 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 运用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 颜料有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 合。传统的颜料两大类:矿物性颜料、植物性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 常用的有 : 石绿:通常呈粉未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 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 依次渐细渐淡。 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 二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 多染几次才好。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1.墨的分类: 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 (1) [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 的。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 (2) [松烟墨]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松 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 烟墨来画蝴蝶,或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画墨紫牡 丹,须先用松烟墨打底子。 2.墨的使用方法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太快。 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则墨浸 水中容易软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 在另一个碗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 墨锭研后一定要把墨口拭干,防止干碎。墨锭不 宜暴晒或受潮,最好用纸将墨包裹一层,再涂一层蜡, 能防止断裂,又免于污手。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植物性颜料,透明色薄,没有覆盖性能差,常 用的植物性颜料有: 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 来的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 色。 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 出胶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 毒,不可入口。 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 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目前多以西洋红取代。
墨
中国画的工具材)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 绢也有生绢熟绢之分,经过捶压之后,再上胶矾水的叫 熟绢,适合于作工笔画,现在有些工笔画仍用绢。但绢 的成本较高,不便于普及,现在用绢作画的人比较少。 熟宣纸的性质和绢差不多,所以现在多用熟宣纸代替绢。 (2)宣纸: 大约在元代以后逐渐选用宣纸作画。我国宣纸大约 自唐代就开始生产,因为以安徽省宣城制做的宣纸最有 名,所以称为宣纸。宣纸的吸水性很强,容易渗化,用 水稍多容易洇。这是它的特性,画出来的画墨色浓淡参 差,富有变化,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特有表现力和笔墨技 法。 常用的宣纸有:净皮、料半、棉连等。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笔
墨
颜料
纸
其它工具
砚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笔
1.笔的分类: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1) 硬笔: 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 貂、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 “小红毛”、“衣纹笔” “叶筋笔”、“书画笔” (大、中、小)、“兰竹”(大、中、小),以及大 的 “狼毫提笔”等。 (2) 软笔: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 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 (3) 兼毫笔: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 毫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 中、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 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笔。
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北 宋 巨 然 《 层 崖 丛 树 图 》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清 王 珲 《 秋 山 问 道 图 》
明 唐 寅 《 山 路 松 声 图 》
元 明 清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绘 画 主 流
地万百 ,物舸 谁霜争 主天流 沉竞。 浮自鹰 ?由击 。长 怅空 寥, 廓鱼 ,翔 问浅 苍底 茫, 大
颜料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 关的用具:
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 调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 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较佳。 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 後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 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 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笔架:毛笔使用后,用清水洗干净,挂在笔架上凉干, 或包在竹制笔簾中,置于笔筒中也可。 纸镇:用来压纸。
独 钓 寒 江 雪 。
孤 舟 蓑 笠 翁 ,
万 径 人 踪 灭 。
千 山 鸟 飞 绝 ,
中国画,简称“国画”, 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 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 色的绘画。中国画以线 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讲究用笔、用墨的丰富 性与生动性,使线、墨、 色交相辉映,达到“气 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工笔画
写意画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砚
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 玉砚等,其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 以广东出产的端砚,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 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 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 浓;如太粗研墨虽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 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用砚池宜稍 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 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笔
2.笔的使用方法
学画初学时用笔不必全部齐备,最初有大中 小几枝就可以了。要从难要求,这对基本功的 训练大有好处。待画熟练了,在进行创作时, 可以多准备一些笔,选用好笔。 每次作完画,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笔清洗干 净,防止宿墨和余色滞留笔根,破坏笔的性能。 洗笔不要用开水,因为开水会使笔毛变硬、变 脆。一般保存笔的方法是洗净之后放在笔筒里, 也可以把笔吊挂起来。外出作画时可以买个细 竹丝编成的小帘子,叫笔帘,把笔卷在笔帘里, 携带很方便,能保护笔毛不受损害:
侧锋的执笔是把笔管横卧。与纸成各种角度.笔尖不在墨线 中间.笔尖一边光。而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山 水人物画在皴、擦部位上多用剧锋,画出的线有厚、重、毛 的感觉。在轮廓部位上多使用中锋为佳 。
顺锋和逆锋
凡是按照自然书写习惯顺 序行笔的,都叫顺锋,比 如画一道线,一般习惯都 是由左往右拉,要是画直 线,一般则由上至下拉, 这样的笔锋则呈顺势, 如果采用相反的方向,把 笔锋逆转来画,笔锋也采 用逆势,这就是逆锋用笔。
看独 万立 山寒 红秋 遍, ,湘 层江 林北 尽去 染, ;橘 漫子 江洲 碧头 透。 ,
沁 园 春 《 长 沙 》 一 九 二 五 年
?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朱砂: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 制成墨状,朱砂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朱膘:(朱标)是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 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 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 从海中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 而变黑,用双氧水轻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小学五年级美术
第十课 诗情画意
• 诗情画意 • 1、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 “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 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 2、诗情画意的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 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 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摩的 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江 雪 柳 宗 元
工笔画
写意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艺术传统
• 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 •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 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 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 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 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 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