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理
昆虫生理

物理色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射而产生的各种颜色合成色:这是一种普遍具有的色彩,它是由色素色和物理色混合而成表皮是昆虫与环境之间的一个通透性屏障,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穿透体壁体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隙血腔:由于昆虫的背血管是开放式的,血液在循环过程中要流经体腔,再回到心脏,所以昆虫的体腔又叫做血腔血窦:昆虫的血腔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膈膜在纵向分隔成两三个小血腔,称为血窦消化系统:纵贯于中央(即围脏窦)的一根管道即消化道,它的前端开口于头部的口前腔,后端开口称肛门循环系统:在消化道的背面,有一根前端开口的细管,称背血管,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神经系统:在消化道的腹面,有纵贯于腹血窦的腹神经索,它与脑组成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用以呼吸的气管系统以主气管和支气管网分布在围脏窦内消化道的两侧、背面和腹面的内脏器官之间,再以微气管伸入各器官和组织中肌肉系统:肌肉系统则附着于体壁内脊、低膜下面、附肢和翅基关节以及内脏器官的表面,使昆虫表现出各种行为内分泌系统:主要的内分泌腺体,如心侧体、咽侧体和前胸腺等,位于头部、前胸内咽喉及气门气管附近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在昆虫体内起调控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排泄循环:通过端段以水溶液的形式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不断转入后肠;基段和直肠细胞将水分和无机盐选择性再吸收,并移除代谢废物贮存排泄是指血液中的的部分代谢产物被某些器官或组织吸收并贮藏起来,而不马上排出体外的特殊排泄方式昆虫生理学:是研究昆虫体内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机能及其调节机制,控制昆虫生命活动与行为的一门科学色素色:又称化学色。
是由于虫体一定部位有某些化合物的存在而造成的,这些物质吸收某种长光波,而反射其它光波形成。
消化系数:食物经消化作用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与消耗食物的比值,称为消化系数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在吸回肠内的过程,称为肠外消化。
昆虫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

昆虫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动物群体之一,其成功适应各种环境与其独特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并介绍其对昆虫生存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一、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在结构和机制上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
昆虫没有真正的肺,而是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贯穿整个昆虫体内,分布于各个器官和组织,通过与外界环境相连的气孔进行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这一特殊的呼吸系统使昆虫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气体交换,适应各种生态环境。
二、昆虫的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但其结构简单且功能受限。
昆虫的心脏只有几个节段,通过收缩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相比于其他高等动物,昆虫的循环系统更为原始,但也能够满足其生存和活动的需要。
三、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主要由口器、食管、胃和肠组成。
不同昆虫具有各自适应性强的口器形态,如长颚、针状口器等,以适应不同食物的获取和摄取需求。
昆虫的消化系统能够高效地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为昆虫提供能量和生长发育所需。
四、昆虫的生物化学特性昆虫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与其他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昆虫体内酶的种类和活性较高,能够帮助昆虫降解食物、合成物质等。
此外,昆虫体内的代谢过程也比较特殊,其中包括鸟苷酸循环、左旋糖酵解等,这些过程在昆虫体内起到了调节能量合成和利用的重要作用。
五、昆虫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在昆虫适应能力中的重要性昆虫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决定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昆虫通过调节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过程,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食物和生境条件。
生物化学反应在昆虫体内起到了合成代谢物质、分解有毒物质、排除废物等重要作用。
这些适应能力使得昆虫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繁殖和演化。
综上所述,昆虫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是其成功适应各种环境的重要因素。
通过了解和研究昆虫体内的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以及相关的生物化学反应,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昆虫的生物学特点,为昆虫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

四、昆虫的呼吸系统
体壁呼吸
气管鳃呼吸
气膜呼吸
气管呼吸
气管系统 气门 气管主干 气管分支(+气囊) 微气管
五、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分泌细胞
心侧体 咽侧体 前胸腺
六、昆虫的神经系统
七、昆虫的生殖系统
围鞘 睾丸管
▪ 膜翅目:由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组成,背产卵 瓣宽大而凹陷,形成产卵鞘用以包藏产卵器。
▪ 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不具备由附肢特化的 产卵器,只是腹部后端的几个体节逐渐变细,并
套接在一起,成为产卵时可以伸长的伪产卵器。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2、雄性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
阳具:腹部第9节腹板以后的节间膜上的外长物, 由阳茎、阳茎基组成。阳茎基上常变异产生各种 突起,如阳茎上叶、阳茎下叶、阳茎侧叶。
抱握器:腹部第9节的附肢,由腹部第9节的刺突形 成,也可由肢基片和刺突联合形成。为属与近缘 种鉴定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
① 直翅目:由阳茎基背片和阳具复合体两部分组成,无抱握器。
② 同翅目:由发达的阳具端和较长的阳具基 组成。
③ 鞘翅目:只有阳具而无抱握器。阳具分为 阳茎基和阳茎,阳茎基由1个基片和成对 的阳茎侧叶组成,阳茎通常为1骨化而弯 曲的管状构造。
④ 膜翅目:无抱握器,只有发达的阳具。
⑤ 鳞翅目: “U”形基腹弧由第9节腹板特化而来, 内折形成囊形突;背兜具有爪形突和鄂形突。
背兜
阳茎 囊形突基腹弧
爪形突 鄂形突 抱器腹抱突握器
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 生殖节:♀,8-9节;♂,9节 生殖后节:10-11节组成,11节一般称为臀节,着
昆虫生理生化知识点总结

昆虫生理生化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呼吸的方式主要有体表呼吸、气孔呼吸和气管系统呼吸三种。
体表呼吸是通过体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适用于小型和薄壁昆虫。
气孔呼吸是昆虫在体表具有气孔,通过气孔与外界环境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适用于适中大小昆虫。
气管系统呼吸是昆虫通过气管系统将氧气输送到不同部位的细胞中,适用于大型昆虫。
昆虫的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由血管、血淋巴、心脏和血细胞组成,其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中。
昆虫的心脏是由一系列横纹肌构成的管状结构,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来实现血液的循环。
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贮食室、中肠和直肠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将消化后的养分输送到各种细胞中。
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根据不同食性形态各异,适应不同的食物种类。
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的排泄系统由马氏管、贮尿囊、中肠和肾组成,主要功能是将体内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马氏管和贮尿囊是昆虫体内产生尿液的部位,尿液中含有甲酸盐、胱氨酸、蛋白质和无机盐等成分。
昆虫的神经生理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腹神经节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由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
昆虫的感觉器官包括触角、眼睛、嗅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这些器官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进行信息传导。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昆虫的内分泌系统是由脑下垂体、中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外分泌器官组成,内分泌系统参与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等生理过程。
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生长激素、蜕皮激素、卵白素和酶类等物质,影响昆虫的生理功能。
总之,昆虫的生理生化知识是一门非常广泛而又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探讨昆虫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生理和内分泌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昆虫的生存与生长规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昆虫生理学

滤室:吸食汁液昆虫的中肠前后两端与后肠前端紧贴束缚在一起,外面包裹一层由结缔组织的构成的围膜。
肠外消化:取食前将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或食物内,使食物初步消化。
氧化还原电位:决定生化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同时还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和肠壁细胞的吸收。
背血管:背中线处体壁下方,由肌纤维构成,由中胚层分化出来的心母细胞,在背血窦中相向合并而成。
辅博器:常位于触角和翅基部、足的腿节与胫节交接处,以及中后胸的背血管区域。
光心反射:如果光线照在丽蝇头上时,若此时心脏正在向前快速搏动,背血管便突然逆转搏动方向,如果光照时心脏正向后方搏动,则慢相便大大延长。
反射性出血:是昆虫受天地攻击时产生的自动出血行为,血液中含有天敌厌食或有毒的化合物,有防卫能力。
小眼:小眼作为复眼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角膜、晶椎、感杆束和色素细胞组成。
咽侧体:胚胎发育时上颚节和第一下颚节之间的外胚层芽体发育而成的一对卵圆形,外包一层薄膜结缔组织和微气管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保幼激素。
腹末复合神经节:是由最后三个体节的神经愈合而成。
动作电位:当接受刺激时。
在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的、可逆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变为外负内正状态。
静息电位:指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跨膜电位差。
贮存排泄:虫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常常被隔离限制在一种特定的组织内或一定部位,或是以一种特定的理化状态存在。
气盾呼吸:气盾可保存一薄层长久不崩解的空气膜,并与气管系统内的空气连通。
气泡呼吸:有些水生昆虫利用其体上某一部位上的疏水体毛的空间内的气体进行呼吸。
体壁呼吸:有的昆虫没有呼吸系统或不完整,气体交换由体壁直接进行。
直肠垫:直肠特化成的有卵圆形的垫状内壁或锥状突起。
直肠腮呼吸:气管腮突出在直肠腔内,利用直肠对水的抽吸,更换直肠腔中的水而吸取水中的氧。
同步肌:运动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与肌肉收缩的频率相等。
异步肌:肌肉收缩的机械频率远大于运动神经元发出冲动的频率,且其收缩频率与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不相关。
昆虫生理学名词解释

昆虫生理学名词解释昆虫生理学是研究昆虫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在昆虫世界中,有许多特定的生理学术语被用来描述昆虫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
本文将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昆虫生理学名词,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外骨骼(Exoskeleton):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坚硬的几丁质组成的外部骨骼,覆盖在身体表面。
它提供了保护内部器官、提供支持和肌肉附着点的功能。
2.蜕皮(Molting):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蜕皮。
蜕皮是指昆虫通过脱去旧的外骨骼,并生成新的外骨骼来更新身体。
这个过程允许昆虫适应身体的增长,并修复受损的外骨骼。
3.气孔(Spiracles):昆虫的气孔是用于呼吸的小孔,分布在身体的侧面。
气孔与昆虫的呼吸系统相连,允许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甲状腺(Corpora allata):昆虫的甲状腺是一对位于脑部附近的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5.毛细管作用(Capillary action):毛细管作用是指昆虫体内液体在细小管道中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它是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直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6.蜜腺(Honey gland):某些昆虫体内具有蜜腺,用于产生蜜或其他甜味物质。
蜜腺通常位于昆虫的消化系统附近,可以分泌蜜液用于食物储存或作为社会性昆虫的食物共享。
7.嗅觉受器(Olfactory receptor):昆虫的嗅觉受器位于感觉器官中,用于感知和识别化学物质的气味。
昆虫的嗅觉受器通常非常敏感,使它们能够检测到食物、配偶、危险等。
8.紫外视觉(Ultraviolet vision):昆虫中许多物种具有紫外视觉能力,它们可以感知紫外光谱范围内的光线。
这种视觉能力使昆虫能够看到许多细微的细节和颜色,帮助它们在寻找食物、识别对象和进行交流中更加敏锐。
9.光合共生(Photosynthetic symbiosis):某些昆虫与光合细菌或其他光合生物形成共生关系。
第九讲昆虫分类学

昆虫卵的类型 1.长茄形 2.袋形 3.半球形 4.长卵形 5. 球形 6.篓形 7.椭圆形 8.桶形 9.长椭圆形 10.肾形 11.有柄形
卵期是一个表面静止的虫期。但成虫产卵 具有各种保护习性,卵壳又有保护作用 。卵 期进行药剂防治效果较差。
各种昆虫都有特定的产卵方式和场所。一 般产卵器发达的昆虫常产卵于动、植物体内 或土壤中,产卵器不发达的昆虫则产卵于动、 植物体表或土壤表面。产卵方式有散产、块 产、堆产等。若掌握了害虫产卵习性,可结 合田间操作摘除卵块等措施进行防治。 ⒉幼虫期 从孵化到化蛹所经历的时期称为幼虫期。 幼虫破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
幼 虫 的 类 型
昆虫幼虫的类型
1.无足型 2.寡足型 3.多足型
3.蛹期
末龄幼虫蜕去最后 1次皮变为蛹的现象称 化蛹。由幼虫变为成 虫所经历的时期,称 为蛹期。蛹期是一个 静止虫态,其内部进 行着剧烈的代谢活动, 御敌和抗逆能力差, 自身要求相对稳定的 环境完成由幼虫到成 虫的转变过程。
1.离蛹 2.被蛹 3.围蛹
1.锤角亚目 Rhopalocera 触角端部膨大成锤形或球杆状;静息时双翅竖立 于体背;昼出夜伏。卵散产,蛹外一般无茧。 ★凤蝶科 Papilindae 体大型。体黄、 绿或黑色,带有 黑、蓝、红、绿 等斑纹。前翅三 角形,后翅外缘 呈波状纹,臀角 常有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体中型, 白色、黄 色、橙色, 翅面有黑 色或红色 斑点。前 翅三角形, 后翅卵圆 形。
不完全变态 1.、 幼虫、蛹、 成虫4个阶段。
幼虫与成虫 在外部形态、 内部器官、 生活习性和 活动行为方 面都有很大 差别。如蝶、 蛾和甲虫类 昆虫。
完全变态 1.卵 2.幼虫 3.蛹 4.成虫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繁多的动物之一,其内部结构和生理对于了解昆虫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外骨骼结构、器官系统和生命循环。
外骨骼结构是昆虫的独特特点之一、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层坚硬的外膜组成的,它提供了昆虫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外骨骼结构使得昆虫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压能力。
同时,外骨骼还起到了保持昆虫体形稳定、维持内部器官位置的作用。
但是,外骨骼的僵硬性也限制了昆虫的身体运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昆虫的外骨骼上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关节,这些关节可以自由弯曲,使得昆虫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
与外骨骼结构相对应的是昆虫的器官系统。
昆虫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消化系统是昆虫体内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关键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唾液腺、食管、胃和肠等。
另外,昆虫的消化系统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器官,比如食物储存器官和分泌物储存器官。
这些特殊器官的存在使得昆虫能够在特殊环境下存储和利用食物。
昆虫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有很大的区别。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通过气管来实现的,气管直接与昆虫体内的组织相连,通过气管分支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
在昆虫呼吸中,空气在气管中通过扩散来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呼吸方式使得昆虫能够迅速获得氧气,满足其高代谢需求。
另外,昆虫的呼吸系统也存在一些特殊的适应机制,比如昆虫可以通过控制气体交换和气管的开关来调节呼吸速率。
昆虫的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细胞,并从细胞中收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昆虫的心脏是一个管状结构,可以通过压力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此外,昆虫的血液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能够抗菌和凝结。
最后,昆虫的生命循环也是其独特的生理特点之一、大部分昆虫经历完全变态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这种生命周期使得昆虫可以在不同的生境中生存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昆虫的感觉器官
小
眼
复
眼
复 眼 的 成 像
机 械 感 受 器
化 学 感 受 器
第六节 昆虫的激素
• 概念:是昆虫内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内,经由血 液运送到作用部位。
• 功能:调节和控制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 两性异态、多型现象和生理代谢作用等。
反射 弧
突
触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受刺激前:静息电位 受刺激后:动作电位
静息时,膜内外 有电位差静息电 位,称为极化
传导
膜外各点之 间无电位差
冲动在神经元突触间的传导
化学传导:大多数昆虫 电传导:少数昆虫
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拟除虫菊酯类:改变离子通道阻止膜电位的传导 烟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化学传导失控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阻碍化学传导
卵子的形成过程
一、卵母细胞的形成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一个卵母细胞 一群子细胞 供给营养 多个滋养细胞
无滋式
具滋式
二、卵黄的沉积 三、形成卵子 四、卵巢成熟的时期 五、特殊生殖方式(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的卵子形成
卵黄的沉积
合成和沉积 卵黄 卵黄蛋白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神
细胞体轴突 侧支 | 树突 端丛
经
元
单极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神经分泌细胞:特化的神经元
侧支
树突
神经分泌细胞
神
经
节
二、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神经脉冲和内分泌(由脑、腹神经索组成) 二、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消化道、气门和背血管等内脏器官 三、外周神经系统:控制运动器官
中枢神经系统
控制神经脉冲和内分泌
脑 神 经
交感神经系统
• 口道神经系:
额神经节和神经 后头神经节及其神经 素囊神经节及其神经
口器、前、中肠、背血管等器官
• •
中神经 腹末复合神经节
气门的开闭 后肠和生殖器官
四、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
概念:突触、反射、反射弧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冲动在神经元突触间的传导 运动神经元与肌肉间的突触传导 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卵黄蛋白: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还来自滋养细胞、卵泡细胞、血淋巴
生长发育中的卵母细胞
脂类: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还来自滋养细胞、卵泡细胞和脂肪体 碳水化合物: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形 成 卵 子
卵黄 膜 卵黄沉积后的 卵母细胞
卵壳
卵子形成
卵子(2N) 卵管塞 卵巢管柄
未进行成熟分裂的卵母细胞
二、雄性生殖器官
• 细胞免疫:
吞噬作用——少量小型外源物——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 成瘤作用——大量小型外源物——凝血细胞、颗粒血细胞、浆血细胞 包被作用——大型外源物——与成瘤作用相似
• 体液免疫:
脂肪体、血细胞、 围心细胞、马氏管、 中肠和受伤后的真皮细胞等 抗菌肽、蛋白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阻止微生物细胞分裂增殖 杀死或钝化代谢毒物(解
前胸腺和蜕皮激素(MH)
Molting hormone (MH) 蜕皮激素
3-脱氢蜕皮酮
蜕皮酮
20-羟基蜕皮酮
血 淋 巴
脂 肪 体
血 淋 巴
MH和JH协调控制昆虫的发育, 包括蜕皮、变态的基因的开与关
咽侧体和保幼激素(JH)
几种不同结构的倍半萜类 (侧链长度和环氧化程度不同)
MH和JH协调控制昆虫的发育, 包括蜕皮、变态的基因的开与关
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
• 第一个性信息素发现:Butenandt,1959年,蚕蛾醇。 • 目前发现的信息素种类:400种,其中350种为鳞翅目,其他的为 鞘翅目、膜翅目、等翅目和双翅目种类。 • 雌蛾的性信息素:10~21个碳的脂肪族。功能团常为醋酸酯、醇 基、酮基等。双键位置自第3位到第13位。也有少数烷类(如灯 蛾科) • 分泌腺体:腹部第八、九节的腹节间膜,特化成不同的形状 • 雄蛾和雄蝶的性信息素 • 其他目的性信息素 • 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性信息素前体(来自寄主植物、腺体中的类脂体) 性信息素 • 脑神经和内分泌腺体调节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
气管:分布、结构和气囊、微气管
气管的构造
• 无气门腔 • 有气门腔 (外闭式、 内闭式)
气管的分布
气管的结构和气囊
二、昆虫的气体交换 和呼吸代谢
扩散作用、通风作用、特殊的呼吸方式
(葡萄糖------丙酮酸+ATP) 循环(丙酮酸——二氧化碳+ATP) 、磷酸戊糖途径
基酸------相应的酮酸------三羧酸循环
追踪信息素
• 蜜蜂:
奈氏腺
• 白蚁:
第五腹节背面 的腹腺
聚 集 信 息 素
• 大小蠹属(Dendroctonus) ♀ ♂
释放聚集信息素
♀
寄 主
寄主气味
♀♂ ♂♀
♂♀
释放出三种混合气体 大量小蠹侵入 竞争性鸣叫
♂♀
释放抑制聚集信息素
♂♀♂♀
外界的小蠹不再侵入寄主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1. • • 性信息素的应用 作为害虫预测预报的工具 直接防治
雄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 睾丸的基本构造和精子的 形成 输精管(输精管、射精管) 和雄性附腺
睾丸的基本构造
• 睾丸管 睾丸 • 睾丸管的分区 :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精子的形成
• • • •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三、昆虫的交配、受精和产卵
• 引起昆虫交配的原因 • 授精和受精作用 • 产卵
9
1
2
6
脂血细胞
7
8
3
4
5
止血作用
凝血块
细胞破裂(凝血因子) 细胞伪足(伪足集成网状结构) 细胞破裂+细胞伪足
Hale Waihona Puke 昆虫的免疫系统• 对外源异物的识别:
细菌、微生物胞壁物质(肽葡聚糖、脂多糖、-1,3-葡聚糖等) 识别蛋白 识别蛋白(凝集素、血素等) + 启动免疫反应 外源物
心侧体与激素
• 心侧体
• (利尿激素、抗利尿 激素、促心搏因子、 激脂激素、高血糖激 素和羽化激素)
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 和变态的调控
• 幼虫期:JH=MH • 末龄幼虫:JHMH • 蛹期:0=JH MH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growth regulatiors) 对益虫的作用
• 成虫发育型:
控制
(成虫期)脑
• 蛹期发育型:
咽侧体 分泌 卵黄沉积 JH
控制
(蛹期)脑
前胸腺 分泌 卵巢发育 MH
第二节 昆虫的血液 一、昆虫的血液组成
血浆blood plasma • 昆虫的血液===血淋巴haemolymph 血细胞hemocytes 血浆:无机离子、血糖、血脂、氨基酸和蛋白质、激素 血细胞 血浆中的非血细胞:围心细胞、绛色细胞、脂肪体 血液的功能:1、循环;2、止血;3、免疫;4、解毒;5、阻止天敌捕 食;6、代谢
对害虫的作用
第七节 昆虫的信息素
• 外激素,是同种昆虫个体间或异种昆虫个体间的化学通信物质, 由特殊的腺体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外,以调节或诱发同种间其他个 体或异种个体间的特殊行为。 • 种内的如雌雄虫间的引诱、集结、标记踪迹、报警自卫等,还可 对个体发育过程产生特殊的影响,如性成熟的抑制和性别的决定 等。 • 种间的如寄主吸引寄生蜂寄生的利它素等。
脑神经细胞的分布及与心侧体的连接
• 脑前方:中区神经 分泌细胞(mNSC) • 前脑两侧:侧区神 经分泌细胞(lNSC) • 与心侧体的连接: mNSC的轴突组成 一对神经,lNSC的 轴突分别组成两对 神经延伸到心侧体;
脑激素(prothoracotropic hormone,
PTTH)
• 也叫活化激素、促前胸腺激素 • 幼虫期:能促进前胸腺的细胞核合 成RNA,细胞质内的蛋白质代谢 • 蜕皮时:促进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
受精作用
精子 刺激 未成熟分裂的卵子(受精囊孔) (2n) 成熟分裂 雄性原核 卵核(1个) + 极体(2-3个) (n) (n) 受精卵 (2n)
四、昆虫生殖的控制机制
一、昆虫生殖的两种类型: 成虫发育型、蛹期发育型 二、影响昆虫生殖的外部因素 三、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
激素对生殖的调控
第四节 昆虫的肌肉系统和生理
肌膜
收缩性蛋白肌原纤维 肌纤维肌膜去极化肌肉收缩 糖原、脂肪 肌质 (长形的多核细胞) 细胞核
收缩性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第五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神经胶细胞
神经元 神经节:是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细胞和胶细胞的集合体。 神经胶细胞:包围在神经节和神经索外,形成鞘细胞层,起支持、保护 和滋养神经细胞的作用。
一、昆虫的内分泌系统和激素
• 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激素
• 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调控作用 •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激素
• 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
• 前胸腺和蜕皮激素 • 咽侧体和保幼激素 • 心侧体及其激素
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
• 形态、功能 • 分布及与心侧体的连 接 • 分泌产物(脑激素、 羽化激素、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等) • 脑激素
脂类代谢
活化 甘油 3-磷酸甘油酯 糖酵解 甘油酯 脂肪酸 脂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脂酶 活化 -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