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碎石配比分析
二灰碎石配合比要求

二灰碎石配合比要求
粉煤灰:道路基层使用的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中SiO2+Al2O3总量宜大于70%;烧失量宜小于10%;当烧失量大
于10%时,应做试验其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时方可
采用。
细度应满足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
0.075mm筛孔,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石灰:宜采用1-3级的新灰,消石灰应充分消解,不得含有未消解的颗粒。
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
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全消解,未能消解的生
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粒径不得大于10mm。
生石灰的CaO+MgO的含量宜大于60%;
消石灰的CaO+MgO的含量宜大于50%;
碎石:含泥量宜小于1%;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并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
厚度的1/3.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
大于40mm,并应小于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的1/3,集
料应有级配。
配合比:碎石:粉煤灰:石灰= 80 :15 :5 (体积比)其中碎石要求:16-31.5mm粒径占17%;10-20mm
占17%;5-10mm占13.2mm;石粉占52.8%
每立方米的配合比碎石:粉煤灰:石灰=1360:255:85(kg)这是根据去年原材料的情况出的配合比,仅供叁考。
阜新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09年4月22日。
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该路面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结构,按照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设计标准,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
5、《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招标文件及相关技术要求
三、原材料
1、石灰:章丘
2、粉煤灰:鲁北化工厂
3、碎石(10-30mm、5-10mm、0-5mm石屑):青州
4、水:饮用水
5、压实度标准:98%
6、拌合方式:厂拌
四、混合料组成设计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中表5.2.6-2二灰级配碎石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1#级配范围(如下),由10-30mm 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三种料组成,其比例10-30mm碎石:5-10mm碎石: 0-5mm石屑=35:35:30;
二灰碎石级配范围
五、试验方法按照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要求进行;
六、二灰稳定碎石试件标准养护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七、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配合比为:
石灰:粉煤灰:碎石=6:12:82, 最佳含水量=8.3%,最大干密度=2.05g/cm3,其中碎石级配为:10-3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35:35:30;
八、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二灰碎石配合比及其强度分析探讨

二灰碎石配合比及其强度分析探讨一、前言二灰碎石是将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与碎石集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相互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和养生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路面基层材料,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工程造价低的优点。
级配良好的碎石构成基层的骨架,石灰和粉煤灰在混合料中起填充骨料间隙的作用,同时它们混合后,遇到水起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硅铝酸钙等胶凝性化合物。
这些胶凝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胶凝能力和稳定性,又起到将各个大小骨料粘结成整体的作用,从而构成二灰碎石的强度。
二、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就石灰粉煤灰集料而言,其可变因素是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及石灰加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
因此石灰粉煤灰集料混合料的组成范围可以由选定石灰加粉煤灰的总剂量和选定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确定。
1、粒料含量的确定(即石灰加粉煤灰用量的比例)石灰加粉煤灰的含量与许多变量有关,在国外通常采用12~30%之间,在我国通常使用两种类型石灰粉煤灰粒料混合料,一种是密实式,即集料含量占80~85%,同时具有规定的级配,石灰加粉煤灰的含量为20~15%,起填充集料孔隙和粘结作用;另一种是悬浮式,即集料仅占50%~60%左右,不要求集料具有一定级配,集料悬浮于石灰和粉煤灰混合料之间。
这两种类型混合料的强度没有很明显的差异,据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当集料含量为60~80%时,随着集料含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但当集料含量超过80%时,其抗压强度降低。
就抗冲刷能力和收缩性能而言,密实式混合料明显优于悬浮式混合料。
因为悬浮式混合料的集料少,不能形成骨架,在外力作用下不稳定,且由于石灰粉煤灰含量多,易于后期产生收缩,同时就经济上而言,石灰用量越多,越不经济。
因此,鉴于以上因素和已成功的经验,以及结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下面将采用80%和85%两种含量的集料配比进行探讨(也即石灰加粉煤灰的含量为20%和15%)。
2、确定二灰间的比例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以变化很大,从1:2到1:10。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的探讨(一)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的探讨(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二灰碎石的反射裂缝的分析,提出对二灰碎石配合比的设计思路,以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保证路面的路用性能。
关键词: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探讨鉴于目前二灰碎石基层设计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存在着干缩裂缝较多,施工中石屑用量过大、来源困难、造价过高等问题,我所对一些发生基层裂缝的沥青路面进行了现场取样调查,并对沪嘉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进行了实地调查。
同时,我们根据江苏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配合比及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现将我们对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的初步研究结果介绍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1横向裂缝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缺陷之一沥青路面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近年来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不论其面层是国产沥青还是进口沥青,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横向裂缝。
沪嘉高速公路1988年竣工通车后,1992年横向裂缝达300多条,1993年每隔12~20m一条,1994年每隔12~15m一条,全线已有1000余条横向裂缝,莘松高速公路1990年12月峻工通车,经过三年的通车使用,也出现了横向裂缝,200条,其共同特点是所有裂缝有些横向裂缝间距在12~15m之间,1994年裂缝约有都是上宽下窄,横向裂缝大都贯穿路面全宽。
济青高速公路1993年底通车,在济南段(Ⅰ标段)也有横向裂缝。
以上公路路面结构见表1。
表1沪嘉高速公路莘松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沥青碎石8cm沥青碎石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6cm二灰碎石44cm二灰碎石24cm二灰碎石20cm砂砾15cm砂砾42二灰碎土沪宁高速公路所做的试验路也出现了横向裂缝。
这些裂缝的最终结果导致路面雨雪水不断下渗,行车后造成路面唧泥,最终导致路面损坏。
二灰碎石中二灰配比合理性探讨

路面 的开裂 破 碎 。 为此 , 大 科 技 工 作 者 对 二 灰 广 碎石 的级配 、 特别 是 二灰 碎石 中的集料 级配 , 组成 二灰碎 石基层 的各个 组份 之 间 的化 学 成份 以及 二 灰碎石 基层 的施 工 技 术 , 灰 碎 石 基 层 的 养 生 方 二 法等诸 多方 面进 行 了广泛 深 入 的研 究 。但研 究 多 集 中在 路用性 能 方 面 , 而对 于二 灰 碎 石 各 组 份 经
8 7 稍 大外 , 他有 效化 学 成分 ≥7 , 一级 .5 其 5 为 粉煤 灰 。
表 3 胶 结物 XRF定 量 分 析 结 果
些兰堕 坌
质 量分 数 /
! 兰 垒! ! ! ! !
2.9 3.4 1 9 7 5 1. 7 1 3
!
2 9 .2
元 素 定 量 分 析 _ , 结 果 见 表 l表 2 表 3 列 。 2其 ] 、 、 所
表 1 石 灰 XRF定 量 分 析 结果
注 : 品经 过研 磨 后 在 1 5℃ 温 度 下 烘 干 4 h检 测 。 样 0
该石灰样品为消石 灰, 产地 为江苏宜兴 , 其 据 上述化 学成 分分 析 , C o+Mg 的质量 分数 其 a O
兰 ! !! ! ! !
0 4 .3 2 9 .2
!
1 5 .3
! !
1 1 .5
! !
0 4 .7 0 1 .4
!! 垡 ! !
001 . 6 2. 2 0 2
注 : 品经 过研 磨 后 在 1 5℃ 温 度 下 烘 干 4h检 测 。 样 0
收 稿 日期 :0 1。 5 2 1一卜I
9 0
陆文 洪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与指导意见书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指导意见书为进一步提高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性和耐久性,保证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并有效地控制收缩裂缝,根据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在2001年《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指导意见书》的试用基础上,结合缩缝防治研究结果及我市二灰碎石施工的实际情况,特对《指导意见书》进行修订,以不断完善我市二灰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
1、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仍按2001年《指导意见书》的原则确定集料级配和二灰用量,但在具体操作使用中,按最大干密度确定二灰含量,工作量较大,费工费时,根据去年各单位配合比设计情况,二灰含量的确定可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具体设计过程如下:1、1原材料要求用于二灰碎石基层的石灰、粉煤灰、集料等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参见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1、2配合比设计过程1、2、1确定石灰、粉煤灰比例首先应对石灰、粉煤灰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价,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予采用,石灰尽量采用II级以上。
按20:80~35:65之间不同比例,制备4~5组石灰、粉煤灰混合料,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其各自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根据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数值制件,在同一养生条件下养生,对同龄期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选用强度最大时的石灰、粉煤灰比例。
也可按2001年工程的试验和经验,石灰和粉煤灰的比例直接采用30:70。
1、2、2确定二灰设计含量(1)确定集料级配首先对拟采用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种集料进行筛分,测得各自的级配,然后根据规范中对集料级配的要求,用数解或图解等方法,确定各种集料的含量。
从提高抗裂性角度出发,根据我市及省外部分路段的施工经验,对规范中级配范围进行取用时,粒径4.75mm(方孔筛)以上集料含量宜取高值,粒径4.75mm(方孔筛)以下集料,含量宜取低值,同时要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规范规定,且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宜接近于0。
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探讨
二灰稳 定碎石基层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的探讨
S t u d y o n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mi x t u r e o f l i me l f y a s h s t a b i l i z e d b o u n d ma c a d a m
r o a d b se a s i n r o a d ma i n t e n nc a e p r o j e c t s . Du i r n g he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he t a g re g g a t e ra g d e o f mi x t u r e s a n d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d i f e r e n t ma t e i r a l s
or t h e n C n a t h e l i me — l f y — s a h b o u n d ma c a d a m h a v e t h e p e f r o r ma n c e o f ig h h s r t e n th g , l a r g e i n t e n s i o n , a n i t 一 却 a nd l e s s c o n t r a c t i o n
二灰配合比
蚌埠市X046线唐万大桥接线工程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书X046接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七月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设计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原材料的选择及试验二灰碎石基层石料最好采用石灰岩,因为石灰岩中粗集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施工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其他岩质的石料好,易于碾压成型,不易离析。
同时,石灰岩粉末类同于石灰粉,与水反应后可以形成强度,利于路面结构的长期使用。
根据使用将矿料分4级:1#碎石(20-30)mm、2#碎石(10-20)mm、3#碎石(5-10)mm、4#石粉(0-5)mm。
采用凤阳石料厂的石灰岩矿料,经过试验检测,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表。
表1 集料筛分试验结果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级配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配合比设计主要是以获得良好的碎石级配、压实效果和施工可行性为原则,级配碎石的配合比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以其各筛孔通过量达到或接近规范要求的级配中值为最佳配合比。
根据几种集料的颗粒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反复调整材料的比例,最终确定集料的比例为1#:2#:3#:4#=20%:22%:25%:33%,其级配设计试验结果分别见表2。
合成级配范围如附图1。
4、二灰碎石压实系数的选用压实系数:由于试验段尚未铺筑,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初定二灰碎石压实系数为1.35-1.40。
二灰碎石颗粒组成分析5、结论1、配合比:根据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结合此工程中的配合比按石灰:粉煤灰:集料=5%:15%:80% ,。
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该路面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结构,按照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设计标准,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
5、《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招标文件及相关技术要求
三、原材料
1、石灰:章丘
2、粉煤灰:鲁北化工厂
3、碎石(10-30mm、5-10mm、0-5mm石屑):青州
4、水:饮用水
5、压实度标准:98%
6、拌合方式:厂拌
四、混合料组成设计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中表5.2.6-2二灰级配碎石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1#级配范围(如下),由10-3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三种料组成,其比例10-3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35:35:30;
二灰碎石级配范围
五、试验方法按照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要求进行;
六、二灰稳定碎石试件标准养护6d ,浸水24h 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七、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配合比为:
石灰:粉煤灰:碎石=6
:12:82, 最佳含水量=8.3%,最大干密度=2.05g/cm 3,其中碎石级配为:10-30mm 碎石:5-10mm 碎石:0-5mm 石屑=35:35:30;
八、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