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抛石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水下抛石施工方法与流程

水下抛石施工方法与流程

水下抛石施工方法与流程范本1:水下抛石施工方法与流程一、引言本旨在详细介绍水下抛石施工的方法与流程,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水下抛石是一种常用于海洋工程、河道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通过将石块投放至水下,以达到加固和保护水域的目的。

二、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立项: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2.设计方案:根据项目要求,制定水下抛石的设计方案,包括使用的石块种类、石块大小、抛石区域划分等。

3.设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船只、起重机、抛石器等。

三、施工工序1.环境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没有障碍物,以确保安全施工。

2.石块运输:将准备好的石块运输至施工现场。

3.石块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在水下抛石区域逐个布置石块,按照一定规律罗列。

4.抛石操作:通过起重机或者抛石器将石块投放至水下,注意投放角度和力度的控制,以确保石块能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

5.施工质量监控:监控施工过程中石块的布置质量,确保石块罗列均匀、稳固。

6.清理与整理: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区域,确保不留下杂物和施工设备。

四、施工安全措施1.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救生衣、安全帽等。

2.设备安全:确保抛石设备、起重机等设备安全可靠,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环境安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关注天气状况和水流情况,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五、附件1.施工方案设计图纸一份。

2.施工现场照片若干。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海岸线管理法》:是我国用以保护海岸线资源、合理开辟利用海岸线的法律法规。

---范本2:水下抛石施工方法与流程一、引言本旨在详细介绍水下抛石施工的方法与流程,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水下抛石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常用于海洋工程、河道管理等领域,通过投放石块到水下,以达到加固和保护水域的目的。

二、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2.设计方案:制定水下抛石的设计方案,包括石块种类选择、石块大小规格、抛石区域划分等。

论长江深水区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论长江深水区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论长江深水区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水下抛石护岸是使受冲刷的河床、岸坡通过抛石覆盖,以达到防冲目的,因其工艺简单、施工便捷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笔者近几年来参与了长江下游深水区域多个护岸工程水下抛石施工,通过对施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了施工质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

本文归纳总结了深水区域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标签:深水区;水下抛石;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施工工艺抛石护岸施工遵循“先远后近、先深后浅、先上游后下游”的施工顺序,以达到“先镇脚、后稳坡”的护岸效果,施工流程为:布设控制点——设置固定断面——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抛投网格小区划分——测量水深、流速,计算、确定落(飘)距和调整抛石提前量——测量放样——抛石船抛锚定位——固定断面抛前测量——石料验收——抛石船抛投——固定断面抛后测量——抛后水下地形测量。

1.1 布设控制点水上抛石施工中定位方法很多,有六分仪交会法、激光测距仪配合断面旗定位法、GPS定位等等,既考虑定位测放方法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又能够便于施工、提高工效,现一般采用GPS定位。

根据施工图纸和经校核过的已知控制点,由测量工程师在工程区域沿江边一线设置水尺和加密控制点,各点之间保证通视。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调研选择适宜地点供GPS参考台架设。

1.2 设置固定断面为及时检测抛投效果,防止出现多抛或欠抛现象。

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中关于断面检验数量每隔20m~50m设置一条固定断面的规定,结合工程抛护范围的实际情况,一般按顺水流方向每隔20m设置固定断面用以报验检测,每个固定断面将分别在抛前抛后各测一次,以检测、掌握抛石的抛投效果。

1.3 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根据测量成果绘制水下地形图,并抛石施工前水下地形测量已由南京市水科院施测,测量成果已提供给我项目部。

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认可。

1.4 抛投网格小区划分水下抛石施工的关键是合理划分施工小区(网格),根据笔者多次抛投的经验,结合目前长江下游从事抛石施工的装石船的具体情况,可将施工小区(网格)划分为5m(垂直水流方向)×10m(顺水流方向)的标准网格,不足10m宽度的抛区可划分为定宽的小区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每个抛区的厚度以及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计算出每个网格应抛石数量,绘制成1:500的施工小区图,以便施工员精确作业、填绘,有效控制抛投小区的抛投数量。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水下抛石施工是一种在水下进行岩石抛放的方法,常用于河道、海底和水利设施维修。

下面将介绍一种水下抛石施工的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具设备、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1.工程调研:了解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和水下工程要求,评估工程难度和风险。

2.设计方案: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施工区域的石头种类和规格,以及抛石的密度和分布。

3.准备材料:准备足够的石头、水泥、铁丝网等材料,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质检和包装。

二、工具设备1.船只:选择适合的船只,可以是自航式或非自航式,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起重机:使用足够大的起重机,能够在水下进行抛石作业,并具备升降、转动和伸缩功能。

3.导向工具:使用导向杆、导向绳或潜水员进行操作,确保石头的准确定位和抛放。

4.安全设备:提供潜水员的安全装备,包括潜水服、呼吸器和通信设备。

三、施工步骤1.船只定位:将船只准确地驶入施工区域,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确定合适的位置。

2.起重机调整:调整起重机的高度和角度,使其适应水下施工的要求,并确保稳定性和操作空间。

3.导向石塔:在起重机前端安装导向杆并固定,潜水员从水下操作,将石塔精确地指引到预定的位置。

4.抛石作业:潜水员在起重机的指导下,将预先准备的石头从船只上抛放到水下。

按照设计方案要求,逐个抛放并排列石头。

5.碎石回填:在抛石完成后,潜水员使用水泥和铁丝网将石头固定在水底,增加抗冲刷和稳定性。

6.完成作业:潜水员通过通信设备向地面人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同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检查。

四、注意事项1.安全优先:潜水员必须穿着合适的潜水装备,并严格遵守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2.沟通协调:地面指挥人员和潜水员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在施工前充分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评估施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施工效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工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

水下抛石专项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XX水利工程项目1.2 工程部位:水下护脚1.3 施工内容:水下抛石护脚施工,包括抛石、压实、平整等工序。

1.4 进度要求: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组织2.1 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2.2 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水下抛石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工人组成。

2.3 施工设备:潜水设备、抛石船、潜水泵、测量仪器等。

三、施工工艺3.1 抛石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对抛石区域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抛石范围。

(2)将抛石材料分批次运输至施工现场,堆放在指定位置。

(3)抛石船按照设计要求,将抛石材料均匀抛投至水下。

(4)抛石过程中,注意观察抛石效果,确保抛石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3.2 压实施工(1)采用潜水泵将水下抛石区域的水抽出,确保抛石材料能够均匀分布。

(2)潜水员穿戴潜水服,手持振动棒对抛石材料进行压实。

(3)压实过程中,注意观察抛石材料的密实程度,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3 平整施工(1)潜水员穿戴潜水服,手持刮刀对抛石材料进行平整。

(2)平整过程中,注意观察抛石材料的表面,确保表面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4.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4.3 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管理5.1 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施工安全。

5.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5.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4 严格执行潜水作业安全规程,确保潜水员安全。

六、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6.1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环境保护。

6.2 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回收点,确保文明施工。

6.3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施工方案从岸边至深水抛石厚度为1.0m-1.4m不等。

一、施工顺序根据施工导线测设断面控制桩,并测出施工段河床水下地形图,划分网格、实测流速、计算漂距,并试抛、修正抛投参数、计算网格抛石方量、定位船定位、石料质量数量验收、人工抛投、石驳船离开、按照前面的程序抛石完成,再横向移位直到抛满整个横断面,定位船向下游移一个断面,再进行上述的抛石过程。

在一次抛投结束后进行断面测量,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要求即进行补抛。

二、施工方法抛石施工受水位、流速、流向、航运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抛投块石进度和质量,根据本标段水下抛石量将施工段计划分为8个抛投量近相等的施工段进行抛石施工,采用八艘定位船进行网格抛投。

采用人工抛投方式,每艘定位船上设一个抛投作业队,由一个专职指挥员指挥。

具体实施如下:(1)施工准备⑴石料场(备料场)复查和规划我局严格按照监理人认可的采石场选购石料,石料应满足粒径级配和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要求,根据抛石施工强度,我局从选定的经监理人认可的储量可满足施工强度要求的采石场选购石料,从码头到施工工地以铁驳船运输,保证日供应量不少于3000m3。

⑵抛石设备选择抛石设备主要有定位船和石驳运输船两种。

定位船选择:定位船首先必须符合航区和作业区相应的船级规定,再根据本标段施工条件和施工特点进行选择,根据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定位船选用500t铁甲船。

石驳运输船选择:为了确保抛投厚度和坡度的要求,石驳船不宜采用抛投量大的对开和底开驳。

本工程以100~200t铁甲散装石驳船为主,并采用少量200~300t和100t以下石驳船。

⑶定位船定位方式选择定位船定位方式水下抛石施工采用定位船控制平面位置,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抛投位置的准确性和抛石厚度的均匀性。

根据我局类似工程经验,定位船定位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A 、丁型定位:丁型定位是定位船船体垂直于水流方向固定,采用“四锚法”固定,在船首用一个领水锚固定,在船体迎水侧和背水侧均用两根锚斜拉,靠岸侧两锚固定于岸上。

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

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摘要水下抛石护岸是一种常见的海岸防护措施,广泛应用于海岸线维护和海洋工程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水下抛石护岸的施工方案,介绍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1. 介绍水下抛石护岸是一种通过在水下投放石块或礁石来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和冲击的工程措施。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效果明显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护岸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2.1 环境调查在进行水下抛石护岸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包括水深、海底地貌、水流情况等,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计划。

2.2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石块或礁石作为抛石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做好运输和存储准备。

2.3 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抛石船、起重设备、定位仪器等,以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3. 施工流程3.1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定位仪器确定护岸的位置和形状,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3.2 抛石操作通过抛石船或其他设备将石块或礁石投放到水下,构筑形成护岸结构,并注意布石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3 固定整理在完成抛石后,对护岸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固定工作,确保护岸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4. 施工后维护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对护岸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和加强护岸结构,确保其长期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

结论水下抛石护岸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海岸防护工程,对海岸线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岸的质量和稳定性,减轻海岸侵蚀的风险,对于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和人类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期望本文能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素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素
理情况 。
3 -抛投控制 : 工单位 要依据 各个 网格的设计 量 , .3 3 施 制定
好抛石船 的挂缆位移方案 ,并绘制好上挡 图 ,在监理监督 下, 由施工单位人员 指挥船只到指定的位置挂缆抛投 , 同时 应及时将验收数量及抛投情况记录在上挡 图上 ,并经常与 设计量进行 比较 , 随时掌 握各个网格的抛投量 , 确保每个 网
以确保工程安全正常运用 。
3 结语
涵 闸安全管理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基础 , 也是涵闸安
全运行的有力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应贯穿于 日常管理工作之 中, 贯穿于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涵闸管理 工作 向科学 、 的方向发展, 高效 逐步实现涵闸管理现代化 ■ 作者简介 : 刘刚(90 , 工程师, 17 一)男, 主要从事_ - r 管理工作。 A ̄
崩岸或滑坡 。饶荆段 乔 口孜 (8 + 0 1 0 4 0~1+ 0 、9 0 0 8 6 0 1+ 0
观测 、 管理 、 维修加 固。 同时要将基线与施工导线的间距 、 导 线方 向角等填入控制点技术参数表 ,绘制抛石施工控制 图 ( 平面图应有控制导线各点的坐标高程 ) 。
32石 料 的 现 场 .
只有 经常对 闸门运行人员进行培训 ,不 断加强职工安
全操作技 能教育 ,提高业务水平 ,才能为安全运用奠定基 础 。为确保安全启 闭, 每年汛前要进行多次开 闸模拟演练 ,
工程建设与管理】 i
2 t 3不允许使用薄片 、 、 ./ 。 5m 条状 尖角等形状及风化 、 易水解
的块石 , 泥岩也不得使 用。 石料选定后要将样品送有资质的 单位检测 , 以满足设计要求 。 块石粒径是关系工程质量 的主要指标 。水流的动能形 成螺旋流 、 回流等 , 会淘刷块石基础 , 形成 冲坑 , 造成护岸块 石滑动 翻滚 、 坍塌。 抛投 的块石只要能抵御水底最大流速的 冲击 , 能保持在河坡上的稳定 即可 , 而小粒径级配适宜的块 石则 可以增加覆盖层 次 , 少孔隙 , 减 防止河床泥砂 淘刷 , 增 强对河床 的护岸效果 。本工程选用块石粒径 为 2 0—4 c 0 m,

抛石护岸工程施工规范

抛石护岸工程施工规范

抛石护岸工程施工规范一、前言抛石护岸工程是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造成侵蚀、塌岸等现象,以保证堤坡的安全的一种措施。

为了保证抛石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河床地形、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 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确定抛石区域和抛石量。

3.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抛石船、挖掘机、装载机、测量仪器、防护用品等。

4.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责任人和安全措施。

三、施工工艺1. 水下抛石(1)采用机械或人工抛投卵石、散乱块石,将断面从堤脚至正常水位线之间的区域表面用一定粒径的块石覆盖起来。

(2)抛石前应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水下断面图,确定抛石区域和抛石量。

(3)抛石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块石覆盖均匀,抛石量满足设计要求。

2. 岸边清基(1)清除岸坡上的杂物和松散土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基底。

(2)清基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岸坡稳定,防止岸坡坍塌。

3. 土方回填(1)在抛石护岸顶部铺设一定厚度的土方,以填充抛石之间的空隙,提高护岸的稳定性。

(2)土方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确保填充均匀。

4. 播草籽(1)在土方回填后,应及时进行播草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护岸的生态环境。

(2)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草种,确保草籽的质量和成活率。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抛石厚度、均匀度、岸坡稳定性等。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抛石量和抛石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施工验收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包括抛石厚度、均匀度、岸坡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查。

2. 验收合格后,应向相关部门提交施工报告和验收报告。

3. 施工报告应包括施工过程、施工质量、安全情况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六、施工期后维护1. 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理抛石表面的杂物、检查岸坡稳定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上抛填工程中有哪些工艺和方式?•评论:0 浏览:1720 发布时间:2006-5-11•水上抛填工艺中,“方驳抛填”系指施工单位使用本单位方驳,并负责装船以及工地范围内的运输和抛填工作;“民船装运抛”系指材料发包给其他运输机构负责装船,运输和抛填,施工单位只需派人指挥抛填和进行水下检查工作,材料单价应包括装船运输和抛填费用;“外租船抛填”系指租用其他运输机构船只,施工单位负责装船以及工地范围内的运输和抛填工作,材料单价应计算到工地范围装船码头的材料堆场为准。

定额中外租船的费用按15kW机动艇和50t铁驳计算。

【转】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2010-11-08 12:19转载自sen86510121最终编辑sen865101211、抛前水下地形测量在施工前进行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小区(网格)划分水下抛石施工的关键是合理划分施工小区(网格),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水下抛石施工的经验,结合目前我公司从事抛石施工的装石船的具体情况,可将施工小区(网格)划分为10m(垂直水流方向)×20m(顺水流方向)的标准网格,每个标准网格再分为上、下两个半区进行抛布,不足10m宽度的抛区可划分为定宽的小区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每个抛区的厚度以及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计算出每个网格应抛石数量,编制施工档位图。

3、测量、放样由于抛石施工位置是位于水中,无法在水中确立施工位置,因而需在与施工位置对应的岸上设立标志,以确定施工位置。

(1)测量放样方法a.在抛区附近的岸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前方交会或后方交会的方法在岸上测设一点,由此点放出施工基线。

b.根据测设的已知点设立一条正基线(平行于抛区长度方向)或斜基线(不平行于抛区长度方向)。

c.在基线上根据各施工小区的长度划分放出各基线桩。

d.由基线桩上测设出各断面桩(方向桩),方向桩应垂直于抛区长度方向。

(2)测量放样技术要求a.测量放样放出的基线桩与方向桩应与定位船通视良好。

b.测量采用红外线测距仪。

c.利用测设点作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出基线桩和方向桩,桩位距离误差小于5mm。

4、位船定位(1)定位船选用本工程拟投入1艘450t钢质定位船,定位船设备状况良好,并配有专业操作人员。

(2)定位船锚、缆的选用使定位船定位准确、牢固,首先必须选用合适的锚具及锚缆。

a.锚具的选用:上游锚选用1000kg重的锚,下游锚选用600kg重的锚,顶头锚选用400kg的锚。

b.锚缆二根上游缆和二根下游缆选用Φ21.5以上的锚缆,二根顶头缆规格也不应小于Φ16.5。

(3)抛锚顺序及定位船抛锚定位a.抛锚顺序外上游锚(领水锚)——里上游锚——外顶头锚——里顶头锚——里下游锚——外下游锚。

应注意的是上、下游锚应成八字形,以利定位船里外移动。

b.冲距(漂距)的确定块石在抛到江底过程中,因水流的带动,块石向下游移动,因此在抛投前要计算出块石的冲距,以便算出抛石在水流的作用下,所移动的距离,确保抛投位署的准确。

抛石冲距经验公式为:S=0.8VoJ/W1/6。

S—冲距(米)Vo —水面流速(米/秒),测速仪测定抛投点水面流速。

H—水深(米),用测深仪测定抛投点水深。

W—块石重(kg),施工中可采用代表块石重量测算。

c.定位船抛锚定位定位船锚抛好后,即可进行定位,先将定位船移至要抛投的断面,测出流速和水深,计算出冲距(漂距),冲距加装石船头空白区距离为定位船的提前量,利用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

使定位船下游侧舷边所拴装石船块石位置与入水后需抛投的位置相对应。

5、石料船的石质检查、计量和挂档抛石船只的选用:采用40t的驳船,施工中订立标准船型,按标准船型划分小区,按标准船型选用装石船只,具体为船长20m,宽3.75m,船头至货位长度为3.5m,货位长10m,后船舱长6.5m。

(1)石料石质的控制和数量的确定a.石质的控制水下抛石要把好石料质量关,块石供应先经试验,确定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可选用。

杜绝风化石、水解、碎石等不合格的石料。

b.数量的确定石料船到达工地指定地点后,在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检查合格的石料进行量方,量方时长度量2次,宽度量4次,高度量8次,取平均值计算方量专人视空隙率大小和石质情况核扣方量。

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部质检人员随机抽船过磅,根据抽磅结果确定系数,消除虚吨位,以监理核定量为准。

c.抛石船挂档、抛投块石定位船定位结束后,可在定位船下舷边挂吊装石船进行施工,根据抛投须均匀的原则,各装石船船位应相互错开,以保证抛石均匀。

根据所确定的标准船型及有效抛护宽度将抛石标准网格的半区10m×10m的网格分为8个长10m宽1.25m条形区域(即四个船位)进行抛布,每个船位依次错开1.25m,从而保证抛投均匀,且无空档。

装石船抛石在标准网格中,应从船两边进行抛布,在非标准网格的定宽小区抛石时,应由船一边进行抛布,这样挂档能够保证块石入水后落至指定区域,从而达到抛投均匀的目的。

6、人工抛投石料船进档挂牢后,开始组织人员在抛投,各档船只全部抛投结束,方可解缆离档。

记档人员及时准确地将抛投量上档位图,做到各网格实际抛投量控制在设计量的95%~105%范围之内,单元工程实际抛投量控制在设计量的100%~103%范围之内。

7、竣工水下地形测量水下抛石工程结束后,我单位要派专人配合业主委托的测量人员采用GPS系统对抛投区域及相邻的部分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绘制比例为1:2000的水下地形图,将抛前抛后的水下地形图进行对比,确定抛投成果。

定点测量增厚控制在70%~130%,如增厚小于70%,则须补抛块石,如大于130%,则须安排潜水员进行水下埋坡工作。

8、施工技术要求(1)严格控制各施工段长度:施工期间受季风影响,为保证抛石挂缆船进位准确,减小因风力和水流影响,如水流方向与设计抛区方向一致,流速不大时,每天单元抛石长度为80m,如水流方向与设计抛区方向夹角较大或水流紊乱,每单元抛石长度为40~60m。

(2)根据现场察看和设计图纸、本标段施工区域抛护宽度以及水流情况,为了保证抛石准确、抛投均匀,因此定位时,在施工单元上、下游分别布设一条定位船,使进档装石船串联挂档时上、下游固定,不会摆动,从而确保设计图纸的抛投要求。

(下游利用定位船上绞关将装石船绞紧固定)上下游定位方法相同。

a.料石船只选择:施工中严格按标准船型选择40t的装石船,确保抛石均匀和抛投厚度。

b.建立完善的定位系统,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完成永久性控制导线、桩号及固定观测断面桩的布设,并在每个断面桩插上小红旗做上标记,确保定位不发生偏差。

c.施工中遵循“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泓后近岸”的施工顺序依次均匀投抛。

d.在进行正式抛石前,进行抛石试验,通过试验以得到冲距与水深、流速、块径之间的关系。

e.定位船应根据流速和水位及时调整船位,勤测流速、流向、水深等参数,计算调整好抛石落距。

f.一单元抛投结束后,应分析抛投结果,以便及时调整分条网格抛投计划和水上作业定位位置。

g.干抛石:施工时靠近护坡脚槽部位时,由于水位原因,局部地方船只无法抛投时,必须采用岸上人工抬抛,接坡石(干抛石)必须采用岸上抬抛,这样能保证护脚工程与护坡的连接,确保护坎稳定。

h.为了保证施工期间长江航道的安全畅通,主动与航运管理部门联系,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设置明显航标和水面浮标,以示出抛石作业区范围及施工船舶和长江航行船舶的航道。

9、抛石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抛石施工的施工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为块石,块石质量要求:a.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比重不小于2.65t/m3。

b.不允许使用风化石、泥岩和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

c.块石的粒径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往往错误地认为抛投的块石越大越好,越稳定。

根据多年抛石施工经验总结,抛投的块石只要能抵卸水底最大流速的冲击,能保持在河坡上的稳定即可,小粒径级配适宜的抛投块石可以增加覆盖层次,减少孔隙,防止河床泥砂淘刷,增强对河床的护岸效果,抛填块石粒径选择不小于0.25m。

块石装船前要到国家专门机构(CMA)认定的试验室做试验,符合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

(2)施工中应做好材料质量、运输、验收等工作的落实:a.严把材料质量关:中标后,立即派出物资部有关人员至各采石场落实块石的供应。

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块石及落实供应量等事宜,并将信息反馈至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根据石料的要求及供应量等情况,将任务下达到各供料单位。

石料上船前,需经我项目经理部派驻各料场码头的质检员检查,经检查符合石料质量要求及规格要求后方可装船。

b.船舶运输:各运输船(队)提前将航政部门核定航运薄上交我项目部的物资部。

由专人负责查验确定船(队)的装载吨位,并复核船舶吃水线,查验船只有无积水、压舱货等。

对查验合格的船只统一编号,发放专用运输旗帜。

c.石料验收方法:施工现场设置量方小组进行石料的检查验收工作。

石料的检查验收采用我公司长江护岸工程管理制度中有关验收方法。

查看航政部门核定的吨位,与该船相对应,确定是否小船大薄子;查看吃水线是否到位;丈量石方体积,折算吨位,按实收验;如发现有吨位不足,及时进行过磅;卸完货后,查看船舱内有无积水、压舱货,如发现有质量要求:a.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比重不小于2.65t/m3。

b.不允许使用风化石、泥岩和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

c.块石的粒径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往往错误地认为抛投的块石越大越好,越稳定。

根据多年抛石施工经验总结,抛投的块石只要能抵卸水底最大流速的冲击,能保持在河坡上的稳定即可,小粒径级配适宜的抛投块石可以增加覆盖层次,减少孔隙,防止河床泥砂淘刷,增强对河床的护岸效果,抛填块石粒径选择不小于0.25m。

块石装船前要到国家专门机构(CMA)认定的试验室做试验,符合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

(2)施工中应做好材料质量、运输、验收等工作的落实:a.严把材料质量关:中标后,立即派出物资部有关人员至各采石场落实块石的供应。

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块石及落实供应量等事宜,并将信息反馈至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根据石料的要求及供应量等情况,将任务下达到各供料单位。

石料上船前,需经我项目经理部派驻各料场码头的质检员检查,经检查符合石料质量要求及规格要求后方可装船。

b.船舶运输:各运输船(队)提前将航政部门核定航运薄上交我项目部的物资部。

由专人负责查验确定船(队)的装载吨位,并复核船舶吃水线,查验船只有无积水、压舱货等。

对查验合格的船只统一编号,发放专用运输旗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