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课后练习六十八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0 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0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存目)
0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 《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 鲁周公世家 *河渠书 *六国年表
0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0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 *赵世家 魏公子列传 淮阴候列传
0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 响
*《史记》与史学 *《史记》与文学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 活动建议
感谢聆听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 录
0 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0 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0 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0 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 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
0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 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滑稽列传 刺客列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2】及答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2】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B.六府甚修,众土交正C.致费于沟淢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正”同“征”;C项,“淢”同“洫”;D项,“辟”同“避”。

【答案】 A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鲧为人负命毁.族毁:败坏B.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殛:杀死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相:察看,考察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无状:不像样子【解析】“殛”应解释为“流放,放逐”。

【答案】 B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②女其.往视尔事矣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①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②其,语气词,表命令,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这;④是,形容词,正确。

【答案】 D★4.(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D.陂.九泽,度九山【解析】D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表:标记。

陂:筑堤防。

A项,伤: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深感痛心;B项,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C项,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 D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致孝于鬼神A.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B.其德不违,其仁可亲C.以告成功于天下D.而使续鲧之业【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B、D两项为省略句。

【答案】 C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3~7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女其往视.尔事矣视:办理B.禹为人敏给克.勤克:能C.于是九州攸.同攸:所D.咸则.三壤成赋则:标准,准则【解析】攸:就。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河渠书》教案(2)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河渠书》教案(2)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河渠书》教案(2)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参考课下注释,依靠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

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迁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的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及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的揭露,对汉代弊政无情的鞭挞。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

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

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

专门记水道昉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

《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

《河渠书》给我们写了哪些河流的治理过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它。

二、整体感知文本1、文本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大禹治水西门豹兴水利郑国渠的开凿元光年间瓠子决口――――田鼢及望气用数者以为天意郑大农开凿漕渠――――益肥关中之地河东守番系议绕砥柱开漕运――――河移徙,渠不利御使张汤议通褒斜道以漕――――水湍多石,不能漕庄熊罴议穿洛溉卤地――――水颓挖井渠,未得其饶天子使人塞瓠子决口,下淇园竹为楗天子作歌塞瓠子建宫,复禹旧迹,梁、楚复宁无水灾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2、掌握文言词语《第二教材》一填空简答1、2、3三、探讨1、《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

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确实,实在。
【答案】:
【解析】: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略考其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答案】:
【解析】:
下列加线的字在该句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舍(shě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shè馆舍)②臣愿奉(féng带着)璧使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记载了从______到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______。
③秦王竟(jìn完毕)酒④可予不(fǒu同“否”)
⑤吾羞,不忍为wéi在,介词)之下⑥瑕疵(xiá cī)
⑦佯(yáng假装)为⑧汤镬(huó大锅)
⑨琴瑟(sè)⑩刎颈(wěn jìng)
A、①②④⑦⑧
B、③⑤⑧⑨⑩
C、④⑥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⑩
【答案】:
【解析】: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
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综合练习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嬉游xī澄清chéng 抹杀mǒ自艾自怜àiB.依偎wèi 给予jǐ摇曳yè引吭高歌háng C.怪癖pì甄别zhēn 思忖cǔn 面面相觑qùD.慰藉jiè侘傺chà蕞尔zuì铩羽而归s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炽热泥淖啜泣出类拔粹B.忧悒眉梢犄角魂牵梦萦C.谛听吭气雾霭汗流夹背D.嗑绊戕害宣泄含辛茹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入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D.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B.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C.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D.如何才能先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高祖竟酒()吕公善沛令()素易诸吏()无如季相()摄衣谢之()遂略韩地轘辕()沛公又让不受()不欲费人()沛公然其计()如约()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深堑而守之()诸君必以为便()有功者害之()高祖奉玉卮()将陈留兵¬()因家沛焉()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因袭攻武关()蒙故业,因遗策()因人之力而敝之()6.翻译句子①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二) 夏本纪[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B.六府甚修,众土交正C.致费于沟淢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A[B项,“正”同“征”;C项,“淢”同“洫”;D项,“辟”同“避”。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B[A项,陂:筑堤防;C项,被:覆盖;D项,摄:代理。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②女其.往视尔事矣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D[①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②其,语气词,表命令,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这;④是,形容词,正确。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D.陂.九泽,度九山D[D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活用作动词。

表:表记。

陂:筑堤防。

A项,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

B项,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C项,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致孝于鬼神A.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B.其德不违,其仁可亲C.以告成功于天下D.而使续鲧之业C[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B、D两项为省略句。

]6.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帝”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三皇五帝”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中包括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3】及答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时作业【3】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傅:辅助B.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淫:荒淫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谮:说坏话诬陷别人D.天下未集.,武王有疾集:安定【解析】淫:过分,无节制。

【答案】 B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B.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C.无坠天之降葆命D.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解析】A项,“归”同“馈”;B项,“飨”同“享”;C项,“葆”同“宝”。

【答案】 D★3.(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告纣之.罪于天②使管叔、蔡叔傅之.③以旦代王发之.身④子孙骄奢忘之.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⑥发书视之.,信吉⑦子之.鲁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⑨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A.①③/②④⑥⑧⑨/⑤/⑦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⑨C.①③⑦/②④⑥⑧/⑤/⑨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解析】①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⑥⑧⑨句中的“之”为代词,并且都是做前面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句中的“之”是动词,到。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王朝步.自周,至丰B.至于小大..无怨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D.诸侯咸服.宗周【解析】A项,“步”名词作动词,步行;B项,“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

C项,“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答案】 D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告纣之罪于天B.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C.维长终是图D.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开头至“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给B.慎无以国.骄人国:封地C.成王亦让.让:答应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行政:临时代行王政【解析】让:谦让,表示尊敬。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六国年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六国年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五) 六国年表[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今秦杂戎翟之俗B .东竟至河C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D .三国终之卒分晋D [A 项,“翟”同“狄”;B 项,“竟”同“境”;C 项,“宾”同“摈”。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始:才 B .僭.端见矣 僭:超越本分,过分 C .其文略不具.具:详细 D .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侔:相等,等同A [A 项,始:开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于是因.《秦记》因.举而笑之,不敢道 B.⎩⎪⎨⎪⎧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C.⎩⎪⎨⎪⎧故禹兴于.西羌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D.⎩⎪⎨⎪⎧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D [A 项,因,介词,根据,凭借/连词,于是。

B 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

C 项,于,介词,从/介词,跟。

D 项,也,均为陈述语气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B .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C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 D .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C [A 项,何必,古义为“为什么一定要”,今义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B 项,中国,古义为“中原地区”,今义为“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整个国家”;D 项,形势,古义为“地势”,今义为“事物发展的状况”。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襄公始封为诸侯A.威重于诸侯B.学者牵于所闻C.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D.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B [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D项,判断句。

]6.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藩臣是藩王的臣子,藩王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课后练习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请奉盆缶秦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写蔺相如完璧归赵,情节一波三折,表现他大智大勇。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奉璧"于秦王,见"秦王无意偿赵城",设计夺回玉璧。

B、蔺相如复得璧之后,"怒发上冲冠",数落秦王失信,并誓死与玉璧共存亡。

C、蔺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设计完璧归赵。

D、蔺相如私下完璧归赵,激怒了秦王,他自知欺秦王之罪,"请就汤镬"。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 )A、大王亦幸赦臣君幸于赵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秦贪负其强宁许以负秦曲决负约不偿城肉袒负荆C、赵立奉璧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大石侧立千尺D、私握臣手从道旁私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③④B、④⑧C、⑥⑧D、③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引退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际:边际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察D、思垂空文以自见垂:流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完璧归赵B、宁许以负秦曲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毕礼而归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然此可为智者道重为乡党所笑C、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曼辞以自饰D、以通其狂惑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读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 ) 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式于政,不式于勇⑤转毂连骑,炫煌于道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舍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左右欲刃相如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的活动,既详写相如,又兼顾廉颇。

C、指出蔺相如在外交上取得胜利的外在原因。

D、交待秦国不敢马上报复赵国的原因。

【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加线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确实,实在。

【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蜀道难》)B、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C、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报任安书》)B、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鲁周公世家》)C、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本纪》)D、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击匈奴。

(《李将军列传》)【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字在该句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舍(shě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shè馆舍)②臣愿奉(fénɡ带着)璧往使③秦王竟(jìnɡ完毕)酒④可予不(fǒu同“否”)⑤吾羞,不忍为(wéi在,介词)之下⑥瑕疵(xiá cī)⑦佯(yánɡ假装)为⑧汤镬(huò大锅)⑨琴瑟(sè)⑩刎颈(wěnjìnɡ)A、①②④⑦⑧B、③⑤⑧⑨⑩C、④⑥⑦⑧⑨D、②③⑤⑥⑩【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何以知燕王A、乃设九宾礼于廷B、大王来何操C、求人可使报秦者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欲刃相如刃:杀B、赵王鼓瑟鼓:击鼓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回头D、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答案】:【解析】:第19题【填空题】请在本文中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答案】:【解析】:第20题【填空题】本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详略得当,形象都很鲜明突出。

比如第1、3自然段中表现廉颇身分、影响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第14、16自然段中表现廉颇的地位、作用和深谋远虑的语句______;第20段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言行的语句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21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蔺相如之完壁,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壁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壁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壁乎?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诈赵而胁其璧胁:勒索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绐:欺骗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僇:通“戮”,杀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柔:使……怀柔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B、人璧而秦弗予城毕礼而归之C、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D、若其劲渑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认为“直”在赵国的一组是( )①入璧而秦弗予城②秦出城而璧归③璧入而城弗予④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⑥使舍人怀而逃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为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才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B、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C、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D、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②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答案】:【解析】:第22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