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将军山景区规划论文10。12

将军山景区规划论文10。12

新洲将军山森林生态旅游区景点设计初步构想徐定平(武汉市新洲区林业局武汉430400)摘要:笔者介绍了新洲区将军山森林生态旅游区景点的规划设计构想。

该构想提炼了35个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加深了人们对将军山森林生态旅游区的认识和向往。

关键词:将军山;森林生态旅游;设计构想将军山一带,以其怪石嶙峋的山崖地貌、四季斑斓的林木色彩、波光粼粼的库水光影,成为武汉市郊新热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该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新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洲东北部一道天然的原始生态屏障,是人们登山旅游、享受森林浴休闲健身的好场所,是提升新洲形象和新洲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品牌。

因该区域森林资源丰富,且辖有将军山森林公园,新洲区政府要求区林业局作出初步规划后再逐级步报批。

而景点是旅游的生命力,景点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个规划的成败。

在此,笔者班门弄斧,恳请业内人士提出批评指导意见。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建设区域以将军山森林公园为主体,涵盖徐古镇的将军山村、长岗山村、柳河村、道观河风景区、道观河管理处的桐子岗村、区林业局将军山林场,版土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12000人左右,森林覆盖率85%。

将军山地处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南接106国道,北连318国道,西距京九铁路火车站5公里,距武汉市区68公里,交通便捷。

将军山属大别山脉,海拔675米,与大崎、接天诸峰构成了大别山在湖北境内的主峰,为武汉市最高山峰,素有“武汉第一山”之称。

位于新洲区与团风县、麻城市交界处,离新洲城区三十余公里。

旅游区内有近万亩的原始森林(长岗山)、一望无际的竹海(周富岩)、多姿灿漫的红枫(汉子山)、“武汉第一山”(将军山)的奇峰绝顶,加上已经小有名气的道观风景区,可以在唱响“喝汪集鸡汤、游道观水库”的新洲初始旅游良好开端基础上,使道观风景区由“点少线短档次低”向“点多线长档次高”转变,形成景区扎堆效应,打造新洲“山水林”特色品牌。

二、景区景点规划(一)旅游空间分区原则1、突出资源特色将军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地处武汉市郊,是一个能够真正实现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山水林”资源配置的旅游区。

路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论文

路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论文

路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论文1城市滨江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市滨江道路景观取得了一些效果,生活在滨江区域的人们享受到了很多其他场地没有的特色景观.为了完善滨江道路的设计理念,更好地对山地城市滨江道路进行设计,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滨江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滨江道路路面高程设定偏高.这是由于防洪标准定位过高造成的,拉远了人与水面的距离,同时也加大了工程成本.应该在满足交通、防洪、景观功能的同时,在空间上进行渗透,提高亲水性.即使在枯水季节也仍然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横断面上以自然放坡为主,尽量避免生硬的结构物,将景观意识融入护岸设计.(2)道路设计手法过于生硬.过直或过宽的道路,硬质铺装太多,缺乏与山水自然环境的结合.包括与市政道路的衔接,道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与相交道路路口的竖向相协调.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开发用地场坪的标高尽量一致,避免开发用地场坪填方过大而造成投资增加.(3)对滨水道路环境应提供的城市休闲活动空间考虑不够充分,空间和道路的设计应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生活综合功能.2城市滨江道路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2.1自然生态设计所谓自然生态,指的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在自然界,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而生态设计视野中的自然生态设计即是通过对大自然原始风貌尽可能地保护和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城市滨江道路景观规划中,自然生态设计需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规划设计之中,进而为景观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因此也属于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的一种.从理论上讲,由于自然生态设计观念的介入,城市滨江道路景观规划从一开始便要求在其全部过程中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使各种保留自然生态的原始景观得到维系和保护,并最终设计出一套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景观规划系统.也就是说,在进行滨江道路的景观规划之前,便需要“逐渐融入生态学的观点,冀图从大尺度、高层次上探寻‘健康的城市’,创造宜人的建筑环境。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浅议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相应跟进。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历史,农村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城市化阶段的共同选择。

应该说,各国所有城市的初级形态都是由原始的居民点演化为村镇而开始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其演化的进程有所不同罢了。

目前,鉴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必要从较高的角度来研究城镇化的发展,使其在跟上整体化步伐的同时,又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并保持着原有的地域风貌,而生态景观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千基本模式。

斑块指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其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反映—定空间层次景观的多样性信息,而时间异质性则反映不同时间尺度景观空间异治性的差异。

时空两种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景观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动态平衡,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和地位取决于其时间和空间异质性。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城市公园、绿地、水面、建筑物、街道等性质各异、功能不同的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上。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摘要:生态公园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发展趋势,生态公园必然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所以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科学.艺术的设计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

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解决多功能自然空间的组合问题,植物造景问题、环境美学问题.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问题等,最终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它既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一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工程措施。

它为城市生长提供了新鲜空气和舒适的环境,也抵御无序的灾害。

传统的公园设计理论制约了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使公园的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随着生态设计理念日益成熟和人们对优美生活环境的不断追求,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

1.生态设计概念生态设计的定义最早由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和瑞恩提出,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马来西亚著名建筑设计师杨经文从系统角度定义了生态设计,即“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学者结合景观生态基区的定义得出:每个景观都拥有比其实际占地面积大得多的景观基区,总体而言,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在保证景观能很好地发挥为公众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尽量减少景观基区面积的景观。

中国设计师俞孔坚从生态恢复理论角度提出:生态设计就是生态补偿设计,即:“人们为对自然环境作出补偿而进行的减少负干扰的设计。

”生态设计的准确定义尚有争论,但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设计本身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协调,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或影响和对能源与物质的消耗,保护或恢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设计思维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与维护人类与自然界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普洱思茅河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指导教师:***艺术学院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坏,湿地逐渐在减少,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行动迫在眉睫.本方案是对被破坏的湿地公园恢复性设计,尽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

在“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保护”为设计理念,将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

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重点进行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关键词:湿地,恢复,自然PU'ER SIMAO RIVER WETLAND ECOLOGICALLANDSCAPE DESIGNSchool of Fine Arts,Design Art Specialty,Design Environment,MengWendiTutors:Shi Kuan,Assistant School of Fine ArtsAbstract: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common goal for all of us。

However,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due to various reasons, naturally been destroyed,wetlands gradually reduced, so the action is immin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gram is being destroyed wetland restoration design,as it returns to the state before being destroyed。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简介: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1.生态设计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

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增强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应完善与优化绿地景观设计工作,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一定的人性化理念,以提高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为此,本文就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1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1人性化在居住小区内建设绿地景观,主要的服务主体为居民,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与健康需求,人性化原则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1]。

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其中,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来设计绿地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别从小区内的道路、娱乐设施以及植物配置等层面予以着手,旨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1.2多元化新时期,人们的欣赏标准与审美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居住小区内的景观要求更高,若采用单一的植物、活动设施等会让居民产生审美疲劳,且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判定为绿地景观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应提倡景观设计的多元化,避免发生居住小区景观单一问题的产生,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能及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能为居民消除精神负担。

1.3协调性对于居民小区而言,在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时,必须保持统一的风格与主题[2],实现景观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能从视觉感受与心理上更为舒适,通过绿地景观的合理化设计,紧密联系整个小区,可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2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方法2.1优化小区内的道路设计在居住小区中,道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合理设计道路系统是重要要求。

小区内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主干道、宅间小路以及组团路等构成的,宅间小路主要设计在整个道路系统的末端,且与每座居住楼连接,主要能容纳行人或自行车,其占地面积较小,横向宽度小。

在主干道上会常常有过往的车辆、电动车以及出租车等,设计师在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必须从安全的角度予以着手,能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优化道路的设计形态,以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论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论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摘要:本文就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了详细分析,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重点阐明了景观生态设计在房地产中的作用。

对以后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1.1 景观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1.1.1 景观“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西伯来文本的《圣经》的旧约书中,是一个含义覆盖范围广泛的术语,在地理、建筑和园林等许多方面使用。

现在我们所说的景观一般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应该说,园林上“景观”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即“风景”、“景致”、“景色”。

1.1.2 生态学“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次提出。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二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1.3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从一开始,troll 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 景观) ,另一种是生物学的( 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 园林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生态学为依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园林景观生态学可理解为两个层次:1.2.1 园林的景观特性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

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则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追求的主题,建筑区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建设区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建,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

景观舒适度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

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有强烈的责任感,营造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不断探寻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是我们设计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区域性
景观生态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设计景观的主要任务是特定环境中为人们创造特定功能的舒适协调的环境空间。

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地域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人文特征的景观[1]。

从地域范围来看,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上来看,景观是由地域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上来看,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以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生态景观。

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建立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2]。

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安全、舒适。

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过程的总则
2.1“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原则
环境景观建设,是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

作为建设区的主体,人对建设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

具体有生理的、安全的、交往的、休闲的和审美的要求。

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要了解人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

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他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居住区环境。

2.2 园林景观生态原则
建设区的环境景觀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合理使用建设区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建设区绿色景观环境。

2.3 经济性原则
经济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人口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等。

合理利用成本、费用和空间。

力求使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

不破坏当地的绿色植物生态系统,根据建设区的环境景观,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在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古典园林手法进行仿木、仿竹的装饰等都是偏离了经济效益原则[3]。

2.4 美观原则
美观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景观设计美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的综合美和依附在景观设计之上的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作为景观设计师们,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开发景观艺术应该具有其他艺术品的形式特征,把美学设计中的手法借鉴到景观里面来。

建筑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充分表现基地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使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不断创造更新、发掘出新的艺术韵味这也正是景观设计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刻的必须要达到的高度。

3 景观设计中绿色植物的分布设计
3.1 绿色植物配置
建设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建设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

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建设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3.2 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
建设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

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

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

3.3 绿色植物的种植
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樱花、玉兰、桂花、栾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杨树、椿树、樟树。

常绿乔木:雪松、华山松、侧柏、洒金柏。

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阴条件下的植物:紫薇、龙爪槐、金银木、垂丝海棠。

适合于林下半阴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红叶小檗、红叶李、金叶黄杨、紫薇、小叶女贞、红花榉木。

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叶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金银花、草坪草、常春藤。

攀缘植物:在居住环境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如常春藤、爬墙虎、爬山虎、藤本月季。

4 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思维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景观规划的设计优劣直接占据着人们对建筑群的认识的好坏。

以往建筑区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无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然而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才警觉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生态环境复原的规划策略。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得好好保护它,规划时也得讲究方法和策略。

以下几点为对景观生态规划的思考:
(1)景观生态规划应该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结合起来,实施经济与生存共同发展的策略。

(2)在改变一些景观的时候必须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不得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3)可以将斑块分类进行不同的景观生态规划。

(4)根据植物对土壤、气候、水、温度、光照等需求的不同,合理安排植物之间的种植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

(5)人类居住与活动斑块要合理的规划,可以多从经济方面考虑,但不能以破坏自然景观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5 总结
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追求的主题,建筑区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建设区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建,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

景观舒适度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

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有强烈的责任感,营造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不断探寻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是我们设计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再知,蔡满堂.乡村景观规划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2):160-166.
[2] 郭晋平,周志翔. 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51-255.
[3] 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13(3):445-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