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万能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万能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万能公式一、函数部分。
1. 一次函数y = kx + b(k≠0)- 斜率k=(y_2 - y_1)/(x_2 - x_1)(两点(x_1,y_1),(x_2,y_2)在直线上)。
- 当b = 0时,y=kx是正比例函数。
2. 二次函数y=ax^2+bx + c(a≠0)- 顶点坐标(-(b)/(2a),frac{4ac - b^2}{4a})。
- 对称轴方程x =-(b)/(2a)。
- 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x=frac{-b±√(b^2)-4ac}{2a}(当y = 0时,求方程ax^2+bx + c = 0的根)。
3. 反比例函数y=(k)/(x)(k≠0)- k = xy(x≠0,y≠0),即图象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k。
二、三角函数部分。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 sin^2α+cos^2α = 1。
- tanα=(sinα)/(cosα)。
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 sin(A± B)=sin Acos B±cos Asin B。
- cos(A± B)=cos Acos Bmpsin Asin B。
- tan(A± B)=(tan A±tan B)/(1mptan Atan B)。
3. 二倍角公式。
- sin2α = 2sinαcosα。
- cos2α=cos^2α-sin^2α = 2cos^2α - 1=1 - 2sin^2α。
- tan2α=(2tanα)/(1-tan^2)α。
三、数列部分。
1. 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 前n项和公式S_n=frac{n(a_1+a_n)}{2}=na_1+(n(n - 1))/(2)d。
2. 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 - 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q≠1)。
- 前n项和公式S_n=frac{a_1(1 - q^n)}{1 - q}。
高考必备公式

高考必备公式
以下是一些高考中常见的公式:
1.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 + by + c = 0,其中a、b、c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截距和常数。
2. 利润率公式:利润率 = 利润÷成本× 100%。
3. 平均值公式:平均值 = 总和÷ 数量。
4.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 = 底边长× 高÷ 2。
5.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 π × 半径²,其中π≈3.14。
6. 体积公式:
- 立方体体积 = 边长³。
- 长方体体积 = 长× 宽× 高。
- 圆柱体体积= π × 半径² × 高。
- 圆锥体体积= π × 半径² × 高÷ 3。
7. 速度公式:速度 = 距离÷ 时间。
8. 概率公式:概率 = 有利事件发生数÷ 总事件数。
这些公式是高考中经常用到的常见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考试。
记忆方法高考数学万能必备公式常用记忆技巧全攻略

记忆方法高考数学万能必备公式常用记忆技巧全攻略高考数学是考生们备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中必备的公式和记忆技巧更是考生们的绝对必备知识。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和记忆技巧的全攻略。
一、常用公式:1.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顶点坐标为(h,k),则顶点公式为:y=a(x-h)²+k。
2.二次函数的判别式:若Δ=b²-4ac>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Δ=b²-4ac=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Δ=b²-4ac<0,则方程没有实根。
3.直线的一般式: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则直线的一般式为:Ax+By+C=0。
4.两直线的夹角公式:若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则夹角公式为:tanθ=(k2-k1)/(1+k1k2)。
5.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简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6.图的边数与顶点数关系:若图为树,则边数E=顶点数V-1;若图为连通图,则边数E≥顶点数V-1二、记忆技巧:1.利用类比记忆。
将要记忆的内容与已经熟悉的内容进行类比,通过类比记忆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公式和知识点。
2.制作专属记忆卡片。
将要记忆的公式和知识点制作成卡片,一面写上公式和知识点,另一面写上公式和知识点的解释和应用方法,随时随地进行复习。
3.制作思维导图或概念图。
将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4.反复思考和举例说明。
将要记忆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反复思考和举例说明,通过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来进行记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5.制定系统性的复习计划。
将要记忆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规划,将其分散到不同的复习时间段中进行复习,分散记忆能够更好地巩固记忆。
高考数学万能公式

高考数学万能公式高考数学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而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高考数学中常用和比较常见的公式,供参考使用: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顶点形式:y=a(x-h)^2+k- 一般形式:y = ax^2 + bx + c- 根的求解公式:x = (-b ± √(b^2 - 4ac)) / 2a-零点的求解公式:x=-b/a2.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 / 邻边-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简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3.幂指对数函数:- 幂函数:y = ax^n,其中a为常数,n为指数-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y为底数为a 的对数- 指数和对数的相互转化公式:y = loga(x) ⇔ x = a^y4.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万能三角恒等式:sin^2θ + cos^2θ = 1- 二倍角公式:sin2θ = 2sinθcosθ,cos2θ = cos^2θ -sin^2θ- 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 ±B) = cosAcosB ∓ sinAsinB5.统计学相关公式:-均值: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数=总和/总数- 方差: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方差 = (∑(xi - x̄)^2) / n,其中xi为数据点,x̄为均值,n为数据总数-标准差:方差开平方,计算公式为标准差=√方差6.二项式定理:- (a + b)^n = C(n,0)a^n + C(n,1)a^(n-1)b + C(n,2)a^(n-2)b^2+ ... + C(n,n-1)ab^(n-1) + C(n,n)b^n-C(n,k)为组合数,表示从n个元素中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计算公式为C(n,k)=n!/(k!(n-k)!)7.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a1为首项,an为末项,n为项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这些公式是高考数学中较为常用且重要的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也有助于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高考数学必考公式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公式归纳高考数学必考公式归纳如下:1. 三角函数公式:sin30°=1/2,sin45°=√2/2,sin60°=√3/2cos30°=√3/2,cos45°=√2/2,cos60°=1/2tan30°=√3/3,tan45°=1,tan60°=√3cot30°=√3,cot45°=1,cot60°=√3/3sin15°=(√6-√2)/4,sin75°=(√6+√2)/4cos15°=(√6+√2)/4,cos75°=(√6-√2)/4sin18°=(√5-1)/4(这个值在高中竞赛和自招中会比较有用,即黄金分割的一半)2. 正弦定理:在△abc中,a/sina=b/sinb=c/sinc=2r(其中,r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
)3. 直线过焦点公式: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
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
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4. 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若f(x)=-f(x+k),则T=2k;若f(x)=m/(x+k)(m不为0),则T=2k;若f(x)=f(x+k)+f(x-k),则T=6k。
5. 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与y=sinπ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实际为准。
高三数学公式归纳大全

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大家的公式运用情况,所以要想数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牢记住数学公式。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总结了整个高中都会用到的数学公式,一共有五十条,大家一定要熟背哦~1 . 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
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
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 . 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1)若f(x)=-f(x+k),则T=2k;(2)若f(x)=m/(x+k)(m不为0),则T=2k;(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
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 . 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4 . 函数奇偶性(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5 . 数列爆强定律(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2)等差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差(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²mS(n)可以迅速求q6 . 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²(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
高考数学32条秒杀公式数学暴强秒杀型推论

高考数学32条秒杀公式数学暴强秒杀型推论一、代数运算基本原则1.绝对值的性质a+b,≤,a,+,ba-b,≥,a,-,b2.平方差公式(a+b)² = a² + 2ab + b²(a-b)² = a²-2ab + b²3.平方和公式a² + b² = (a+b)² - 2ab4.两点间距离公式(a₁-a₂)²+(b₁-b₂)²=d²5.二次根式的乘法根号ab = 根号a * 根号b6.二次根式的除法根号a/根号b = 根号a/根号b * 根号b/根号b = 根号(ab)/b二、函数公式7.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 = kx + b8.一次函数的性质直线的斜率k=(y₂-y₁)/(x₂-x₁)9.斜率与两点坐标的关系k=(a₁-a₂)/(b₁-b₂)10.一次函数图像与方程的关系若 (x₁,y₁) 为函数 y=kx+b 的一组解,则 y-kx = y₁-kx₁1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 = ax² + bx + c12.二次函数图像与方程的关系若 (x₁,y₁) 为函数y=ax²+bx+c 的一组解,则 y-a(x-x₁)² = y₁ - a(x₁-x)²三、几何与三角函数公式1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14.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²+b²=c²15.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²x+cos²x = 116.三角函数的正负性sinx ≤ 1-cosx ≤ 1tanx ≤ 117.两角和差公式sin(x±y) = sinxcosy ± cosxsinycos(x±y) = cosxcosy ∓ sinxsinytan(x±y) = (tanx±tany)/(1∓tanxtany) 18.二倍角公式sin2x = 2sinxcosxcos2x = cos²x - sin²xtan2x = 2tanx/(1-tan²x)19.倍角公式sin(2x+y) = sin2xcosy + cos2xsinycos(2x+y) = cos2xcosy - sin2xsinytan(2x+y) = (tan2x+tany)/(1-tan2xtany) 20.半角公式sin(x/2) = ± √[(1-cosx)/2]cos(x/2) = ± √[(1+cosx)/2]tan(x/2) = ± √[(1-cosx)/(1+cosx)]四、三角函数的高级应用21.一角和差公式sin(x+y) = sinxcosy + cosxsinycos(x+y) = cosxcosy - sinxsinytan(x+y) = (tanx+tany)/(1-tanxtany)22.一角积分公式(1+sin2x)dx = x / 2 + (sin2x)/4 + C(1-cos2x)dx = x / 2 - (cos2x)/4 + C23.立体角的比例公式两个角的正弦函数的值之比等于这两个角对应的两个夹角的正弦函数的值之比。
高考数学答题万能公式及解题技巧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cos(π+a)=-cos(a)
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a+b)=sin(a)cos(b)+cos(α)sin(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万能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抛物线:y = ax^2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a=0该函数为一次函数
还有顶点式y = a(x+h)* 2+ k (-b/2a,(4ac-b*2)/4a)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 - sinBcosA
cos(A+B)=cosAcosB - sinAsinB cos(A-B)=cosAcosB + 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n+1)/2)^2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p=(a+b+c)/2)
和:(a+b+c)*(a+b-c)*1/4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r/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4r
慢慢看吧,好多的。
祝你考得成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