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s版4 天路_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天路课的教案

四年级天路课的教案

四年级《天路》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天路》歌曲的背景,知道它描绘的是西藏高原的美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2)学会演唱《天路》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西藏高原美丽风光和藏族人民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天路》这首歌曲。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天路》歌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西藏高原的向往和好奇心。

(2)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学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2)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3)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欣赏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天路》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天路》歌曲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对歌曲背景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欣赏和讨论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音频:《天路》歌曲。

2. 视频:西藏高原的美丽风光和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3. 图片:西藏高原的景色和藏族人民的习俗。

4. 教学课件:歌曲《天路》的简谱和歌词。

六、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演唱《天路》,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班级表演:(1)学生代表演唱《天路》,展示学习成果。

(2)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七、歌曲创作与改编1. 教师引导学生对《天路》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如改变节奏、音高、歌词等。

2. 学生展示改编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路》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路》教案、教学设计
(3)天路的建成对青藏高原地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如:
(1)填空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生字词的填空。
(2)问答题: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相关问题,检测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阅读理解题: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天路景象、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理解,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的困难。
(2)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如修建天路的艰辛、劳动者的奉献精神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挖掘课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壮丽风光和天路的宏伟画面,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课文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查阅。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课文。教师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4.课堂互动:组织课堂问答、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按时完成。教师会在下节课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天路》所传递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以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天路的壮观景象,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4天路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4天路
4 天路
【学习目标】 1、会认“清、晨、牧、吉”等 16 个生 字;会书写 “巨、龙、神”等 8 个生字, 学习示字旁和大字头。 2、 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天路”的含义, 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 情。
清晨 铁路 祖国 越岭
牧场 修路 从此
吉祥 巨龙
山岗 送来
盼望 安康 翻山
青稞酒 幸福 雪域
欢聚一堂
<<
返回 >>
学习链接
青藏铁路于2006年全线通车。它东 起于青海西宁,西行南下至西藏拉萨, 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被人们称为“天路”。
(它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几乎在不能修路 的地方修建成功了

2017二年级上4天路精选教学(新版语文S版)

2017二年级上4天路精选教学(新版语文S版)
21、你不陪你女朋友吗?我哪有什么女朋 友。哦 ?你不 是说你 一直有 个女神 吗?我不 是正在 跟她聊 天吗? 22、你瘦的时候在我心里,胖了就在里 面卡着 出不来 了。 23、说不过你,但喜欢你。 24、跟我在一起让我照顾你,你爱谁无 所谓。
14、当一个人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清晰 ,那么 ,世间 那些夹 杂着混 浊的欲 乐,就 很难真 正吸引 他了。
12.回眸的一刹那,定格了曾经多少谎言 ,回首 的一刹 那,又 有多少 沧海演 变成桑 田,而 爱又在 多少时 光里孤 单直至 成殇.
13.回眸的烟雨,温柔了风中的邂逅与花 香,尘 世间, 缘深缘 浅,经 不起昙 花的抚 摸,一 瞬便是 永恒的 凋零。
14.一念缘起,一念缘灭,拂过指尖的时 光,你 还要我 悲伤多 久,难 道此生 只能在 梦里延 续美丽 吗……
11、头脑没有能力领悟整体,头脑是 处理局 部问题 的专家 。
头脑是一个制造时间的结构,它理解 不了无 时间性 的状态 ,无时 间性即 是永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人的痛苦主要来自头脑的执着, 无始以 来,人 们好像 与他们 的痛苦 建立了 某种根 深蒂固 的恋情 ,并不 是那些 痛苦抓 住了他 们,而 是他们 自己死 死抱住 痛苦不 松手, 就像他 们死死 搂住恋 人的身 体不肯 撒手那 样。
词语积累
清晨 牧民 吉祥 山岗 铁路 巨龙 送来 安康 祖国 从此
青稞酒 幸福 神奇
写字有方
巨 龙此 神 奇 吉青 送
说一说
在人们心中这是条怎样的路? 神奇的路
说一说
这条路神奇吗?
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 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 活。
说一说
孩子们,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 来读读课文,用你们的朗读,让老 师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动。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感受天路的壮美和修建的艰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铁路建设者的敬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天路的壮美和修建的艰辛。

2. 培养学生对铁路建设者的敬意,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环境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藏高原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天路的壮美和修建的艰辛体现在哪些地方?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天路的壮美和修建的艰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对铁路建设者的敬意。

6.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路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估: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节奏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回答问题或写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天路教案教学

天路教案教学

天路教案教案:天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天路》。

本文描绘了青藏高原上壮丽的景色以及青藏铁路的壮丽画卷,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和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的赞美之情。

难点: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如“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地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美丽景色和青藏铁路的壮观画面,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究(1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解答生字词,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

4.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如“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板书设计(5分钟)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课文主题,方便学生记忆。

六、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和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

答案: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建设难度极大,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如“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美丽景色和青藏铁路的壮观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二年级上4天路课件(新版语文S版)语文课件PPT

2017二年级上4天路课件(新版语文S版)语文课件PPT
12.学会以最简单的方式生活,不要让复杂的思想破坏生活的甜美。——弥尔顿 11.每一个华丽的转身,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外表的光鲜亮丽,背后心情汗水与辛劳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羡慕别人,不如战胜自己。 14.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7.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或匆忙或悠闲,或平坦或跌宕,或晴或雨,或喜或悲……但当我们收住脚步,在短暂的小憩中,将一些已经落满沙尘,平常的几乎要忘掉的日擦拭干净,就会发现,那些感 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的,是道德。
说一说
孩子们,在欣赏这首歌曲的同 时,想想,你还能从这首歌里 听出什么。
再见
44.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73.心情可以交给鸡汤安慰,但是幸运一定要交给努力保管,至所有在努力奋斗的人! 20.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你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有不够努力的自己。 15.是人都有惰性,这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后天可以改变这种惰性,谁改变的越多,谁就越成功。 4.永远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 28.我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年轻,没有了那些还可以挥霍的青春。现在只能求一份安稳,一份单纯。可是我努力找,努力着,但是仍旧找不到那个可以陪伴我一生的人,在寻找中,我遇到多少 真真假假,可是仍旧觉得自己很幸运。
61.做决定之前仔细考虑,一旦作了决定就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10.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81.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74.没有行动,懒惰就会生根发芽!没有梦想,堕落就会生根发芽!时间越长,根就越深!到时候想站起来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为了很好的站着,就不要停下你的脚步!越努力越幸运,不要给年轻找 太多借口,现在你能做的,除了努力,别无其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天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学习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天路》的幻灯片或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藏高原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天路》。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理解课文(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2)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2)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抽读或书写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课文《天路》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4 天路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天路》是一首现代诗,学生阅读时能感受到强烈的韵律,也能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青藏地区辽阔、壮美的特点。

但文本所述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些距离,所以在教学中以图片等工具来帮助学生增加直观感受,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天路”,为什么会叫“天路”等问题。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天路”给藏区人民带来的便利与喜悦,进而感受祖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

教学目标:
1. 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会认读“清、晨、牧、吉”等16个生字;会书写
“巨、龙、神”等8个生字,学习示字旁和大字头。

2. 以读代讲感受作者是怎样把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的。

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
感受青藏高原的美丽与“天路”带给当地人民的快乐。

3. 通过看图、读文等方法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祖国对西藏发展的重视及对西藏人民的关怀,以及藏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及示字旁和大字头。

2. 词句训练,朗读训练。

3.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词句的理解。

2. 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一)生活中有很多的路,同学们可以说说你们见过哪些路吗?
高速公路、山路、石板路、水路、马路……(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板书课题:4 天路
看到这个标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呢?
什么是“天路”?
人们为什么把这条路叫作“天路”?
天路是怎样修建的?
“天路”对人们来说有什么作用?
(三)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了
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解天路,感受青藏高原的美。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一)自学生字、新词。

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

2. 自读圈画的生字、新词。

3. 小组内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自学生字。

(二)检测生字、新词。

1. 开火车读。

清晨牧场吉祥山岗铁路修建巨龙
送来安康祖国从此美酒幸福
2. 根据学生情况指读,相机做初步的理解。

步骤一:展示词语“清晨”等及它们的近义词,通过近义词学习了解词语意思。

(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二:展示词语“牧场”及图片。

(展示课件第五屏)
步骤三:展示词语“修建”等,从“修”字组词中理解词义。

(展示课件第六屏)
步骤四:展示词语“此前”“从此”“此后”,从对比中了解“此”字的意思。

(三)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展示课件第七至十四屏)
根据生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
神、吉、奇、青
(在学习“神”字的时候注意示字旁的书写)
指导学生在书写上有困难的字:
比如“巨、龙、此……”
三、初读课文
与主题相关的词语,我们在理解课文时还可以继续理解。

(一)自读课文。

请大家先自己轻声地把这首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读)
(二)个别读
看到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老师真想让大家来个别展示一下,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吧。

(指名读)
(三)齐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想一想,“天路”指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
分段读文,认读生词。

二、学习第一、二节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诗的一、二小节也写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一)描述课文画面
师:读了这两个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青青的牧场、神鹰、霞光、祥云、蓝天、高高的山岗、雪域高原)教师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多种朗读方式结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课文内容。

藏族人民站在青青的牧场、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家乡。

(二)图片展示
师: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青藏高原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展示课件第十五屏)(三)读中感悟
师:孩子们:青藏高原美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一、二小节)
(四)课文释疑(展示课件第十六至十八屏)
1.师:第二小节中的巨龙指什么呢?
(青藏铁路)
师:藏族人民盼望着、想象着,有一天铁路像巨龙一样越过天一样高的雪域高原为他们送来吉祥,送来健康。

2.诗中哪些词语写到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盼望铁路修到家乡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清晨”和“黄昏”的含义:“清晨”和“黄昏”不是指一天,而是说朝思暮想,日日夜夜的盼望。

3.藏族人民为什么如此盼望修一条铁路呢?
教师结合课件说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修建青藏铁路的艰难。

三、学习第三、四节
(一)分角色朗读
1.抽生读。

2.分小组读。

(二)概述课文内容
图文结合,多种感官刺激,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问题由浅入深,逐步理解“天路”的含义及对藏区人民的重要性。

师:这两小节主要说了什么?
描写了青藏铁路建成后藏区人民的生活。

(三)图片展示
出示青藏铁路线路图,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四)课文详解与释疑
1.师:结合前面所学,说说青藏铁路为什么被
称为“天路”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补充:青藏铁路绵延1956千米,它突破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区”,它离蓝天靠得最近……
2.这条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幸福和喜悦……(它使拉萨与其他地区的沟通变得快速,让青藏高原的归途从此风雨无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一)学完课文,你想赞美谁呢?(展示课件第十九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积累词语,迁移运用
如:盼望、安康、翻山越岭、人间天堂、欢聚一堂……
板书设计:
4 天路
霞光吉祥翻山越岭
神奇漫长欢聚一堂
课题释疑,锻炼学生总结及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