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分析
虎门销烟教案(勿删)

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3. 引导学生思考禁烟运动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虎门销烟的背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2. 虎门销烟的过程:林则徐下令销毁鸦片。
3. 虎门销烟的意义: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决心。
三、教学重点1.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2. 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
四、教学难点1. 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对禁烟运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禁烟运动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虎门销烟事件中的英雄事迹。
4. 图片展示法:展示虎门销烟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虎门销烟吗?它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 讲解虎门销烟的背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2. 讲解虎门销烟的过程:林则徐下令销毁鸦片。
3. 讲解虎门销烟的意义: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决心。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虎门销烟事件中的英雄事迹,如林则徐的坚定决心、不畏强敌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四、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禁烟运动对我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总结禁烟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对禁烟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六、课后作业2. 调查家族中是否有参与禁烟运动的历史,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禁烟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虎门销烟纪念馆,实地感受虎门销烟的历史氛围。
《虎门销烟》读后感20字

《虎门销烟》读后感20字
摘要:
1.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阐述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4.总结个人读后感
正文:
自从阅读《虎门销烟》这部作品以来,我深感震撼。
这部作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我国民族英勇抗击外敌的坚定决心。
在此,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读后感。
首先,《虎门销烟》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段历史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中期,清朝衰败,鸦片贸易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
林则徐等有志之士,为捍卫民族尊严,发起了禁烟运动。
这一运动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的坚定决心,也为我国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则徐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勇敢地向鸦片贸易宣战;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腐朽的清朝官僚们,他们屈服于外国势力,将国家利益置之度外。
这些人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使我更加敬佩那些为国家民族奋斗的英雄们。
再次,作品让我深刻反思了现实社会。
尽管如今我国已崛起为世界强国,但我们仍需时刻警惕,维护国家利益。
虎门销烟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我们必须始终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
最后,总结我的读后感,《虎门销烟》这部作品既让我了解了历史,也激发了我爱国情怀。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懈努力的信念。
总之,《虎门销烟》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不仅让我们回顾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更激发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虎门销烟》ppt课件

其他相关人物角色定位
1 2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积极支持和配合林则徐的禁烟措 施,共同打击鸦片贸易和走私活动。
邓廷桢
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禁烟运 动,并在虎门销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琦善
钦差大臣,对禁烟运动持消极态度,甚至与外国 势力勾结破坏禁烟运动,成为林则徐等人的对立 面。04 虎门销源自在文学艺术中表现电视剧作品
以电视剧的形式,详细讲述虎门销烟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人物性格命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历史事 件的丰富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化创意产品
以虎门销烟为题材,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的文化产品,如纪念币、邮票、书籍、音像制品等 ,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03 虎门销烟中人物形象分析
CHAPTER
林则徐坚定决心和果断行动
严禁鸦片
林则徐深知鸦片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 ,坚决主张严禁鸦片,采取果断措施 打击鸦片贸易。
虎门销烟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展 示了其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有 力地震慑了鸦片贩子和外国势力。
民众觉醒和积极参与
民众觉醒
虎门销烟事件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人们开始认识到鸦片的危 害,并积极参与到禁烟运动中。
拓展阅读资源推荐
相关历史文献
《清朝野史大观》、《鸦片战争史》等,这些文献可以提供更多 关于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细节信息。
影视作品推荐
电影《林则徐》、电视剧《鸦片战争》等,这些影视作品可以帮助 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和人物形象。
网络资源
推荐一些相关的历史网站、学术数据库等,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 学习和探索。
虎门销烟

二十六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2.以分析林则徐和义律的矛盾冲突为人手,来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并解读出故事的主题。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场景的变化及人物的神态、语言(台词)等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特点及文章的主旨。
2.难点:感受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
说明: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梳理出剧本的各个场景,明确林则徐和义律的矛盾焦点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尾,才能充分理解该剧本体现的主旨。
同时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易感受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戏剧的基本价值在于可演性。
以演员表演艺术为本体,对多种艺术进行吸收和融化,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外在形态。
所以,有条件的学校不妨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进行表演。
尤其是第一个场景,以对话(台词)为主可操作性更强。
这样处理,相信戏剧单元的学习效果也会很不错,“表演数次,其义自现”嘛。
【练习举隅】1.剧本的第一个场景,以对话来突出人物的矛盾冲突,很生动。
课后请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排练,表演这一精彩片段。
2.文中的神态语言描写很精彩,请学生模仿。
要求:以班级同学为对象,试写一个反映两个人物矛盾冲突的小剧本。
3.另选剧本观看,建议选莎士比亚的作品。
反思: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剧本是它的一种外在表现,而“戏剧冲突”则是它的主体架构。
人物性格品质的高度及深度是要用冲突来衡量和呈现的。
所以,学习本文时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从矛盾冲突入手,理解剧中人物思想行为,感受主旨,进而了解历史,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
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这一类作品的品读能力,感受戏剧的广阔天地和无穷魅力。
虎门销烟学案分析

《虎门销烟》学案分析一、教学目标:学会本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存辞汇。
2欣赏文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熟悉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育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文,复述文。
二、教学重、难点: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文。
3.熟悉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育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三、教学评判设计:学会本生字及有关词语,明白得词语意思。
2.明白得文内容。
3.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文。
4.能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熟悉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育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四、教与学的预备:学生:.观看《鸦片战争》2.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
3.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1)教师:.相关影音、图片资料;2.小黑板3.投影多媒体五、教学时:2时六、教学设计:第一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导(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明白林那么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什么了不起的事?(2)板书题,解题明确“虎门”在广东的地位。
“销烟”指销毁鸦片。
简介林那么徐齐读题2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①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不是正确、标准。
注意“彻”和“寨”的写法。
“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②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中意的生字。
(2)你能给文分段吗?(按情形进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①(第一段)时刻②(第二段)地址、场面,通过③(第三段)结果、伟大意义(3)归纳要紧内容,说清时刻、要紧情形、结果。
环节二、部份明白得——精读感悟,重点冲破3快速阅读文,用一个词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如何的事?(1)值得纪念: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2)伟大壮举:明白得“壮”(雄壮、气势盛大)(板书:伟大壮举)(3)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地址能表现“壮”,将这些地址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及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虎门销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80%
销烟过程
详细介绍虎门销烟的步骤和具体 操作。
100%
历史背景
介绍鸦片战争前夕的社会状况, 以及鸦片对当时社会的危害。
80%
意义与影响
分析虎门销烟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材分析
内容特点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专 业素养。
提升教学技能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学习借鉴他人 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创新教学方法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 高教学效果。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05
教师自我评估与提升
教师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包括学生对《 虎门销烟》一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有效性
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氛围营造
评估本节课的课堂氛围是否良好,是否能够让学 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教学有效辅助了课堂教学 ,特别是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
观地理解了历史件。
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环节较多,有效激发了学 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课 堂参与度。
个别指导
针对部分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教 师进行了有效的个别指导,帮助他 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内容调整建议
增加背景资料
在讲授虎门销烟之前,可以增加 一些鸦片战争的背景资料,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
虎门销烟ppt课件

个人品质
林则徐为人正直、清廉,受到 百姓的爱戴和后世的尊敬。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表现和作用
坚定主张禁烟
制定严厉政策
林则徐认为鸦片贸易对中国的社会、经济 和军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坚决主张 禁烟。
为了打击鸦片贩卖活动,林则徐制定了一 系列严厉的政策,如禁止鸦片进口、对贩 卖鸦片的人处以重罚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中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即太平 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14年,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巨 大的冲击。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开展了一场名为“洋务运 动”的现代化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 科技和管理方法,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戊戌变法
1898年,清朝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改革尝试,即戊戌变法。 这场改革试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很快就被保守势力 镇压。
邓廷桢
邓廷桢是清朝的一位高级官员, 他在禁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林则徐合作密切。
04
CATALOGUE
历史反思
鸦片战争的反思和启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场 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领土、主权和尊严等方面。这场 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后果
01
02
03
打击鸦片走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 的鸦片走私活动,使其走 私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引发战争
英国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 ,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 导致中国陷入战争的漩涡 。
民族觉醒
虎门销烟激发了中国人民 的民族觉醒和爱国热情, 成为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 略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材分析】《虎门销烟》是一篇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又不乏结构严谨的记叙文。
课文以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为题材,用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抵御欺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强调了它在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第六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学情分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这段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充满耻辱的历史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了解甚少。
与抗日战争相比,一则相距年代较远,更因为关于这段历史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影音、文学作品远远少于前者。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有必要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以历史为鉴,自强不息。
同时将史上鸦片为中国带来的深重危害与今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本次教学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和自读自悟法。
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在美中学,乐中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本课教学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点拨,启发,并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自主读书、评论、感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抵御外国人欺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清代爱国政 治家、思想家、诗人。 为官清廉正直,关心 民隐,为民众所称颂。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 禁烟运动,指挥抗英 斗争,成为中国近代 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和爱国者。他编译《 四洲志》等外文书籍、 资料,开创了中国近 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 风气。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 强
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
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
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
仪式 隆重
形容彩旗众多
场面
壮观 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 急切 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
人们看到要销毁鸦片,心里特别激动, 心理上的一种感觉,是移情的作用。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格外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
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
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
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
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 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 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 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 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 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 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 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 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 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 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小组分小节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 中表现“壮”的句子。
场面的壮观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 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 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 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 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外国商人。
2、也可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找出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用圆圈圈起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 虎门寨销毁鸦片。
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词语 来说说虎门销烟是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 不同寻常
伟大壮举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 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 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 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 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 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
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让外国侵略者知道中国人禁烟的决心很大;向 外国侵略者表明,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 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 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 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 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 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
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 前来
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
观看 的人
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多而
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 广。
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人 民负担加重、战斗力削弱、损害生产、政治腐败
自由朗读课文
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xiāo 销烟
zhà i
山寨
chè 彻底
lì shǐ 历史 yá n
盐巴
jī 斤两
zhí 值得 huǐ 销毁
wǔ 欺侮
嚣张:盛气凌人,气焰很盛的样子。
咆哮:1、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 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仪式隆重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 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 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 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 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 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000 35000
吸/毒人数:200多万/35年
40200 35445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000
20331
15000
10000 4000
5000
0 1799年
12576 7889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年
1838年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课文中“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词语 来说说虎门销烟是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 不同寻常 伟大壮举 伟大的举动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 的日子。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打击 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 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烈的麻醉剂,毒很大,上瘾就 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 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
林 则 徐 为
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 什
摧残人命。 19世纪中叶,西方 么
一些国家为了掠夺中国更多的 白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要 销 烟
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
流毒很广。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