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突破知识点

合集下载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要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运算方法,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快速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材料:在阅读资料时,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名称、单位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指标:重点关注与问题相关的指标数据,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标记重要数据:对于关键数据和容易混淆的数据,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以便在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2、计算技巧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先计算出商的首位数,从而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估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估算出结果的范围。

特殊值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殊分数,如25%=1/4,50%=1/2 等,可以简化计算。

3、分析技巧观察选项差距:在计算之前,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距大小。

如果差距较大,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如果差距较小,则需要精确计算。

分析数据趋势:通过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判断答案的大致范围。

比较大小技巧:对于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的方法,将数据化为相同形式进行比较。

二、练习题【例 1】2019 年,某地区 GDP 为 5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多少亿元?A 462963B 475000C 480000D 487500【解析】首先,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可得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 5000÷(1 + 8%)≈5000÷108 ≈ 462963(亿元),故答案选 A。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国考行测考点专项突破—资料分析

国考行测考点专项突破—资料分析

国考行测考点专项突破—资料分析‘快速提取,简化计算,资料分析题型稳中求变’这是2010国考大纲解读中提到的资料分析的一大亮点。

资料分析共有4份材料,每一材料对应5个小题,包括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以及以上三种材料中任意两种以上组成的综合资料。

问题类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基本概念的计算,如有关增长率的计算;二是具有一定推理性质的比较分析题,三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的综合题。

从比重来看,计算题占比较多,但综合题的比重最近几年上升比较快。

对于计算题,解题时一是要快速找到题目数据的位置,二是选择合适的简化计算技巧来算出答案,比如首数法、尾数法、取整法等。

综合题侧重考查对材料整体及内部数据关系的理解,要注意对材料内容的了解程度,但对计算的考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本节独家为考生带来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主要包含的两大部分:一是资料分析读题技巧;二是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解题步骤第一:资料分析读题技巧解答资料分析题首先要读懂材料,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快速有效的读懂材料的方法。

1、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资料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分布在文字之中,考生可以采用段落结构分析法有效阅读文字材料,掌握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同时,找出与题目相关联的数据,并用铅笔做好标记,方便之后的计算。

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一般都是按照文章段落顺序排下来,只有少数难题的数据在文中跨度较大,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这一特点。

2、表格交叉项法表格资料主要由标题、单位、横标目、纵标目、数据组成。

目标数据在横、纵标目的交叉处。

在处理表格资料时,考生可以辅助使用直尺这一工具,方便查找数据。

3、图形要点抽取法在解决图形型资料分析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一些要素:图形标题、横(纵)坐标、横(纵)标目、反映统计数据的图形和标注,了解图形资料中的信息。

注意:考生在读题时应注意一些陷阱,题目中设置了很多容易混淆视听的陷阱,在此为各位考生作一简要归纳,以下提到的概念考生应勤加理解记忆。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高分秘籍是什么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高分秘籍是什么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高分秘籍是什么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一直是众多考生重点关注的部分。

它不仅在试卷中占据较大的分值比重,而且具有较高的得分性价比。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呢?下面就为大家揭开资料分析题的高分秘籍。

首先,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

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术语,比如同比、环比、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等。

这些术语是理解和解答资料分析题的基石,如果对它们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模糊不清,就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错。

例如,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则是与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要清楚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公式。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理解题意,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其次,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大段的文字、表格或图表等资料,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资料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学会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比如,先浏览题目,带着问题去读资料,关注题目中涉及的指标和时间范围,然后在资料中快速找到对应的部分。

同时,要养成标记重点数据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在计算时反复查找,节省时间。

再者,熟练掌握计算技巧能够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资料分析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笔算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

因此,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比如尾数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等。

以尾数法为例,如果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只需要计算算式的尾数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特征数字法则是将一些常见的分数转化为近似的百分数,如1/3≈333%,1/7≈143%等,从而简化计算。

此外,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可以熟悉各种题型和考点,提高对题目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计算失误,或者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一、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 数字规律识别2. 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 百分比- 比例与相似- 单位换算- 利润与利率- 速度与时间- 工作问题二、判断推理1. 逻辑判断- 直言命题- 假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推理- 逻辑等价2. 定义判断- 概念定义- 概念分类- 概念关系3. 类比推理- 词语类比- 事件类比- 逻辑关系类比三、资料分析1. 图表阅读- 柱状图- 饼图- 折线图- 散点图2. 数据分析- 数据趋势分析 - 数据对比分析 - 数据综合分析3. 材料分析- 文字材料分析 - 数据材料分析 - 图形材料分析四、常识判断1. 政治常识- 国家政策- 法律法规- 时事政治2. 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财政税收3. 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历史事件4. 科技常识- 科学技术发展 - 信息技术- 生物科技5. 地理常识- 地理知识- 环境科学- 自然资源五、言语理解与表达1. 阅读理解- 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 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2. 语句表达- 语句连贯性- 语句完整性- 语句表达准确性六、判断推理题型解析1. 逻辑填空- 词语搭配- 语境分析- 词语辨析2. 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型介绍 -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 判断推理题实战演练七、备考策略1.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串联2. 练习题训练- 基础题训练- 提高题训练- 模拟题实战3. 考试技巧- 时间管理- 心理调适- 答题技巧八、附录1. 常见问题解答- 行测常见问题- 知识点疑惑解答2. 参考资料- 推荐书籍- 在线资源- 学习小组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和题目解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的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备考时应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考公考编行测职测考试知识点梳理——资料分析

考公考编行测职测考试知识点梳理——资料分析

<|a-b|
判方向 定大小
计算
时间点、时间段 累计
同比、环比 日均、月均(注意年份)
主体找错 主体范围 顺逆差、研究生、反超 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 人口增长率 ‰ 人命比、面积、量级问题
时间坑
主体坑 概念坑 单位坑
比重问题 常见的坑
资料分析
概念
增长率(增幅、增长速度、增速、涨幅、涨跌幅)
增长率
比较
一步除法,只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都截
截谁
首位不同 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 首位相同,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差距大,截两位 差距小,截三位
截几位
分子大的分数小,分子小的分数小
一大一小直接看
谁变化大,以谁为依据 看倍数关系
横向看变化 纵向直接除
同大同小比速度
1. 一个数×1.5=这个数+这个数本身的一半
速算
先计算现期差,逆向思维推答案 截位直除计算
识别
时间上间隔一年,求前年的值
公式
基期=现期/(1+r间),r间=r1+r2+r1*r2
计算
r大,截位直除;r小,化除为乘
求后面某一时间的值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1+r)
(r<5%)
截位直除,特殊数字
一般增长率
识别 公式
增长率/增速/增幅是……;增长/下降+%;增长最快/最慢;几成/几倍
2. 一个数×1.1=这个数错位相加
3. 一个数×0.9=这个数错位相减
4. 一个数÷5=这个数×2,同时小数点向左移一位
5. 一个数÷25=这个数×4,同时小数点向左移2位
6. 一个数÷125=这个数×8,同时小数点向左移3位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
常考知识点突破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
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各种数量关系及逻辑关系,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这样考生才能迅速解题。

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来看,出现了文字材料和图表相结合的新题型,说明资料分析试题的难度增加了,因此想要突破资料分析得难关,考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无论从题量还是分值来说都占有相当大
的比重,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由原来的四题变为五题,进一步说明资料分析试题的重要性,考生要想获得高分,资料分析试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掌握一定基本知识以及特定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同时要熟练掌握下列特定、重点、常考知识点。

曾老师通过多年对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各地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进行分析,归纳了资料分析试题的解题特点和考查的重点。

以下是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一、考生要熟练掌握增长率、增长量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式
考生平时要加强对此类知识点复习,增强自己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以及理解能力。

下面列举所涉及到常考知识
已知2005的量为a,2006年的量比2005年的量增加r%,求2006年的量b。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增加r%,求2005年的量a。

a= b÷(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增加r%,求2006年比2005年增加多少。

b÷(1+r%)×r%转自环球网校
已知2005的量为a,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6年的量b。

b= a×(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5年的量a。

a= b÷(1-r%)
已知2006的量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减少r%,求2006年比2005年减少多少。

b÷(1-r%)×r%
已知2006年的量为b,年平均增长率为r%,求n年后的量a是多少?
a= (1+r%)n
另外,增长率的增长,只要考虑增长率自身相加减,比如已知2004年的量为b,2005年比2004年增长5%,2006年增长率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请问2006年的增长率为多少?
二、考生要熟练掌握占……比重,……占……等概念以及相关计算式
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通过对2005至2010年6年试题共计41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涉及到占、比重、……几倍等描述的题包括:2005年二类(二)、
(三)、(四)2006年一类(一)、(三)、(四)2006年二类(一)、(二)、(三)、
(四)2007年(二)、(四)2008年(一)、2009年(二)、(三),共计15
篇文章。

对于上述所涉及到知识点大家要熟练掌握其含义以及计算式,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做题速度都有帮助,希望大家平时注意复习。

下面附一道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来展示上述知识的重要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

其中,轿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 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

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A.13.2
B.22.6
C.31.1
D.40.4
根据题意,可列下面计算式:83.1÷(1+37.37%)×37.37%
9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A.64
B.59
C.54
D.50
根据题意,可列下面计算式:83.1×71%÷(1+8.3%)
93.2008年4月,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A.少2.3万辆
B.多2.3万辆
C.少3.4万辆
D.多3.4万辆
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4月SUV销量为83.1×6%
可知2009年4月MPV销量为83.1×2%
根据题意,可知2008年4月SUV销量为83.1×6%÷(1+22.55%)可知2008年4月MPV销量为83.1×2%÷(1-4.05%)
83.1×6%÷(1+22.55%)-83.1×2%÷(1-4.05%)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SUV超过6%
C.MPV超过2%
D.轿车超过71%
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3月各种车型总销量为:
83.1÷(1+7.59%)
交叉型乘用车3月销量为:83.1×21%÷(1+3.62%)
所占比重为:83.1×21%÷(1+3.62%)÷[83.1÷(1+7.59%)]
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3月各种车型总销量为:
83.1÷(1+7.59%)
SUV型用车3月销量为:83.1×6%÷(1+19.27%)
所占比重为:83.1×6%÷(1+19.27%)÷[83.1÷(1+7.59%)]
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3月各种车型总销量为:
83.1÷(1+7.59%)
依此可以算出其他车销量所占比重。

95. 关于2009年4月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以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通过上述例题可以得出,掌握特定知识及其计算式,对做题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