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论文格式
电赛论文书写

南华大学黄智伟系列- 注意设计总结报告有几十分,不能丢啊!!!一、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和组成1.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标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由基本制作部分、发挥制作部分和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设计总结报告是电子设计竞赛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分的1/3,即50分。
注意:从2007年开始有一个变化,不同赛题的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是不同的。
从2007年开始,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出题进行比赛,高职高专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20分。
从2009年开始,本科组的设计总结报告为30分。
今年的具体评分要求参考本届赛题要求。
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是一个独立环节,评分过程是在作品通过专家测试后进行。
学生的设计总结报告是以密封的形式提供给专家组,专家参照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提供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设计总结报告的评分项目由方案设计与论证、理论计算、电路图及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数据、结果分析、设计总结报告的工整性等六个方面组成。
2. 设计总结报告的组成设计总结报告是每个参赛小组都必须提供的文件。
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总结报告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3个部分组成。
①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目录②主体部分包括:系统方案比较与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结论,参考文献③附录部分包括:系统操作说明,元器件明细表,仪器设备清单,电原理图,PCB图,程序清单以上内容摘自“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技能训练(第2版)”(黄智伟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1出版)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前置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三、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前置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1.题名题名(题目名称)是选择的设计作品的名称,例如2009年赛题本科组有: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009年A题),声音引导系统(2009年B题),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C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2009年D题),电能搜集充电器(2009年E题),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2009年F题)。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完整版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设计竞赛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本科组】参赛队号:20150262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摘要风力摆系统是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的系统,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设计分五个模块,即风力摆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
风力摆模块由三个直流风机成等边三角形相对而立,成为驱动风力摆的唯一动力。
单片机控制模块以飞思卡尔K60芯片作为控制核心。
显示模块有两个,一个是OLED显示屏,另一个是当完成每项任务时发光二极管会有明显的提示。
电源模块使用LEG-1117-3.3和TPS7350来搭建,给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
人机交互模块中每项操作可通过拨码开关与按键完成。
本设计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性能稳定,用户界面友好。
关键词:直流风机;风力摆;K60系统板ABSTRACTThewindpendulumsystemisanonlinear,strongcoupling,multi-variableandunstablesystem.Itisacombinationofmanyfields,suchasrobotics ,controltheory,computercontrol,andmanyothertechnologies.Thedesignisdi videdintofivemodules,thewindpendulummodule,single-chipmicrocomputercontrolmodule,displaymodule,powermodule,human-computerinteractionsystem.WindpendulummodulebythreeDCfanintoanequilat eraltrianglerelativestanding,becometheonlypowerwinddrivenpendulum;MCU controlmodulebasedonthesinglechipcomputerasthecore,byCarlK60chipasthe controlcore;displaymodulehastwo:AisOLEDdisplay,theotheraiswheneachtas kiscompleteLEG-1117-3.3andTPS7350tobuild,toprovideastablepowersupplysystem.Eachoperationc anbedonebydialingthecodeswitchandthebutton.Performanceindicatorsmeett hedesignrequirements,theworkisreliable,userfriendlyinterface. Keywords:DCfan,Thewindpendulum,K6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1.引言.................................................. (1)2.方案比较与论证......................................................... (1)2.1方案比较................................................................... (1)2.2方案选定................................................................... (2)2.3方案论证................................................................... (2)3.系统硬件设计......................................................... . (2)3.1系统机械制作................................................................... .. (2)3.2核心系统控制模块................................................................... (2)3.3电源模块................................................................... (3)4.系统软件设计......................................................... . (3)4.1程序框图................................................................... (3)4.2系统控制图................................................................... .. (4)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 (4)5.1测试仪器................................................................... (4)5.2测试方法................................................................... . (4)5.3测试结果................................................................... (5)6.测试分析与总结......................................................... . (6)参考文献......................................................... (6)附录1装置机械安装图................................................................... . (7)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 (8)1.引言在控制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某一理论的正确性及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需要一个按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去控制一个典型对象来验证。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完整版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完整版
《AI智能各式舞蹈助理》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可以利用AI技术的助力来辅
助人们进行舞蹈学习,在助力模式下,AI可以针对每一个人的有效性提
供舞蹈动作完美执行的反馈,同时还能记录和评估学习舞蹈者的演练过程。
本文提出了一种AI智能舞蹈助理,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舞蹈动作,通过
视觉识别系统实时跟踪学习者的舞蹈动作,并给出相应的反馈。
本文还介
绍了本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相机、算法、数据库等设备,解释了如何使
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舞蹈动作,并利用深度学习理论建立舞蹈动作的模型。
本文还对训练结果进行了实验评估,显示了所提出的AI智能舞蹈助
理能够检测出舞蹈动作,并给出相应的反馈。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舞蹈助理;深度学习
1、绪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可以利用AI技术的助力来辅助人们
进行舞蹈学习。
舞蹈助理可以像老师一样通过识别和反馈的方式来辅助用
户学习舞蹈动作,并在学习过程中给出有效的反馈和提示,作为一款学习
助力工具,它既能帮助广大舞蹈爱好者提高表演水平,也可以作为科研领
域的有益补充。
本文提出了一种AI智能舞蹈助理。
设计竞赛论文模板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LC谐振放大器(D题)【XX组】2015年8月15日摘要(宋体,三号,加粗,居中)中文摘要,内容300字以内(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2磅)竞赛结束时,参赛队应将设计报告密封纸在距设计报告上端约2厘米处装订,然后将参赛队的代码(代码由赛区组委会统一编制,在发放题目时通知各参赛队)写在设计报告密封纸的最上方。
设计报告装订好后将密封纸掀起并折向报告背面,最后用胶水在后面粘牢。
设计报告上不允许出现参赛队的学校、姓名等文字。
关键词:功率放大;三极管;补偿;集成;(3~5个)目录(宋体,三号,加粗)1系统方案(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1)1.1 XXXX的论证与选择 (1)1.2 XXXX的论证与选择 (1)1.3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1)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1)2.1 XXXX的分析 (1)2.1.1 XXX (1)2.1.2 XXX (1)2.1.3 XXX (2)2.2 XXXX的计算 (2)2.2.1 XXX (2)2.2.2 XXX (2)2.2.3 XXX (2)2.3 XXXX的计算 (2)2.3.1 XXX (2)2.3.2 XXX (2)2.3.3 XXX (3)3电路与程序设计 (3)3.1电路的设计 (3)3.1.1系统总体框图 (3)3.1.2 XXXX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3.1.3 XXXX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3.1.4电源 (3)3.2程序的设计 (3)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3)3.2.2程序流程图 (4)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4.1测试方案 (4)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4)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3.1测试结果(数据) (5)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5)附录1:电路原理图 (7)附录2:源程序 (8)LC谐振放大器(D题)【XX组】1系统方案论证(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本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衰减模块、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范本

数控直流电流源(F题)摘要:本系统采用电流采样反馈调整控制技术,控制过程是利用LM741组成恒流源,结合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D/A转换电路等构成闭环系统。
通过采样将实际值输出到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比较调整,控制电流输出。
由于使用了电流采样反馈调整控制技术,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好,精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数控电流源,AT89S52单片机,反馈控制,LM741Numerical Control DC Current SourceAbstract: Employing the feedback adjusting technique with current sampling .The closed loop system consists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LM741, amplifier circuit, AD574 converting circuit, the processing by One-chip computer, and DAC7513 converting circuit. The One-chip computer is used to compare, adjust, control the current output by the real outputs sampling feedback. The system features good responsi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with the feedback adjusting control technique by current sampling.Key words: Numerical Current Source, AT89S52, feedback control, LM741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数模转换器D/A 与度不高。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设计报告论文模板

音频信号分析仪(A题)摘要:本音频信号分析仪由32位MCU为主控制器,通过AD转换,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把连续信号离散化,然后通过FFT快速傅氏变换运算,在时域和频域对音频信号各个频率分量以及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通过高分辨率的LCD对信号的频谱进行显示。
该系统能够精确测量的音频信号频率围为20Hz-10KHz,其幅度围为5mVpp-5Vpp,分辨力分为20Hz和100Hz两档。
测量功率精确度高达1%,并且能够准确的测量周期信号的周期,是理想的音频信号分析仪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FFTMCU 频谱功率目录1 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1.1 引言1.2 采样方法比较与选择方案一、用DDS芯片配合FIFO对信号进行采集,通过DDS集成芯片产生一个频率稳定度和精度相当高的信号作为FIFO的时钟,然后由FIFO对A/D转换的结果进行采集和存储,最后送MCU处理。
方案二、直接由32位MCU的定时中断进行信号的采集,然后对信号分析。
由于32位MCU -LPC2148是60M的单指令周期处理器,所以其定时精确度为16.7ns,已经远远可以实现我们的40.96KHz的采样率,而且控制方便成本便宜,所以我们选择由MCU直接采样。
1.3 处理器的比较与选择由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设计大量的浮点运算,由于一个浮点占用四个字节,所以要占用大量的存,同时浮点运算时间很慢,所以采用普通的8位MCU 一般难以在一定的时间完成运算,所以综合存的大小以及运算速度,我们采用Philips 的32位的单片机LPC2148,它拥有32K的RAM,并且时钟频率高达60M,所以对于浮点运算不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存上都能够很快的处理。
1.4 周期性判别与测量方法比较与选择对于普通的音频信号,频率分量一般较多,它不具有周期性。
测量周期可以在时域测量也可以在频域测量,但是由于频域测量周期性要求某些频率点具有由规律的零点或接近零点出现,所以对于较为复杂的,频率分量较多且功率分布较均匀且低信号就无确的分析其周期性。
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论文写作要求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本科组参赛队从A、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D题中任选一题。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
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山东组委会建议:论文文字应控制在1万5千字左右,正文控制在12页左右,程序等可放在附录中]●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
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
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赛区可以对论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第一页前增加其他页和其他信息,或在论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正文结束前,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则一律无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格式

(1).封面:浅黄平面暗花 (2).目录:要求列出册内报告的名称,作者及 具体页码. (3).论文字体,字形及字号要求: 大标题黑体小三号,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设置1.25倍行距.
(4).论文(报告)内容 摘要和关键词(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 署名按学院,二级学院,班级,姓名排列 (居 中,五号楷体) 文中小标题小四黑体不加粗, 数字格式按"一,1,(1)"排列. (5).正文格式:正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 20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正文小四 宋体,行间距18,设置值为1.25倍.页眉为:
电动车跷跷板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作为小车主控芯片.利用PWM动 态调速技术及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控制电动机运行状态,六个LED显示行 使时间及检测信号次数.通过软件实现小车的自动往返,精确刹车,自 动减速以及停靠等功能.本设计使用H型PWM驱动电路,通过改变输入 信号占空比来进行调速,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控制芯片的电源与控制 电动机的电源隔离,防止相互影响,信号通过光偶管传输;设计四套程 序控制小车,选择程序使用四个按键.系统没有使用普遍的角度传感器 实现检测角度,而是采用了独特的自制角度传感器进行电动车跷跷板的 偏离平衡角度的检测.使用多组光电传感器分别对导航线,跷跷板角度 检测.(结论) 本设计以UC3842芯片作为开关电源的控制芯片,采用隔离的反激变换器 作为DC-DC主回路拓扑结构 ,结合 P89LPC935单片机最小系统,对整个 开关稳压电源回路进行辅助控制,并完成了各种人机交互的过程.在主 回路中,使用专用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从而控 制电感的充电时间,最后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同时通过UC3842的 过流检测管脚实现对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功能.单片机不但直接通过其 自带的8位AD从电源的输出端获取输出电压值,并通过其SPI串行数据传 输口向连接有6B595的液晶显示器控制模块SED1520发送各种显示数据和 控制LED数码管的显示,实现了键盘的扫描,最后通过软件编程,结合 P89LPC935自带的DA输出,实现了通过按键实现对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电 压的步进调整过程.(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论文写作指导
——电子竞赛设计与总结报告
[书写格式]
××××××设计与总结报告
摘要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论证:
方案选定:
二:电路设计
1、×××单元电路设计
2、×××单元电路设计
3、××××单元电路设计
…………
整机电路以及软件设计的流程图
三: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1、测试仪器:
2、测试方法:
3、测试结果:
四:讨论
[要求和给分]
[摘要] 300 字左右,简述设计思路、电路结构,所用主要元器件,实现的功能和达标
的情况,特点、特色
要求:文字简练、措词准确、表达清楚。
达标程度要实事求是,特点、特色的叙述、措词,要考虑科学性、正确性。
※引言:针对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叙述所提方案的依据、理由。
可以是总的一段引言(在叙述摘要之后),也可以分别叙述,放在每个方案之前。
※框图:应是单元电路、功能电路的方框表示,用框图表达方案比用框图表达整机电路要粗一点,突出功能即可,每个框图要标出所用主要元、器件。
要注意信号、数据传输走向。
表达整机电路的框图还应包括前端、终端器件、供电。
※要求:提出3个独立的方案,少一个扣2分。
要指出每个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
要提出选择所选方案的理由。
※方案的正确性占6分,要注意科学性、正确性、可行性、实施难度。
※方案的优良程度是横向比较,而不仅是(本队)三个方案比。
主要考虑:全面达标,电路简繁程度,新器件的应用,性价比,设计有无创新。
[电路设计] (如果有软件设计内容,可分为电路设计、程序流程)
※重点是电路原理叙述和主要参数的计算。
※比较简单的电路:直接给出整机电路,然后简述电路工作原理,最后列出有关的元件参数计算。
※比较复杂的电路:按功能划分单元,分别叙述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内容,给出该单元电路图,简述工作原理,列出参数计算。
※完整性4分,电路图、电路原理、参数计算:分别得分1,1,2分。
※规范程度2分:元件符号要用新的国标。
布局、布线要简洁明了,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连
接要用箭头、符号表示清楚。
※公式应为工程计算公式,而不是理论公式。
可以先给出理论公式,然后给出工程计算公式,但依据必须是工程计算公式。
※软件设计:要给出程序流程图,设计思想、特色、创新要写上。
※具体给分,视软、硬件的比重而定。
[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事先进行测试方法设计,包括所用仪器、系统连接、调试步骤、测试表格。
要保证有序、有目的进行测试,好的测试设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定注明所测数是有效值,还是峰值、峰—峰值。
※
※测试方法必须正确(正确性占4分)。
※
※必须记录原始数据,如果有必要,还应重复1次至多次的测量。
※
※数据完整程度占4分,项目齐不齐,数据点够不够,要事先考虑周到。
※
※测试仪器,注明仪器名称、型号,高档、高精度的、不常用的仪器,应注明档次、等级、※
精度。
给分1分。
※
[讨论]内容包括:结果分析,总的达标情况,产生误差的原因,改进、改善的措施,该作
※
品的优缺点自我评价,特点、特色、创新……。
※
※结果分析4分
※
※特色、创新分,一般5~10分。
有的在报告的50分中给出,有的在硬件的50分中给出。
※
[卷面] 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