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大赛优秀论文(集合)

合集下载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作者:刘月龙曹中平王善磊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指导教师:曹军胜李宝华王剑钢获奖情况: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吉林赛区一等奖SJO工作室原文整理版权所有Copy Right © 2003-2004 SJO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sjo@F题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作 者:刘月龙 曹中平 王善磊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指导教师:曹军胜 李宝华 王剑钢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摘要本系统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辅以步进电机驱动、键盘、LCD显示、LED显示、光电传感器数据采集等电路组成,实现了一个由一个主站控制多个从站的有线液体点滴速度监控系统。

电机控制使用了模糊控制的控制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小超调量和静态误差,缩短调节时间。

主机使用LCD显示,用户界面友好。

该设计较好地实现了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所要求的功能。

Abstract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nstruct a wired monitor system of a master station controlling multiple slave stations,with a micro-controller 89C52 as the key, complimented by stepper motor drive, keyboard, LCD display, LED display and photoelectric censor data collection circuit. The combination of fuzzy control working on the motor driv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over regulating and stable error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adjusting. The whole system realized the function demand of liquid dropper speed monitor well and achieved high technique index.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点滴速度控制方式方案一:改变输液瓶高度控制点滴速度。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完整版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完整版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设计竞赛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本科组】参赛队号:20150262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摘要风力摆系统是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的系统,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设计分五个模块,即风力摆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

风力摆模块由三个直流风机成等边三角形相对而立,成为驱动风力摆的唯一动力。

单片机控制模块以飞思卡尔K60芯片作为控制核心。

显示模块有两个,一个是OLED显示屏,另一个是当完成每项任务时发光二极管会有明显的提示。

电源模块使用LEG-1117-3.3和TPS7350来搭建,给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

人机交互模块中每项操作可通过拨码开关与按键完成。

本设计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性能稳定,用户界面友好。

关键词:直流风机;风力摆;K60系统板ABSTRACTThewindpendulumsystemisanonlinear,strongcoupling,multi-variableandunstablesystem.Itisacombinationofmanyfields,suchasrobotics ,controltheory,computercontrol,andmanyothertechnologies.Thedesignisdi videdintofivemodules,thewindpendulummodule,single-chipmicrocomputercontrolmodule,displaymodule,powermodule,human-computerinteractionsystem.WindpendulummodulebythreeDCfanintoanequilat eraltrianglerelativestanding,becometheonlypowerwinddrivenpendulum;MCU controlmodulebasedonthesinglechipcomputerasthecore,byCarlK60chipasthe controlcore;displaymodulehastwo:AisOLEDdisplay,theotheraiswheneachtas kiscompleteLEG-1117-3.3andTPS7350tobuild,toprovideastablepowersupplysystem.Eachoperationc anbedonebydialingthecodeswitchandthebutton.Performanceindicatorsmeett hedesignrequirements,theworkisreliable,userfriendlyinterface. Keywords:DCfan,Thewindpendulum,K6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1.引言.................................................. (1)2.方案比较与论证......................................................... (1)2.1方案比较................................................................... (1)2.2方案选定................................................................... (2)2.3方案论证................................................................... (2)3.系统硬件设计......................................................... . (2)3.1系统机械制作................................................................... .. (2)3.2核心系统控制模块................................................................... (2)3.3电源模块................................................................... (3)4.系统软件设计......................................................... . (3)4.1程序框图................................................................... (3)4.2系统控制图................................................................... .. (4)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 (4)5.1测试仪器................................................................... (4)5.2测试方法................................................................... . (4)5.3测试结果................................................................... (5)6.测试分析与总结......................................................... . (6)参考文献......................................................... (6)附录1装置机械安装图................................................................... . (7)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 (8)1.引言在控制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某一理论的正确性及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需要一个按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去控制一个典型对象来验证。

电子设计大赛(5篇)

电子设计大赛(5篇)

电子设计大赛(5篇)电子设计大赛(5篇)电子设计大赛范文第1篇乐观培育我系同学的专业爱好和创新意识,提高同学综合运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学问的力量,全面促进同学成长成才,进一步优化我系学风。

【大赛主题】科技点亮青春,思维制造奇迹。

【组织机构】组长:王义学副组长:鲍祖尚贺恩格成员:刘红平、彭高丰、张克新、李小花、宋碧慧、系同学会学习部【参赛对象】电子信息工程系全体同学【报名时间及方式】1、报名时间:XX年5月30日—XX年6月3日。

2、报名方式:各班同学到本班学习委员处报名,再由学习委员统计本班参赛同学的名单,于6月3日下午将报名表交至系同学会办公室(即中栋133)。

【竞赛时间与地点】1. 竞赛时间:6月14日下午14:00。

2. 竞赛地点: 446、340机房【竞赛规章】1、竞赛试题:题量为5题,中文形式;2、竞赛限时3个小时,若竞赛期间由于机器故障等缘由导致不能正常答题,组委会将依据详细状况为受影响选手适当延长竞赛时间。

超过参赛时间不准答题,留在座位上统一处理好,经评委老师允许方可离开;3、竞赛过程中,不得抄袭、剽窃,不准携带任何媒介资料;参赛选手不得和其他选手交谈及共享任何资料;4、竞赛期间,全部参赛者必需关闭手机,违者取消竞赛资格。

5、竞赛直接进行决赛,没有初赛和复赛。

6、作品提交:竞赛任务完成或时间到之时,各选手必需将所写程序及程序文件放入以自己“姓名+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中,提交到指定处以便评委评分;未提交或提交不全者后果自负。

【竞赛流程】一、开幕式1、时间:XX年6月7日2、地点:第一试验楼104教室3、邀请嘉宾:教务处、系领导及专业老师4、详细支配:(1)、竞赛要求及方案介绍(2)、相关考试操作演示说明(3)、参赛表发言(4)、专业老师发言二、闭幕式1、时间:XX年6月21日下午14:302、地点:五楼学术报告厅3、详细支配(1)、公布竞赛结果(2)、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3)、获奖同学发言(4)、同学会学习部总结(5)、领导总结【竞赛评判标准】1、邀请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领导及老师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范本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范本

数控直流电流源(F题)摘要:本系统采用电流采样反馈调整控制技术,控制过程是利用LM741组成恒流源,结合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D/A转换电路等构成闭环系统。

通过采样将实际值输出到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比较调整,控制电流输出。

由于使用了电流采样反馈调整控制技术,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好,精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数控电流源,AT89S52单片机,反馈控制,LM741Numerical Control DC Current SourceAbstract: Employing the feedback adjusting technique with current sampling .The closed loop system consists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LM741, amplifier circuit, AD574 converting circuit, the processing by One-chip computer, and DAC7513 converting circuit. The One-chip computer is used to compare, adjust, control the current output by the real outputs sampling feedback. The system features good responsi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with the feedback adjusting control technique by current sampling.Key words: Numerical Current Source, AT89S52, feedback control, LM741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数模转换器D/A 与度不高。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1.1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可根据电源线的电参数信息分析用电器类别和工作状态的装置,电器电流范围 0.005A – 10.0A,用电器包括LED 灯、节能灯、USB 充电器(带负载)、无线路由器、机顶盒、电风扇、热水壶。

(2)可识别的电器工作状态总数不低于 7,电流不大于 50mA 的工作状态数不低于 5,同时显示所有可识别电器的工作状态。

自定可识别的电器种类,包括一件最小电流电器和一件电流大于 8A 的电器,并完成其学习过程。

(3)实时指示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并显示电源线上的电特征参数,响应时间不大于2s。

特征参量包括电流和其他参量,自定义其他特征参量的种类、性质,数量自定。

电器的种类及其工作状态、参量种类可用序号表示。

(4)随机增减用电器或改变使用状态,能实时指示用电器的类别和状态。

(5)具有学习功能。

清除作品存储的所有特征参数,重新测试并存储指定电器的特征参数。

一种电器一种工作状态的学习时间不大于 1 分钟。

1.2设计基本思路题目要求设计可根据电参数分析用电器类别的装置,区分用电器的方法可以是电流的大小,电压电流的相位差。

因此,装置采用ZMPT101B电压互感器、ZMCT103C电流互感器采集电压电流信息,判断用电器类型,并经28027单片机程序控制在显示屏显示。

该装置可以检测键盘的输入,处于学习、识别两种不同模式,存储信息的模块采用AT24C64,存储用电器的信息。

为完成便携终端信息的接收和提示,系统还加入蜂鸣器和WIFI无线传输模块。

1.3系统框图1.4方案比较与选择(1)控制器方案一:TMS320F28027是一种高效 32 位中央处理单元,具有分析和断点功能。

可以借助硬件进行实时调试。

60MHz器件,3.3V 单电源集成型加电和欠压复位,两个内部零引脚振荡器多达 22 个,复用通用输入输出 (GPIO) 引脚三个,32 位 CPU 定时器片载闪存、SRAM、一次性可编程 (OTP) 内存。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精心整理目录0摘要--------------------------------------------------------21设计任务与要求----------------------------------------------21.1设计任务-----------------------------------------------21.2基本电压-----------------------------------------------21.3233.13.23.344.14.24.3误差分析-----------------------------------------------75设计总结----------------------------------------------------86元件清单----------------------------------------------------87参考文献----------------------------------------------------98程序清单----------------------------------------------------100、摘要:本系统以DSP芯片为核心,控制过程是DSP接收数据并送入DA电路,利用AD820作为比较器,正端接D/A输出,负端接地,反馈输出接AD采样,失调电压调零,输出形成闭环回路,通过AD转换电路将实际值采回DSP,由DSP进行运算,得输入值与采回值之差即误差,输出结果通过12864液晶屏显示。

系统通过LM4050为A/D,D/A提供基准电压,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采用的DSP减少了由运放产生的非线性误差。

关键字:信号发生器TMS320DSP芯片基准电源芯片LM40501、设计任务与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高精度毫伏信号发生器,并能够检测其输出精度1.2基本要求(1)输出电压:范围0~+1V,步进0.5mV;具有输出电压值(测量值)显示功能;由“+”、(2、(31.3(1(2;(32用相比,器和可提供DSP 器件比33.1DSP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论文论文题目:基于Android手机的可穿戴式医疗监测设备(A wearable medical monitoring equipment based on Android)参赛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队伍名称:指导老师:刘赫参赛队员:解腾、王华民、熊朝坤完成时间:2016.6.18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主要研究内容 (2)1.4作品难点与创新 (3)1.4.1创新 (3)1.4.2难点 (3)第2章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1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4)2.2各功能模块的选择 (4)2.3设计方案对比 (5)2.4系统设计需求 (5)2.4.1 系统功能要求 (5)2.4.2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5)2.5本章小结 (6)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7)3.1硬件结构图 (7)3.2中央处理单元电路设计 (7)3.2.1 STM32F103ZET6处理器介绍 (7)3.2.2系统电源设计 (8)3.2.3存储电路设计 (9)3.3心电、心率采集模块设计 (10)3.3.1 心电心率数据采集模块 (10)3.3.2心电心率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10)3.4体温采集模块设计 (11)3.4.1体温测量传感器 (11)3.4.2体温采集电路设计 (13)3.5本章小结 (13)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4)4.1 Android系统简介 (14)4.1.1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 (14)4.1.2系统功能模块 (15)4.2系统程序总体设计 (16)4.2.1系统设计 (16)4.2.2 数据传输 (17)4.3蓝牙简介 (18)4.4 Socket通信接口 (19)第5章系统测试与实现 (20)5.1系统主界面实现 (20)5.2心电模块实现 (20)5.3测温模块的实现 (22)5.5本章小结 (23)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7)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慢慢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应用手机客户端观测这些生理参数,并通过观测这些生理参数来预防疾病的突发,也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论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论文

2012年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题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的设计制作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的设计制作摘要:用低功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

本系统包括: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电容、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测量和正弦波信号源电路。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信号源、电阻、交流电压三个测量电路中,用OPA2111精密仪器放大器芯片,设计了自动较零型仪器放大器。

交流电压信号处理电路中,采用了AD736交流变直流芯片,测量精度较高。

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了全部功能,并自由发挥增加了晶体管PN结电压的测量功能及温度测量功能。

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再加后期研发完善,可推广作为数字万用表使用。

关键词:数字多功能表,低功耗,高精度,单片机控制Abstract: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control core, design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digital multi-function table. This system includes: dc volts, ac voltag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triode magnification factor measurement and sine wave signal source circu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the signal source, resistance, ac voltage three in the measurement circuit, with OPA2111 precision instrument amplifier chip, design the automatic a zero type instrument amplifier. In the ac voltag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dopted AD736 ac variable dc chip, has high accuracy. According to the topic request completed all function, and free play to increase the diode and triode p-n junction voltage measurement fun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data show that this system has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 add later research and perfect, can be generalized as digital multimeter use.Keywords: digital multi-function table,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precis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目录1.方案选择及论证 (3)1.1方案选择 (3)1.2设计方案 (3)2.硬件电路设计及理论分析计算 (3)2.1低功耗供电系统电路 (3)2.2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4)2.3交流电压测量电路 (4)2.4电阻测量电路 (5)2.5电容测量电路 (5)2.6三极管放大倍数测量电路 (6)2.7正弦波信号源电路 (6)3系统软件设计 (7)3.1主程序流程图 (7)3.2系统自动休眠设计 (7)4.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分析 (7)4.1直流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7)4.2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7)4.3电阻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4电容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5三极管放大倍数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6正弦波信号源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7晶体管PN结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9)5自由发挥部分 (9)5.1测晶体管PN结电压电路 (9)5.2温度测量电路 (9)6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录1:系统电路原理总图 (11)附录2:部分程序清单 (12)1.方案选择及论证1.1 方案选择方案一:选用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移相信号发生器方案 方案一:使用成品 DDS 芯片 AD9851,AD9851 是 ADI 公司的一款成品 DDS 发生芯片,该芯 片的相位累加器为 32 位,而相位分辨率仅有四位,换算为仅有 16 种相移角度。
方案二:在 FPGA 内建查找表实现的程控 DDS 模块。在相位字的基础上频率字自累加作为 ROM 表地址,查表输出数据到 DA;
题目: 题目:多功能计数器
指导教师 :尹仕, 尹仕,肖看 队员及年级: 队员及年级:胡光恒( 胡光恒(06 级) 王 越(06 级) 骆潘钿( 骆潘钿(06 级) 学校及院系: 学校及院系: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摘要: 摘要:本设计给出了以 CycloneII 型 FPGA
方案二: 方案二:等精度计数 将正弦信号进行迟滞比较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在 FPGA 内,通过逻辑模块实现等精 度频率测量并送 NIOS 核处理。测得 1s 左右闸门时间内整周期待测信号的时间段中,低频待
2
测信号和高频参考信号周期累计数之比,乘以参考频率即得带测信号频率。
对于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速度快,可达到实时性测量,测量频率范围宽,但 因频率分辨率完全依靠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点数。逻辑单元和 RAM 的限制使得 FFT 不可能达到 高频率分辨率,仅适合多频率混合时的测频。而方案二可在极小的消耗下实现非常精确的分 辨率,在信号失真度较小,且外围环境稳定时是测频的理想方案。
Abstract: The CycloneII FPGA based multifunctional meter system is constructed of frequency measure unit, phase measure unit , DDS unit and NiosII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By setting the frequency word and the phase word, NiosII controls the DDS and drives the DAC900 to provide sine wave. With the importation of off-chip module using TI's broadband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A699 and hysteresis Comparator TL3116, meter logic inside the FPGA measures the square waves using the principle of equal precision multi-period synchrony frequency measurement. Under the test environment, the whole system has obtained the request of velocity and the accuracy . Keywords: frequency meter, phase meter, DDS, NiosII, SOPC.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多功能计数器——华中科技大学 多功能计数器——武汉大学 高功率因数电源(第 6 组)——三峡大学 简易心电图仪——(江汉大学参评) 位移测量装置——华中科技大学 位移测量装置报告——武汉科技学院 A 位移测量装置——-武汉理工大学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武汉工业学院)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陈哲(地大) 无线传能充电器——(长江职院) 智能万用表设计——湖北师范学院
5
取。
2.1.3 相移产生部分: 相移产生部分: 数字部分由 FPGA 内部通过 Matlab 的 Simulink 建立基于延迟查表的 DDS 为两路频率相 位可调的正弦信号。单个 DDS 模块如图:
综合考虑到低频频率需求及逻辑资源消耗, 选取 1024 点的 10 位宽 ROM 表及 32 位的频 率字与相位字,频率字经一级乒乓延迟后自累加,并加上相位字,削去溢出位,取高 10 位作 为 ROM 表的地址。DDS 模块直接输出数据到片外高速 DA,经过缓冲放大输出,作为相位 计部分的被测信号。
EP2C8 为核心的多功能计数器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方案。FPGA 片内包括测频模块,测相模块,DDS 查表模块及 NIOSII 处理器; NIOS 核调节频 率字与相位字控制 DDS 查表模块并经片外高速 DA DAC900 输出正弦波。测频测相模块的片外 输入采用 TI 公司的宽带运放 OPA699 放大,并使用 TL3116 构建迟滞比较器整形为方波送入 FPGA 片内,由可编程逻辑在 FPGA 内部组建的测频测相逻辑单元,采用等精度测量方法测得 结果并送 NIOS 核处理,在 LCD 上显示。经测试,频率测试范围达到 1Hz~14MHz,准确度达 0.1ppm,相位测量范围 0~360°准确度 1°,信号灵敏度达到 8mvRMS。 关键词: 关键词:频率测量 相位测量 DDS NiosII SOPC.
一 方案论证与设计
1.1 方案设计
1.1.1 频率测量方案 方案一: 方案一:快速傅里叶变换 数据由 AD 离散后,经 FIR 滤波,送入基-4 快速傅里叶变换引擎进行多级蝶形运算,从 3 组 ROM 表中取出旋转因子乘入每次蝶形运算, 对每级计算输入数据进行定浮点动态指数处理, 在蝶算单元之外对存放每级输入输出数据的多组双口 RAM 的地址用逻辑模块进行调序来实现 连贯的 log4N 级蝶算。对所得正弦余弦结果,通过 CORDIC 算法,经大面积逻辑单元的移位及 流水线操作得到信号在整数倍基频处的模量。即完成时域到频域的转换。
1.1.2 相位测量方案 方案一:将两路同频信号在时域叠加,经 FFT 运算后,求得频域实部与虚部的模量之比 的反正切值,即为正交分离下的正弦余弦相位差,作处理得到两路正弦相位差。
方案二:将被测的两路正弦波信号经比较器整形成方波信号,利用异或门电路进行鉴相 处理,将得到的脉冲序列经过 AD637 真有效值-直流转换芯片,测出该脉冲序列的有效值, 该有效值与脉冲序列的占空比成正比,从而反推出两信号的相位差。
方案三:测得两同频率待测信号对应跳沿的时间差中时钟脉冲的个数,与整周期时钟脉 冲数比较,从而得出相位差。
比较三种方案,方案一在二分之一取样频率内整倍取样频率时的幅值可轻易达到的 8 位 以上分辨率,因而计算出的相位准确度较高,但在时域上将两信号叠加所引入的误差难以很 好控制,导致最终效果差。方案二在低频段时,AD637 响应不平坦,转换精度有限。方案三 在两信号相差较小或频率较高时,将导致相差时间计数脉冲数量不足,导致下降,但其实现 简单方法简单可靠,误差最小。
3
益限压 放大器 OPA699, 单 电源 Rail-to-rail 双运放 OPA2350, 以及 超 快低功 耗 精 密 比较器 TL3116。 3 端 1.5A 可调正/负电压稳定器 LM317/LM337 具有高达 1.5A 的最大输出电流, 内置过热、 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宽输入电压范围(最高 40V) ,全温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为系统提供±5V 电源。 单输出低压差 1.5A 线性稳压器 TPS78633 具有高达 1.5A 的最大输出电流, 具有超低噪声、 高电源抑制比等优点, 0.4V 的低压差使其能够在 5V 的电源下稳定提供可靠的 3.3V 系统电源, 其内置的过流过热保护提高的系统的稳定性。 OPA699 是宽带高增益限压放大器,其高增益稳定的特性、典型 1400V/us 的压摆率和 260MHz 的带宽增益积满足了本方案所要求的高增益 (10 倍) 、 宽带 (1Hz~10MHz) 。 OPA699 配合外部电阻构成的增益共 100 倍的两级前级放大器能够将最小 10mVrms 的小信号放大到整 形系统所要求的范围。 TL3116 是一款低功耗、超高速精密电压比较器,10ns 的建立时间能够满足本方案要 求的 10MHz 信号比较,并有一定的裕度,3mV 的失调电压充分保证了比较门限的精度, 14.7mA 的通道消耗电流降低了系统能耗, 5V 的输出电平兼容后级整形电路。 本方案中 TL3116 用来构造迟滞比较器将前级送来的放大后的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 SN74LS14 是一款 TTL 集成 6 施密特反相器, 在本方案中用来做后级信号整形输入至 FPGA。
在外界复位后,对参考脉冲 s_clk 进行计数,提供 1s 的参考时间 second(图中仅为 1/500 脉冲时间) 。在 1s 参考时间内取整周期的待测信号,此过程的时间由 frq_second 标记,在这 段时间内同时对待测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按令一路参考信号 clk 进行计数。为了避免两路参 考信号相位差较小时导致的不稳定因素及误差,两路参考信号分别使用 NIOS 核时钟及同频 率-72°的 SDRAM 时钟。所测得待测信号与参考信号周期数保持至下次复位,等待 NIOS 读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移相能力无法满足本题需要;方案二的控制更灵活。
1.2 主要器件型号
本设计中使用的 主要 器 件 为 TI 公司制造 , 分别为输出正/ 负 可变电压集 成三端稳压 块 LM317/LM337,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 TPS78633,TTL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SN74LS14, 宽带高增
2.1.4 频率计片外调理部分: 频率计片外调理部分: 输入信号幅度要求为 10mVrms~5Vrms,频率范围为 1Hz~10MHz。 信号的幅度小, 频率高, 跨度范围大。我们才用了比较简便的办法,将输入的小信号进行足够倍数的放大,而大信号 则被二极管箝位,保护了运放。
频率部分框图
6
输入信号采用了 50 欧电阻+双 1N4148 高速二极管的箝位方式,保证了输入放大器的信号 的幅度在正负二极管压降的范围内。若采用对电源和地的箝位方式则运放有可能工作在超电 源电压的状态下,导致不稳定。 两级放大均采用了 TI 公司的宽带运放 OPA699 构成同相 10 倍放大器。本方案要求运放的 带宽大于 10MHz,带宽增益积大于 100MHz,压摆率大于 314V/us。而 OPA699 的各项指标为带 宽 260MHz,高增益稳定工作, 带宽增益积 1000MHz, 压摆率 1400V/us,满足方案要求并有裕度。 放大器输出要被整形为正方波信号才能被 FPGA 识别。信号整形采用了 TI 公司的超高速 低功耗比较器 TL3116 和 SN74LS14。由于信号的最低频率低,上升缓慢,若采用过零比较则 会造成比较器多次翻转产生错误,而具有双门限的迟滞比较器则能很好解决此问题。比较器 输出被 74LS14 进一步整形输入 FPGA。 题目要求频率计的输入范围能达到 10mVrms~5Vrms,对应的峰峰值为 28mV~14V。为使 电路后级施密特触发器能够正常工作并识别脉冲,信号幅度最大的放大值为 110 倍,故前级 采用了两级 11 倍共 121 倍的同相放大,并采用 7414 施密特触发器对信号进行整形。 对运放的选型要求,放大倍数 11 倍,带宽 10Mhz,同时为避免小信号时的直流漂移对整形 的影响,必须采用低失调运放。运放选用了 TI 公司的 OPA699 宽带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其 1400Mhz 带宽增益积,高增益特性,典型 1.5mV 的失调,能够很好的满足本题的需要,特别 是需要运放进行饱和放大时,较低的过载恢复时间能够减小运放带来的波形失真。1400V/uS 的高压摆率能最大提高波形的前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