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 案 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1.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泡泡在色彩搭配和构图中扮演的角色。
2.通过泡泡绘制实现色彩的渐变和流动感。
3.加强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教学内容
2.1 材料准备
1.A3或A4白色画纸
2.颜料: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洋红色、橙色、紫色。
3.墨水洗涤聚酯材料的笔。
2.2 学生绘制五彩泡泡
1.讲师在黑板上展示泡泡的形状,鼓励学生画出各种形状的泡泡,保证每个泡泡的大小相等。
2.学生用笔沾取不同颜色的颜料,将颜色分别涂到泡泡的顶部,向下逐渐混合,直至泡泡完全填满。
3.颜料还未干透的情况下,将泡泡放置于纸上,在其周围继续用颜料填色,使之产生渐变效果。
4.尝试用不同角度观察泡泡,绘制出泡泡在不同位置的飘动样子。
3. 学生表现
1.学生在绘制五彩泡泡时完成了色彩的渐变和流动效果。
2.通过绘制不同大小和不同角度的泡泡,增强了对空间感的认知。
3.学生在泡泡绘制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心和创造力。
4. 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在绘制中运用渐变和流动效果,还学会了多维度的观察角度和观察对象。
它们将对学生日后的绘画和生活中视觉感知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讲师将鼓励孩子们多想,多生产出不同的灵感,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以上是本次美术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和学生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掌握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基本特征2. 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3. 泡泡画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泡泡的基本特征、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泡泡画的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五彩泡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五彩泡泡是怎么来的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五彩泡泡是由肥皂水、水和空气混合而成的,当风吹过时,泡泡就会飘起来。
2. 讲解泡泡的基本特征(1)教师讲解泡泡的基本特征:圆形、透明、有光泽、易破裂。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泡泡,加深对泡泡基本特征的认识。
3. 演示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1)教师演示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将肥皂水、水和食用色素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五彩泡泡,掌握制作方法。
4. 泡泡画的创作(1)教师讲解泡泡画的创作方法:用画笔蘸取五彩泡泡,在纸上轻轻涂抹,形成泡泡图案。
(2)学生进行泡泡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泡泡的基本特征和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五彩泡泡。
2. 学生创作一幅泡泡画,下周上课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泡泡的基本特征、演示制作五彩泡泡的方法和泡泡画的创作,让学生了解了五彩泡泡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现、创新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泡泡的形状、颜色、组成等基本特点。
2.掌握彩色纸的剪、贴方法,学会使用文具画出泡泡的形状。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自己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出五彩的泡泡。
2.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培养其对色彩的认知,增强创意思维。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彩色纸的剪、贴方法。
2.学生能够自己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出五彩的泡泡。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掌握创作技巧。
2.如何使学生的创作更具创意。
三、教学准备1.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卡纸。
2.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组成的泡泡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泡泡的特点并介绍制作泡泡所需的材料。
2. 讲解技法通过PPT展示使用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工具制作泡泡的过程和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
3. 示范操作老师提供浅色的卡纸,对学生进行泡泡的剪、贴,画出泡泡切割线,剪成不同形状的泡泡,把泡泡贴到彩色纸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泡泡。
4. 独立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选取不同形状、颜色、组合的泡泡进行制作。
5. 作品展示每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教室内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论,老师总结点评。
五、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如下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了彩色纸的剪、贴方法。
2.学生制作的泡泡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创意性。
3.学生是否注重创作过程和实践能力,并且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六、教学反思1.教学课时掌握得不够紧凑,需要加强授课效率。
2.在引导学生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三课,主要学习内容是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2.能够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3.增强学生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4.培养学生色彩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色彩表现五彩的泡泡;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五彩的泡泡,如何掌握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泡泡的视频,如洗澡时的泡泡、孩子玩泡泡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15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2.讲解五彩的泡泡的特点和表现方法;3.讲解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操作(25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以五彩的泡泡为主题,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现一个泡泡图案;2.老师辅导学生完成画作,并注意指导学生的色彩变化和色彩搭配。
4. 展示与点评(10分钟)让学生互相进行画作交流和点评,老师可在其中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多多展示和交流。
5. 总结回顾(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其中的重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绘画作品:评估学生表现五彩的泡泡的能力;2.学生问题:询问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六、延伸拓展1.让学生自己制作泡泡液,观察泡泡的颜色和形状;2.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泡泡画面;3.让学生观看一些名家的泡泡画,感受艺术家用色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和思考,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使用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泡泡画面。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确保内容和意义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和教育目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泡泡的基本形状和色彩。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泡泡。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五彩缤纷的泡泡画。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泡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创作泡泡画,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2. 学生通过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
3.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泡泡的形状和色彩2. 泡泡的绘画技巧3. 泡泡画的创作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泡泡的形状和色彩的认识2. 泡泡的绘画技巧的掌握3. 泡泡画的创作实践教学难点1. 泡泡的透视和光影的表现2. 泡泡的色彩搭配和变化3. 泡泡画的创意和构思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玩具、泡泡液、图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投影仪、电脑、PPT课件。
2. 学具:图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泡泡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泡泡的形状和色彩,示范泡泡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泡泡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泡泡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要点。
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状和色彩2. 泡泡的绘画技巧3. 泡泡画的创作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泡泡画,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泡泡的观察日记,记录泡泡的形状、色彩和变化。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的参与度如何?4. 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学生的作品是否有创意?5. 对今后的教学有何启示和改进的方向?(注:以上内容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五彩的泡泡 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形状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泡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和色彩,了解泡泡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泡泡,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形状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泡泡,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泡泡的形状和色彩,让学生了解泡泡的特点。
2. 示范法:通过示范绘画泡泡,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泡泡。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泡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展示泡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和色彩。
b. 提问:你们见过泡泡吗?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2. 讲解泡泡的形状和色彩a. 讲解泡泡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等。
b. 讲解泡泡的色彩,如透明色、彩色等。
3. 示范绘画泡泡a.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泡泡。
b. 引导学生注意泡泡的细节,如泡泡的光泽、泡泡的透明度等。
4. 学生练习绘画泡泡a. 让学生独立绘画泡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b. 引导学生注意泡泡的形状和色彩,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5. 小组合作创作a.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泡泡画。
b.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6. 课堂小结a.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泡泡的形状和色彩。
b.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自己创作一幅泡泡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五彩的泡泡|岭南版教学目标•了解泡泡在自然中的存在形态和颜色,认识其美丽、活泼的形象,从而增长美感。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学会自由调配颜色,从而增强视觉表现力。
•学会使用海绵黏贴、调色、刮画等技法制作活泼美丽的泡泡画,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制作五彩的泡泡画。
教学准备•彩笔和画笔各一支。
•纸张一张。
•海绵一个。
•调色盘一个。
•颜料若干。
•生水一个。
•白色的比较粗的笔。
•放在课桌上的小石头若干。
教学步骤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将一定量的颜料以小圆球的形式搓成,放在画纸上,用海绵沾水后慢慢涂到画纸上,观察颜料在纸上漫开的情况,看泡泡的颜色与它们环境的搭配,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涂出自己心目中的泡泡形内。
第二步:学习调色提醒学生要注意涂泡泡营造随意的效果,可以涂糊涂些,在颜色运用唯一的要求是五彩缤纷。
调色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由基本颜色间混合出的色轮作为学生制定颜色方案的参考。
另外,教师要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感性认知泡泡的特点,适当引导学生调色创造体验。
第三步:学习操作技巧将一些白色的涂改笔摆在一边,让学生认真观察泡泡画的质感,尝试使用白色笔“挖空”白色额高光,营造泡泡真实感。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较硬的石头,让学生用边缘擦碰加强色彩的质感,制造不同种类的质感效果。
第四步:活动结束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泡泡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注意事项•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和理解。
•课堂上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用实物、图片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挥创造性,在绘画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效果经过本课的学习后,学生对颜色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自如地调配出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颜色,在制作作品时有了更多的技巧和表现力,提高了绘画技能和美学水平。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五彩的泡泡3-岭南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五彩的泡泡3-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泡泡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五彩缤纷的泡泡画。
-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观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泡泡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出泡泡画。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泡泡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泡泡的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也会出现变形。
- 泡泡的颜色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五彩缤纷。
2. 泡泡画的创作方法- 观察和讨论泡泡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 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出泡泡画。
- 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泡泡作品。
3. 泡泡画的欣赏与评价- 欣赏学生创作的泡泡画,分享创作心得。
- 评价泡泡画的美感和创意,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五彩的泡泡,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泡泡是怎么形成的吗?泡泡有哪些特点?2. 新课内容讲解- 讲解泡泡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 示范泡泡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绘画、剪贴等手法。
3. 学生创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泡泡画的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泡泡画,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美感和创意,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泡泡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的美,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泡泡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泡泡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五彩的泡泡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点、线、色表现作品。
2.体验游戏和学习活动的快乐,辨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激发对泡泡的联想。
3. 懂得互相欣赏,能共同分享接力画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持续性和注意力比较弱,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吹泡泡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导入,可以强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从小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
通过游戏、儿歌、欣赏等手段使学生学会辨识泡泡的大小组合和丰富的色彩变化,从泡泡的形状、色彩、组合等过渡到分析绘画作品的造型、色彩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泡泡的想象,利用接力画的形式加强学生集体合作精神。
这是取材于生活的课程,因此必须注意活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中始终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圆形的构成游戏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
难点:造型与色彩在画面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跟读儿歌《吹泡泡》(插入课件):
吹泡泡
吹泡泡,真好玩:
大圈圈,小圆圆,
大泡泡,小泡泡,
五颜六色真好看。
——(读一读)
组织教学:提出玩游戏的要求
游戏:吹泡泡比赛,请6个同学参加,全班同学数十下,看谁吹的泡泡最多?
请吹的最好的同学说说吹泡泡的方法。
——(玩一玩)
(二)讲授新课:
提问:
1、这些泡泡好看吗?你喜欢这些泡泡吗?它们美在哪里?
这些泡泡有的大,有的小,像美丽的珍珠;有的又圆又亮,像同学们亮晶晶的眼睛;有的连成一串,又像水中鱼儿吐出来的泡泡……你觉得它们还像什么?
——(激发联想,表扬想象力丰富的同学)
2、欣赏照片《吹泡泡》,泡泡除了形状漂亮,颜色也很奇妙,他们的颜色总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红、一会儿橙、一会儿黄、一会儿绿、蓝、靛、紫,这些泡泡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为什么泡泡是五彩缤纷的呢?做一做:关灯和开灯吹泡泡对比。
总结:是因为他们能把光线中的色彩折射出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颜色。
——(看一看)
揭示课题:
这些泡泡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泡泡的方法
板书:五彩的泡泡
欣赏讨论
这些大师作品和学生作品图片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1.看一看:《显微镜下的肥皂泡》有着什么色彩、花纹、形状?
2. 岀示大师作品《方格子中的同心圆》。
说色:画中有哪些色彩?哪些是主要的色彩?说形:画中有些什么形状?有多少个不同的形状?它们是对称的吗?说美:你看这幅画时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一幅画画得好不好?为什么?、
(板书)色彩美:五颜六色,色彩相间,以红、黄、蓝、绿、紫为主(大师作品)
(板书)形状美:泡泡的形状有大有小,有疏有密。
(学生抽象作品)
(板书)创新美:在泡泡里添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想象作品)
(提示)构图美:构图饱满,有的比较工整,有的比较随意。
——(学一学)
课堂发展: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各在自己的学案上画一个泡泡,然后传给下一个同学,你也在别人传给你的泡泡上添上一个泡泡,直到图画回到你的手上,最后你根据添加后的画面发挥想象把画面完成。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方法完成作业,小组合作。
学生活动:和同学愉快合作,并发挥想像力。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完成图画。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七)、作业展示:请同学按自己作业的最大优点,把作业展示在“形状美”、“色彩美”、“构图美”、“创新美”下相应的位置。
教学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
1、自评:我玩得开心吗?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能画出什么?我的最大的优点在哪里?
2、师评:表扬有创意的画法,鼓励同学细心观察,乐于联想,大胆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课后延伸:除了我们常见的水彩笔、油画棒,还可以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去完成这幅画?1、彩纸剪(撕)贴泡泡(出示图片)
方法:剪(撕)出圆形彩纸后粘贴。
演示:1、剪(撕)圆的方法,2、圆形的大小组合,3、颜色的搭配,
4、粘贴顺序:先大后小,先贴下面,后贴上面。
2、印泡泡(出示图片)
——用什么印?怎样印?
可选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和不同颜色来印(红、橙、黄、绿、青、蓝、紫)
3、橡皮泥贴泡泡
4、毛线绕贴泡泡
5、树叶剪贴泡泡
6、直接用水粉颜料挤画……
7、如果泡泡会变大变小,你想和泡泡发生什么故事?我们下节课回来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