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0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民间美术品进行评述 ,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互赏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 出来,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术 语,对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中
肯的评价。
通过互评互赏,增进学生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提高其美术素养和
审美能力。
05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设计
径。
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 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 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 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线条、色 彩、形状、空间等。
通过欣赏、创作等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个性化辅导策略分享
观察与了解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 和表现,了解学生的 绘画水平、兴趣爱好 和学习需求,为个性 化辅导提供依据。
一对一辅导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供一对一的辅导 和指导,帮助学生解 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和困难。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 手段,如示范、讲解 、讨论、实践等,满 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 求和风格。
游戏化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化导入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入新课,如 猜谜语、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游戏化练习
将绘画技巧或创作方法设计成游戏 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 新知识。
游戏化评价
采用游戏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 览、观众投票等,让学生感受到学 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探讨
1 2 3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我喜欢的运动-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我喜欢的运动-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我喜欢的运动-岭南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下学期美术课程的教学,主要面向岭南地区的学生。

本教学设计以“我喜欢的运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来表现和传达自己对喜欢的运动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的运动项目及其特点;2.了解绘画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3.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方式。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基本绘画技法表现运动场景;2.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色彩和形状表达自己对喜欢的运动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运动场景的观察和绘画表现;2.喜欢的运动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3.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观察和绘画运动场景1.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运动场景照片或视频;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感受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3.让学生练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等基本绘画技法表现不同运动场景。

第二课时:表达喜欢的运动的理解和感受1.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介绍其特点和感受;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喜欢的运动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运用岭南文化元素1.通过讲解和展示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岭南民居建筑、岭南花鸟画等,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2.引导学生运用岭南文化元素表现自己喜欢的运动,如岭南建筑和运动场景的融合等。

第四课时:作品展示和分享1.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2.让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1.运动场景照片或视频;2.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纸张等。

2. 评价方法1.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绘画技法、色彩运用和表达能力等;2.日常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018年最新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8年最新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古老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

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历史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

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

③感受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2、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

3、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

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

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感受作品中生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课后记:第2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造型和先进功能。

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

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一一欣赏一一想象一一评论”等空间、鼓励大胆想象与评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

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选择1――2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述。

2、难点:了解流线型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轻巧、全自动、环保、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18、小魔盒-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18、小魔盒-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18、小魔盒-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岭南版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

2. 岭南版美术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岭南版美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4. 岭南版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欣赏方法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岭南版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岭南版美术作品、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岭南版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美术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欣赏岭南版美术作品。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岭南版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岭南版美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岭南版美术表现方法和技巧,创作一幅小魔盒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小魔盒-岭南版2. 主体内容: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欣赏方法、表现方法和创作方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岭南版美术表现方法和技巧,创作一幅小魔盒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岭南版美术的欣赏心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岭南版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欣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运用基本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作品展示与评价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缤纷的色彩乐园-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缤纷的色彩乐园-岭南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缤纷的色彩乐园-岭南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作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颜色的三原色、间色和复色,以及色彩的明度、纯度和冷暖。

2. 色彩搭配的原则:讲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3. 色彩的情感表达:分析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4. 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学习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的原则,学会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2. 难点: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色彩。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课件、经典美术作品图片等。

2.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2. 新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的原则,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

3. 实践:让学生进行水彩画的创作,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自由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缤纷的色彩乐园2. 提纲:-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搭配的原则- 色彩的情感表达- 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以“春天的田野”为主题的水彩画。

2. 作业要求:作品要色彩丰富,符合色彩搭配的原则,能够表达春天的气息。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的原则,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岭南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岭南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岭南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英文版Teaching Design for the Lower Grade Art Book of the Third Year in Lingnan RegionIntroductionThe Lingnan region, rich in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istic traditions, provides a fertile ground for artistic education. This teaching design aims to guide students in Grade 3 to explor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ingnan art, while developing their creative and aesthetic skills.Teaching Objectives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of Lingnan art.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ingnan art and encourage them to create their own artworks.To improve students' observational, analy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practical art activities.Teaching ContentLingnan Art Overview: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Lingnan art.Basic Techniques: Guide students in learning basic drawing, painting, and craft skills related to Lingnan art.Creative Projects: Encourage students to create their own artworks based on Lingnan art themes and techniques.Teaching MethodsInteractive Lectures: Use interactive lectures to introduce Lingnan art concepts and techniques.Practical Activities: Conduct hands-on art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Group Discussions: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and creations with peers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s.AssessmentAssess student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ctivities, creativity in artworks, and understanding of Lingnan art concepts.ConclusionThis teaching design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in Grade 3, focusing on the art of the Lingnan region.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Lingnan art, while also enhancing their creative and aesthetic skills.中文版岭南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引言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传统,为艺术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下册

三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下册

三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下册 在三年级学生的美术教育领域中,岭南版美术教材被广泛采用。

本教案下册将介绍三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内容,并根据岭南版教材的特点,提供一套详细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本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美术形式和风格,并能够品味和欣赏。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才能,发展他们的美术技巧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美术形式和风格。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南国风情画:介绍岭南画派的特色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学习南国风情画,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人文景观、建筑和生活方式。

2. 岭南粤剧脸谱:引导学生了解粤剧脸谱的历史和意义,学习脸谱的基本线条和颜色运用,并通过绘制脸谱,增强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3. 湿笔泼墨:介绍湿笔泼墨的技法和特点,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韵味,通过实践绘制简单的湿笔泼墨作品,培养学生的画面构图能力和笔墨运用能力。

4. 岭南建筑模型:让学生了解岭南传统建筑的特点和构造,通过手工制作岭南建筑模型,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 1. 观摩与讨论: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岭南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和讨论,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2. 实践操作:针对每个教学内容,教师设置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赛事和展览:组织美术赛事和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在美术技巧、创造力、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岭南版新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岭南版新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古老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

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历史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

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

③感受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2、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

3、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

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

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感受作品中生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第2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造型和先进功能。

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

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欣赏——想象——评论”等空间、鼓励大胆想象与评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

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选择1——2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及发 展过程。 2. 能 用 语 言平 述不 同时 期交 通工 具的 的异同。
课后记:
第 3 课:上学的路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② 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记忆中的沿途景 物。
效果
1. 了 解 不 同时 代交 通工 具的 文化 及发 展过程。 2. 能 用 语 言平 述不 同时 期交 通工 具的 的异同。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 小组活动:
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古代交通工
1. 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具。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 2. 能与同学合作。
学生活动 小结
3. 你能用语言评述不同时期的交 通工具的异同,如;造型、色彩、 材料与功能、形式美等。 4.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
么?现代交通工具给你什么感 觉?(造型、色彩、功能等)还 有哪些地方带来了现实问题? (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5. 你能用语言描述未来的交通工 具的功能和改进的方法, 并能说 出各种交通工具与当时人们生 活的关系。
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
述。
2、难点:了解流线型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轻巧、全自动、环保、
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 、 1 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关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资。 3、准备绘画工
具。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1. 欣赏作品 2. 讨论 3. 提出看法 1. 学生活动:我能行 2. 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
己喜欢的古老的交通工具。 3. 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
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 功能? 4. 从独木舟、羊皮筏、牛车、手推 车、帆船等到现代的交通。 5. 你准备用什么绘画方法来描绘古 代的交通工具。
第 1 课:古老的交通工具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 、“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
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
能特点。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
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 、“历史画”。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讲授新课
1. 放课件 2. 欣赏教师范画 3. 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 课题:(古老的交通工具) 2. 提问:谁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古
老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3. 欣赏《清明上河图》 4.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发现了
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热闹、紧张、人声鼎沸、繁 华、传流不惜等)画面中哪些 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5. 你能用语言描述画中的景物, 并能说出各种交通工具与当时 人们生活的关系。
展的关系。
3、 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
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 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②感受作品中生
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 课前准备和课时: 1、1 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
的设计思路。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欣赏——想象;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选择 1—— 2 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 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
4、从独木舟、羊皮筏、牛车、手推 车、帆船等到现代的交通。
5、你准备用什么绘画方法来描绘未 来的交通工具。
小组活动: 1. 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 能与同学合作。 3. 明确自己的任务。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能用语言评述自己喜欢 的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 色彩、功能 特点。 2. 较高的要求:能从现代交通工具带 来的现实问题评述未来交通工具的 先进性。 3. 个性探究: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对现代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3. 个性探究:能用简易的绘画形式表
达自己对古老交通工具的认识和视
觉感受。
第 2 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能用语言评述现代、 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 色彩、
功能等特点。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
的造型和先进功能。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
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
3. 明确自己的任务。
小结 课后记:
评价目标: 1. 有创意 2. 装饰美
作业要求:
作业自评: 1、能设计一个古代的 1. 基本要求:能用语言评述古代交通
交通工具。2、要有色彩和功能。 3、 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2. 较高的要求: 能用语言文字评述古
代交通工具的造型、 功能特点以及交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 表现未来交通工具。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 的色彩、特别的功能。
评价目标: 1. 有创意 2. 装饰美
作业自评: 1、能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 2、要有色彩和功能。 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 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 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
证。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③感受
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
才智。
二、 教学要点:
1、 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
点。
2、 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
学生活动
引入
1. 放课件 2. 欣赏教师范画
1. 欣赏作品 2. 讨论
3. 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3. 提出看法
1. 课题:(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1、学生活动:我能行
讲授新课 2. 提问:谁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现代 2、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
和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己喜欢的未来的交通工具。
效果
1. 了 解 不 同时 代交 通工 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