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6.比尾巴--二 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比尾巴》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比尾巴》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比尾巴》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观察小动物的特点,比较它们的尾巴。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事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通过小动物的尾巴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尾巴。

2.帮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难点1.学生需要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小动物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文《比尾巴》,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

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

3.课堂环境:布置简洁,突出小动物相关的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0分钟)•课前先朗读一遍《比尾巴》,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小动物的尾巴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3. 联想比较(15分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小动物的尾巴,比如:“小老鼠的尾巴细长,兔子的尾巴圆圆的”。

•让学生自己联想比较其他动物的尾巴,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4. 比较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讨论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比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热爱动物,珍惜自然资源。

五、课堂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小动物。

2.通过制作手工来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形状。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则有关比较小动物尾巴的故事。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宠物或野生动物的尾巴,并用简单语言描述。

2.完成一篇有关比较小动物尾巴特点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通过观察、比较小动物的尾巴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比尾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

6《比尾巴》(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

比尾巴教学实录设计依据与构思《比尾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通过问答的方式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爱上阅读。

因此,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以训练学生多种方式的“读”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课堂伊始,创设情境,通过做游戏,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耳朵,鼻子和尾巴,学生会说出自己没有尾巴,从而正式引入本课教学。

随后,教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之后师生共同赏析课文,了解每一种动物的尾巴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朗读疑问句的方式,使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为课后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的最后,将课文的中心思想上升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一高度上来,让每个学生都因自己的优点而充满自信。

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比尾巴》通过小动物之间比的形式,介绍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同时随课文内容配了6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本文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巴”等11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长、比、巴、把”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读好问句。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3.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师:字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与要求1. 想一想,组词语。

公()巴()松()把()2.将下列拼音补充完整。

w____ ____uís ____尾谁伞____uǎn____uì_____ǐ短最比3.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6.《比尾巴》课堂实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6.《比尾巴》课堂实录

比尾巴精品课堂实录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动物王国的狮子王说动物王国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我们去当裁判,他们要比什么呢?生:比尾巴。

(课件出示)全班读指名读课题师:请坐,你读得真好!原来小动物们今天是要进行比尾巴大赛。

(板书课题)师:不知道,小朋友刚才听清了吗?我觉得徐仔靖同学有一个地方读得特别好,谁来说说?生:她那个“巴”字读得好轻。

师:哦,她那个“巴”字读得很轻。

“巴”是轻音,你听得课仔细啦!小朋友们能不能像她那样一起读一遍呢?生:比尾巴。

师:真棒,一学就会。

二、生字词的学习。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好吗?师:好,请小朋友们翻开到83页,自由读一读课文,读课文之前听听老师的要求。

将生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读准字音。

将每句话读通顺。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在下面读得可认真了。

究竟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现在我们就一起隆重地请出它们并和它们打招呼吧!生:一号选手是:猴子二号选手是:兔子三号选手是:松鼠四号选手是:公鸡五号选手是:鸭子最后一个选手是:孔雀师:大家真是亮眼睛,一下子就找到了。

生:参加比尾巴大赛的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带拼音读)师:拼音宝宝走了,你还能再认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师:参加比赛的动物都到齐了,光有参赛选手还不行,还得要评委,你们愿意当评委吗?当评委可不那么容易,得先过关才行。

出示:比尾巴短扁最把师: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带拼音指名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小朋友读一读呢?(小老师带读)师:我们的小老师真棒,声音都特别洪亮,表扬他。

师:我也想试一试,请你们跟我读。

(师领读)师:小朋友对音节掌握得真好,已经是合格的评委了,但狮子王要求大家成为优秀的评委。

需通过下一关。

师:摘摘树上的苹果。

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个个读得都像小广播。

读音大家都会了,回忆一下我们教的识字法,你是如何记住它们呢?出示: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鸡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偏旁记忆法编儿歌换一换猜谜语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鸡”和“鸭”都有同一个偏旁“鸟”字。

一年级上6《比尾巴》教学实录

一年级上6《比尾巴》教学实录

一年级上6《比尾巴》教学实录一、课程导入师:(笑容满面)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动物世界,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生:(兴奋地齐声回答)想!师:那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比尾巴》。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 82 页,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师:读完的小朋友坐端正,老师看看谁读得最认真。

师:现在老师来读一遍课文,小朋友们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师: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错的地方互相帮忙纠正。

(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三、学习生字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着急要和你们交朋友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出示生字卡片:“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师: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请一位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师: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那我们一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师:现在生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师:大家真厉害!那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呢?谁来说一说?生 1:“巴”字就像一条小蛇弯弯的身子。

生 2:“伞”字就像一把撑开的伞。

生 3:“长”字和“短”字是反义词,我记住了。

师: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多!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小游戏——摘苹果。

(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将生字卡片贴在苹果上,学生认读正确就可以摘下苹果)四、精读课文师: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尾巴大赛了?(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生: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师:(出示动物图片)看,这些小动物都来了!那它们比尾巴比的是什么呢?生 1:比尾巴的长短。

生 2:比尾巴的弯直。

生 3:比尾巴的好看不好看。

《比尾巴》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

《比尾巴》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

《比尾巴》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引言本文记录并分析了一节中学语文课堂上的一次教学实录,内容为《比尾巴》一文的教学。

课堂实录1. 导入引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短文,它的标题是《比尾巴》。

请大家仔细听讲,准备好纸和笔,做好笔记。

学生:老师,这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老师:这是一篇记叙文,它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表达一种情感。

我们一起阅读完整篇文章后,我们会一起来分析它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2. 教师朗读老师:现在,请跟着我一起朗读这篇短文。

(全班跟着老师的朗读声)3. 分组阅读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朗读这篇文章。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做标记并整理思路。

(学生们迅速分组,并开始朗读和标记)4. 小组分享学生代表:我们小组觉得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述动物尾巴的形状和功能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和敬畏之情。

其他小组也纷纷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5. 全班讨论老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观点都很有见解。

现在,让我们来全班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A: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动物尾巴的形状和功能的描述,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热爱的表达。

学生B:我同意学生A的观点。

而且,通过对不同动物尾巴的描写,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学生C: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情感表达很细腻。

例如,文章结尾作者说:“那是多么动人的世界啊!没有高楼大厦的壮观,但有大山河流的雄伟;没有振聋发聩的乐曲,但有无声的美妙。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有感染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6. 总结归纳老师:同学们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性。

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晰,情感表达细腻。

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动物尾巴的形状和功能,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和敬畏之情。

结论通过对《比尾巴》一文的教学实录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阅读、朗读、讨论等多种方法,提升了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课堂实录一、激情导入师: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今天大森林里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生:想师:这些小动物也急着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

如果认识,就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课件出示六种动物图片)师:小动物们要来干什么呢?看老师写课题(10、比尾巴)。

认识这三个字吗?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课题,师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赶快读读课文吧。

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生1:拼拼音。

师:对呀,拼音可是我们识字的好工具呢。

生2: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师:真是个好学的孩子,老师也很愿意帮助你呀。

老师今天再教给小朋友一个好办法,就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停下来多读几遍。

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始读课文吧!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识记生字。

师:小同伙读得很认真,今天,小动物们不仅要来比尾巴,而且还要来考考小同伙,看你们认不熟悉文中的生字宝宝。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谁会读呀?指名认读。

如果他读对了,人人就跟着拼读两遍,如果读错了,我们就一起帮帮他好吗?生:好。

生教读。

师:小老师当得真不错,谁还想当小老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拼读两遍吧。

师:生字宝宝要和人人交同伙了,他们有礼貌地把拼音帽子摘去了,你还能熟悉他们吗?生:能。

师: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

先齐读两遍,会读的大声读,不会读的小声读。

--1--师:谁想自己来读?这么同学都想自己来读,下面,就让你的同桌小朋友检查一下吧,如果小伙伴有困难,你帮帮他好吗?开始检查吧。

师: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

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他们吗?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生1:把左边是扌,右边是巴,组合在一起就是把字。

生2:我记住了松字,左边一个木,右边是个公。

师:说得真好,瞧,左边的木与小同伙熟悉高兴地脸都红了,这就是我们要熟悉的新偏旁同伙,跟老师读:木字旁,跟教师一起书空写木字旁。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03
CHAPTER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的小动 物们比尾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 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的画面,营 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 学生感受到动物们的欢乐氛围。
课文讲解
01
02
03
朗读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句子解析
典型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描述尾巴特点的句子,例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种尾巴的特点。
解析
对于这些典型句子,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解析,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 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造句,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句 子的用法。
详细描述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教 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 握仍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进 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06
CHAPTER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在教授《比尾巴》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符合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个别学生参与度较低
详细描述
在《比尾巴》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 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朗读、小组讨 论等,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详细描述
然而,也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对课堂活动的 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个 人性格、学习基础或其他原因所致。
教学效果评价
总结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问句。

2、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森林王国里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但狮子大王说要进入森林王国必须要通过考核,大家有信心吗?1、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题1、嗯,通过考核,我们来到了森林王国了。

看,这么多的小动物聚在一起干什么呢?生猜课件出示:比尾巴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她读的怎样?生:她的声音很响亮。

生:她把“巴”字读的很轻。

师:(ba 显示红色)你听得真仔细!师:巴在这里要读——轻声,我们把“巴”读得又轻又短——尾巴。

师:真棒!一学就会,连起来读一次。

生齐读2、动物们是怎么比的呢?让我们到书中看一看,把书快速翻到83页。

师:你不仅翻书速度快,而且还会举手告诉老师你已经翻到了。

提要求:大声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这首儿歌一共几部分?生:四部分师::每部分之间空了一行,在儿歌里一部分就是一小节(板书:小节),这首儿歌一共几小节呢?生:四小节师:老师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第一小节请谁?指名读(这位同学刚才读得最认真,老师奖她读第一小节。

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第二小节奖给你来读。

这位小朋友坐得很端正,第三小节奖给你读。

)三、再读儿歌。

(一)1、小朋友,这三只小动物(出示图片、课件)真是急性子,他们凑在一起就开始比尾巴了。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1)请小朋友认真地读一读。

(2)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生:三句话后面都有个问号。

师:像耳朵一样的符号“?”(板书:?)我们就叫——问号。

问号(跟读),有问号的句子就叫问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尾巴》片段赏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

下面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

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

《比尾巴》教学案例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认识了许多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觉得十分有趣。

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谁先上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生:我带来了一张老虎的图片,老虎的尾巴长长的,上面还有许多花纹。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能用“长”来生动形象地介绍老虎尾巴的特点(板书:长)。

大家在介绍时,要向他学习,看谁也能用上本课学到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如“短、扁、弯”,还可以发
挥想像,用上“好像”这个词。

还有哪位小朋友们想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举手啊!这样吧,大家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等一下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

生:四人小组交流。

生: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

发言情况举例如下:
生a托着小鱼缸上台:这是我养的小金鱼,金鱼的尾巴扁扁的,好像一把小刷子。

生b举着图片上台:这是我昨晚在电视栏目《动物世界》上看到的一只长颈鹿。

我把它画了下来。

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好像小辫子,又好像一根毛笔。

生c拿着玩具袋鼠上台: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袋鼠经常把它当作椅子坐。

生d带着一本《动物小百科》上台,翻开其中一页:锦鸡的尾巴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评析】
这个教学片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初步培养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长、短、扁、弯”等,让学生出示材料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过渡性语言,把学生带入“动物尾巴展示会”的学习情境;教师运用鼓励性评价,激起了全班学生上台交流的欲望,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良性动态交流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