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2024)

2024年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刮痧疗法概述 • 刮痧操作技巧与规范 • 常见疾病刮痧治疗方案 • 刮痧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 刮痧疗法安全性评估及风险防范措施 • 总结与展望
2024/1/29
2
2024/1/29
01
中医刮痧疗法概述
CHAPTER
13
2024/1/29
03
常见疾病刮痧治疗方案
CHAPTER
14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01
02
03
刮痧部位
背部膀胱经、督脉、肺经 等。
2024/1/29
刮痧手法
采用泻法,以皮肤出现痧 痕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 凉。
15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治疗
2024/1/29
2024/1/29
6
2024/1/29
02
刮痧操作技巧与规范
CHAPTER
7
常用刮痧工具介绍
刮痧板
一般由水牛角或玉石制 成,形状各异,用于在
皮肤上进行刮拭。
2024/1/29
刮痧油
常用植物油、中药精油 等,涂抹在皮肤上,起 到润滑作用,减少刮痧
时的阻力。
刮痧针
消毒棉球
用于点刺放血或刺激穴 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培训考核
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刮痧疗法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掌 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保证服务质量和患者安 全。
服务态度
2024/1/29
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刮痧疗法概述 • 刮痧操作技巧与规范 • 常见疾病刮痧治疗方案 • 刮痧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 刮痧疗法安全性评估及风险防范措施 • 总结与展望
2024/1/29
2
2024/1/29
01
中医刮痧疗法概述
CHAPTER
13
2024/1/29
03
常见疾病刮痧治疗方案
CHAPTER
14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01
02
03
刮痧部位
背部膀胱经、督脉、肺经 等。
2024/1/29
刮痧手法
采用泻法,以皮肤出现痧 痕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 凉。
15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治疗
2024/1/29
2024/1/29
6
2024/1/29
02
刮痧操作技巧与规范
CHAPTER
7
常用刮痧工具介绍
刮痧板
一般由水牛角或玉石制 成,形状各异,用于在
皮肤上进行刮拭。
2024/1/29
刮痧油
常用植物油、中药精油 等,涂抹在皮肤上,起 到润滑作用,减少刮痧
时的阻力。
刮痧针
消毒棉球
用于点刺放血或刺激穴 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培训考核
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刮痧疗法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掌 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保证服务质量和患者安 全。
服务态度
刮痧疗法PPT课件

刮痧板,避免使用 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避免用力过猛导致
其他物品代替。 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皮肤损伤。
疗刮
效痧 与疗 评法
4
价的
疗效观察
01
缓解疼痛:刮 痧疗法可以缓 解肌肉疼痛、
关节疼痛等
03
调节免疫功能: 刮痧疗法可以调 节免疫功能,提
高机体抵抗力
02
改善血液循环: 刮痧疗法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改 善局部组织供血
刮 痧 疗 法
PPT
刀
客
课
特 万
件
目录
01. 刮痧疗法简介 02. 刮痧疗法的应用 03. 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 04. 刮痧疗法的疗效与评价
介刮
痧 疗 法
1
简
刮痧疗法定义
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 的中医治疗方法,通 过使用刮痧板在皮肤 表面进行刮痧,以达 到疏通经络、活血化 瘀、调节气血、缓解 疼痛等目的。
刮痧疗法的争议:刮痧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存在争议, 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刮痧疗法的安全性:刮痧疗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 皮肤损伤、感染等,需要谨慎操作。
刮痧疗法的适用人群:刮痧疗法可能不适用于某些人群,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感
谢
您
的
观
汇 报 人 :
刀
看
客 特 万
安全有效:刮痧疗 法具有无创、无痛、 无副作用的特点
疗效显著:刮痧疗 法能够快速缓解症 状,提高免疫力
应刮
用痧 疗 法
2
的
常见疾病治疗
感冒:刮痧可 以缓解感冒症 状,提高免疫 力
颈椎病:刮痧 可以缓解颈椎 病引起的疼痛 和僵硬
中医护理学刮痧课件

注意事项
刮痧前需对局部进行热敷或按摩,使肌肉放松;刮痧后注意保持局部温 暖,避免受凉。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以腹部、腰部为主,重点刮拭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 等。
刮痧方法
采用补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 个部位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同时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 饮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病症
01
刮痧部位
以颈部、腰部、背部为主,重点刮拭风池穴、肩井穴、肾俞穴等。
02 03
刮痧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个部位 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同时可配合拔罐、 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03
刮痧后推拿可以进一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对于颈肩腰腿痛
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05
刮痧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刮痧实践操作演示
刮痧基本手法演示
包括持板方法、刮拭角度、力度、速度与方向等要点的讲解与示 范。
常见病症刮痧治疗演示
针对不同病症,如感冒、咳嗽、颈椎病等,进行刮痧治疗的现场演 示。刮痧操作注意事项Fra bibliotek改善微循环
刮痧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改善微循环障碍,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刮痧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缓解疼痛
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行气 活血,对于各种疼痛如头 痛、颈肩痛、腰腿痛等有 较好的缓解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刮痧可以刺激局部免疫反 应,促进炎症消退,对于 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症有 辅助治疗作用。
调整脏腑功能
刮痧前需对局部进行热敷或按摩,使肌肉放松;刮痧后注意保持局部温 暖,避免受凉。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以腹部、腰部为主,重点刮拭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 等。
刮痧方法
采用补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 个部位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同时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或紫红色痧点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 饮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病症
01
刮痧部位
以颈部、腰部、背部为主,重点刮拭风池穴、肩井穴、肾俞穴等。
02 03
刮痧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使用刮痧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刮拭,每个部位 刮拭20-30次,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同时可配合拔罐、 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03
刮痧后推拿可以进一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对于颈肩腰腿痛
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05
刮痧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刮痧实践操作演示
刮痧基本手法演示
包括持板方法、刮拭角度、力度、速度与方向等要点的讲解与示 范。
常见病症刮痧治疗演示
针对不同病症,如感冒、咳嗽、颈椎病等,进行刮痧治疗的现场演 示。刮痧操作注意事项Fra bibliotek改善微循环
刮痧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改善微循环障碍,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刮痧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缓解疼痛
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行气 活血,对于各种疼痛如头 痛、颈肩痛、腰腿痛等有 较好的缓解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刮痧可以刺激局部免疫反 应,促进炎症消退,对于 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症有 辅助治疗作用。
调整脏腑功能
刮痧法分析课件

【刮痧治疗】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膈俞。 奇穴—双侧定喘、气喘。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前胸—由内向外刮拭。
肺经—双侧中府。
上肢:心包经—双侧曲泽经内关直至中指尖。 咳嗽加肺经—双侧尺泽至太渊。 痰多加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膻中刮
刮痧---胸腹部
肋间隙 腹部五线刮
刮痧---四肢
• 刮痧部位尽量拉长,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及下 肢浮肿患者,宜采用倒刮,即从下往上刮。
肘窝刮 委中三线
• 5、观察皮肤: • (1)痧成片状,颜色紫黑色,暗色, 病情比较重、时间较久 • (2)痧成点状,颜色红色,病情较轻, 或无病 • 6、刮痧结束,协助病人穿衣裤,整理 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休息20-30分 钟。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痧 退为标准。
刮痧---颈部
• 大椎穴刮痧时力度宜小、轻,左右两侧刮 痧时手法尽量拉长。
颈项部 项三线
刮痧---腰背部
• 较瘦患者刮痧时,手法宜轻,以免损伤脊 柱。 太阳刮 夹脊行
刮痧---胸腹部
• 胸部刮痧应取肋间,不 宜在肋骨上刮痧;饭后 30分钟刮,肚脐应避开 及不可擦油。 • 胸部刮痧时,避开左右 两侧乳头。 •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 或腹部手术不久禁刮。
刮痧法
• 一、定义:
• 刮痧是用边缘钝滑器具,在人体一定部位 (经络或穴位)的皮肤上刮动,使局部出 现痧斑或痧痕或无痧痕、痧斑,达到预防 保健目的。 • 二、作用机理: 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调整信息、排除毒 素、自家溶血
三、操作过程:
• (一) 用物准备 • 治疗盘、钝滑器具(铜钱、瓷匙)等,现 多用水牛角制作的刮痧板。
• (1)五度 • 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90度进行刮 痧。 • 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 条6—15厘米 • 力度:力量适中均匀 • 速度:适中 • 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 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
刮痧(精简版)PPT课件

从上向下分段刮拭,或从后发际中点 向大椎穴方向直接刮拭。
面部
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或从面部 正中线向两侧及耳前、耳后部位刮拭。
常见部位的刮拭方法
背部
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 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腰部
从上向下、从内向外刮拭,或从中间向两侧刮拭。
胸部
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 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 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 走向刮拭。
刮痧作用
刮痧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邪排毒、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对于感冒、 发热、咳嗽、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 等运动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
产后恢复、产后风等产后相关疾病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刮痧治疗感冒案例分析
案例二
刮痧治疗颈椎病案例分析
案例三
刮痧治疗月经不调案例分析
讨论与总结
刮痧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如何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与手法,刮 痧治疗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等。
06
刮痧的自我保健与养生
自我刮痧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刮痧板的选择与使用
介绍不同材质的刮痧板及其优缺点,演示正确的握持方法和刮拭 技巧。
刮痧起源
刮痧起源于古代中国,历史悠久,流传 至今。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 通过刮拭皮肤可以缓解症状,逐渐形成 了刮痧疗法。
刮痧的原理及作用
刮痧原理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刮痧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的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刮痧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 免疫力。
《刮痧疗法》PPT课件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在刮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 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刮痧疗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刮拭皮肤,刺激经络穴位, 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邪
排毒的效果。
刮痧疗法的适应症
刮痧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 冒、咳嗽、颈椎病、肩周炎等。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刮痧器具时力度要适 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 肤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暖 避风,避免受凉感冒。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技 巧
患者准备及体位选择
刮痧前患者准备
刮痧前患者应保持身体清 洁,避免在过饱、过饥、 过度疲劳或情绪不稳定时 进行刮痧。
体位选择原则
根据刮痧部位选择合适的 体位,以便于操作并减轻 患者不适。
刮痧方法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 颈部、肩部、背部由上至下刮拭, 重点刮拭相关穴位及肌肉附着点,
以出痧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01
腹部任脉、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等。
刮痧方法
02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腹部由上至下刮拭,重点刮拭
关元穴、气海穴和子宫穴,以出痧为度。
05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与风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1 2 3
了解患者病史
刮痧前需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对于有严 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谨 慎选择刮痧疗法。
判断患者体质 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刮痧手法和力 度。如虚弱体质者应采用轻刮法,而实证体质者 可适当加重刮痧力度。
《刮痧疗法》课件

刮痧疗法对健康的益处
刮痧疗法可以缓解疲劳、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提 升免疫力,对保持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刮痧疗法的种类及区别
刮痧疗法种类繁多,包括经典刮痧、拇刮痧、筷子刮痧等。不同种类的刮痧 疗法在刮痧手法、治疗效果上有所区别。
刮痧疗法的工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刮痧疗法的工具有石板、牛角、玉器等多种选择,使用方法包括手法、角度、力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
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
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病理学等。它与中 医理论密切相关,被视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刮痧疗法所涉及的经络和穴位
刮痧疗法主要涉及人体经络和穴位,常用的刮痧部位包括头颈、背部、四肢 等。通过刮通过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 也具有镇痛、舒筋活络等作用。
《刮痧疗法》PPT课件
欢迎来到《刮痧疗法》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刮痧疗法的历史、 理论基础、应用场景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什么是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石头、牛角等器具在皮肤上刮出红色淤血,以促进气血流通、祛除病邪的 疗法。
刮痧疗法的历史起源
刮痧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籍中早有刮痧疗法的记载, 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
刮痧方法PPT课件

红为度。
03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风 ,适量饮用温开水以帮
助排毒。
05
在刮痧前清洁皮肤,涂 抹适量介质于刮痧部位
。
02
2024/1/26
刮痧顺序一般从上至下 、由内向外进行,单向 刮拭,避免来回刮动。
04
10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步骤
2024/1/26
11
准备工作:确定部位、清洁皮肤等
01
确定刮痧部位
根据需要刮痧的部位,选择合 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
果的场合。
2024/1/26
中药油
如红花油、活络油等,具有活血化 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疼痛 或淤堵较严重的部位。
水
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救时可用清水 作为刮痧介质,但需注意保持皮肤 清洁和防止感染。
9
如何正确使用刮痧器具和介质
选择合适的刮痧器具和 介质,根据部位和需求
进行选择。
01
持刮痧器具以45度角轻 轻刮拭皮肤,力度均匀 、柔和,以皮肤微微发
,再刮拭四肢。
03
刮拭力度
力度要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 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
伤。
04
刮拭角度
刮痧板与皮肤的角度一般为45 度左右,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
2024/1/26
13
结束工作:整理物品、记录等
01
02
03
04
整理物品
将使用过的刮痧板和刮痧油进 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
记录
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 、刮痧部位、刮痧时间等信息
肩井穴和天宗穴。 17
02
刮拭肩部
背部刮痧技巧及示范
2024/1/26
刮拭背部正中线
03
刮痧后注意保暖、避风 ,适量饮用温开水以帮
助排毒。
05
在刮痧前清洁皮肤,涂 抹适量介质于刮痧部位
。
02
2024/1/26
刮痧顺序一般从上至下 、由内向外进行,单向 刮拭,避免来回刮动。
04
10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步骤
2024/1/26
11
准备工作:确定部位、清洁皮肤等
01
确定刮痧部位
根据需要刮痧的部位,选择合 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
果的场合。
2024/1/26
中药油
如红花油、活络油等,具有活血化 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疼痛 或淤堵较严重的部位。
水
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救时可用清水 作为刮痧介质,但需注意保持皮肤 清洁和防止感染。
9
如何正确使用刮痧器具和介质
选择合适的刮痧器具和 介质,根据部位和需求
进行选择。
01
持刮痧器具以45度角轻 轻刮拭皮肤,力度均匀 、柔和,以皮肤微微发
,再刮拭四肢。
03
刮拭力度
力度要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 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
伤。
04
刮拭角度
刮痧板与皮肤的角度一般为45 度左右,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
2024/1/26
13
结束工作:整理物品、记录等
01
02
03
04
整理物品
将使用过的刮痧板和刮痧油进 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
记录
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 、刮痧部位、刮痧时间等信息
肩井穴和天宗穴。 17
02
刮拭肩部
背部刮痧技巧及示范
2024/1/26
刮拭背部正中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操作
▪ 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洗净局部。 ▪ 2.用边缘光滑的刮痧板蘸上润滑油,在需要刮痧的部
位单向重复地刮。 ▪ 3.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
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 刮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 ▪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 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 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 择适合的部位刮痧。 ▪ 5.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按部位不 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 ▪ 6.应用较小刮痧板,可在穴位处刮痧。常用的穴位有 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处刮 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可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
四、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
▪
五、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
▪
六、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
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
▪
七、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
▪
八、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
▪
九、精神病患者。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具体操作
▪ ① 拿刮板法 用手掌握着刮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若为达
到治疗目的,刮板厚的一边对掌心,用薄的一边刮拭; 若保健时,则薄的一边用对掌心,用厚的一边刮拭。
② 刮拭方向、部位 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 从内向外刮拭。 ③ 刮拭角度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45°进行。 ⑤ 刮痧方法 (1)直接刮法:用器具蘸介质直接刮拭。 (2)间接刮法:在要刮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类物 品,再用刮痧用具在布上进行刮痧,适用于3岁以下 的小儿,高热出现抽搐者。
刮痧疗法
▪ 刮痧法,又称“挑痧”,属《内 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 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 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 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刮痧法基本知识:
▪ 刮痧原理 ▪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
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 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 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 (二)补泻手法
▪
1.补法
▪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补法。
▪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
作用;
▪
(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
▪
(3)刮拭速度较慢;
▪
(4)选择痧痕点数少;
▪
(5)刮拭顺经脉循行方向;
▪
(6)刮拭后加温灸。
刮痧的部位
▪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 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 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 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 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 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 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
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
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 平衡。
刮痧的三大治疗病症:
▪ 失眠
▪
中医将失眠归于“不寐”、“不得眠”的范围,认为
多由七情所伤,即恼怒、忧思、悲恐等而致心肾不交、肝
郁化火所致。刮痧可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放松身心,
从而改善失眠。
▪
刮头颈部1.用双板从额头中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发际头维
方向刮拭,用轻手法刮拭10~20次,用角点压按揉神庭、
头维、印堂、鱼腰等穴位。2.从太阳穴绕到耳上再向头侧后
部乳突和风池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3.以百会
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刮拭,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 4.用刮痧板的角点压按揉风池穴、安眠穴等。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刮痧的适应症。刮痧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头 痛、颈痛、肩痛、背腰痛、腿痛、感冒、牙 痛、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痛经、疲劳、 失眠、养颜美容等。内外妇儿多科。
▪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
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
▪
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
▪
三、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
▪
▪ 2.泻法 ▪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泻法。 ▪ (1)刺激时问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
制作用; ▪ (2)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机能; ▪ (3)刮拭速度较快; ▪ (4)选择痧痕点数多; ▪ (5)刮拭逆经脉循行方向; ▪ (6)刮拭后加拔罐。
▪
▪ 3.平补平泻法 ▪ 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问,具体有3种。 ▪ (1)刮拭按压力大,速度慢; ▪ (2)刮拭按压力小,速度快; ▪ (3)刮拭按压力及速度适中。 ▪
刮痧治疗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
▪ (一)操作方法 ▪ 有平刮、竖刮、斜刮及角刮。 ▪ (1)平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
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 (2)竖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
下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 (3)斜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
刮拭。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 ▪ (4)角刮 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
▪
刮背部1.用直线法刮拭脊柱正中线督脉循行区域,从大
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
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
2、活血祛瘀
▪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
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
“活血化瘀”、“祛瘀生新”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
▪ 有些人员要采用其他刮法 ▪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泻刮法,而且要轻刮,
如出现皮损的,则不能刮。 ▪ ●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
特别怕痛的患者要轻刮。 ▪ ●下肢静脉曲张,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
平泻。 ▪
刮痧的三大养生作用:
▪ 1、舒筋通络
▪
肌肉紧张和疼痛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消除了疼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