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球阀密封座损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包括:
1. 漏气:可能是球体、阀座或密封面磨损不良,需要更换或修复密封件。

2. 泄漏:可能是球体松动或阀杆密封不良,需要适当调整球体或更换阀杆密封件。

3. 过热:可能是球体与阀体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更换润滑剂或加装降温装置。

4. 运行不灵活:可能是球体与阀体之间有异物或泥沙进入,需要清理或更换球体。

5. 阀座磨损:可能是球体在关闭或开启过程中撞击阀座,需要更换阀座。

6. 座密封不良:可能是阀座老化或松动,需要更换阀座或调整阀座密封面。

7. 阀杆卡死:可能是阀杆与阀体之间积聚了杂质或润滑剂失效,需要清洁或更换润滑剂。

8. 阀门卡死:可能是阀门被固定在一定位置,需要松动或清理阀门。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和修复。

建议在故障排除时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球阀常见故障和原因

球阀常见故障和原因

球阀常见故障和原因球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1. 泄漏:球阀泄漏是指介质从阀门密封处泄漏。

造成泄漏的原因主要有阀座密封不良、球阀体和管道连接不严密、阀芯密封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更换密封件、调整阀门压盖或调整阀杆位置等。

2. 过度磨损:球阀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阀芯和密封面之间的磨损,从而导致泄漏。

磨损的原因有介质流速太大、颗粒物悬浮在介质中、润滑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材质更硬的阀芯、定期维护、更换密封面等。

3. 卡死:球阀无法打开或关闭的现象称为卡死。

卡死的原因有阀芯和阀座磨损、堆积物堵塞、润滑不当等。

解决方法包括清理阀门内部堆积物、调整阀芯和阀座之间的间隙或更换零件等。

4. 堵塞:球阀内部堵塞是指流体通过阀门时受到阻碍或阻塞。

堵塞的原因包括颗粒物引起的堆积、结构设计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清洗和维护、更换合适的阀门结构等。

5. 冲击噪音:当球阀关闭时,介质可能会产生冲击噪音,这可能是由于介质流速过大或压力突然变化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介质流速、安装消声器等。

6. 动作不灵敏:球阀开启或关闭的动作可能不灵敏,这可能是由于阀杆弯曲、润滑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更换阀杆、更换润滑剂等。

7. 泄压困难:球阀泄压困难是指在阀门关闭后,压力无法迅速释放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流体在球阀内部残留、介质黏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安装泄压装置、清洗阀门内部等。

总之,球阀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密封不良、磨损、堵塞、冲击噪音、动作不灵敏、泄压困难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更换零件、调整阀门结构、清洗维护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保养,能够有效延长球阀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球阀内漏原因分析及处理研究

球阀内漏原因分析及处理研究

球阀内漏原因分析及处理研究球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类型,它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可靠的密封性能。

然而,在使用球阀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内漏现象,这会影响到球阀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球阀内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处理措施。

球阀内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密封面损坏:球阀的密封面主要由阀座和球体组成,如果阀座或球体的表面存在磨损、腐蚀或凹坑等情况,就会导致密封面损坏,从而引起内漏。

2.密封圈松动:球阀内部通常会设有密封圈,用于增强密封性能。

如果密封圈松动,就会导致密封失效,从而产生内漏。

3.弹簧松动或疲劳:球阀通常会采用弹簧来保持阀芯或阀盖的紧密连接,如果弹簧松动或疲劳,就会导致阀芯或阀盖与密封面失去紧密接触,从而引起内漏。

4.法兰连接松动:球阀通常会采用法兰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法兰连接松动,就会导致球阀内外部压力不平衡,从而引起内漏。

针对球阀内漏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更换密封面部件:如果球阀的阀座或球体存在明显的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相应的部件,以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

2.固定或更换密封圈:如果球阀的密封圈出现松动或损坏,可以采取固定或更换的方式,确保密封圈的正常工作。

3.检查和维护弹簧:定期检查球阀弹簧的状况,如有松动或疲劳现象,及时更换弹簧,以维持阀门的正常紧密连接。

4.加强法兰连接:确保球阀法兰连接牢固,采取适当的紧固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除了以上处理措施,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预防球阀内漏: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介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球阀材质,以防止腐蚀和磨损。

2.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球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密封面、密封圈、弹簧等部件的状况,以及法兰连接的松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操作规范:在使用球阀的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过大的力量或频繁的操作,以减少对球阀造成的损坏和磨损。

4.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球阀的使用和维护的认识,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球阀内漏。

如何分析出阀门中阀座密封出现损坏是由原因造成的?

如何分析出阀门中阀座密封出现损坏是由原因造成的?

由于阀门密封起到关闭和打开,调节和分流的作用,阀门作用是将介质分开和混合在管道上,如果操作不到可能会造成密封面经常被介质腐蚀,腐蚀、容易磨损等现象。

导致阀门密封面损坏有两个原因:人为损坏和自然损坏。

人为损坏是由、设计不良、制造不良、材料选择不当、安装不正确以及使用和维护不良造成的。

自然损坏是指阀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磨损,以及介质不可避免的腐蚀和密封面状况造成的损坏。

导致阀门密封面损坏的原因分析如下。

1、阀门密封面加工质量差。

密封面上有裂纹、气孔和夹渣,这是由于堆焊和热处理规格选择不当以及堆焊和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

密封面硬度过高或过低,是由于选材不当或热处理不当造成的;密封面硬度不均匀、不耐腐蚀,主要是堆焊时底部金属吹到密封面上,稀释了密封面的合金成分。

当然,还有设计问题。

2、由于不正确的建模和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损坏。

主要表现为阀门没有根据工况进行选择,截断阀作为节流阀使用,导致关闭比压过大,关闭过快或过松,造成密封面的腐蚀和磨损。

3.、安装不当和维护不善导致密封面工作异常,阀门带病运行,过早损坏密封面。

4、介质的化学腐蚀。

在密封面周围的介质不产生电流的情况下,介质直接与密封面反应,腐蚀密封面。

5、电化学腐蚀。

密封面之间的接触,密封面与关闭体和阀体之间的接触,以及介质、的浓度差,如氧气浓度差,将导致电位差和电化学腐蚀,导致阳极侧密封面腐蚀。

6、中等腐蚀。

这是介质流动时磨损、、侵蚀、和密封面气蚀的结果。

在一定速度下,介质中的悬浮微粒与密封面碰撞,造成局部损坏;高速液压介质直接冲洗密封面,造成局部损坏;当介质混合并局部蒸发时,气泡破裂并撞击密封面,导致局部损坏。

介质的条件和化学腐蚀的交替作用将强烈侵蚀密封表面。

7、机械损坏。

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密封面会被划痕、凸起、挤压等损坏。

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原子在两个密封面之间相互渗透,产生粘连。

附着力很容易被撕裂。

密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有可能发生。

管道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文(二篇)

管道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文(二篇)

管道球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文管道球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等介质的控制系统中。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其他原因,管道球阀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便读者了解并解决问题。

一、漏气故障漏气是管道球阀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工作不稳定等问题。

漏气的原因可能是阀体老化、密封材料损坏、安装不当等。

(1)阀体老化当管道球阀使用时间较长时,阀体内部的零件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漏气。

解决方法是更换阀体或修复阀体。

(2)密封材料损坏管道球阀的密封材料一般为聚四氟乙烯等,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因摩擦、压力等原因损坏导致漏气。

解决方法是更换密封材料或调整密封件的位置。

(3)安装不当管道球阀在安装时需要正确连接管道,并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如果安装不当,例如安装位置不平整、连接不紧等,就容易导致漏气。

解决方法是重新安装阀门,确保连接紧密,并调整阀门位置。

二、堵塞故障堵塞是另一个常见的管道球阀故障,可能会导致介质无法流通、阀门无法打开或关闭等问题。

堵塞的原因可能是介质中的杂质、腐蚀产物等。

(1)介质中的杂质如果管道中的介质中存在杂质,如泥沙、颗粒物等,就可能堵塞球阀。

解决方法是清洗管道,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管道。

(2)腐蚀产物在一些特殊介质中,阀门内部可能会产生腐蚀物质,例如铁锈、氧化物等,导致阀门堵塞。

解决方法是定期清洗和维护阀门,以及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的阀门。

三、卡死故障卡死是管道球阀另一个常见的故障,可能会导致阀门无法打开或关闭,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卡死的原因可能是阀杆过长、阀杆润滑不足等。

(1)阀杆过长如果阀杆过长,就容易导致阀门卡死。

解决方法是调整阀杆的长度,使其符合标准要求。

(2)阀杆润滑不足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润滑剂,以减少阀杆与阀座之间的摩擦。

如果润滑不足,就容易导致阀门卡死。

解决方法是定期给阀门润滑剂,并确保润滑状态良好。

四、振动故障振动是管道球阀可能出现的故障之一,可能会导致阀门失效、系统泄漏等问题。

上下密封阀(密封圈、阀座破损漏气)应急预案

上下密封阀(密封圈、阀座破损漏气)应急预案

Any friend is temporary, only interests are eternal.模板参考(页眉可删)
上下密封阀(密封圈、阀座破损漏气)
应急预案
1上下密封阀故障的原因
1.1密封圈质量低劣,高温变质断裂。

1.2直筒口接触面磨损严重。

1.3检修检查不认真,带隐患作业。

1.4维修安装不规范,内六角螺栓松动或断裂,密封圈密封面不平整等。

1.5炉顶温度高,使密封胶圈因受热疲劳老化,寿命缩短。

2上下密封阀故障的现象
2.1上密封不严,中间料罐均压保不住。

2.2下密封不严,中间料罐自动均压。

3上下密封阀故障的危害性
3.1上密不严造成下密下料不畅蓬料,下密不严造成上密下料不畅蓬料。

3.2上下密封阀不严,煤气吹坏阀板、阀座、节流阀和滚筒等。

3.3高炉被迫减风,降低顶压,甚至休风。

4上下密封阀故障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4.1选择高质量的密封胶圈,认真检查并确认胶圈的几何尺寸和弹性。

4.2加强检修监护力度,在更换完密封圈后,必须进行检查:压痕是否在中心、下压程度及内六角螺栓是否松动,衬套磨损的程度,必要时必须进行加固。

4.3检修中还应检查衬板内衬圈的情况,有磨损时应加固,检查滚筒的磨损情况,磨损面超3毫米应补焊。

4.4漏气后应及时调整油缸行程,增加下压的程度。

4.5上密漏气时将微机监控画面中的均压阀调为检测探尺。

下密漏气调为不检测探尺。

4.6确认上下密封圈吹坏,以上措施无效时,应视炉况作出相应处理:若炉况不好时,可以使用常压操作推迟休风更换;若炉况许可,应立即组织出铁休风。

阀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阀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3、接触面不光滑、不平整,有麻点、沟槽、削纹等缺陷
4、接触面上有气孔、砂眼等缺陷
5、法兰止口配合不当,装配时中心没找好
1、对称紧螺栓,紧力一致,结合面间隙应一致
2、更换垫片
3、进行修复研磨
4、进行补焊后磨光处理
5、重新找好中心后装配
5、阀瓣腐蚀损坏
主要是由于阀瓣材料选择不当
应按介质性质情况选用阀瓣材料或更换阀门
7、阀杆与阀套螺母咬扣或锈死
8、阀杆与压盖胀死
9、盘根压得过紧
1、对传动装置的有关部位进行检查处理
2、将齿轮轴拆下进行打磨或车削,加大间隙,使其转动自如
3、更换推力轴承或清洗后注油
4、校直或更换
5、用力缓慢试开或再关0.5—1圈
6、检查顶尖、阀瓣卡子及阀瓣与阀杆销子是否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而磨损脱落,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有关零件
6、阀门本体漏
1、制造时浇铸不好,有砂眼或裂纹
2、阀体补焊时开裂
1、挖击裂纹或砂眼,打磨坡口
2、改进补焊工艺,重新施焊,探伤检查验收
7、紧固螺栓损坏
1、螺栓螺纹粗糙度超标,加工பைடு நூலகம்合格
2、螺栓材料不对,变形
3、涂料不干净使螺栓紧不动
1、重新加工或更换螺栓
2、更换材质符合要求的螺栓
3、清除涂料或采用紧一圈松半圈的方式紧螺栓,不可强紧
阀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我的专业2009-11-03 11:21:27阅读108评论0字号:大中小
阀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
原因l
处理方法
1、阀门关闭不严
1、密封面接触不平,有沟纹、划痕等缺陷
2、密封面材质不良
3、密封面间有杂物垫住

阀门密封面损坏的原因

阀门密封面损坏的原因

阀门密封面损坏的原因阀门密封件在阀门通道上起着截断和接通、调节和分配、分离和混合介质等作用,所以密封表面经常受到介质的腐蚀、冲蚀、磨损,极易损坏。

密封面损坏的原因有人为损坏和自然损坏两种。

人为损坏,是由于设计不周、制造不精、选材不当、安装不正、使用不好和维修不力等因素引起的。

自然损坏,是阀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磨损,是介质对密封面不可避免的腐蚀和冲蚀等造成的损坏。

1、密封面加工质量不好主要表现在密封面上有裂纹、气孔和夹碴等缺陷,是由于堆焊和热处理规范选用不当以及堆焊和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不良引起的,密封面硬度过高或过低,是由于选材不对或热处理不当引起的,密封面硬度不匀、不耐腐蚀,主要是由于在堆焊过程中将底层金属吹到上面来了,冲淡了密封面合金成分所引起的。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设计的问题。

2、选型不当和操作不良所引起的损坏主要表现在没有按工况条件选用阀门,把截断阀当节流阀使用,导致关闭比压过大以及关闭过快或关闭不严,使密封面受到冲蚀和磨损。

安装不正确和维修不力导致密封面工作不正常,阀门带病运转,过早地损坏了密封面。

3、介质的化学腐蚀密封面周围的介质在不产生电流的情况下,介质直接与密封面起化学作用,腐蚀密封面。

电化学腐蚀,密封面互相接触、密封面与关闭体和阀体的接触以及介质的浓度差、氧浓差等原因,都会产生电位差,发生电化学腐蚀,致使阳极一方的密封面被腐蚀。

4、介质的冲蚀它是介质流动时对密封面磨损、冲刷、汽蚀的结果。

介质在一定的速度下,介质中的浮游细粒冲撞密封面,使其造成局部损坏,高速流动的介质直接冲刷密封面,使其造成局部损坏,介质混流和局部汽化时,产生气泡爆破冲击密封面表面,造成局部损坏。

介质的冲蚀加之化学腐蚀交替作用,会强烈的浸蚀密封面。

5、机械损伤密封面在开闭过咱中会产生擦伤、碰伤、挤伤等损坏。

两密封面之间,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原子相互渗透,产生粘连现象。

当两密封面相互移动时,粘连处容易拉撕。

密封面表面粗糙度越高,这种现象越容易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球阀密封座损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1)
1 概述
球阀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阀门,具有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球阀已成为一种主要阀类,在航天、船舶、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和建筑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在船舶舰艇的各种系统管路上,各种口径、压力、介质的球阀被普遍采用,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船舶系统组件。

随着我国高分子材料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如增强聚四氟乙烯、对位聚苯等)不断涌现,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加工工艺性使这些材料在高温球阀中作为非金属密封材料也逐渐得到应用。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非金属密封座损坏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高温球阀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对受损密封座的分析研究和大量的试验验证,最终密封座损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本文就高温球阀密封座损坏的现象以及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作详细介绍,供大家探讨和研究。

2 密封座损坏过程及现象
本文所分析的受损密封座用于浮动球直通结构,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其中密封座材料采用耐350℃的对位聚苯。

图1 浮动球直通球阀
对高温球阀在进行高温高压(6.0 MPa饱和蒸汽)的试验过程中,发现了密封座发生损坏,损坏的密封座如图2所示。

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损坏的均为介质进口端的密封座,且损坏的都是同一部位,而出口端的密封座完好无损。

为了确定密封座损坏是发生在球阀开启过程中还是关闭过程中,特对球阀进行了分段试验。

首先在球阀关闭状态下,通入6.0 MPa饱和蒸汽,预热10分钟后,开启球阀,然后检查密封座是否损坏;接着在球阀开启状态下,通入6.0 MPa饱和蒸汽,预热10分钟后,关闭球阀,然后检查密封座是否损坏,结果两次试验均发生进口端密封座损坏现象。

由于浮动球结构的球阀密封原理是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球体产生一定的位移紧压在出口端的密封座上,从而保证出口端密封,因此进口端密封座的损坏,并不影响球阀的密封性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当球阀进行多次启闭动作后,进口端密封座损坏处还会发生部分剪切脱落现象。

图2 受损密封座
3 密封座损坏原因分析
基于密封座损坏部位的一致性,且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均会发生进口端密封座同一部位的损坏,因此对球阀的启闭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如图3a所示,当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球体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位移紧压在出口端的密封座上,由出口端的密封座保证球阀的密封。

而进口端密封座因球体的后移,其底面的密封比压减小,压力介质进入到密封座底面,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其密封面与球体全部接触,此时密封座不会受到损坏;当球阀进行开启操作时(见图3b),进口端A腔与球阀中部的B腔将形成一个流道,产生一个压力差ΔP,当流道处球体与阀座脱离接触时,这一部分的阀座将失去
支承,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弯曲变形。

当继续转动球体时,密封座弯曲部分将被通道边缘所压坏而丧失其密封性能。

图3 球阀由关闭到开启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球阀关闭过程中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如图4a所示,当球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由于球阀装配预紧力的作用和非金属密封座的热膨胀(非金属的膨胀系数比金属的膨胀系数大很多),使得通道中的介质无法进入到球阀的B腔,因此通道与球阀中部的B腔存在一个压力差ΔP,但此时密封座的密封面与球体全部接触,密封座不会发生变形;当球阀进行关闭操作时(见图4b),球体通道与B腔有一个压力平衡的过程,即介质由通道进入B腔,当流道处球体与阀座脱离接触时,这一部分的阀座失去支承,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弯曲变形。

这种变形既可以发生在图示的左上角,也可能发生在右下角,进口端的密封座总是被损坏,那是因为当继续关闭球阀至图4c位置时,A腔与B腔之间,B腔与C腔之间又将产生一个压力差ΔP,A腔与B腔间的压力差ΔP
使进口端阀座的弯曲变形更加严重,而B腔和C腔间的压力差将使出口端密封座的变形得到修复,当继续转动球体时,进口端密封座的弯曲变形部分将被球体通道边缘所压坏,而出口端密封座不会受到损伤。

图4 球阀由开启到关闭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4 解决方法
通过第二节的故障原因分析,知道了进口端密封座损坏都是由于A腔和B 腔存在的压力差△P引起的,因此只要减少A腔和B腔之间的压力差,就可以避免密封座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而遭受损坏,对此,在不改变原浮动球直通球阀结构的基础上,采取了下面两种措施:
(1)对于开启过程中球阀密封座发生损坏的原因,采取了在密封座外圈开六条3*1mm的卸压槽(见图5a)。

由于球阀关闭时,球体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位移紧压在出口端的密封座上,进口端密封座底面处于松弛状态,通过卸压槽可以迅速平衡A腔和B腔的压力,开启过程中,由于卸压槽增加了介质从A腔到B腔的流通面积,因此减少了A腔和B腔之间的压力差ÄP,从而消除了密封座发生弯曲变形引起损坏的因素。

图5 解决密封座损坏的方法
(2)对于关闭过程中球阀密封座发生损坏的原因,采取了在球体上钻一个Φ6mm的卸压孔(见图5b)。

该卸压孔使球阀在开启状态下,A腔和B腔得到连通,从而使球阀关闭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差ΔP完全消失,彻底消除了密封座发生弯曲变形的可能。

5 总结
根据上述方法,对高温球阀的密封座和球体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球阀进行了高温高压试验(6.0 MPa饱和蒸汽)。

经反复试验,原进口端密封座损坏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这也证明了原先对密封座损坏原因的分析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最后介绍四种通过固定球阀密封座来解决密封座弯曲变形损坏的方法,图6为四种固定密封座的结构简图。

图6 防止密封座损坏的固定密封座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