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一元一次不等式优秀教学案例

在本案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5.反思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本案例将反思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认知。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代数知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交流
案例中,小组合作是核心教学策略。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分享,学生能够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意义,我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景。例如,通过设计购物比较、身高体重比较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1 5 x
(4)x 1 2x 5
二、例题讲解
2(1+x)=3 解: 去括号,得: 2+2x=3 .
移项,得: 2x=3-2 . 合并同类项,得: 2x=1 .
1 系数化为1,得: x= 2 .
二、例题讲解
例1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原不等式的负整数解为x=-3,-2,-1.
5.求不等式2(x-1) <x+1的正整数解.
拓展提升
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2=1-m(4-x)的 解为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
五、归纳小结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3.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 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一、问题引入
2.观察下列不等式:
(1)2x-2.5≥15; (2)x≤8.75;
(3)x+1<4;
(4)5+3x>240.
这些不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3)不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
练习: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说明理由。
(2) 2(x 5) 3(x 5)
四、练习
3.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 x 1 2x 5
7
3
(4) x 1 2x 5 1
6
4
4.求不等式3(1-x) ≤2(x+9)的负整数解.
解:3(1-x) ≤2(x+9), 3-3x ≤2x+18 -3x-2x ≤18-3 -5x ≤15 x≥-3 ∵x为负整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2.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不等式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使学生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解不等式时,可能会对不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通过示例,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解不等式3x + 2 > 10。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计4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举例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2.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理解不等式性质中的“同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的概念,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正确识别并处理含有绝对值、分数和多项式的不等式,这些情况会增加解题的难度。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利用不等式的解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难点。
4.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集;
6.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及求解集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培养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性质进行变形和求解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与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不等式的性质和变形方法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掌握,而有的同学则在乘除负数时改变不等号方向这个问题上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作用。
七年级数学下册 9.2.1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问题1.看教材P122中间的文字,学习不 等式中的“移项”
问题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 骤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自学课本,小组内交流,同桌间相互提问等
小组交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难点:将不等式逐渐化简的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标注
时间
情境
导入
1、知识要点归纳:
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解一元一次方程 ,写出步骤。
2、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⑴3x<2x+1⑵-4x>3
5分
探求
新知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看教材P122思考
我的困惑是: .
2.特别强调:应用不等式性质 3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分
推荐
作业
必做题目:教材P124练习第1题;P126 习题9.2第1. 2. 3题
选做题目:练习册P107第一课时
教学
后记
一元一次不等式
感
知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一元一次不等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间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与解法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
(4)x2-2≠0 (5) (6)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9.2.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A. B.C. D.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A. B.不等式-1 B.4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自主学习单【预习目标】Ⅰ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Ⅱ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122—123页《9.2一元一次不等式》,观看微课,做笔记,拍照上传。
2.观察下面的不等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23>x,504>-xx,3<x3+26-7>2x,1(1)特点: ①只含个未知数;②未知数次数都是;(一般指不含项);③两边都是(一般指分母不含未知数);④未知数系数不为。
(2)归纳:只含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_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3.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B. C. D.4.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5.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 (2)(3)6.(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2)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1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典例精析
(2) 2 x ≥ 2 x 1
2
3
解:去分母得:3(2+x)≥2(2x-1);
去括号得:6+3x≥4x-2;
将解集用数轴表示,则如下图:
移项得:3x-4x ≥ -2-6;
合并同类项得:-x ≥ -8;
0
8
系数化为1得:x≤8.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甲同学
乙同学
12
≤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能力提升
解不等式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能力提升
合并同类项得:x>-16;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及依据
移项得:2x<3-2;
• 1.去分母、去括号时 系数化为1得:x ≤ .
系数化为1得:x≤8.
-3≤x≤2
D.
• 不要漏乘 解:移项得:5x-4x>-1-15;
难点: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探究新知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观察下面的不等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x 7 26;
3x 2x 1;
4x 3;
2 x 50 3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探究新知
x 7 26; 4x 3;
9.2.1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步 骤,加深对化归思想的体会.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四十四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9.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新版新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我母亲去世后小姨妈也经常照顾我,关心我。她不但关爱我,还有我的三姨家兄弟妹们。还在我母亲没有去世时,我的三姨妈由于有病去世了,留下四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她为了照顾这四个孩子,就和我三姨父结婚,把他们养大成人,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 可是小姨妈由于劳累过度,而病倒了,现在病在床上不能自理,当我今年回家看到小姨妈时,我很惭愧,她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可我们又给了她什么,她看到我时那含泪的笑容,我才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许她不求我们什么,能常回家看看足矣,可我们却做不到,
(3)x 1<2x 5; (4)x 1 2x 5 1 .
7
3
6
4
四、巩固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5x+15>4x-1; (2)2(x+5)≤3(x-5);
(1)x> -16;
(2)x≥25;
-16
0
0 25
四、巩固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二、类比探究,引出新知
探究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观察下面的不等式: x-7>26,3x<2x+1,23 x>50 ,-4x>3.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类比探究,引出新知 x-7>26,3x<2x+1,2 x>50 ,-4x>3.
3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可以发现,上述每个不等式都只含有一个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 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 等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一般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采取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就可以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注意点: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2.以上不等式是怎么解的呢?
3.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求下列一元一
次方程的解 - =1;
4.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
表示解集:
- ≤1;
解:去分母,得2(2x-1)-(9x+2)≤6.
去括号,得4x-2-9x-2≤6.
移项,得4x-9x≤6+2+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系数化为1,得x≥-2.
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5.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三、巩固练习
1、教材124页练习1,126页复习巩固1.
2、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解集.
①. >1- ;②. ≥3(x-1)-4;
③.x- ≤ -1.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类比,主动探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等式与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差异,找出方程与不等式解法中的不同之处,对于不等式的解有无数多个,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
2.不等式的解集x<3与x≤3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时怎样区别?
3.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①.x-3>y-3②. > ③.x+3>y+3
④-3x>-3y⑤-x+1>-y+1⑥3x>3y
二、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122-123页,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下列不等式:y-7>26,3x<2x-1, t>50,-4a>3.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记忆.)
朔城区七中七年级(下)数学导学设计任课教师:张晓宏时间:
课题
9.2.1一元一次不等式(1)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过程与方法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回顾、观察、思考,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与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加以比较,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组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导学来自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导学难点
体会不等式的作用,训练解不等式的技能.
导学过程
二度设计
一、复习回顾
1.下列式子:① <y+5;②1>-2;③3m-1≤4;④a+2≠a-2中,不等式有个.